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03后汉书 >

第339部分

03后汉书-第339部分

小说: 03后汉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蘧丘里,古渠丘。**昌国*** 
  *临朐**有三亭,古郱邑。'三'**广*** 
  *般阳**故属济南。 
  注'一'尔雅十薮,齐有海隅,郭璞曰海滨广斥。左传齐戍葵丘,杜预曰在县西。 
  皇览曰:“吕尚頉在县城南,去县十余里,在齐桓公頉南。菑水南桓公頉西北有晏婴頉。”孟子注曰:“南小山,曰牛山。”博物记曰县西有袁娄。 
  注'二'杜预曰在县东。陈桓子封子山。 
  注'三'左传庄元年齐所徙,杜预曰在县东南。应劭曰伯氏邑也。地道记曰有石高山。 
   
  秦置。雒阳南七百里。*三十七城,户五十二万八千五百五十一,口二百四十三万九千六百一十八。 Ub**宛**本申伯国。'一'有南就聚。有瓜里津。'二'有夕阳聚。'三'有东武亭。**冠军**邑。**叶**有长山,曰方城。'四' 
  有卷城。'五'**新野**有东乡,故新都。'六'有黄邮聚。'七'**章陵**故舂陵,世祖更名。'八'有上唐乡。'九'**西鄂**'一0'**雉**'一一' l**鲁阳**有鲁山。'一二'有牛兰累亭。'一三'**犨*** 
  *堵阳*** 
  *博望*** 
  *舞阴**邑。**比阳*** 
  *复阳**侯国。有杏聚。**平氏**桐柏大复山,淮水出。'一四'有宜秋聚。'一五'l**棘阳**'一六'有蓝乡。'一七'有黄淳聚。'一八'**湖阳**邑。'一九'**随**'二0'西有断蛇丘。'二一' l**育阳**邑。有小长安。'二二'有东阳聚。'二三'**涅阳*** 
  *阴*** 
  *酇*** 
  *邓**有鄾聚。'二四'**山都**侯国。**郦**侯国。'二五'**穰*** 
  *朝阳**'二六'**蔡阳**侯国。'二七' l**安觽**侯国。'二八'**筑阳**侯国。有涉都乡。'二九'**武当**有和成聚。'三0'**顺阳**侯国,故博山。有须聚。**成都*** 
  *襄乡*** 
  *南乡*** 
  *丹水**故属弘农。'三一' 
  有章密乡。有三户亭。'三二'**析**故属弘农,故楚白羽邑。'三三'有武关,在县西。'三四'有丰乡城。'三五' 
  注'一'荆州记曰:“郡城周三十六里。”博物记有申亭。南都赋注曰有玉池﹑泽陂。 
  注'二'东观书邓奉拒光武瓜里。 
  注'三'袁山松书曰:“贾复从击邓奉,追至夕阳聚。” 
  注'四'杜预曰方城山在县南。屈完曰“楚国方城以为城”。皇览曰:“县西北去城三里叶公诸梁頉,近县祠之,曰叶君丘。” 
  注'五'左传昭二十五年楚子使季然郭卷。 
  注'六'王莽封也。 
  注'七'吴汉破秦丰地。 
  注'八'古今注曰:“建武十八年,使中郎将耿遵筑城。” 
  注'九'前志曰故唐国。下江兵,荆州军。 
  注'一0'有精山,朱鉨破孙夏。山海经曰:“有丰山,神耕父处之,常游清泠之渊,出入有光,见即其国为败。有九钟焉,是知霜鸣。”郭璞曰:“清泠水在西鄂县山上,神来时水赤光耀,今有屋祠也。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物有自然感应,而不可为也。”南都赋注:“耕父,旱鬼也。”皇览曰王子朝頉在县西。 
  注'一一'博物记曰滍水出。 
  注'一二'前志曰古鲁县。南都赋注:“有尧山,封刘累,立尧祠。” 
  注'一三'谢沈书云牛兰山也。 
  注'一四'前书曰在县南。荆州记曰:“桐柏淮源涌发,其中潜流三十里,东出大复山南,山南有淮源庙。”博物记曰:“有阳山,出紫草。” 
  注'一五'伯升见下江兵。 
  注'一六'荆州记曰东北百里有谢城。 
  注'一七'伯升袭甄阜*(也)**'处'*。 
  注'一八'又伯升攻梁丘赐。杜预曰蓼国在东南。前志蓼国湖阳是。 
  注'一九'荆州记曰:“樊重母畏雷,为石室避之,悉以文石为阶,今存。” 
  注'二0'古随国。 
  注'二一'即衔珠之蛇也。杜预曰有赖亭。左传僖十五年齐伐厉,在县北。帝王世记曰:“神农氏起列山,谓列山氏,今随厉乡是也。”荆州记曰:“县北界有重山,山有一穴,云是神农所生。又有周回一顷二十亩地,外有两重爎,中有九井。相传神农既育,九井自穿,汲一井则觽井动,即此地为神农社,年常祠之。” 
  注'二二'汉军为甄阜所破处。 
  注'二三'朱佑破张成处。 
  注'二四'左传桓九年楚师围鄾。 
  注'二五'荆州记曰:“县北八里有菊水,其源旁悉芳菊,水极甘馨。又中有三十家,不复穿井,仰饮此水,上寿百二十三十,中寿百余,七十者犹以为夭。汉司空王畅﹑太傅袁隗为南阳令,县月送三十余石,饮食澡浴悉用之。太尉胡广父患风羸,南阳恒汲饮此水,疾遂瘳。此菊茎短花大,食之甘美,异于余菊。 
  广又收其实,种之京师,遂处处传植之。” 
  注'二六'南都赋陂泽有钳卢,注曰在县。 
  注'二七'襄阳耆旧传曰:“有松子亭,下有神陂,中多鱼,人捕不可得。”南都赋所称。 
  注'二八'博物记曰:“有土鲁山,出紫石英。” 
  注'二九'杜预曰谷国在县北。博物记曰今谷亭。荆州记曰:“县北四里有开林山,西北有□山。” 
  注'三0'荆州记曰:“县有女思山,南二百里。有武当。” 
  注'三一'南乡﹑丹水二县有商城,张仪与楚商于之地。 
  注'三二'左传哀四年晋执蛮子畀楚师。 
  注'三三'左传昭十八年“许迁于白羽。” 
  注'三四'南都赋曰武关在其西,文颖曰去县百七十里。 
  注'三五'左传哀四年“司马起丰﹑析”。荆州记曰:“县有龙渊,深不测。县北有马头山。” 
  Ua**南郡*** 
  秦置。雒阳南一千五百里。*十七城,户十六万二千五百七十,口七十四万七千六百四。 Ub**江陵**'一'有津乡。'二'**巫**西有白帝城。'三'**秭归**本*(归)*国。'四'**中卢**侯国。'五'**编**有蓝口聚。'六'**当阳**'七'**华容**侯国。云梦泽在南。'八'**襄阳**有阿头山。'九'**邔**侯国。有犁丘城。'一0'**宜城**侯国。'一一'**鄀**侯国,永平元年复。'一二'**临沮**侯国。有荆山。'一三'**枝江**侯国。 
  本罗国。有丹阳聚。'一四'**夷道**'一五'**夷陵**有荆门,'一六'虎牙山。'一七'**州陵**'一八'**很山**故属武陵。 
  注'一'史记曰楚熊渠立长子康为句亶王,张莹曰今江陵也。皇览曰:“孙叔敖頉在城中白土里。” 
  注'二'左传庄十九年楚子大败于津。荆州记曰:“县东三里余有三湖,湖东有水,名苌谷,又西北有小城名曰冶父,左传曰:‘莫敖缢于荒谷,髃帅囚于冶父。’县北十余里有纪南城,楚王所都。东南有郢城,子囊所城。”史记苏秦说楚威王:“楚东有夏州。”左传楚庄伐陈,乡取一人以归,谓之夏州。今夏口城有洲,名夏口。 
  注'三'郭璞曰有巫山。 
  注'四'杜预曰夔国。荆州记曰:“县北一百里有屈平故宅,方七顷,累石为屋基,今其地名乐平。宅东北六十里有女须庙。” 
  注'五'襄阳耆旧传曰:“古卢戎也。县西山中有一道,汉时常有数百匹马出其中,马形皆小,似巴、滇马。三国时陆逊攻襄阳,又值*(比)**'此'*穴中有数十匹马出,逊载还建业。蜀使来,有五部兵家滇池者,识其马色,云亡父所乘,对之流涕。”荆州记云:“是析县马头山。又县南十五里有簄水,东流注沔。水中有物如马,甲如鲜鲤,*'射'*不可入。七八月中好在碛上自曝,膝头似虎掌爪。 
  小儿不知,欲取弄戏,便杀人。或曰,生得者,摘其鼻,厌可小,小便名为木卢。” 
  注'六'下江兵所据。左传□缗以权叛,楚迁于那处,杜预曰:县东南有那口城。 
  注'七'杜预曰县东*'南'*有权城。楚武王所克。荆州记曰:“县东南有麦城,城东有庐城,沮水西有磨城,伍子胥造此二城以攻麦城。” 
  注'八'杜预曰州国在县东*'南'*。枝江县有云梦城,江夏安陆县东南有云梦城,或曰华容县东南亦有云梦。巴丘湖,江南之云梦也。尔雅十薮,楚有云梦,郭璞曰巴丘湖是也。 
  注'九'岑彭破张杨。襄阳耆旧传曰:“县西九里有*(万)**'方'*山,父老传云交甫所见游女处,此山之下曲隈是也。”荆州记曰:“襄阳旧楚之北津,从襄阳渡江,经南阳,出方关,是周、郑、晋、恚е溃涠蚓模銎截汗兀峭ǔ隆⒉獭⑵搿⑺沃馈!薄
  注'一0'朱佑禽秦丰苏岭山。 
  注'一一'杜预曰县西旧罗国,后徙枝江。 
  注'一二'左传楚文王伐黄,还及湫,杜预曰县东南有湫城。 
  注'一三'山海经曰:“其阳多铁,其阴多赤金,其*(东)**'中'*多牛。”荆州记曰:“西北三十里有清溪,溪北即荆山,首曰景山,即卞和抱璞之处。”南都赋注曰:“汉水至荆山,东别流,为沧浪之水。” 
  注'一四'史记曰秦、齐破楚屈□,遂取丹阳。 
  注'一五'荆州记曰县西北有宜阳山,东南有羊肠山。 
  注'一六'岑彭破田戎处。 
  注'一七'荆州记曰:“荆门,江南;虎牙,江北。虎牙有文如齿牙,荆门上合下开。” 
  注'一八'史记楚考烈王纳州于秦。 
  Ua**江夏郡*** 
  高帝置。雒阳南千五百里。*十四城,户五万八千四百三十四,口二十六万五千四百六十四。 Ub**西陵*** 
  *西阳*** 
  *轪**侯国。'一'**鄳**'二'**竟陵**侯国。有郧乡。'三'*(立)**'有'*章山,本内方。'四'**云杜**'五'**沙羡*** 
  *邾**'六'**下雉*** 
  *蕲春**侯国。**鄂** l**平春**侯国。**南新市**侯国。'七'**安陆**注'一'杜预曰:“古□国,在东南,有□城。” 
  注'二'史记曰无忌说魏安僖王曰“秦不敢攻冥阨之塞”,徐广云即此县也。 
  注'三'左传桓十一年“郧人军蒲骚”。 
  注'四'荆州记曰:“山高三十丈,周回百余里。”县东有*(申)**'臼'*水。左传楚公子比为王次鱼陂,杜预曰在县西北。 
  注'五'杜预曰县东南有郧城,故国。 
  注'六'地道记曰:“楚灭邾,徙其君此城。” 
  注'七'案本传有离乡聚、绿林。 
  Ua**零陵郡*** 
  武帝置。雒阳南三千三百里。*十三城,户二十一万二千二百八十四,口百万一千五百七十八。 
  Ub**泉陵零陵**阳朔山,湘水出。'一'**营道**南有九疑山。'二'**营浦**'三'**泠道**'四'**洮阳*** 
  *都梁**有路山。**夫夷**侯国*(故属长沙)*。**始安**侯国。'五'**重安**侯国,故钟武,永建三年更名。**湘乡*** 
  *昭阳**侯国。'六'**烝阳**侯国,故属长沙。 
  注'一'罗含湘中记曰:“有营水,有洮水,有灌水,有祁水,有宜水,有*(春)**'舂'*水,有烝水,有耒水,有米水,有渌水,有连水,有*(倒)**'浏'*水,有*(伪)**'沩'*水,有*(伯)**'汨'*水,有资水,皆注湘。” 
  注'二'舜之所葬。郭璞山海经注曰:“其山九溪皆相似,故曰九疑。”湘州营阳郡记曰:“山下有舜祠,故老相传,舜登九疑。” 
  注'三'营阳郡记曰:“县南三里余有舜南巡止宿处,今立庙。” 
  注'四'有*(春)**'舂'*陵乡。 
  注'五'始安郡记曰县东有驳乐山,东有辽山。 
  注'六'荆州记,县东有余水,傍有渔父庙。 
  Ua**桂阳郡*** 
  高帝置。上领山。在雒阳南三千九百里。*十一城,户十三万五千二十九,口五十万一千四百三。 Ub**郴**有客岭山。'一'**便*** 
  *耒阳**有铁。**阴山*** 
  *南平*** 
  *临武*** 
  *桂阳*** 
  *含洭*** 
  *浈阳**有苲领山。'二'**曲江**'三'**汉宁**永和元年置。 
  注'一'湘中记曰:“项籍徙义帝于郴而害之,今有义陵祠。又县南十数里有马岭山,山有仙人苏耽坛。”荆州记曰:“城南六里县西北有温泉,其下流有数十亩田,常十二月下种,明年三月新谷便登,一年三熟。” 
  注'二'始兴郡记有吴山。 
  注'三'始兴郡记县北有临沅山。 
  Ua**武陵郡*** 
  秦昭王置,名黔中郡,高帝五年更名。雒阳南二千一百里。*'一' 
  十二城,户四万六千六百七十二,口二十五万九百一十三。 
  注'一'先贤传曰:“晋代太守赵厥问主簿潘京曰:‘贵郡何以名武陵?’京曰:‘鄙郡本名义陵,在辰阳县界,与夷相接,为所攻破,光武时移东出,遂得见全,先识易号。传曰“止戈为武,高平曰陵”,于是改名焉。’”臣昭案:前书本名武陵,不知此对何据而出。荆州记曰:“郡社中木麃树,是光武种至今也。” 
  Ub**临沅**'一'**汉寿**故索,阳嘉三年更名,刺史治。'二'**孱陵**'三'**零阳*** 
  *充** l**沅陵**先有壶头山。'四'**辰阳*** 
  *酉阳*** 
  *迁陵*** 
  *镡成*** 
  *沅南**建武二十六年置。**作唐**注'一'荆州记曰:“县南临沅水,水源出牂牁且兰县,至郡界分为五溪,故云五溪蛮。” 
  注'二'汉官仪曰去雒阳三千里。 
  注'三'魏氏春秋曰:“刘备在荆州所都,改曰公安。” 
  注'四'马援军度处。有松梁山,山有石,开处数十丈,其上名曰天门。 
  Ua**长沙郡*** 
  秦置。雒阳南二千八百里。*十三城,户二十五万五千八百五十四,口百五万九千三百七十二。 Ub**临湘*** 
  *攸*** 
  *荼陵*** 
  *安城*** 
  *酃**'一'**湘南**侯国。衡山在东南。'二'**连道** l**昭陵*** 
  *益阳**'三'**下隽*** 
  *罗**'四'**醴陵**'五'**容陵**注'一'荆州记曰:“有酃湖,周回三里。取湖水为酒,酒极甘美。”湘东记曰: 
  “县西南母山,周回四百里。” 
  注'二'郭璞曰:“山别名岣嵝。”湘中记曰:“衡山有玉牒,禹案其文以治水。 
  遥望衡山如阵云,沿湘千里,九向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