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乱臣 >

第256部分

乱臣-第256部分

小说: 乱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亚历山德拉结婚的年纪在那时算是相当晚的。尽管家里的人极力赞成,她还是拒绝了爱德华七世的长子克拉伦斯公爵艾伯特?维克托的求婚。她当时已经和远房表兄俄罗斯皇储秘密交往,刚开始亚历山大三世并不赞成他们的婚事,但由于他本人四子中已连丧二子,而幼子米哈依尚未成年,加上患有肾病,在病痛中只好忍痛答应让他们成婚。德皇威廉二世相当乐于见到亚历山德拉与尼古拉的婚事,因为这样可以把血友病的基因带入俄罗斯皇室。
    相当困扰亚历山德拉的是她必须放弃路德教派的信仰,因为俄国皇后必须是东正教徒;但她最终被说服,而且后来还变为相当忠诚、甚至接近狂热的东正教徒。她与尼古拉在1894年4月订婚,亚历山大三世在那一年的11月初去世,年仅26岁的尼古拉成为了全俄国的沙皇。
    亚历山德拉跟着俄国皇室一起伴随着亚历山大三世的遗体回到圣彼得堡,据说人们因此流传着新皇后会带来不祥的谣言:“她跟随着棺材之后到来。”
    1896年5月26日,尼古拉和亚历山德拉在莫斯科进行了奢侈的加冕典礼,正式成为俄国的沙皇和皇后。加冕典礼上出现了不祥的征兆:镶满钻石的沉重的圣安德烈勋章银链从沙皇的肩膀上滑了下来,落在地上。接着举行加冕典礼时,重达4公斤的帝国皇冠卡在尼古拉5年前远东战争中砍伤的旧伤口上,让他疼痛不已。
    加冕典礼后,按照传统,皇室在莫斯科郊外的霍登练兵场向民众分发礼品——男性得到印有双头鹰徽章的啤酒杯,女性得到印有相同图案的手帕。由于谣传礼物即将发完,因此引发人群拥挤,许多人跌入打靶用的掩体中,被人踩踏而死。霍登练兵场惨案的死者多达 2000多人,1万多人受伤,被视为另一项不详的征兆。当晚沙皇和皇后出席了法国大使为其举办的豪华舞会,在民众中引起极大的愤慨。
    亚历山德拉在俄国人之中相当不受欢迎。对于十分迷信的俄国人来说,他们第一次看到未来的皇后是在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葬礼上,一些俄国老太太划着十字喃喃地说“她是跟在棺材后面来到我们这里的”。许多俄国贵族称亚历山德拉为“黑森的苍蝇”。她缺乏身为皇后的魅力和社交技巧。俄国对她的冷淡对待让她相当沮丧,她宣称自己对于俄国朝廷品行和礼仪的散漫相当厌烦。与前任的皇后—皇太后玛丽亚。费奥多萝芙娜相比,玛丽亚相当受欢迎,玛丽亚在朝廷里有着更高的地位。
    在俄国,与一般欧洲皇室不同,皇太后的地位高过皇后,这层阴影使得家族里无法达成和谐的关系。她替沙皇生下的前四个孩子都是无法继承皇位的女儿,也使得她遭受更多批评。 亚历山德拉强烈地保护丈夫身为沙皇的地位,积极支持以**手段来巩固他的权利。
    这个女人怀有很大的野心,可是令她沮丧的是,她额野心往往被现实击溃,先是笼罩在皇太后的阴影之下,而随后,新军的攻势已经令她认清了现实,她这个皇后很有可能名存实亡。
    当尼古拉沮丧的走过来时,她就有了不好的预感,她太了解这个沙皇了。
    尼古拉毫无神采的宣布道:“阿历克斯,我打算去英国,俄国已经成为了大火炉,为了你和孩子们的安全,我们必须尽快离开,否则就来不及了。”
    阿历克斯是亚历山德拉的小名,亚历山德拉道:“真的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吗?”
    尼古拉点点头:“是的,没有余地了,新国人的进攻太猛烈,我们必须三天之内离开。”
    亚历山德拉犹豫起来,她道:“陛下,如果离开就再也不能回来了,您必须慎重考虑。”
    亚历山德拉不希望去英国,在那里,她最多也只不过是个贵妇,和帝国的皇后相比,实在太渺小了,她甚至可以想象出在伦敦的惨状,被人嘲笑,不再受人膜拜,几个英国中级官吏就可以和他们交涉,而她的儿子,将不再拥有继承权,一个庞大帝国的继承权,他们会带去很多珠宝,可是这又有什么意义,在这里,她的珠宝比世界上任何一个皇室都不逊色。
    尼古拉亦是犹豫再三,最后下定决心道:“我们不能再进行赌博了,这没有意义。”
    亚历山德拉道:“陛下,您不应该消沉,这里是很危险,但是您就没有想过其他的出路吗?”
    尼古拉坐在鹅绒软床上,垂头丧气的道:“能有什么好办法呢,我的皇后,这或许是已经注定的事吧。”他叹了口气,满是怨恨。
    亚历山德拉道:“陛下,我们该到乌克兰和波兰去继续抵抗,在那里,我们能寻找到盟友,不管是瑞典还是中欧各国,他们都对新国产生了恐惧,而且,您有没有发现,英法两国也不希望他们过于强大,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将我们忠诚的军队撤到这一区域,先稳住脚跟,再慢慢寻求复国,只有这样,英国人和法国人才会支持我们,如果只是如丧家犬一样的去英国避难,恐怕这并不是个好主意。”
    亚历山德拉野心勃勃,对当先的局势十分关心,立即发表了自己的见解。V!~!
    ..
第二百三十八章:斯拉夫
    几日之后,彼得沙皇带着数十万人开始向波兰、乌克兰地区撤退。wwW!浩浩荡荡的人马进入乌克兰草原,一直到达了基辅,这才停止了脚步。
    沙皇开始收拢兵力,大量的贵族和残兵游勇也开始向这一地区败退。
    令人奇怪的是,新军对这些败兵采取的态度却是纵容的,他们没有追击,没有采取任何的措施,大有一副欢迎沙皇和他们的拥护者们去乌克兰的意思。
    甚至为此,新军还停止了进攻,减慢了进入圣彼得堡的时间。
    这个奇怪的战术令所有人不解,而贵族们开始在未占领区内散步各种的谣言,声称野蛮的东方人如何的杀人如麻,这一度引起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巨大恐慌,大量的人也开始向乌克兰逃亡。
    将军们也开始带着军队向乌克兰kao拢。
    新军的进攻一下子停止了,而俄国人向乌克兰的迁徙时间竟超过了两个月,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根据统计,足足有五百多万俄国人进入了乌克兰,这还是保守的估计,整个俄罗斯的土地看上去似乎非常之大,但是真正的人口密集区也不过是在涅瓦河一带。这一地区的人产生了恐慌,并且开始逃窜,其人口的消减人数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还有超过七十万的俄军,也即是说,整个俄国,如果减去逃往、或者在战争中死亡的人数,人口已不足三百万,俄国曾有千万人口,但是这算上了乌克兰的一百余万人,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新国的计划是什么了。
    新国需要一个广褒的领土,而绝非殖民地,原住民们能跑多少都和他们没有关系,甚至他们是欢迎的,他们巴不得如此,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消化掉这块广褒的土地。
    待俄国人走的干净之后,新军再继续南进,占领了全俄所有的国土。
    随后,二十万新军陈兵乌克兰与俄国的边界,作出了继续进攻的姿态。
    基辅已经乱成了一团,这里成为了俄国政客、将军们的最后乐园,历史仿佛又回到了原点,斯拉夫人回到了他们的发祥之地。
    大约在900年前,有人在第聂伯河畔的一个地方建立了一个国家。
    这批人叫东斯拉夫人,这个地方叫基辅罗斯。 东斯拉夫人叫乌克兰的祖先。也是俄罗斯人和白俄罗斯人的祖先!
    基辅罗斯是乌克兰这块黑土地上的第一个国家,也是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
    茫茫白雪,莽莽大原。大约是在公元一世纪前后,斯拉夫人开始出现在东欧平原上。这时候,古希腊罗马已经放射出无比巨大的光茫,恺撒大帝雄居于西方;悠久的中华文明也臻于绚丽,秦皇汉武后,是两汉交替之际的斗换星移。斯拉夫人还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它们还游荡于山林之间,“矫捷善走”,“以劫掠为生”。
    但是,斯拉夫人的命运注定是要和世界联系在一起的。它不走向世界,这个世界就要找到它。
    在公元五世纪,似乎一向划地为牢的欧亚大陆上,令人不可思议的突然出现了一股比海浪还要凶猛的得多的民族迁移大潮。
    先是匈奴人的西迁,它们赶走了那些东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这些民族又纷纷南迁,向那些地方的农业文明发动进攻。它们的弓弩虽然比不上亡命相向的匈奴人,可是对付种地的人似乎还是可以的。就好像匈奴人奈何不了汉武帝,却还是可以追到东欧平原上磨刀霍霍向牛着。于是,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在欧亚大陆上是一片忙乱的大搬家,到处火光冲天。不断地在流着鲜血。
    这场大迁移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在血与火的战争中,同时也实现着各种不同文化的大融合和大碰触。希腊文明犹如一只精美的瓷器,被撞得一地碎片;野蛮的斯拉夫人却因此学会了使用铁器,它们从此不再害怕高大而茂密的原始森林,它们也可以在第聂伯河畔开拓草地,尽管一切还很艰难,但已经是今非昔比。岂止,西迁的匈奴就像一枚大炸弹,它引发了动荡,代价是也把自己炸得粉身碎骨,这个曾经在几个世纪中长期活跃在中国北方的强悍民族,就此开始分裂,最后消失。但是,它却炸开了欧洲平原上厚厚的冻土,使得一些新的民族趁势而起,这其中,就有罗斯民族。
    公元九世纪,一股寒流从北方刮起,一队更为强悍的强盗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挥鞭南指,再厚的土墙也没能够挡得住它们,不久,东斯拉夫人就被征服了。征服者的名字叫瓦良格人,这是东斯拉夫人的叫法;在芬兰,人们叫这批征服者罗斯人。但是,因为“北方人”征服了东斯拉夫人,全部收归已有,所以,全部的东斯拉夫人也全部成了“北方人”――它们都被称为“罗斯人”
    自然了。作为征服者的“罗斯人”和作为被征服者的“罗斯人”是有不同的。但是,战场上的较量并不能够说明任何问题。征服者未必先进而被征服者未必落后。事实正是这样。东斯拉夫人当时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就远远要比“北方人”先进得多,人人都希望过好日子,结果,到了后来,征服者反而被征服者所同化。
    在乌克兰的编年史上,基辅统一国家的建立是和奥列格大公的名字连在一起的。
    奥列格是罗立克的亲戚。罗立克是那批南下的‘北方人‘的头,是他建立了罗立克王朝。当然,这个王朝主要干的事情,就是管住那些被征服的‘罗斯人‘并要他们进贡。但是当时还有许多的部落并没有被征服。罗立克还把自己的亲信派到了各地,但他们差不多也是各自为政。
    罗立克死后,奥列格继位,我们不知道他是不是给自己规定了什么奋斗目标,然而,他确实首先面临了一个收拾旧山河的问题,要把大大小小的‘山头‘给抹个平,这样的大平原感觉才舒坦。
    那是公元882年。
    帷幕拉开了,奥列格开始进攻。他的战略是先取基辅,然后,威震四方。一千年之后,拿破仑――也说过:占领基辅。然后,他以基辅为中心,把圆圈越划越大。向周围的部落发动猛烈的进攻。在他的强大的攻势之下,四周部落犹如秋风落叶,纷纷飘入奥列格的筐子里。甚至在北方的一些非斯拉夫人的部落也向奥列格的基辅臣服。。。。。。。
    罗斯人历史上的第一个以基辅为中心的古罗斯国家诞生了!奥列格被尊为大公!
    在这个国家最大的时候,东至顿河、南到黑海、西抵柯尔巴阡山、北达波罗的海。面积有一百万平方公里,人口五百万。
    自然了,即然是一个国家,总得有个国家的规矩,奥列格制定了《罗斯法令和法律》。这个法律有两点重要:一是把人分了类:所有居民可以分成奴隶和自由人:在自由人中,又可以分为富人和穷人。奥列格倒没搞种族歧视,不过,也没什么好搞的。法律的另一个重要之处。是明文规定穷人不能抢劫富人的财产,否则,要受到严厉的惩罚。过去那种原始部落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没大没小的样子,是再也不能允许了。
    不让穷人抢富人,并不是说富人不能够抢穷人。不过,在奥列格那里,这不叫抢,叫“索贡”――既强制性地向东斯拉夫人征收贡品。贡品的种类很多:毛皮、蜂mi、蜂蜡等等都有是。要是哪家没有这些东西或胆敢抗旨不交,那么就把人带走,虽然不是战争,奥列格还是规定他们可有俘虏的待遇,因为俘虏也是可以买卖的,也是一种特殊的外贸产品。索贡是奥列格每年的大事情,他经常会亲自出马,带着亲兵挨家挨户收,从11月干到来年的春天,整整一个冬天,直到满载而归。接下来,就是带着这些东西,过了黑海,到君士坦丁堡就是现在的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当时,它是东罗马帝国的首都。
    我们也许可以想象,奥列格他们最初到君士坦丁堡,可能多少有点像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但是不要忘记,奥列格可不是刘姥姥。去得多了,他也看出了东罗马帝国的老大衰朽。于是,在索贡和外贸之外,这头生气勃勃的壮熊忍不住要亮亮爪子了。从907年开始,奥列格先后两次率大军远征东罗马帝国,回回大胜。战争的结果,君士坦丁堡也不得不向奥列格贡献银子;此外,还得给奥列格的罗斯商人在君士坦丁堡做生意,提供许多的优惠。比如免税的特权、领事裁判权,到后来,连他们长住在那儿的饭钱。也要东罗马帝国给包了下来。
    索贡、外贸和对外战争,似乎这就是奥列格定下的基本国策。以后的罗斯大公们将沿着奥列格开辟的道路前进。
    第聂伯河的河水流经基辅城,日夜流淌。在那陡峭的右岸上,每天都伫立着一个老人,他手握十字架,金光闪闪??????到了基辅,谁都想见到他,谁都知道他。
    是的,他就是弗拉基米尔大公!他是罗斯人民心中的‘红太阳‘。 江山代有英雄出,在奥列格诞生百年之后,980年,弗拉基米尔诞生。一百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是一朵不大的浪花,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