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乱臣 >

第152部分

乱臣-第152部分

小说: 乱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贯彻如一
    光绪眼睛一亮,他对维新的热衷到了变态的地步,以往日以继夜的与康有为探讨,往往几个时辰就这样过去,此时见吴辰也谈起维新,又支持他的手段,立即就来了精神,这个光绪皇帝其实也是个异数,只是生不逢时罢了,否则说不准还真能一番作为,光绪脑子倒是灵活,立即抓住了吴辰的重点:“吴爱卿到说的是,联一时疏忽,依爱卿看,若是继续裁撤八旗都统衙门,旗人们若是还闹出乱子来该怎么办?。
    跟一个满人皇帝谈破坏旗人利益的事,这种体验还真有点儿不一样。吴辰板着脸,一副授业解惑的样子:“皇上,日本国维新同样也遇见过这样的情况,天皇要改革,可是将军和藩主们不同意,为什么?因为维新会削弱藩主将军们的力量。结果如何?想必皇上比微臣清先 ”
    光绪点点头:“这个典故联听康先生说其。”
    “听是一回事,说也是一回事。可是真正要去做就不一样了,现在的日本国,明治皇帝有着极高的声望。这不是因为这今日本皇帝听了什么和说了什么,而是切切实实的做了,所谓维新,绝不是高谈阔论,而是真正的去做,皇上,臣就是这个意思
    光绪若有所思:“吴爱卿的话发人深省,你的意思是,联不应该对旗人有任何退让,而应该像明治皇帝一样?”
    吴辰心里头偷笑,想不到赏赐的事儿竟说到了维新,维新又说到了该怎么对旗人动手,那些旗人恐怜又要难受了。
    吴辰的理论确实比康有为更切实际,什么事儿说一百遍都没有用的。唯有切实的去做才有出路,有人挡路,当然是一脚踢开,光绪似乎也颇受感染:“这么说,八旗都统衙门是非裁撤不可了,联正好可以借这次机会立威。”
    “皇上英明,臣的下头有三千精卒,还有效忠皇上的天津新军,可保皇上无后顾之忧阅读最新童节就洗涧书晒加凹口甩姗齐伞!~!
    ..
日军动作
    三辰平日甲不爱和人打交道。WWw。今个、几却是口若悬河,伊熙一田维新导师的模样,说白了,他是巴不得光绪趁早的将旗人铲除个干净,变革嘛。总得有人牺牲祭旗,至于牺牲之后这变革能不能维持下去,可就不太确认了,不过这显然并不是吴辰所关心的,吴辰要做的是,激化光绪与守旧派之间的矛盾,至少要让光绪无暇去顾忌他这个。朝鲜的无冕之王。
    吴辰的新词对于光绪有着致命的杀伤性,年轻人总是喜欢新事务的。而吴辰肚子里的货显然比康有为要多得多,什么摩天大楼概念,什么汽车,反正就是忽悠,七分真的,再夹点儿自己的私货进去,就凭这个,光绪在一边津津有味的听,一边深望着这个愣头青,心里头感叹,这不就是个维新人才吗?偏偏不能为联所用。
    光绪心里免不了有些愕怅,吴辰说到后来,笑了笑道:“皇上  过些日子臣送一辆汽车来吧,皇上试一试,保准觉得新鲜。”吴辰的这个过些日子至少在一年之后,实验性的汽车早就出来了,不过还在大规模的投产,没有一年的功夫是不可能对外销售的。
    光绪饶有兴趣的点头:“这感情好,联就喜欢些新鲜的事物。”他顿了顿:“既然你不要抬籍,联仍封你做郡王,其他的赏赐联让礼部拟出个章程出来。吴爱卿,你看看奕这些人该怎么处置。”
    吴辰道:“自然是要杀鸡做猴,这一次但凡参与进来的,都以谋大逆处置,皇上正好可以借着这些人。竖立威望,令那些心怀不轨之徒好好掂量掂量。”
    光绪略有些迟疑,沉吟了会道:“参与的有几个亲王、郡王,传出去似乎不太好听,况且下头那些官员大多只是附从,罪不至此,这似乎有些过了,联的意思是,能不能从轻发落,那些只是附从的,可以将他们罢官自省,永不录用。”
    吴辰笑了笑:“皇上能有这个心肠自然是万民的福分,可是皇上没有想过?若是您落在他们手里,会是什么样的下场?让他们自省是没有用的,皇上触动的是他们切切实实的利益,动的是他们的命根,这一次轻饶了他们,下一次若还有人有样学样该当如何?”
    光绪点头:“这些联都知道,可是”,嗫,,这事儿太棘手,这里许多人是联的叔伯,有不少还是先帝的老臣,人数有上百之多,若是全部处置,这朝廷总得有人去做事吧,牵连起来,六部九卿都脱不了干系。”
    吴辰道:“既然要维新,自然也要安插心腹的官员到各部去  皇上处置了他们,岂不是正好有了不少的空额?”
    “皇上。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现在正是维新最关键的时期,这不正是一个机会,从前的那些官吏尸个素餐。正该是新官放火的时候,皇上怎么能错过,这一次皇上不严惩,下一次再有人逼宫,皇上该怎么办?”
    光绪喝了口茶,沉默了片玄:“吴爱卿说的也有道理,容联思量思量吧。”
    吴辰便不再说话了,他是巴不的光绪下旨抄了这些王公们的家,现在光绪手头上没有可以动用的力量。若是要抄家,自然还要劳烦宪兵。这些人抄家可是好手,顺便给吴辰发笔财也是不错。
    话说到这份上,日头已经有些阴沉了,宫门要下钥,吴辰起来拜辞道:“皇上,臣先告退了。”
    出了紫禁城,西华门外的旗人已经散了,这些人原本还指望着拥戴奕做皇帝,到头来却等来的是这种结果,想起晌午那恐怖的镇压场面。许多人噤若寒蝉;纷纷散走。当然。临末了少不得骂吴辰几句。
    在旗人眼里,吴辰算是一个五毒俱全的混账加三级,甚至连骂都没了力气,清数他的罪状容易,可是罪状实在太多,以至于连胡编乱造都不必,这就难免有些索然无味了。
    几个王府的奴才仍在宫门口候着。探听消息,主子被抓,至今下落不明,福晋们都在跳脚呢,也不知到底怎么了。虽说有见了夫难各自走的,可是忠心的奴才不是没有。他们比福晋们还着急,就在西华门外候着,总想探听点消息或者看出点妹丝马迹来。
    等到吴辰从里头带着兵大摇大摆的出来,那些个搓着手满脸沮丧的奴才厌恶的朝着吴辰看了一眼,在吴辰的身后狠狠的呸了一口吐沫。
    吴辰笑了笑,对他们置之不理,宪兵队除一部分随他回行馆之外,其余的则在紫禁城外头驻扎,算是给光绪皇帝护驾,赵成骑着马从午门那边过来,见到吴辰,远远的就道:“大人,我还以为今日你就宿在宫里呢,汉城方面发来电报了,是密电。想必出了什么事。”
    所谓的密电,是吴辰特意进行的电报分级,普通电报可以由人代为阅览,并且由吴辰作出指示,而密电必定是非常重大的事,除了吴辰和发报员之外,谁都无权接触,就算是赵成、王二蛋这样的心腹,也必须遵守,这个规矩定了有两年,可是这密电却是第一次使用,吴辰点了点头。跨上马,对赵成道:“这里就交给你了。”
    “大人放心。”赵成颌首点头。
    到了行馆,发报员已经等候多时。见到吴辰,连忙呈上一张裹着布的电报纸:“大人,朝鲜方面紧急军情,请大人过目。”
    吴辰笑了笑:“不必这么紧张。天大的事儿能有多大。”他展开电报纸,低头看了看,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在南北朝鲜的交界处,日军近来的军事动作十分频繁,一些小股部队甚至多次越界,被巡逻的朝鲜新军发现。张寥那边已经发表了措辞严厉的抗议。可是日军依然固我,似乎怀有某种目的。
    电报的内容看上去似乎并没有什么耸人听闻的事,可是吴辰明白,日本人突然行出这些小动作,背后的目的绝不简单,他松了口气,将电报纸揉在手心里,对电报员道:“回电,各军进入战备状态,不,进入战时状态,各方面前要调动起来,但是也不要过于紧张,尽量做得隐秘一些。”!~!
    ..
扯皮
    小三辰正担心着朝鲜的局势。WWw;京城里却是一片混乱。八旗枫允训。被裁撤,家人府只负责管理生碟,旗人犯法,交由九门提督衙门处置。
    这即宣示了旗人的特权一去不复返,失去了钱粮,没有了特权,除了一个朝廷不太认可的旗人身份。真正是什么都没有了,因为获罪牵连。六部九卿之中,超过数百名满汉官员由此解职,大量的维新党充斥其中,旗人的生活开始困顿起来。作奸犯科的旗人也纷纷被九门提督拿捕。有的打了板子,有的发配到新疆,有的驱逐出京,原先还能抢点、儿衣食的旗人所有的生活来源全部断绝,一些人甚至沦落到上街乞食的地步。
    旗人们总算是醒了,饿了肚皮。这才知道生活真正的掉转了个,一些人去了戏班子,一些人去做冰糖葫芦,有的人专给人养鸽子,有的给人做寿材,话说这些旗人别的本事儿没有,可是一些手艺却是极其精湛的,譬如养鸽子,这天下谁有旗人的门道清,人是自小练出来的,找什么吃食,做笼子有什么窍门,这些也算是手艺绝活。
    因此这旗人不再像从前那样的悠闲了,有的自个儿去找门路,有的养些玩意拿出去卖,当然也有不少坐吃山空的,这些人嘴里天天咒骂先,绪、吴辰,可是要他们闹事又没有胆量,只能耍耍嘴皮子,没了饭吃,于是就四处借贷,问题是亲戚们也没余量啊,现在谁的日子不是紧巴巴的。就连王府都少了不少的进项,那些闹事的王爷府邸都给宪兵围了起来,说是等候处理,那些商贩们也学精了,知道是旗人,绝不除欠,谁不知道这些旗人没有了铁打的饭碗,借银子给他们,那是肉包子打狗。
    半个月过后,秋风顿起,天气渐渐转凉起来,萧瑟的风中传出一个消息,东城正蓝旗的一个子爵活活饿死了,说是人得了病,想吃蜜伐。这是从前只是寻常的玩意儿,可是现在家里头的人到哪里弄去,就这样吐了口血,不再吃东西了,三五天的功夫就进了棺材。
    旗人们喘嘘不已,仿佛看到了自个儿的命运一样,到处都是一种哀悼的气氛,每个人都是愁眉苦脸,没有了法子,不少人开始出京城去找生路,留在京城的也不少,他们还矜持着这旗人的身份,还惦记着祖制。他们不愿意接受新鲜的事务。宁愿回到从前去,这些人也迅速的沦为了贫民,卖宅子,卖花瓶,卖家具,能卖的都卖掉。
    北京城里终于有了点儿新景象,而推动这变革的“罪魁祸首。吴辰却是焦头烂额,朝鲜的形势不容乐观,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日本人会有所动作,可是从情报上来看,日军的调动极其频繁,从日本本岛有大规模调兵至南朝鲜的迹象,其中常备军仙台、名古屋、大除三个师团共计三万余人在两个月内以军事演习的名义调入南朝鲜,此外,日本本岛也开始了征兵,意图很明显,日本人已经不甘寂寞了,最大的问题是,日本人的作战计划  中,具体的战略是什么,什么时候掀起战争,这一些都很难判断。
    吴辰几次提出回朝鲜去,光绪则多次挽留,光绪已经开始着手建立起一支禁卫军,挪用了老佛爷建园子的费用,话说老佛爷修园子实在是够舍得,几千万投进去还只是修络。这份奢侈的功夫,着实令人感叹,也正好帮了光绪的大忙,从里头掏出了银子,手头一下子就宽裕起来,一支禁卫军立即着手招募,全部是仿新军的编制,旗人、汉人都纳入选拔范畴,此外,还将天津新军一并编入进去,张之洞已经不再得到光绪的信任,直接一纸诏书革职了,后头还加了个永不录用。
    这支人数在六万的禁卫军练办的大臣是醇亲王奕骡,这是光绪的生父,可以得到全部的信任,光绪的想法是,有了这支强军,至少可以弹压住局面,不必再借助外力。
    禁卫军才刚刚开练,而原先的天津新军暂时并没有被光绪完全掌握,光绪并不希望吴辰带兵离开,这今年轻的皇帝再也没有从前的幼稚了,他明白自己的处境,如果没有一支军队保证北京城的稳定,他的龙椅并不安稳。
    尤其是这个风口浪尖上。
    吴辰才不打算继续给光绪做看门狗呢,今个大清早就进了宫,康有为、翁同酥两个也在,此时这两位差点儿落荒而逃的落魄人如今却又摇身一变,成了大清朝的掌艇,翁同酥见了吴辰,热络的过来打招呼:“吴大人,今个儿怎么有闲进宫,皇上还在早膳,马上就来,嗫
    此日子辛苦了。今夜若是有空,不妨来府卜坐坐  吴辰笑着道:“翁大人盛情。吴某哪里敢不答应,就今个夜里,吴某一定到。”他不经意的瞥了康有为一眼,见康有为故意将脑袋别向另一头,摆明了不愿结交的意思,吴辰倒是无所谓,这样的书生,连人都不会做,还指望着治国平天下,这光绪靠这样的人去变法,还引以为知己。这维新会弄成什么模样只有天才知道。
    “吴大人今日进宫是为了什么事。”翁同酥见吴辰和颜悦色,倒也来了精神,他是个。聪明人,虽然有时候也会犯些傻气,却也知道吴辰地价值,和这个地方大佬混的好了并不是坏事。
    吴辰苦着脸,双手一摊:“日军在朝鲜的动作频繁,似有开战的迹象。吴家人只能向皇上辞行了,再不走。若是日军有了动作,这朝鲜、辽东都不可避免的卷入战火,东北局势糜烂下去,朝廷还怎么维新变革?此外,吴某想向朝廷要些军饷,朝鲜新军成军以来,军饷都是吴某人筹办,可是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朝廷多少也要拨点儿饷下来,否则那些朝鲜新军的士兵闹将起来,吴家人哪里弹压的住,眼下开战在即,钱粮供应更是重中之重,皇上下旨说要强军,既要强军,总得拨点儿军饷下来不是,北洋水师今年都给饷了八百万两银子,皇上总不能厚此薄彼
    翁同棘倒是现出难色,谁不知道这个吴辰是富得流油,说不准手上的银子比朝廷还要多呢,这愣头青竟还好意思来要饷,朝廷哪里还挤的出?前些日子建禁卫军,还有拨付淮军,各省建造新军的银两,再加上各地建学堂,修铁路,国库里早就空空如也了,哪里还有银子打发这个老财,他干笑了一下:“这事儿等皇上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