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乱臣 >

第260部分

乱臣-第260部分

小说: 乱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就是美国人用中东国家的钱来买中东国家的石油这就是石油美元现象。
    更为重要的是,一旦等到石油发生短缺的时候,各工业国需要购买石油,那么势必要向中东国家购买。可是问题就出来了,他们本国的货币是买不到石油的,因为高谨弄出来了一个石油新元的规定,向阿拉伯等国家保证他们的安全,亦保证他们国王、酋长的权位,从而换得了这项政策,这个世界上,只有新元才能够购买石油。
    于是,为了对外贸易的需要,各国必然会储存新元以备购买石油,这就意味着,新元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国际货币,不只是向新国发行,整个世界都将有大量的需求。
    新元成为了世界货币,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做为世界货币;对新国来说货币可以为经济服务;成为最大债务国还可以发行债券为经济服务。
    这有助于新国在日后在经济上排挤一些对手。
    吴辰知道,石油紧缺在另一个时空是在七十年后的事,可是这个时代已经不同了,世界已经天翻地覆,工业化的规模已经增大,在那个时代。20世纪初,全世界的工业人口也没有超过一亿人口,而现在,新国的工业人口就超过了四至五亿,在这种情况之下,资源的需求在无形之中已经开始增加了,最多三十年,三十年之后,全世界对资源的需求就会加大。
    吴辰不得不未雨绸缪。
    关于吴辰颇有些无厘头的提议,伊本自然找不到拒绝的理由。二人相谈甚欢,甚至吴辰在隐隐之中透lou,愿意扶植伊本来作为伊斯兰世界的领袖人物。
    伊本本就是个野心勃勃的人,立即来了精神,而吴辰亦早有这个打算,毕竟和几个石油国打交道太麻烦,倒不如专门扶植一个代理人,与一个人交涉更容易,他不怕沙特翻脸,因为这个国家根本没有任何实力来支撑他在伊斯兰世界的霸权,唯有依kao新国,一旦新国不支持它了,那么这个霸权恐怕也就随之消散,沙特为了得到新国的支持,必然不会作出任何悖逆新国利益的事。
    吴辰最后道:“我可能还会去科威特一趟,在那里,伊拉克等国的酋长、国王也将抵达,你也随我去吧,按我吩咐的去做,向这些国家施加影响。放心,新国是你的后盾。”
    ………………………………………………………………………………………………………………………………………………………………
    科威特是一个位于西南亚的君主制国家。它濒临波斯湾,在南部与沙特阿拉伯、北部与伊拉克分别接壤。科威特拥有丰富的石油储藏。该国首都科威特城与该国国号同名。
    科威特国是波斯湾西北岸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西北部与伊拉克接壤,南邻沙特阿拉伯,东濒波斯湾。绝大部分地区是沙漠,蕴藏着丰富的石油。面积 17818平方公里。人口 169万(1985),主要是阿拉伯人。科威特籍人约占40%,外国侨民约占60%。居民95%信奉伊斯兰教,其中约70%以上属逊尼派。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首都科威特。
    古代科威特地区与巴比伦和希腊有过交往。公元前3世纪初;亚历山大大帝的舰队曾驶抵此地。在伊斯兰教兴起之前,许多阿拉伯游牧部落从阿拉伯半岛迁往两河流域的途中曾在此逗留,其中伊雅德部落在卡济麦还建立了城堡。7世纪阿拉伯帝国兴起后;科威特作为帝国的一部分一度繁荣,成为波斯湾的一个贸易港口和造船中心。
    “科威特”这个地名出现于17世纪40年代;当时控制科威特一带的哈立德部落建立了一座小小的要塞。1756年萨巴赫家族的族长萨巴赫。本。贾比尔被推选为政教合一的领袖,建立科威特酋长国。科威特酋长国名义上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势力范围,实际上仍保持独立。1899年英国迫使科威特埃米尔穆巴拉克。本。萨巴赫签订了《科英协定》。在该协定中,科威特埃米尔保证,不把国家的任何部分租给或让给英国以外的任何国家或臣民;未经英国同意,不允许任何外国的代表驻在他的国家。英国则承认科威特是一个内政独立的国家,保护其不受侵略,并向其提供财政援助。实际上,科威特已置于英国的保护之下。
    该国国土虽然并不广褒,但是拥有大量的石油,虽然它承认了英国为宗主国。但是当吴辰抵达时,该国王室已经做好了与新国接触的准备,并且希望置于新国的保护之下,现在至少对于波斯湾各国来说,投kao新国无疑是安全的,英国太远,而新国几乎近在咫尺,若是不能和这个国家缔结盟约,这就意味着国家的安全得不到任何的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不只是在吴辰的指使之下,其统治区域之内的阿富汗、东巴基斯坦地区的酋长、首领纷纷抵达。就连卡塔尔、阿曼、也门、叙利亚、埃及等国的首领也纷纷抵达。
    这可以算是一个伊斯兰的盛会,吴辰保持着中立的角色,接见了各部的酋长和首领以及一些王室的成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阿曼、也门、埃及、伊拉克等国的酋长以及代表,他们的国家大多数处于奥斯曼或者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这些首领早已不满英国、奥斯曼的统治,尤其是埃及人,他们秘密派出了代表,其中的意味很是深长。
    埃及代表与吴辰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密谈,他们请求吴辰能够支持埃及的独立。
    埃及曾有过相当长的古文明时期,可是到了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侵占埃及,建立了第27王朝。波斯人在埃及的残暴统治和无情劫掠,激起了伊那路斯和阿米尔泰乌斯领导的埃及人起义,而后波斯王朝被推翻,埃及获得独立,相继建立了第28~30王朝。公元前343年,波斯帝国再次征服埃及,建立第31王朝。公元前332年,希腊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侵入埃及,灭波斯王朝,结束了延续3000年之久的“法老时代”。
    希腊、罗马统治下的埃及 亚历山大征服埃及后;埃及进入希腊化时代,以亚历山大里亚城为首都。亚历山大死后,其部将、留驻埃及的总督托勒密。索特尔在公元前 305年称王,为托勒密一世,创建托勒密王朝。托勒密王朝继承埃及和波斯帝国君主**的统治形式,垄断一切主要经济部门,规定粮油盐等产品的专卖权,全部土地收归国有并重新分配。埃及农民、士兵、奴隶等不堪希腊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与奴役,从公元前3世纪末至前1世纪,屡次发动起义,动摇了托勒密王朝的统治。公元前30年,罗马军队开进埃及,女王克里奥帕特拉七世自杀身死,托勒密王朝崩溃。罗马征服埃及后,罗马皇帝奥古斯都把埃及划为自己的私产,派遣行政长官代行统治。罗马帝国的统治激起了埃及人的强烈反抗。由农民、牧民和奴隶参加的“布科里人”在三角洲沼泽地的起义。从公元 2世纪末起延续了3个世纪之久。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埃及成为东罗马帝国的行省之一。
    阿拉伯的统治与诸王朝的继崛起,阿拉伯将领阿穆尔。伊本。阿斯领兵入据埃及,埃及成为阿拉伯哈里发统治下的一个行省。阿拉伯人最初聚居在富斯塔特,对科普特人较为宽容。科普特人如交纳人丁税和土地税,可继续信奉原教和在政府中供职;如皈依伊斯兰教,则享有阿拉伯人的权利,改缴济贫税,并领取年金。7 世纪中已有相当一部分科普特人改信伊斯兰教。由于倭马亚王朝的哈里发增加人丁的税额,一度取消皈依者豁免人丁税的权利,规定政府公文一律用阿拉伯文书写,大小官吏由穆斯林担任,因而科普特人在725~832年间多次起义,反对阿拉伯人。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则先后起用波斯人和突厥人,使阿拉伯人地位下降,散居农村,从而加速了阿拉伯人与科普特人的融合。
    阿拉伯人直接统治埃及约两个半世纪。随着阿拔斯王朝的衰微,自9世纪中叶迄16世纪初的600余年间,在埃及先后出现 5个王朝:土伦王朝(868~905)、伊赫什德王朝(935~969)、 法蒂玛王朝、阿尤布王朝(1171~1250) 和马木留克王朝(1250~1517)。前两个王朝的创始者是突厥人,版图包括叙利亚等地。法蒂玛王朝崛起于突尼斯,969年征服埃及后于972年迁都开罗,以埃及为统治中心,其国势强盛,疆域东起叙利亚、巴勒斯坦、汉志和也门,西至马格里布,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迅速,著名的爱资哈尔清真寺即在此时建成。阿尤布王朝的统治者以抗击十字军著称。王朝创始人萨拉丁率领阿拉伯联军攻打耶路撒冷王国,收复耶路撒冷,挫败英、德、法三国发起的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成为阿拉伯人爱戴的民族英雄 (见彩图)。阿尤布王朝实行军事分封制;把大批土地分给贵族和将领,作为他们平时任职、战时服役的报酬。王朝后期的苏丹从中亚等地购买大批马木留克(意为“被占有的人”)充当卫队,致使马木留克势力增大,并最后夺取政权。马木留克王朝初期的苏丹以制止蒙古人西侵和消灭十字军残余势力而闻名。他们战胜伊儿汗王朝旭烈兀的军队,拔除了地中海东岸的最后几个十字军据点。该王朝进一步实行军事分封制,并逐步确立了封地的继承权。13世纪后期至14世纪初,埃及经济一度高涨;经由埃及的东、西方贸易十分活跃。
    1517年,奥斯曼帝国占领埃及。苏丹将当地政权交给帕夏、近卫军和马木留克。最初帕夏的势力最大,17世纪末18世纪初马木留克逐渐占上风。1768年马木留克首领阿里贝伊废黜帕夏;翌年宣布独立;并占据汉志和叙利亚,自称“埃及苏丹及地中海和红海君主”。埃及成为土耳其人的税收来源和对外扩张的基地。由于土耳其人的横征暴敛和马木留克之间的混战,18世纪末尼罗河三角洲附近 1/3的农田荒芜,产量不及罗马人统治时期的 1/4。农村盛行包税制,全国 2/3的土地被马木留克包税人占有。手工业凋敝,受中世纪行会束缚的手工作坊占统治地位。
    1798年拿破仑。波拿巴入侵埃及,1801年在埃及人民起义的打击下被迫撤离。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执政,1807年击退英军入侵。为了抵御西方殖民主义入侵和建立阿拉伯人的帝国,穆罕默德。阿里在保留封建农奴制的基础上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他消灭马木留克势力;统一全国;兴办起第一批近代机器工业;发展商品经济;建立军队;培养出第一代新型的知识分子。这些措施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埃及成为奥斯曼帝国的“唯一有生命力的一部分”,实际上赢得了独立。但1840年英国等列强胁迫阿里接受伦敦条约,改革失败,埃及走上了半殖民地道路。
    1851年英国获得了修建亚历山大里亚至苏伊士的铁路线的特权。1854年,法国获得修建和使用苏伊士运河的租让合同,埃及首次举借外债。虽然埃及一度部分摆拖了伦敦条约的束缚,收回一些主权,经济有一定发展。但西方资本却大规模渗入埃及。英法等国除在埃及开办企业外;还向埃及政府提供大量高利率贷款,并低价承购埃及政府发行的公债,到1876年;埃及负外债达9400万镑。伊斯梅尔被迫出卖埃及主权:1875年以低于 400万镑的价格出售埃及政府在苏伊士运河公司的全部股票;并成立“混合法庭”。
    1876年接受英法对埃及财政的“双重监督”;1878年组成有英法代表参加的“欧洲内阁”。伊斯梅尔企图依kao扩大棉花出口和大举外债,将埃及建设成为欧洲式国家的幻想彻底破产,埃及进一步走上了半殖民地道路。穆罕默德。陶菲克继位后推行卖国政策,激起埃及人的不满。1879年,奥拉比创立祖国党,强调“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1881年 9月他发起兵谏,要求实施宪政。1882年7月;英军入侵埃及;陶菲克叛国投敌。阿赫迈德。奥拉比帕夏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率领人民英勇抵抗;成为抗英斗争的民族领袖。
    1882年 9月,英军占领埃及。在克罗默等殖民主义者统治下;埃及名义上从属奥斯曼帝国;实际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经济畸形发展;棉产量成倍增长;但绝大部分输往国外。外国投资激增;大片土地被外国人占有。埃及成了英国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埃及各阶层人民痛恨英国的殖民统治。
    而现在,埃及人似乎看到了曙光,他们希望新国能够帮助他们,实现独立,而吴辰在听取了埃及代表的请求之后,沉默了很久才道:“战争已经结束了,新军不可能为了埃及而对英国开战,独立应该是你们争取的。”
    “当然,我们或许可以换一种方案来帮助你们。”V!~!
    ..
第二百四十二章:到访法国
    “我支持你们的独立。wwW、但是独立还需要你们自己去争取,明白吗?当然,你们也可以得到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帮助。”吴辰觉得自己很jian诈,向埃及特使授意道:“比如我们可以向沙特出售武器… …而你们可以在这一地区招募一些伙伴,武装他们,关于这件事,还需要你和伊本国王自己去谈。”
    “我明白了。”埃及特使岂是个傻子,立即明白了吴辰的意思:“我们会去谈的。”
    吴辰笑了笑,随即出现在了伊斯兰大会的会场,各国纷纷发言,有了吴辰的暗中支持,伊本隐隐成为首领,当他发言之后退回吴辰的身边座位时,吴辰向他道:“你有没有兴趣组织一支伊斯兰联盟军?”
    “我不明白您的意思,陛下。”
    吴辰道:“就是从各国吸引一些青年,组织一支捍卫这一区域和平的军队,人数可以在十万左右,我将出售军火,并且提供教官。”
    “真的吗?这是个好主意。”伊本显得兴致勃勃。
    吴辰道:“你可以和埃及人以及约旦人谈一谈,这件事先不要急,可以缓缓再说。”
    “我已经等不及了。”伊本笑了笑。
    会后。各国的代表进入了内室密谈,在这些国家之中,有超过半数仍处于殖民地状态,有的受奥斯曼统治,有的则是英国人,关于组织联合军的方案在伊本的促成下很快就达成了一致,埃及代表道:“埃及青年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