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乱臣 >

第66部分

乱臣-第66部分

小说: 乱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一百四十六章:分化
    开放吉林与朝鲜的边界,苏克萨略略一想,倒是觉得问题不大,拍着胸脯道:“这没有问题,包在我的身上。WWw、”
    吴辰心里大定,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政府却依旧禁关。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被惩罚危险,“闯”入辽东。至1840年东北人口突破300万人,比一百年前猛增了七八倍,而后到了1860年在,东北局部驰禁放荒,如今的人口已超过千万,现在辽东大灾,只要开放吉林与朝鲜的边界,吴辰可以预想到每年朝鲜人口增长的速度将会比从广州那边通过谎言来实现的增长要快得多,而且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
    “是时候让袁世凯回来了。”吴辰心里暗暗想,他的左膀右臂并不多,对于袁世凯,吴辰有着天然的防备心里,这也是他一直压制袁世凯,刻意不让他去处理政务和军务的原因,只是现在吴辰的军政的体系架构已经基本上完成,这个时候将袁世凯叫回来,就算是在将来他的野心膨胀,恐怕也难有作为,毕竟政务已经被张謇把持,而军务则是吴辰的几个心腹管理着,吴辰自己的声望也已经推向了最高点。
    得到了苏克萨的承诺,吴辰安心的回去睡了个好觉。次日清晨,村庄里人声鼎沸起来,炊烟燃起,警卫连的士兵也开始了每日必修的操练,吴辰负着手巡视了一圈,王秋过来报告道:“少帅,战果出来了,昨天夜里追杀了叛军整整一夜,共击毙了七千多叛贼,还有五千余人被俘虏,现在已经关押起来了,只是可惜闵成正没有拿住,他带着残军又躲入了大山里,那里易守难攻,兄弟们只能在外围清扫落单的叛贼。”
    吴辰颌首点了点头,伸了伸懒腰:“有这样的战果已经足够了,现在叛军遭遇惨败,各郡的郡守必然会死了反抗的心思,只要人心能稳下来,小小的闵成正成不了气候,最多也不过一群土匪罢了。”他先是轻松的一笑,随后脸色又凝重起来:“土匪归土匪,我们亦不能掉以轻心,既然来了,就把他们连根拔起吧。通知下去,各连仍旧布防各村,绝不允许叛贼能下山得到一粒粮食。还有,那些俘虏挑选出一些顽固的分子出来,让其余的所有朝鲜人对其行刑,每一个人都要动手。”
    王秋动容道:“每一个人都要动手?”
    “就是这个意思,每一个人都必须用刀子剜下一块顽固分子的肉来,我需要的是,附近的所有朝鲜人都是杀害这些叛军的凶手之一,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因为害怕叛军的报复而不敢与叛军有任何的联系。此外,对一些愿意投靠我们的朝鲜人要给予一定的好处,给他们些银子许给他们一些官职吧,可以适当的建立一些以村为单位的民团。”
    王秋点点头:“明白了。”
    …………
    闵成正失魂落魄的回到了山寨,附近到处都是痛苦呻吟的伤兵,侥幸逃回来的首领们一个个望向闵成正,不管怎么说,闵成正都还是他们的主心骨,仗打到这种山穷水尽的份上,所有人的内心都显得很脆弱。
    真的是山穷水尽了,这绝不是夸张,山寨里缺医少药,现在伤兵这么多,继续恶化下去将会有许多人因此而死亡,更为重要的是粮食,没有粮食,一切都是空谈,问题是这里是一座荒山,依靠捕猎是不能养活数千人的,必须得到山下去征粮,问题是一旦下山,恐怕死的只会更快一些。
    闵成正顿时生出强烈的无力感,他并不是撒豆成兵的神仙,事情已经没有补救的余地,首领们投来的殷切眼眸让他既有些羞愧又不知如何是好,他该怎么告诉他们?难道告诉他们大家就要完蛋了吗?这显然不可能,一旦如此,闵成正相信骚乱和分裂立即就会爆发出来,到时候谁都不能控制住局面。
    闵成正深深的吸了口气,指甲抠着椅子扶柄上的红漆,他只恨不得有个地缝能钻进去,至少他不需要再面对这些曾经誓言共患难的兄弟了。
    “将军,我们该怎么办?”终于有人问出了这个问题。
    闵成正勉强挤出一丝苦笑:“诸位有什么意见。”这句话一说出口,闵成正明显的感觉到那些殷切的眼神暗淡下来,取而代之的是掩饰不住的失望,这很正常,所有人都没有了主意,都把希望寄托在闵成正这个主帅身上,事实也是如此,主帅原本就是大伙儿的主心骨,这是闵成正的责任。可是闵成正却将问题又踢了回去,这就证明闵成正并非是一个决绝果敢的合格主帅,连主帅都靠不住了,还有谁能靠得住。厅堂内漫布着恐慌的情绪,他们因为义愤而走上了这条不归路,现在想要回头,似乎已是不可能了,只是在热血沸腾之后,等他们现在真正的冷静下来,却发现许多事并非是几句豪言壮语就能解决的。
    “我们已经没有粮食了,连必须的药材也没有,再这样下去我们全部会饿死的。”一个长鬓汉子愤怒的跺跺脚,直视着闵成正,原先那带有敬意的目光现在满是愤怒:“我的妻子和儿子现在又都落在仁川军的手里,现在想一想,让吴辰这个汉人来统治我们和李熙有什么关系?只要吴辰不横征暴敛,我可以和我的妻儿自己过自己的,谁也干涉不了我,我不愿意家破人亡,李熙大王在的时候,我的税也没有少交一分,现在想起来我真是愚蠢,我每年按时给李熙上缴赋税,还要受他的官员盘剥,现在为了李熙,我竟还要为他去家破人亡,哼,我现在就下山去,要杀要剐悉听汉人尊便吧。”
    这长鬓汉子狠狠的将腰间的长刀丢在地上,脸色却轻松起来,转身便要走。
    “张良男!”有人爆喝一声,抢身过去阻住这汉子,高声道:“你是要向汉人屈服咯?当时你是怎么说的?现在就要做缩头乌龟?这么多兄弟被汉人杀了,你就没有想过为兄弟们报仇?”!~!
    ..
第一百四十七章:保甲制
    叫张良男的愤怒的道:“报仇?我们凭什么去给他们报仇?是我们自己要反抗的,这就是反抗的代价,现在粮食没有了,这么多兄弟重伤得不到诊治,难道一定要所有人去陪葬才甘休吗?”
    张良男的话音刚落,立即受到许多人的指责,却也有一大部分的头目脸色犹豫,显然觉得张良男的话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反抗归反抗,但是现在死路一条,大家不得不为自己多做一点打算了,愿意舍身取义的毕竟是少数。WWw!
    闵成正一直没有说话,直到这时,才颓然道:“让张良男下山去吧,谁愿意走的都散了。”
    许多人惊愕的望着闵成正,闵成正只能抱以苦笑。
    “将军,保重!”张良男肃然朝着闵成正行了个礼,返身匆匆而去。
    有了张良男带走,一些面带犹豫的头目也纷纷效仿,快步随着张良男走了,原本热闹的厅子里,如今只剩下区区四五个人,闵成正苦笑着对剩余的几个人道:“你们呢?你们不该为自己打算吗?”
    先前阻拦张良男的头目傲然道:“将军,我李昊不是懦夫。”
    闵成正微微点点头,这时外面一个亲卫连滚带爬的进来道:“将军,张良男几个人带着很多兄弟下山了,我……我们阻拦不住……”
    闵成正挥手道:“放行吧,告诉所有兄弟,能走的全部走,重伤的全部抬下山去。”
    亲卫犹豫了片刻,最终点点头,去传达命令了。
    “你们真的不愿意走了吗?”闵成正看着剩余的几个头目,又问了一句。
    “我们不愿意,要死一起死。”几个头目几乎是争先恐后的抢着回答。
    闵成正脸上突然焕发出笑容:“都是好兄弟,一个时辰之后,让所有留下来的兄弟做好准备吧,我们恐怕要转移了。”
    闵成正并不是个白痴,张良男这些人要走,他求之不得,到了这个份上,闵成正只会嫌这里的人太多,数千人的粮食有问题,可是如果只剩下数百人呢?在这深山,依靠捕猎就能满足几百人的口粮,而且让一群意志不坚定的人下山,对于他来说也少了祸害,既然遭遇了惨败,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潜伏起来,先避过风头,等有朝一日再重新扯起大旗,数千人是不可能潜伏的,而精简到数百人则不同,这些人都是铁了心一条道走到黑的,忠诚上没有问题,只要继续坚持,闵成正相信能保留住这些火种。至于那些动摇的人,留在山上除了浪费粮食和吸引仁川军之外并没有多大的用处。
    ………………
    天气冷的吓人,一场暴雨过后,不但清洗了天石峡的血腥,也带了阵阵的寒意,王二蛋吸着鼻涕,蜷缩着身子,不满的朝着王秋嘟囔:“王团长,少帅让咱们在这里守着,到底是什么意思?不是说搜山吗?你咋还不下命令。”
    王秋坐在一块湿漉漉的花岗石上,使劲的朝王二蛋翻白眼:“这天气怎么搜山?山路泥泞着呢,能上去吗?若是遇到山崩,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二蛋,你过来。”
    王二蛋不情愿的挪了挪身子:“怎么?”
    王秋笑嘻嘻的拍着王二蛋的肩道:“你是少帅身边的人,有件事得找你打听打听。”
    王二蛋撇撇嘴:“你别想诓我,少帅说了,不该说的不许说,该说的也不能胡乱去说。”
    王秋骂道:“什么东西,还是老子的本家呢,问句话就这德性。”随后嘿嘿一笑:“二蛋啊,我和别人不一样,平日里我没少照应你吧,我只问你,少帅不是上了折子要请战去广西打法国人吗?你说说看,少帅到底是想军官团过去还是大胡子那伙杀千刀的土匪。”
    王二蛋高声抗议道:“大胡子是土匪,但没有杀千刀子,他对我好着呢。”
    王秋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咬牙切齿的摇摇头,这个时候,有士兵过来道:“团长,有人下山啦。”
    “戒备!”王秋一下子吓出了冷汗,难道是山上的敌人来袭?这些人胆子也忒肥了些吧。
    山上有人用汉话高声喊话:“我们是来投降的,请官军大人们接纳我们!”
    王秋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对王二蛋道:“山上的人说什么来着?”
    王二蛋站起来拍怕屁股上的污泥:“他们说是来投降的。”
    “投降?”王秋松了口气:“这事得先禀告少帅再说,二蛋,你回去禀告吧。”
    王二蛋不满的瞧了王秋一眼,屁颠颠的去了。
    四千多叛军归降,这对于吴辰来说倒是好事,截止到现在,这些叛军的俘虏已经高达一万人,吴辰松了口气,虽然首领闵成正仍然还在山上,只是山上的那几百人已经不成气候了,吴辰令王秋上山搜捕了一次,可是这莽莽大山,要寻找数百人的踪迹哪有这般容易,那些俘虏的向导带他们到了从前的山寨,如今也早已是人去寨空,一个人烟都没有。
    从理论上来说,叛军似乎还没有完全剿灭,可是从实际出发的话,吴辰已经不必担心这伙叛军的威胁了,首先,津城郡已经开始了保甲制,这种不通人情的制度甚至已经开始向临近各郡进行了推广。
    编组以户为单位,设户长;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各保就该管区域内原有乡镇界址编定,或并合数乡镇为一保,但不得分割本乡镇一部编入他乡镇之保。大乡镇得编组为若干保,户长基本由家长充任,保甲长名义上由保甲内各户长、甲长公推,但郡守查明不能“胜任”,或认为有更换必要时,得令原公推人另行改推。户长须一律签名加盟于保甲规约,并联合甲内户长共具联保连坐切结,声明如有“为匪通匪纵匪”情事,联保各户,实行连坐。保甲长受郡保长指挥监督,负责维持保甲内安宁秩序。
    这种一人通匪,全家连坐的方式确实能够起到足够的震慑效果,再加上这种制度培养出了一群依附于吴辰的新贵,也既是保甲长,这些人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必然会坚决执行吴辰的清匪指令,努力建设民团,防范有人叛乱滋事。
    以朝鲜人来治朝鲜人,对于吴辰来说自然是最好的方案,他的心力则可以更多的放进汉人比例越来越高的城市里。!~!
    ..
第一百四十八章:人争一口气
    春季的汉城显得充满了盎然的生机,漫长的冬季已经过去,几个月之前发生的战争也渐行渐远,毕竟人是要生活的,生活需要的是柴米油盐,至于统治者,那不过是满足了衣食住行之后调剂品而已,只要汉人不横征暴敛,让人存有一丝的希望,就没有人再讨论什么正朔,什么外族入侵了。Www;
    汉城逐渐恢复了平静,街市也逐渐热闹起来,原本那三步一岗的安保团也消停了一些,吴辰平叛的消息早已传了回来,随后讨伐军也陆续回到汉城,吴辰宴请了城内的宾客,算是庆祝,从此便一直呆在郡守府极少出没。
    马建忠也来了,在接到吴辰的信后,马建忠确实苦恼了一阵,出使美国他是愿意的,也算是平生的夙愿之一,早年他游历西欧,唯有大洋彼岸的那个国度尚没有踏足,若是能走一走,去看一看,自然是求之不得。只是他毕竟是李鸿章的幕僚,吴辰请他担任朝鲜使团的大使,这显然有些强人所难,李鸿章会怎样想?这个问题很重要。
    不过马建忠最终还是决定将这个事给李中堂去说一说,令他意外的是,李鸿章在看过信之后,竟晒然同意了,临行时还特意拍着马建忠的肩道:“建忠,朝鲜的动静都拜托你了,吴辰的大小事务都报到威海卫去。”
    马建忠这才明白,原来是李中堂对这个吴辰有了兴趣,而他这一趟去,恐怕还要将吴辰的动静给李中堂汇报一二,他自然是不愿意做这种勾当,却又有些无可奈何。
    只是可惜马建忠刚刚抵达仁川,便得知了吴辰北上平叛的消息,来迎接他的是张謇,随后马建忠便带着张謇的三哥张叔一道扬帆向着大洋彼岸去了,随去的还有张嫣,张嫣是主动要求去的,事实上,张家的几个兄弟都拿捏不住这个妹子的心思,不过好在张家的思维还不算顽固,尤其是张家的几个兄弟开始负责仁川的工程之后,愈来愈觉得原先嗤之以鼻的夷人长技的重要,再加上张家老三张叔亦作为使团副使前去,因此倒也不怕没人照应,执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