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乱臣 >

第251部分

乱臣-第251部分

小说: 乱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给这个畜生糟蹋了,多么好的姑娘啊,可是这个家伙竟一点怜悯之心都没有,仿佛一切都是应该的那样,他害怕,害怕他的女儿丽莎也会遭遇在的命运,可是谁能改变呢,他宁愿一起和这个畜生同归于尽,也不愿意这个家伙还活着。
    有一次,他在聚会上听到那些贵族们讨论革命党,他便深深的迷住了,在贵族眼里,革命党的口号或许是邪恶的,可是对于他来说,革命党的一切都是这么的可爱,他不祈求革命党能真的实现什么人人平等,实现同衣同劳,只希望他能够摆拖奴隶的身份,不必和牛马一样成为别人的财产,因此,他心里便不由自主的萌发了反抗的思想。
    除了反抗,他还能怎么做,渴求这些老爷们的怜悯吗?不,已经渴求了几百年,几百年来,他的他的祖辈世世代代都没有得到任何的改变,反而越来越糟糕,只有反抗了。
    不过他一直没有机会,一点机会都没有,这个帝国看上去牢不可破,而凯萨一如既往的高高在上,只有今天,他才抓住了机会,一个多好的机会啊,他抢了老爷的马,这个举动十分大胆,可是令他失望的是,凯萨仍活着,活着就意味着更加悲惨的开始。
    他向他的‘敌人’跪下,苦苦的哀求道:“老爷们,请求你们将他杀死吧… ”
    王秋皱起了眉,又看看米罗维奇,这实在太惊奇了,一个俘虏请求杀死另一个俘虏,宁愿和他们同归于尽。这恐怕是王秋听到过最耸人听闻的事,他沉默了片刻,对那翻译官道:“问出眉目来,再向我报告。”
    ……………………………………………………………………………………………………………………………………………………………………………………
    在北京城,王秋传来了捷报,中路军突破了库兹涅茨地区,击溃了超过二十万的俄军,并且顺利的占领了那里,这就意味着西西伯利亚的心脏已经落入新军手中,西西伯利亚与乌拉尔以西的俄国欧洲部分的联系已经中断,打通乌拉尔通向欧洲部分的道路已经打开。
    不过,除了捷报之外,王秋还传来了一个消息,这个消息是关于俄罗斯社会的,这个社会实在太奇怪了,俄国人的统治结构甚至比满清对汉人还要残酷,这种残酷是很难想象的,完完全全的奴隶,没有一点的自由,奴隶和畜生无异,一个奴隶的价格甚至比不上一条好狗或者马匹,王秋将这个情报送过来,最后道:“陛下,俄国土地万里,人口不过千万,陛下欲行统治,恩泽四海,不妨给予农奴一定支持,使其成为新国的一部,以千万人的自由换取万里江山,孰轻孰重,请陛下决断。”
    高谨放下奏疏,不由得笑骂,这个王秋哪里会写出什么奏疏来,扫了盲的大老粗一个,也不知是请了哪个酸秀才写得。
    随后他便皱起了眉,向一个世纪之前对印第安人的屠杀已经不可能再进行了,征服俄国应该适合哪一种统治确实是当务之急,俄国人坚韧尚武,若是进行高压统治,必然会的来无休止的放抗,这个国家的补给线实在太长,到处都是无人区,和无垠的雪原,若是镇压,恐怕需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绵长的军费亦是个头痛的问题。
    可若是进行大屠杀亦是不现实,不说这已不是屠杀的时代,若是屠杀,必然会遭受各方的指责,往后攻城略地,哪个国家还会屈服,恐怕除了拼死抵抗之外毫无出路,因为大家都知道,抵抗大新是死,不抵抗也是死,那么不妨就拼命保卫家园吧。
    因此,高谨必须准备筹划一个合适的统治方式,合法的占领这片土地,并且据为己有,王秋的这个消息十分有用,虽然高谨的历史知识里也一笔带过的提过俄国的农奴制,可是想象中的农奴与现实有差距的,就如后世许多西方人想象的西藏农奴一样,恐怕还多半认为古时的藏人农奴生活在天堂吧,只有真正的接触这种血淋淋的历史,才会对这种恶心的东西深痛恶绝。V!~!
    ..
第二百三十三章:骑兵
    朝廷已经开始争论起来。wWW。事实上,新国建立以来,对外疆的统治办法一直不明确,而现在俄罗斯即将崩溃,眼下接收就很成问题,该用什么方法进行统治来维护新国的最大利益才是官员们争论的要点。
    有的是支持西方模式,也即是纳入殖民体系,任命总督进行管理,在工商业方面对其渗透,随后得到原始矿产。
    不得不说,这种模式算是此时资本利益的最大化,新国不必派出过多的官吏和军队,可以容纳一部分当地人纳入这个行政和军事体系,用工业品将其市场摧毁,随后再大肆的搜刮矿产,成本最小,获利却是最大。
    在金融资本还未成型之前,殖民模式是最优的选择,相当一部分官员是持这种态度。
    但是对于这个态度,吴辰却沉默了,他没有发表任何的意见。听完了一些大臣的陈词之后,也只不过淡然一笑。
    吴辰的态度令这些人精们摸不着头脑,按道理,在大伙儿的心目中,吴辰还是那个二楞子,当然,现如今是皇帝了,该说是心直口快才是,大家太了解他的脾气了,他要做什么,谁都拦不住,要说什么,也完全没有什么遮拦,也不拐弯抹角,该骂的的骂,该说的说。
    可是今天… …
    众人开始摸不着头脑了。
    在场的人中,恐怕只有李鸿章和张謇最明白吴辰的心意,于是李鸿章提出了第二个意见,立时引起朝堂内一片哗然。
    “皇上,俄国与其他小国不同,譬如南圻,小小一隅之地当地的土人就占了数百万之多,俄国是南圻的百倍,人口却不足千万,大国寡民,治理的办法恐怕也要有所改变。”
    “老臣的意见是,将俄国的领土全部纳入新国。自此之后,天下再无俄国,俄人亦成为新国人,俄国的土地进行清丈,建立郡县、行省。”
    吴辰微微一笑,李鸿章这个老狐狸是个明白人啊,俄国地大寡民,若是采取殖民统治,显然是行不通的,攥取资源比不上攥取生存战略空间重要,汉人的生育能力恐怕与某族不遑多让,战乱时期人口都不见下降,如今国泰民安,再加上人均寿命的增加,在未来,人口将进入膨胀期,这才是关键,拓展土地空间极为重要。
    而俄国的土地就保证了汉人有了足够的迁徙之所,吴辰的意思是,在未来三十年内,迁徙一亿至两亿的汉人进入这个国家。完全的掌控这个国家的命脉。
    对于俄罗斯人,单纯的武力是行不通的,这个民族过于彪悍,要彻底征服,需要大量的军费和无休止的小规模战争,他们可以躲入茫茫的雪原,可以躲入森林,可以组成游击队,可以袭击汉人的定居点和补给线,若是这样,恐怕一百年都解决不掉这个问题,新国会被迫拖入这个泥潭,极有可能成为另一平行世界里的德国和拿破仑法国。
    因而,进行绥靖政策极为必要,吴辰的想法是,消灭掉一部分俄国人,而后将另外的大部分俄国人纳入新国,成为新国人,对其进行安抚,消灭的自然是贵族,而农奴则借以解放的名义成为新国人,这样一来,一切都迎刃而解了,农奴憎恨贵族高于新国人,只要将他们的矛盾调转到贵族头上,再给他们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让他们得以人身自由,至少他们在几十年内是不会有任何反抗的,甚至极有可能对这个加入的国家感恩戴德。
    就算等到他们的民族主义抬头时。那个时候,在俄国的大地上早已布满了汉人,俄人最多只是少数民族,就算是叛乱,恐怕也不再成气候了,再加上汉人人口的增加,而俄人人口逐渐的减少,若是俄国土地上汉人的人口到达四亿到五亿的规模,那一千万不到的俄国人恐怕想翻也翻不起浪来,吴辰只解决眼前的问题,不能所有问题都能尽善尽美的解决,有些遗留,还得让子孙后代自己负责。
    吴辰一笑:“李阁老能否往细里说。”
    李鸿章早就明白而来吴辰的心意,从王秋那边送来奏疏,而后吴辰将奏疏又发回内阁,让李鸿章认真看看,李鸿章便知道大致的战略,因此早就做足了功课,滔滔不绝的将自己的见解说出来。
    吴辰满意的点点头,东方俾斯麦却是不同反响,这家伙虽然毛病不少,但是做事四平八稳,滴水不漏。凭这个,确实是个阁老的料子。
    说了足足一个时辰,吴辰已有些不耐烦了,虽然道理不错,可是太唠叨,他盖棺定论道:“此事拟出奏疏,立即发往北征军那里,给王秋好好看看。”
    这项国策也就基本敲定。
    …………………………………………………………………………………………………………………………………………………………………………………………
    在库兹涅茨城休整的王秋接到发来的旨意,精神不由振奋起来,就在两个星期之前,中路军已经攻破库兹涅茨。数十万俄军几乎是一触即溃,一下子干掉了数万人,俘虏超过十万,其余的散兵游勇四处溃逃,只是在这个广阔无垠的土地上,附近哪里还有什么城镇和定居点,冰天雪地的,一大帮溃兵四散的逃散,恐怕只有死路一条。
    王秋这一次算是第一次在政治上提出建议,居然还获得了吴辰的支持,并且要他开始推广,他自然二话不说,立即开始召集俘虏,对俘虏加以甄别,若是农奴出身,那么很幸运的是,他们将获得人生自由,并且王秋告诉他们,他们再不是奴隶了,而是一个国家的子民,享受着与新国人一样的权利,他们可以经商,可以开垦,可以自由的选择工厂做工。
    农奴们木讷的先是不知发生了怎么回事,不过很快,他们就沸腾了,对于奴隶来说,一个自由的身份将是多么令人渴望不可及的字眼,他们世世代代成为别人的奴仆,男人为别人做工,女人成为别人的玩物,几百年来,从来未有改变,而现在,梦想居然成真了。
    王秋宣布了安置的办法,军队中超过七万的农奴将会进行安置,他们可以得到口粮。并且开始为他们建立营地,这个营地的待遇自然与新军是相同的,随后,他们的工作是伐木,这里到处都是森林,只要有一柄斧头,伐木并不是难事,王秋告诉他们,这只是暂时的安置办法,到时候他们可能会被分流迁徙各个城市,而且可能会得到一个住宅,当然,谁也别指望住宅能有多好,而后他们就可以自由的去找工作了。
    “工作!工作在哪里?”有些人提出了疑惑,他们只知道干活,但是却不知道什么叫工作,就如牛马一样,他们怎么可能会知道什么叫工作呢,工作是有报酬的。
    “一切都会有的。”这是王秋的最后回答。
    紧接着,三千多名贵族军官被甄别出来,这些人的命运恐怕就有些悲惨了,他们全部被押解到了城外的开阔地,全部枪决。
    “消灭这些寄生虫,当俄国成为新国的郡县行省之后,这些贵族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而且还能够一定的平息俄国人的民愤,这是最好的办法。”王秋这样对他的军官们说。
    其余的则士兵则包括了不少平民,还有为数不少的哥萨克人,平民采取的办法差不多,也是怀柔的政策,不过他们仍然在战俘营中,原因是这一部分人仍然具有危险性。
    至于哥萨克人,王秋就不得不谨慎的解决了。
    哥萨克骑兵是俄罗斯的特殊兵种,用来取代骑兵的地位。哥萨克骑兵的移动力相当快速,在战况不利时也能迅速撤退,拖离战场。
    哥萨克人是世界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群体之一。如果说吉普赛人是大篷车上的民族,那么哥萨克就是战马上的族群。哥萨克人正是凭着一匹战马、一柄军刀在横跨欧亚大陆的广阔疆场上,驰骋数百年,纵横千万里,因此,哥萨克人无疑成为沙皇军队中最特殊的存在。
    哥萨克是一群生活在东欧大草原的游牧社群。在历史上以骁勇善战和精湛的骑术著称,并且是支撑俄罗斯帝国于17世纪往东扩张的主要力量。
    13世纪开始,一些斯拉夫人为了逃避蒙古帝国中钦察汗国的统治而流落到俄罗斯南部地区,包括顿河流域、第聂伯河下游和伏尔加河流域。15、16世纪时,一些不愿成为农奴的俄罗斯、乌克兰农民迁徙到由于钦察汗国被推翻之后的俄南地区。这些人被称为“哥萨克”,即突厥语中的“自由人”。哥萨克人在俄南建立了一些地方政权。东欧平原多山地少,因此哥萨克族群多数以河流命名,如“顿河哥萨克”。
    哥萨克人以英勇善战著称。在俄罗斯历史上,沙皇通过收买哥萨克上层人物而控制哥萨克人。哥萨克人组成的骑兵,是沙俄的重要武力。俄国向西伯利亚扩张的过程中哥萨克是俄国的主要依仗。
    长期居住在黑海和里海北边俄罗斯大草原上的精锐骑兵,也就是凶残剽悍的哥萨克骑兵,在长达10年的不断争战后,终于获得独立,也终于因为在军事上配合沙皇政府,而享有俄罗斯政府特别赐赠的领地作为酬谢。在16世纪时,哥萨克共有6个主要领地,分别是顿河、高加索地区、易克、伏尔加、第聂伯河以及扎波罗热。在俄罗斯的羽翼下,哥萨克迅速地由他们的顿河领地往东拓展,战绩彪悍惊人。
    俄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606-1607的鲍洛特尼科夫起义、1667-1671年的斯捷潘。拉辛起义和1773-1775年的普加乔夫起义都是以哥萨克为主力的。1654年乌克兰的哥萨克首领赫麦尔尼茨基起兵反抗波兰受到镇压,在军事失利的情况下求助于俄罗斯,当年赫麦尔尼茨基与俄签订“别列亚斯拉夫协定”,宣布接受俄罗斯保护,又经过80年的磨合期到1722年沙俄废除哥萨克人的盖特曼自治,乌克兰总督鲁缅采夫把10个哥萨克军团改编为俄军的10个正规骑兵团。
    一部哥萨克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哥萨克人从最初的成群结伙、打家掠舍到后来的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在其几百年的发展史中,战事几乎没有间断过。例如,顿河哥萨克从1552年参加伊凡四世夺取喀山战役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