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03后汉书 >

第350部分

03后汉书-第350部分

小说: 03后汉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五七六页八行献帝以曹*(操)**'植'*为南中郎将校补引陈景云说,谓“操”当作“植”,见魏志植传。今据改。 
  三五七六页一0行言其严厉整锐也按:“锐”原斗“说”,径改正。 
  三五七六页一一行羽林郎百*(一)**'二'*十八人汲本“一”作“二”,孙辑本同。 
  今据改。 
  三五七七页五行唯诏令所使按:汲本、殿本“令”作“命”。 
  三五七八页七行六百石*(特)**'持'*使也据汲本、殿本改。 
  三五七九页五行戒非常按:“常”原斗“掌”,径据汲本、殿本改。 
  三五七九页一二行恚克陌倨呤蝗税矗杭潮尽⒌畋尽捌呤弧弊鳌捌呤薄!
  三五八0页二行在官大小各付所属按:汲本“官”作“候”,通典注引作“宫”,未详孰是。 
  三五八0页二行以马皮覆汲本、殿本“皮”作“被”。校补谓“以马被覆”四字不知何指,通典注省。今按:盖以宫中之人,故以马皮覆之,不欲人见。各本“皮”斗“被”,遂令人不知何指矣。 
  三五八0页四行*(北)*宫门苍龙司马主东门据汲本删。按:校补谓北宫三门,另列在后,此皆南宫门,不应有“北”字。 
  三五八0页七行若外人以事当入本*(宫)**'官'*长史为封棨传据殿本改。按: 
  校补谓外人谓无官位者,受本官所遣,当封棨传为信也。作“官”是。 
  三五八一页一行长*(可)**'尺'*二寸据汲本、殿本改。 
  三五八二页一行后置左骏令厩按:校补引钱大昭说,谓“令厩”二字当乙。黄山谓今案承上“但置一厩”言,重在厩,疑令、厩本同时置,兼言之也。 
  三五八二页一0行十六人二百石廷*(史)**'吏'*据汲本、殿本改。按:孙辑汉官作“吏”。 
  三五八二页一五行蔡质汉仪曰按:“质”原斗“贺”,径改正。 
  三五八三页一0行昔*'晋'*霸国盟主耳舍诸侯于隶人按:事见左襄三十一年,此脱“晋”字,遂不知所指矣。今依何焯校本补一“晋”字。 
  三五八三页一0行而*(百)**'可'*无乎据汲本改。 
  三五八四页三行中兴省驿官别火二令丞按:沉家本谓“驿”当作“译”。 
  ************后汉书志第二十六 百官三 宗正大司农少府 
  宗正,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序录王国嫡庶之次,及诸宗室亲属远近,郡国岁因计上宗室名籍。若有犯法当髡以上,先上诸宗正,宗正以闻,乃报决。 
  '一'丞一人,比千石。 
  注'一'胡广曰:“又岁一治诸王世谱差序秩第。”汉官曰:“员吏四十一人,其六人四科,一人二百石,四人百石,三人佐 ,六人骑吏,二人法家,十八人学事,一人官医。” 
  诸公主,每主家令一人,六百石。丞一人,三百石。本注曰:其余属吏增减无常。'一' 
  注'一'汉官曰:“主簿一人,秩六百石。仆一人,秩六百石。私府长一人,秩六百石。家丞一人,三百石。直吏三人 ,从官二人。”东观书曰:“其主薨无子,置傅一人守其家。” 
  右属宗正。本注曰:中兴省都司空令、丞。'一' 
  注'一'如淳曰:“主罪人。” 
  大司农,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诸钱谷金帛诸货币。郡国四时上月旦见钱谷簿,其逋未毕,各具别之。边郡诸官请调度者,皆为报给,损多益寡,取相给足。'一'丞一人,比千石。部丞一人,六百石。本注曰:部丞主帑藏。'二' 
  注'一'汉*(书)**'官'*曰:“员吏百六十四人,其十八人四科,九人斗食,十六人二百石,文学二十人百石,二十五人佐,七十五人学事,一人官医。” 
  注'二'古今注曰“建初七年七月,为大司农置丞一人,秩千石,别主帑藏”,则部丞应是而秩不同。应劭汉官秩亦云二千石。 
  太仓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受郡国传漕谷。'一'丞一人。 
  注'一'汉官曰:“员吏九十九人。” 
  平准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知物贾,主练染,作采色。'一'丞一人。 
  注'一'汉官曰:“员吏百九十人。” 
  导官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舂御米,及作干糒。导,择也。'一'丞一人。 
  注'一'汉官曰:“晨吏百一十二人。” 
  Uc右属大司农。本注曰:郡国盐官、铁官本属司农,中兴皆属郡县。'一'又有廪牺令,六百石,掌祭祀牺牲鴈鹜之属。'二'及雒阳巿长、'三'荥阳敖仓官,中兴皆属河南尹。 
  余均输等皆省。'四' 
  注'一'魏志曰:“曹公置典农中郎将,秩二千石。典农都尉,秩六百石,或四百石。典农校尉,秩比二千石。所主如中郎。部分别而少,为校尉丞。” 
  注'二'汉官曰:“丞一人,三百石。员吏四十人,其十一人斗食,十七人佐,七人学事,五人守学事,皆河南属县给吏者。” 
  注'三'汉官曰:“巿长一人,秩四百石。丞一人,二百石,明法补。员吏三十六人,十三人百石啬夫,十一人斗食,十二人佐。又有璙棹丞,三百石,别治中水官,主水渠,在马巿东,有员吏六人。” 
  注'四'均输者,前书孟康注曰:“谓诸当所有输于官者,皆令输其土地所饶,平其所在时贾,官更于他处货之。输者既便,而官有利。”盐铁论:“大夫曰:‘往者郡国诸侯,各以其物贡输,往来烦杂,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故郡置输官以相给运,而便远方之贡,故曰均输。开委府于京师,以笼货物,贱则买,贵则卖,是以县官不失实,商贾无所利,故曰平准。准平则民不失职,均输则民不劬劳,故平准、均输,所以平万物而便百姓也。’文学曰:‘古之赋税于民也,因其所工,不求所拙。农人纳其获,工女效其织。今释其所有,责其所无,百姓贱买货物以便上求。闲者郡国或令民作布絮,吏留难与之为巿。吏之所入非独齐、陶之缣,蜀、汉之布也,亦民闲之所为耳。行奸卖平,农民重苦,必苦女工茧税,未见输之均也。县官猥发,阖门□巿,即万民并收。并收则物腾跃,腾跃则商贾利。自巿则吏容奸,豪吏富商,积货储物,以待其急,轻贾奸吏,收以取贵,未见准之平也。盖古之均输,所以齐劳逸而便贡输,非以为利而贾万物也。’”王隆小学汉官篇曰:“调均报度,输漕委输。”胡广注曰:“边郡诸官请调者,皆为调均报给之也。以水通输曰漕。委,积也。郡国所积聚金帛货贿,随时输送诸司农,曰委输,以供国用。”前书又有都内籍田令、丞,斡官、铁巿两长、丞,郡国诸仓农监六十五官长、丞,皆属之。 
  少府,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中服御诸物,衣服宝货珍膳之属。'一' 
  丞一人,比千石。 
  注'一'汉官曰:“员吏三十四人,其一人四科,一人二百石,五人百石,四人斗*(石)**'食'*,三人佐,六人骑吏,十三人学事,一人官医。少者小也,小故称少府。王者以租税为公用,山泽陂池之税以供王之私用。古皆作小府”。汉官仪曰:“田租、刍焒以给经用,凶年,山泽鱼盐巿税少府以给私用也。” 
  太医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诸医。'一'药丞、方丞各一人。本注曰:药丞主药。方丞主药方。 
  注'一'汉官曰:“员医二百九十三人,员吏十九人。” 
  太官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御饮食。'一'左丞、甘丞、汤官丞、果丞各一人。本注曰:左丞主饮食。甘丞主膳具。汤官丞主酒。果丞主果。'二' 
  注'一'汉官曰:“员吏六十九人,卫士三十八人。”荀绰晋百官表注曰“汉制,太官令秩千石。丞四人,秩四百石”,不与志同。 
  注'二'荀绰云:“甘丞掌诸甘肥。果丞别在外诸果菜茹。” 
  守宫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御纸笔墨,及尚书财用诸物及封泥。'一'丞一人。'二' 
  注'一'汉官曰:“员吏六十九人。” 
  注'二'汉官曰:“外官丞二百石,公府吏府也。” 
  上林苑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苑中禽兽。颇有民居,皆主之。捕得其兽送太官。'一'丞、尉各一人。 
  注'一'汉官曰:“员吏五十八人。”案桓帝又置鸿德苑令。 
  侍中,比二千石。'一'本注曰:无员。掌侍左右,赞导觽事,顾问应对。法驾出,则多识者一人参乘,余皆骑在乘舆车后。本有仆射一人,中兴转为祭酒,或置或否。'二' 
  注'一'汉官秩云千石。周礼“太仆”,干宝注曰:“若汉侍中。” 
  注'二'蔡质汉仪曰:“侍中、常伯,选旧儒高德,博学渊懿。仰占俯视,切问近对,喻旨公卿,上殿称制,参乘佩玺秉□。员本八人,陪见旧在尚书令、仆射下,尚书上;今官出入禁中,更在尚书下。司隶校尉见侍中,执板揖,河南尹亦如之。又侍中旧与中官俱止禁中,武帝时,侍中莽何罗挟刃谋逆,由是侍中出禁外,有事乃入,毕即出。王莽秉政,侍中复入,与中官共止。章帝元和中,侍中郭举与后宫通,拔佩刀惊上,举伏诛,侍中由是复出外。” 
  中常侍,千石。本注曰:宦者,无员。后增秩比二千石。掌侍左右,从入内宫,赞导内觽事,顾问应对给事。 
  黄门侍郎,六百石。本注曰:无员。掌侍从左右,给事中,关通中外。及诸王朝见于殿上,引王就坐。'一' 
  注'一'汉旧仪曰:“黄门郎属黄门令,日暮入对青□门拜,名曰夕郎。”宫阁簿青□门在南宫。卫*(瓘)**'权'*注吴都赋曰:“青□,户边青镂也。一曰天子门内有眉,格再重,里青画曰□。”献帝起居注曰:“帝初即位,初置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员各六人,出入禁中,近侍帷幄,省尚书事。改给事黄门侍郎为侍中侍郎,去给事黄门之号,旋复复故。旧侍中、黄门侍郎以在中宫者,不与近密交政。诛黄门后,侍中、侍郎出入禁闱,机事颇露,由是王允乃奏比尚书,不得出入,不通宾客,自此始也。”又曰:“诸奄人官,悉以议郎、郎中称,秩如故。诸署令两梁冠,陛殿上,得召都官从事已下。” 
  小黄门,六百石。'本注曰':宦者,无员。掌侍左右,受尚书事。上在内宫,关通中外,及中宫已下觽事。诸公主及王太妃等有疾苦,则使问之。 
  黄门令一人,六百石。'一'本注曰:宦者。主省中诸宦者。'二'丞、从丞各一人。本注曰:宦者。从丞主出入从。 
  注'一'董巴曰:“禁门曰黄闼,以中人主之,故号曰黄门令。” 
  注'二'汉官曰:“员吏十八人。” 
  黄门署长、画室署长、玉堂署长各一人。丙署长七人。皆四百石,黄绶。本注曰:宦者。各主中宫别处。 
  中黄门□从仆射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主中黄门□从。居则宿卫,直守门户;出则骑从,夹乘舆车。 
  中黄门,比百石。本注曰:宦者,无员。后增比三百石。掌给事禁中。 
  掖庭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掌后宫贵人采女事。'一'左右丞、暴室丞各一人。本注曰:宦者。暴室丞主中妇人疾病者,就此室治;其皇后、贵人有罪,亦就此室。 
  注'一'汉官曰:“吏从官百六十七人,待诏五人,员吏十人。” 
  永巷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典官婢侍使。'一'丞一人。本注曰:宦者。'二' 
  注'一'汉官曰:“员吏六人,吏从官三十四人。” 
  注'二'汉官曰:“右丞一人,暴室一人。” 
  御府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典官婢作中衣服及补浣之属。'一'丞、织室丞各一人。本注曰:宦者'二'。 
  注'一'汉官曰:“员吏七人,吏从官三十人。” 
  注'二'汉官曰:“右丞一人。” 
  祠祀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典中诸小祠祀。'一'丞一人。本注曰:宦者。 
  注'一'汉官曰:“从官吏八人,驺仆射一人,家巫八人。” 
  钩盾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典诸近池苑囿游观之处'一'。丞、永安丞各一人,三百石。本注曰:宦者。永安,北宫东北别小宫名,有园观。苑中丞、果丞、鸿池丞、南园丞各一人,二百石。本注曰:苑中丞主苑中离宫。果丞主果园。鸿池,池名,在雒阳东二十里。南园在雒水南。'二'濯龙监、'三'直里监各一人,四百石。本注曰:濯龙亦园名,近北宫。直里亦园名也,在雒阳城西南角。 
  注'一'汉官曰:“吏从官四十人,员吏四十八人。” 
  注'二'汉官曰:“又有署一人,胡熟监一人。”案本纪,桓帝又置显阳苑丞。 
  注'三'应劭汉官秩曰:“秩六百石。” 
  中藏府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中币帛金银诸货物。'一'丞一人。 
  注'一'汉官曰:“员吏十三人,吏从官六人。” 
  内者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宫'*中布张诸*(衣)**'亵'*物。'一'左右丞各一人。 
  注'一'汉官曰:“从官录事一人,员吏十九人。” 
  尚方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上手工作御刀□诸好器物。'一'丞一人。 
  注'一'汉官曰:“员吏十三人,吏从官六人。” 
  尚书令一人,千石。本注曰:承秦所置,'一'武帝用宦者,更为中书谒者令,成帝用士人,复故。掌凡选署及奏下尚书曹文书觽事。'二' 
  注'一'荀绰晋百官表注曰:“唐、虞官也。诗云‘仲山甫王之喉舌’,盖谓此人。” 
  注'二'蔡质汉仪曰:“故公为之者,朝会*(不)*'下'陛奏事,增秩二千石,故自佩铜印墨绶。” 
  尚书仆射一人,六百石。本注曰:署尚书事,令不在则奏下觽事。'一' 
  注'一'蔡质汉仪曰:“仆射主封门,掌授廪假钱谷。凡三公、列卿、将、大夫、五营校尉行复道中,遇尚书仆射、左右丞郎、御史中丞、侍御史,皆避车豫相回避。卫士传不得迕台官,台官过后乃得去。”臣昭案:献帝分置左、右仆射,建安四年以荣邵为尚书左仆射是也。献帝起居注曰:“邵卒官,赠执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