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学以致富 >

第11部分

学以致富-第11部分

小说: 学以致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月过后,车门出现刮痕,地毯也出现泥污,也没有人在车子滑进车库时对着他的车发出惊叹之声,但毕伯利却还在和他的车子贷款奋斗。现在,为了养这部车,以及坐在车上的女主人,他必须另外再接一个夜班的工作,这表示他己经抽不出时间常常和女朋友约会了。
    5年后,毕伯利对他的卡马罗已经失去新鲜感。事实上,这台车好久以前就不酷,因为车身上己经到处都是凹洞,引擎声震耳欲聋。毕伯利终于付清贷款,但是这笔贷款却使他多付了6千块利息,这部车子前前后后共花了他26000元,这还不包括税、保险,以及汽油、保养等费用。
    这时,如果毕伯利卖掉了他的车子,应该还能卖得5千块,也就是说,他投资26000的结果是一部价值5000元,连他自己都不喜欢的车了。
    另一个例子中,莎丽 卡特惠尔也是住在家里,她也在沃玛商店工作,担任收银员,但是她和毕伯利不同,她用存下的2千块买了一部二手的福特伙伴车。由于采付现的方式,所以没有任何贷款,她不需要每个月将400元给贷款银行,而是把400元全部拿去买一个股票型共同基金。
    5年后,当毕伯利缴完最后一笔贷款账单时,莎丽的共同基金却增值了一倍。除了每个月固定付出的400元外,莎丽已经累积了一笔约3万元的资产。她每天开着伙伴车上下班,从来不担心车子有太多的凹洞或泥污,因为她从来就不把这部车子当作一笔投资,她要的只是一个交通工具。
让你的钱帮你赚钱
    故事到了结尾时、我们发现莎丽已经有一笔钱付自己房屋的头期款,并且准备搬离父母,当毕伯利想要约她出去时,莎丽的芳心却早有所属了。
    钱真的是人类的好朋友,尤其是你要它帮你赚钱的时候,根本不需费一丝一毫的心力,它就帮你把更多的钱放入你的口袋里。举例来说,你把500元存入一个年息5%的定期账户里,一年之后,你不需要帮人除草,也不需要代入洗车,你的钱就帮你赚进25块钱了。
    25块钱看起来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如果你每年存500元,长达10年,让这5%的利息利上滚利,10年之后,你的账户里就有6603。39元——其中5000元是你的本金,1603,39元是你滚利赚进的利息。
    如果你每年投资500元于股市里,即使你到外地度假时,这笔钱仍将为你赚进更大的财富。平均说来,这笔钱每七至八年就会增值一倍,当然,前提是你投资在股票里。许多聪明的投资人早就学会了这点,他们了解金钱和所从事的工作重要性是不分上下的。
    华伦 巴菲特(Warren Buffet)是当今全球首富之一,他的秘诀无它,就是存钱投资在股票里。他和美国其他小孩无异,都是从送报生开始做起,但是,他比别人更早了解金钱的未来价值,所以,他紧守着得之不易的每分钱。当他看到店里卖的400元电视时,他看到的不是眼前的400元价格,而是20年后400元的未来价值。因此,他宁愿做投资,也不愿意拿来买电视。这样的想法使他不会随意花费在购买不必要的物品上。
    如果你很早就开始储蓄并投资时,当你存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发现你的钱会自动帮你准备好所需的生活花费。这就像有幸生在一个好人家,有一个富有的亲戚每月会固定送上生活所需一样,你甚至不需寄感谢卡,或是在他们生日时去应酬他们,这不正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境界 此时,你完全享有经济独立,做想做的事,去想去的地方,让你的钱留在家里,代你去上班赚钱。当然,如果你没有及早储蓄,并且每个月固定拔出一笔钱做投资,那么这一切将永远只是一个梦想。
    一个“甲上”的情况是,你一边储蓄一边投资部分收人;“乙下”的情况是你把所有的钱都花光为止;“丙下”的情况是把所有的钱花光,并且欠了信用卡公司一大笔债,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付出一笔利息,也就是你不是让你的钱去赚钱,而是让他人来赚你的钱。
    从西尔斯百货到贝壳石油,许多公司都发行信用卡,为的就是希望你最好不要一次付清所有账款。换一个角度来看,他们等于用自己的钱先帮你付款,也就是贷款给你。这些公司的如意算盘是,用非常高的利息来吸收你的资金,这个利息可能高达年息18%以上。这个回报率非常高,高到比从股票市场里获利还要更快更高。对这些信贷公司而言,你—消费者,就是一种比股票回报率更好的投资工具。
    当你买了一个价值400元的电视机,假设你用信用卡付账,付出18%的利息,则你等于是付出一笔年息72元的贷款;而如果你每个月只付最低付款额,让这笔贷款持续拖着,则最后你可能撼花800元去买一个价值400元的电视机。成千上万的信用卡爱好者似乎还没想通这个道理,要不然美国就不会有高达3400亿美金的延迟信用账款搁在银行了。据估计,1995年就有高达450亿美元的信用卡利息送进信用卡公司的口袋。这意味着每年人们付出了450亿元的代价,为的就是在还没进帐之前,及时买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这个代价不可谓不高。
    “马上享用”(Instant Gratification)这个意念使许多人愿意花上相当高的代价去取得它。电视上常可看到许多折扣广告,有些消费者往往为省下那几块钱,马上冲进商店里面,用信用卡买上一个电视,结果到最后他们却很可能是付上双倍的价格去买该项商品。不过,即使如此,这些消费者却是眼都不眨一下,花得十分心甘情愿。
    45年以前,当大来卡(Diner’s Club)尚未问市前,消费者大都是等到手头上有钱的时候才去消费。为了买一部电视、家电用品、家具,或是出国旅游,即使必须省吃俭用长达6个月、9个月,甚至是几年,也在所不惜,他们都是耐心地存够了钱才去做,永远不需为付出利息而担心。
储蓄是投资的基础
    你相不相信,即使没有马上享用,从前那种先储蓄后消费的方式也是相当具有满足感的。当你在存钱预备买任何商品时,你会在客厅里幻想着拥有登视,甚至一个洗衣机,或是一套衣服时的满足感,这种臆想,其实也有它令人快乐的地方。
    怎么讲呢?当人们必须做出某种牺牲及努力,才能得到一样想要的东西时,这其中隐含了很大的成就感。从前的人并不喜欢跟银行借钱,因此当他们付完所有的房屋贷款时,通常会举办一个大型的同欢会,请亲朋好友来一起庆祝。美国人是从60年代才始习惯使用信用卡,到了80年代,许多人己经把他们的房屋贷款、汽车贷款,以及信用额度用到极限。
    这是所谓“J等”的情形,许多家庭不是让钱在银行里替他们赚钱,而是让银行来赚他们的钱。如果这些利息全是拿来付房屋贷款倒还无伤,因为不动产具有保值对抗通膨的作用,但如果是拿来付汽车、家用电器,或是衣服、电视的贷款,情况就没有那么乐观了,因为这些东西的价值是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缩水的。
    负债可以说是存钱的倒数;负债越多,你的财务状况越糟。不仅是全美国的家庭碰到这种困难,就连美国政府也无法置身事外。美国政府本身就是个欠债大王,不仅每1块钱税收就要拿出15美分的钱去还利息,这个利息负担还越来越重,因为入不敷出,使政府的债务越来越吃紧。除了税收外,其他不足的开销便向民间的个人、退休准备金、银行,甚至外国政府去借。政府每年都在提平衡预算的方案,但是年复一年,多达1000亿、2000亿,甚至3000亿的新债不断积累在旧债上面。
    假设你去年用信用卡买了1000美元的货品,今年则使用900元的信用卡签账额度,则每个人都会说你今年的债务增加了900美元,你总共积欠信用卡公司1900美元的债务。、但是,华盛顿的官员可不这么认为。他们的想法是,令年的债务比去年减少厂100美元,因为相对于去年所欠的1000美元债务,今年只增加了900美元。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政府官员经常洋洋得意地自我陶醉在预算减少的喜悦中,他们从来不去检讨预算为什么逐年在增加。今年他们会说预算赤字“减少”,因为和前,一年所增加的2500亿相比较,今年只增加2000亿美元。实际上,债务根本没有减少,总有一天,我们的子孙,或是子孙的子孙,要去为这些庞大的债务付出高额的代价。这些债务不会自动消失,除非政府能够学会量入为出的美德,收多少花多少。政府这样的做法可说是一个错误的示范,严重地警惕我们千万不可重蹈复辙。
    美国曾经是一个高储蓄率的国家,不管哪个阶层的人,大家都很有储蓄的美德,并且尽可能地把每分辛苦赚来的钱存在银行定存里。当你的储蓄产生利滚利的效应时,就可以很容易地存下一笔钱付房屋头期款,或是购买商品及作为家庭急用金;同时,银行也可以拿来借贷给需要买房子,或是想要扩张企业的人。
    如果一个国家拥有高储蓄率,他们就有多余的钱修道路、架设电线电话、盖厂房、买器材,或贷款给有创意的企业家们,使他们有能力制造更价廉物美的商品。日本就是个典型例子。日本在二次大战之后几乎经济破产,战后他们从制造简单的塑胶玩具或是小装饰品出发,重整百业,当时“日本制”的商品简直是劣等品的代名词。曾几何时,美国公路上每三台车就有一部是日制车,每两户就有两台日本制电视,“日本制”一跃而成高品质高科技的同义词。
    日本能够从战后破灭的经济中迅速复苏,完全归功于它的高储蓄率。美国在这方面还有待加紧脚步,前人的储蓄美德几乎已荡然无存,当美国人民的储蓄率达4%时,其他国家像是德国、日本、中国、印度的储蓄率已高达10%、20%,甚至更高。事实上,美国人最拿手的,就是借钱买一些他们不太付得起的商品。
    所以,应尽可能的储蓄,不仅可帮助你自己,也等于间接地帮助你的国家。储蓄回报率与通货膨胀率比较表。
    
年度 货币基金回报率 活期储蓄回报率 通货膨胀率
1975 6。4 5。25 9。1
1976 5。3 5。25 5。8
1977 5。0 4。9 6。5
1978 7。2 5。1 7。7
1979 11。1 5。2 11。3
1980 12。7 5。2 13。5
1981 16。8 5。2 10。4
1982 12。2 5。5 6。2
1983 8。6 5。5 3。2
1984 10。0 5。5 4。3
1985 7。7 5。5 3。6
1986 6。3 5。5 1。9
1987 6。1 5。3 3。7
1988 7。1 5。5 4。1
1989 8。9 6。1 4。8
1990 7。8 5。8 5。4
1991 5。7 4。3 4。2
1992 3。4 2。9 3。0
1993 2。7 2。5 2。8
1994 3。8 2。6 3。0

储蓄与收藏的优缺点
基本上,就投资工具的选择上,有五种类别:一是把钱放在定存里;二是把钱投资在收藏品上;三是投资在不动产上;四是购买债券;五是购买股票。以下就来看看这五种工具的利弊。
    一、储蓄:包括活储账户、货币基金、国库券,以及定存单等。
    以上这四种都是所谓的短期投资工具,它们的好处是定期付出利息,你可以在短时间内拿到你的投资报酬。在选择活储、国库券,以及定存单时、你的投资甚至还有政府的保障,也就是说,你的本金非常安全,绝对可以拿得回来(货币基金少了这层保障,但是本金的损失风险其实也是相当小的)。
    短期投资工具有一个主要的缺点,那就是回报率非常低。有时候,所拿到的利息还不足以弥补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损失,以这样的角度来看,活存性质的投资并不是一种明智的抉择。
    通货膨胀是物价上扬一种比较委婉的说法。当每加仑汽油由1。1美元上扬至1。4美元,或每一张电影院的戏票由4美元涨到5美无,这就是通货膨胀。另外一种讲法是,通货膨胀可以看成是你每一块钱的购买力下降了。
    最近的通膨率大都在3%以下。代表着你所赚的每一块钱,就有三美分被通货膨胀吃掉了。如果每年通货膨胀率控制在3%左右,则10年后,你每一块钱只剩下70美分,其加总力量相当惊人。
    如上图所显示,货币市场及活储市场的回报率常常无法弥补通货膨胀增长的速度。而扣除利息收入所必须付出的税赋后,过去20年中有10年的时间通膨率都是高于你的报酬率。
    这就是把钱存在银行或信贷公司不同之处,当然,短期来看钱放在银行是很安全,因为这些钱有政府做担保,一定不会血本无归;但是长期来看,它对抗通膨及节税的能力就很差。
    钱该放在哪里?最简单的衡量方法是,如果活储、定存、货币基金、国库券的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那么趁早另辟蹊径走为上策。
    活储对于需要偿付短期账单的人来说,是再方便不过的,这是一个存放过渡资金的好地方,也是一个存小钱积大钱的理想场所,但是,随着时间的增加,他们并不会对你产生多大的助益。
二、收藏品
    收藏品泛指古董车、邮票、旧硬币、棒球卡,或芭比娃娃等,任何人投资这类物品,多半是希望将来以更高的价格出售,赚取利润。而收藏品能够赚钱通常只有两种理由:一是因为这些东西越陈越香,年代越久越值钱;二是因为通膨吃掉了金钱的购买力,这些物品自然而然跟着水涨船高。
    不过,由于他们可能会有失窃,或是脏污、折损、受天灾而损害等影响,这些东西会随着时间产生拆损。而最好的情况则是因为时间过去,物以稀为贵而价格暴涨。
    收藏是一门非常专精的学问,成功的收藏者不仅要对其所收藏的物品专精,更需要对市场及价格有深入的分析与研究,这需要许多经验累积。有些人可以从书本上快速学习,有些人则必须付出许多“学费”,才能从摸索中学到经验。
    对于有心收藏的人来说,务必要理清一点的是,买一辆新车绝对不是投资。最近有个广告把买车和投资搞在一起,看过这则广告的人千万不要被迷惑了。古董车是投资,新车却不然,新车会随着每天的使用而折损,其拆旧速度比通膨侵蚀你的购买力更快更多,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