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乱臣 >

第112部分

乱臣-第112部分

小说: 乱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胡子莞尔一笑,生生的受了他一拳:“这一趟只是警戒边境,又不是入辽东去剿匪,不是什么好差事,跟着少帅有的是仗打,你急什么。”
    王秋争辩道:“谁说的,朝廷还没说让谁带兵围剿呢,靠辽东那些个八旗,嘿嘿,说不准这差事就落在咱们头上,偏偏便宜了你,好啦,你不要安慰啦,越是这样。我心里就越不舒服。”
    边上的袁世凯哈哈大笑:“那我的卫戍团岂不是更芒枉,自成军以来就没有上过战场,你看看这卫戍两个字,一辈子都指望不上有立功受赏的机会啦。王秋,不要说这个,大胡子要走,无论如何也要强打点欢笑出来,回去咱们喝酒消愁。”
    袁世凯如今也算是正式踏足军旅,那书生气早已不见了踪影,皮肤也晒黑了不少,穿上这身军官服,倒也有模有样,只是身材矮了些,比起王秋差了点飒爽。
    王秋挤出点儿笑容,拍拍大胡子的肩:“其余的话就不必说了,火车就要开了,等你回来,咱们等着喝你的庆功宴。”
    大胡子点了点头,朝袁世凯道:“咱们认识的多,承蒙袁兄弟来相送,兄弟铭记这份恩情,待回了汉城再叙吧。”说完又朝王朝点  了点;头,转身带着一队警卫进入车站。
    “你看……吧”王秋摘下大檐帽颇有些顾唐的摇了摇头:“又让人争先啦,妾袁,今日喝酒你请客,算是安慰安慰我。
    袁世凯哭笑不得的点点头。
    其实王秋烦的不止是这个,前些日子大胡子试探过他,王秋对大清朝倒是没有多少恶意,却对吴辰是绝对忠诚的,经过研究之后。大胡子决心正式吸收他为复兴社社员,邀请他去谈话,王秋当时就愣了,这件事对他的冲击太大,他至始至终就没有想过什么驱除勒虏的问题,等到大胡子说到吴辰是复兴社总裁时,他还是硬着头皮愿意加入。
    王秋能有今天,一切都是吴辰给的,他的头脑比别人简单,反正就是认准了吴辰,吴辰往东。他也跟着往东,吴辰指北,就算是北面是刀山火海,他也义无反顾的去,在别人看来这或许是奴性的表现,可是在他看来,自个儿对吴辰的忠诚就带有神圣色彩了,他愿意,也是这么做的。
    只是加入归加入,王秋的心里头却隐隐有些担心,不是担心自己,是担心这个跟了半辈子的少帅,少帅年轻不懂事,或许是脑子发热作出的选择,大清朝是什么?在王秋眼里就是一头庞然的洪水猛兽,少帅和他们去斗,说不准要吃亏的。
    蒸汽车缓缓启动,伴随着巨大的嘶鸣声驶离月台,渐行渐远。
    徐如贵只是个本份的伐木工人,因山东老家遭了灾,官府并不救济,无奈之下只好随着浩浩荡荡的闯关东大潮在辽东靠着伐木勉强养着两个,孩子,安东县境沙河子、大东沟、大孤山这些地儿都是伐木的极佳场所,这里的市集到处都堆满了木料,远处便是一望无际的林子,水曲柳、作木、榆木、概木、桦木、揪木、松木遍地都是,因此这里讨生计的伐木工极多。
    而如今,徐如贵放下了斧子。扛着长矛成为了凤凰城守卫的一员,这绝不是偶然的,前些年渡江去朝鲜的辽东人越来越多,辽东数省的汉人跑了个干净,有田地的人家也宁愿将田地荒芜着,跑到朝鲜去,据说在那里有饭吃,有遮风避雨的地儿,孩子还可以念书,不必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世代务农,有一些从朝鲜来的亲戚回来探亲,动不动就是拿出碎银来接济这些个穷亲戚。更是坚定了辽东人的信心,一时间闯关东变成了闯朝鲜,整个辽东十室九空,土地一下子便荒芜了。
    似徐如贵这样的伐木工人却没有跑,毕竟他们这些年在这里做违禁的事时间长了,赚的银子其实也不少,这些木材谁砍了就是谁的,做好帮派团伙的标识丢一条榆木下去过几个月就能收到七个铜钱,若是做的多,一天多砍些,足月下来,七八两银子也是有的。再说伐木工人都是以团伙为单位,大伙儿同吃同住,也积累些感情,到了朝鲜恐怕就要分道扬镰了,帮派的头目们也不乐意让人走,一些心气儿好的说不准还会放人,脾气暴躁的便扣你几个月的工钱,找几个心腹打你一顿,徐如贵的首领对他不错,他也不愿离开。
    可是好景不长,
    辽东的八旗兵们原本生活并不如意,虽然有月例银子,可是那些个,显贵们去了京城,留下他们这些人在关外受苦,实在有点儿不甘,不过近些年倒是日子好过了些,随着大量的汉人出关,他们也就有了盘录  的对象,辽东的户籍紊乱,朝廷也没法子征粮摊派瑶役,八旗兵们便接了手,隔三岔五的出城扫荡,反正这些也都是良民,在刀枪面前谁敢反抗,虽然也有落草为寇的件子,可毕竟是少数,十几年下来,辽东八旗们是一个个满腹的油水,这日子也不再从前那般难过了。
    可如今辽东的汉人统统都往朝鲜跑,十户走了九户,留下的一户也是带着老弱病残走不脱的。这种人也指望不出油水,其实这些汉人也并非是嫌弃辽东。也实在归功于这些贪婪无度的八旗子弟,隔三岔五的下乡索要财物,大家伙儿都吓怕了,但凡有点出路,自然是有多远跑多远,拦都拦不住。
    八旗老爷们断了炊,从前的好日子不复存在,这还了得,简直就是岂有此理,他们自然没胆子越界去朝鲜拿人的,吴辰现在被传为杀神,据说连法国人的帐都不买,谁敢去捋他的虎须?欺软怕硬,可是如今八旗老爷们的做派。吴辰那种黑神恶煞是万万不能去惹得。
    关内没有指望。蒙古更是连立足之地都没有,看着一大片荒芜的夫地,那一夜暴富的老爷们一下子又回到了闯关东之前,从前富裕的时候花银子大手大脚,如今一下子断了财源,谁还愿意去过苦日子,事情到了这个份上,没办法也的想出法子来了,最终,八旗老爷们决定去动一动那安东附近的伐木工人。
    几十年前伐木工人起义之后,朝廷便暗示对那些亡命之徒不要逼得过紧,他们要伐木就随他们伐去,反正大清朝土地广褒,就当留块地藏污纳垢吧,因此这些年来八旗老爷一直都没有打过那些伐木工人的主意,生怕又惹出乱子来。
    如今就不同了。老爷们受不得穷,就是闹出乱子,也得硬着头皮上去,哪还管顾的了这么多,这事儿先是一些牛录们在提议,对上头的主子们说兄弟们实在是活不下击了,女人没有衣衫穿,孩子没有奶喝,那点儿月例银子连一家子吃饭都不够,主子千万开恩。非得给奴才们寻条生路不可。
    那些个主子其实是永远不会穷的,不过看到下面的奴才群情激奋,一个个苦瓜着脸来哭告。有的赖皮的,索性不要脸面了,带着女人孩子卷着铺盖便睡到府外头去,挨鞭子都不走。
    主子们终于还是心软了,这些个奴才啊,从祖宗十八代算起就是咱们家的奴才,有的还是家生子儿,总不能真的让他们去喝西北风,于是大伙儿便凑在了一起。一道去请盛卓将军文麒拿个主意,这文麒左思右想,既怕担干系,又有些可怜下头的八旗兵,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
    文麒立即知会黑龙江、三姓副都统,着他们合兵进剿,他的主意是既然要打,就要永绝后患。若是半途而废,反而容易生事,让下头的八旗兵们抢这最后一把。过个好年,至于往后,就不是他的事儿了。
    于是盛京八千旗兵倾巢而出,黑龙江三姓又聚集三千旗兵,分成两路包抄进剿,先前没有透露出一点儿风声。
    伐木工人的贸易场所主要在安东城,此时旗兵呼啸而来,骤然天降,一时间到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只是那文麒千算万算却算漏了一条,他们突袭的时候正在傍晚,原以为大多数伐木工人已经回城了,其实全然不是这么回事。
    这个时候正是伐木工人将木料拖至鸭绿江畔的时亥,大多数伐木工人还都在城外。八旗兵们扑了个空,伐木工人眼见如此,哪里还敢挡其锋芒,一个个丢下木料带着斧子悉数躲入了林子。
    这里的林子是连绵不绝,只要是人躲进去,往里头一钻,哪里能轻易找到,更何况八旗兵们战马、火枪统统都有,这些玩意儿却偏偏不善入林作战,文麒只能放弃那些“乱党”专心让旗兵们在安东洗劫了两日,便扬长而去。
    这可是真正的捅了丐蜂窝了,官府从来没有围剿过,这一次闹出这么大声势,许多伐木工人半辈子辛苦所得的银子都放在城里,一眨眼功夫从前的劳动便无影无踪了,他们原本就是亡命之徒,兔子惹急了都要咬人,更何况是他们,一时间各帮会团体的首领纷纷聚在一起,推举出一名大首领,振臂一呼。四五万人景从,扯得是劫富济贫的旗号,这辽东也没有什么穷人可济的,连汉人都不见几个,自然是劫满人的福,挤自个儿的贫。
    三日之后,这群伐木工人突然出现在安东左近的凤凰城,杀死旗兵一百零三人。守备一名。随后大肆劫掠城内的满人,不出几日,又四处出击,闹哄哄的抢掠满人集镇,牧场,所过之处,当真是片甲不留,…不,不对,应当是一枚鸡蛋都没有留下。
    这人一旦报复起来。可以瞬间从良民化为野兽,更何况是这些亡命捞偏门的家伙。徐如贵的银子也给八旗兵们摸了个光,如今从伐木工人转化成反贼,他是一点儿也不后悔,卫戍在这凤凰城城墙上,反倒是觉得自个儿更像是一个人了。!~!
    ..
第一百三十三章盛京陷落
    2里的二月寒风尤其凛冽,徐如贵只穿着件袄子,守呵 伙全身早已冻得僵硬,他硬是没有躲在墙根下睡觉,他明白,这样的天气,一旦睡下去,多半是不能醒了。wWw、到了早上,终于有个打着哈欠的人过来换防,那人笑嘻嘻的对徐如贵道:“快去睡会,再过一个时辰,咱们就要开拔了
    徐如贵吃了一惊:“开拔?去哪里?”
    换防的人道:“去盛京,昨个,夜里来巡夜的首领说的。”
    “盛京!”徐如贵吃了一惊,凤凰城距离盛京可足足有八百里路呢,这天寒地冻的长途跋涉。他又守了一个夜,这可真是要命了,况且盛京城池高阔,凭着自个儿这些人也能拿得下来?
    ,“首领说了,在这凤凰城。咱们早晚要被被官兵剿了,到不如冒险去盛京,拼他娘个你死我活。若是拿到了盛京,嘿嘿”换防的人脸色现出贪婪:“咱们人人都能发大财,那里可有不少满狗大官儿的家业呢。
    徐如贵点点头,赶紧到城里随便找了个民房睡了。
    回到盛京的文麒很快就后悔了。这一趟那些旗兵们战果丰盛。人人的腰包也鼓了起来。一回到城里便到处喝酒寻窑姐儿,热闹非凡,唯独他文麒接到了凤凰城失守的消息,开始惶惶不安起来,这伙子伐木工人竟真的反了,这可如何是好,他是急得成了热锅的蚂蚁,一边派出斥候,另一边琢磨着向朝廷上疏。
    只是这折子该怎么写呢?他是真真的犯了难,总不能说是他带兵去抢了人家,人家现在来报复的吧,恐怕这折子刚刚递上去,他也就被革职查办了。他左思右想,请来盛京城里一些勋贵们来商议,反正这事儿大家都有份。我若是讨不到好,你们也别想推脱干系,只有保住了我文麒,大家才能相安无事。
    众人七嘴八舌的议了一通。便有人叫起冤来,跌足长叹说咱们这些东三省的驻防八旗真真是倒了血霉,这盛京说是咱们的龙兴之地,却也是最苦寒的地方,不说那些个京营的老少爷们一个个吃的肥头大耳的,就算是各省驻防和畿辅驻防的八旗也比咱们强一百倍儿啊,就为了抢点东西,让盛京城里的老少爷们过几日安生的日子。竟不成想就惹到了这种事,老佛爷知道了咱们这么干,能给咱们好果子吃吗?
    有人拍着大腿道:“有什么好办不好办的,咱们不提这事谁能知道?这事儿盛京城的老少爷们谁都脱不了干系,咱们要让大家的嘴封严实一些,只说伐木工反了就是,老佛爷又不是火眼金睛。还能明察秋毫不成?”
    众人纷纷点头,文麒其实就等他们这句话,这种话他不能说出来。否则将来若是查出来了也可以少点罪责,让别人去说,到时候最多说自己昏聩,听信了小人之言而已,随即抚掌笑道:“就这么办,大家伙儿做个见证。谁要是乱嚼舌根子。死无葬生之地。”
    待折子写好了。文麒倒是安生了,这事儿也该让京城里头的老佛爷操心去,至于怎么围剿,走出哪里的兵就不是他的事儿了。于是便天天请戏班子听戏。他其实打心底是没把这些反贼放在眼里的,这些人能成什么气候,先由着他们在凤凰城那里闹着,届时朝廷有了主意。他这个奉天将军再依旨办事就成。
    过了两天风平浪静。倒是京城里头发来了电报说是张之洞的一营一千人新军马上出关,协同他这个盛京将军一道平叛。见朝廷一点儿怪责的意思都没有。文麒的心里更是笃定,朝廷其实也只当这些伐木工人是乌合之众。一千新军。再加上辽东三省三万多的八旗兵,还怕剿不了这些个反贼,真真是怪了。
    文麒倒是不急于调兵。只等着新军抵达盛京再说。不用急于一时,可走到了次日、文麒就乐不出来了。
    次日凌晨,浩浩荡荡衣衫褴褛的“反贼,突然出现在盛京城下,城门守备原本还以为是哪里来的难民,也没有刻意留心,此时天还不亮,想着那些人可怜模样。叫人将城门开了一条缝。于是便有无数人蜂拥进来,仓促不及的旗兵只勉强抵挡了一会儿,天传门便失守了,这些旗兵包括文麒在内没有一个会认为这些反贼会千里突袭来盛京的,等到反应过来时为时已晚。蜂拥的乱贼杀进去,见人就砍。偏偏那些旗兵不济事。有的手里端着洋枪竟不知道怎么放,这洋枪早就发下来了,可是这旗兵哪仙过什么练。平日里就拿它们做烧火棍儿。连装填子弹览一大有人在,有的拔刀抵抗,可是很快便落败了,只能拖着刀往城里溃逃。
    这些人安逸的久了。如今早就成了废物,让他们去欺男霸女自然不在话下,真要上战场拼命,那真是高看了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