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063、[历史小说] 楚汉争鼎 作者:寂寞剑客(起点vip2012.12.27完结) >

第314部分

063、[历史小说] 楚汉争鼎 作者:寂寞剑客(起点vip2012.12.27完结)-第3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这语气,赵炎就知道韩阖已经火了,如果他再进几句激烈的谏言,韩阖只怕就要恼羞成怒了,当下叹息道:“大王,与其中立,倒不如加入毕书的合纵同盟,不过臣始终认为大齐应该加入白墨的连横同盟,如何取舍,但凭大王定夺。”

    见赵炎的语气软化下来,韩阖也就不好借机发作了,当下面无表情地道:“寡人心里有数,军师这便请回吧。”

    赵炎冲韩阖深深一揖,转身默默走了。

    直到赵炎的身影消失不见,韩阖才闷哼一声,对娄敬说道:“国相你倒是说说,军师他是不是有些过份了?”

    娄敬道:“军师忧心国事,所以言辞激烈了些。”

    韩阖道:“赵炎眼里就只有国事,却没有寡人。”

    娄敬道:“军师是先王托孤之臣,肩上责任重大,大王应该对他多些体谅才是。”

    韩阖两手一摊,没好气道:“寡人知道他是托孤重臣,寡人也想体谅他,可他是不是也应该体谅体谅寡人?像他这样事事处处跟寡人唱反调,寡人威信何在?就说上次历下之战,若不是他再三拦着,寡人说不定早拿下赵国巨鹿郡了。”

    说到军事就非娄敬所长了,当下便干脆地闭上了嘴巴。

    韩阖又道:“国相你说,寡人想要保持中立,有什么不对?天下格局是明摆着的,寡人若是倒向楚国,不啻于与虎谋皮,风险太大,可若是倒向汉国,则又会成为楚国拿来骇猴的那只鸡,只有保持中立,才能保得齐国平安。”

    娄敬忙道:“大王深谋远虑,臣深表赞同。”

    “算了,先不说这事了。”韩阖摆了摆手,没好气道,“反正过几天白墨也要来临淄,这事就等白墨、毕书见了面再议吧。”顿了顿,韩阖又叮嘱娄敬道,“国相是老成谋国之士,趁这几天时间,也好好考虑下齐国的出路吧。”

    “喏。”娄敬躬身一揖,也自转身去了。

    ##########

    呼延寸步不离地跟在毕书身后,眼角余光却不停地睃巡着四周的行人,一双耳朵更是微微扇动,仔细聆听着任何可疑声响。

    随行的十余天狼卫也手按刀把,全神戒备。

    如今毕书一行已经亮明了身份,倒也不用再掩饰形迹了。

    看到呼延紧张的样子,毕书道:“呼延你放心吧,昨天晚上乌木崖的人就已经把整个临淄城梳理了一遍,邯郸的悲剧绝对不会在临淄重演了。”

    呼延却丝毫没有放松警惕,沉声道:“末将不担心汉人,却担心齐人!”

    “齐人就更没必要担心了。”毕书摇了摇头,说道,“齐王若真要杀我,早在王宫里就动手了,又何必等到这个时候、派人来大街上行刺?这不是多些一举么?”

    “倒也是。”呼延一听也是这么个理,当下又道,“上将军,你说服齐王了?”

    “这倒没有。”毕书摇了摇头,说道,“要想说服齐王叛汉盟楚,哪有这么容易?尤其是那个军师赵炎,大王分封魏国的把戏只怕瞒不过他,他对我大楚那不是一般的警惕,可以预见得到,临淄将会有一场旷日持久的大争执,甚至……”

    见毕书迟迟没有说出下文,呼延便问道:“甚至什么?”

    毕书淡淡一笑,说道:“甚至我那师兄也会赶来临淄呢。”

    “上将军是说白墨?!”呼延闻言顿时目露杀机,狞声道,“哼哼,他若敢来,末将定叫他有来无回!”

    “是么?”毕书笑吟吟地望着呼延,说道,“搞不好你的老对手也会来哦。”

    “周冠夫么?!”呼延用力握紧双手,指关节因为过度用力,霎时发出一声碜人的“咯咯”声响。

    毕书拍了拍呼延的肩膀,转身便走。

    呼延紧跟几步,愕然道:“上将军,不出城么?”

    “不着急回去。”毕书道,“再去娄府,等娄敬。”

    ##########

    邯郸城外,白墨勒马驻足,回头对白宣说道:“上将军,请回吧。”

    赵午已死,白宣顺利成章地接替了位置,现在已经是赵国上将军了。

    “也好。”白宣在马背上冲白墨揖了一揖,朗声道,“本将军就不再远送了。”

    白墨点点头,又叮嘱道:“上将军回去后,当大力置办器械、整顿武备,常备军以及各郡县的更卒也需要加强训练,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白宣肃然道:“丞相放心,本将军心里有数。”

    白墨点点头,再次作揖道:“上将军,就此别过。”

    说罢,白墨即一勒马头、策马扬长而去,周冠夫也带着三百汉军骠骑风卷残云般追了上去,只片刻功夫,三百余骑便消失在了远处,只有前方地平线上的烟尘渐扬渐起,遮蔽了初升的旭日。

    ##########

    娄敬肃手请毕书上榻,然后自己也跪坐到了矮榻的右侧。

    娄敬盯着毕书看了好半晌,才摇头叹道:“上将军,不好办,此事很不好办哪。”

    毕书望着娄敬,微笑不语,他当然知道这事不好办,他更知道娄敬根本没去办。

    娄敬毕竟心虚,被毕书打量得略略有些不自然,道:“军师极力主张加入连横同盟,而且态度相当之坚决,他又是先王的托孤大臣,就是大王都不能轻易否决他的意见,所以,本相也没敢多说什么,此事是真棘手哪。”

    赵炎的态度早在毕书的意料之中,当下又道:“那么齐王的态度呢?”

    “我王倒是没有明确表态。”娄敬摇了摇头,又若有所指地说道,“不过,楚王分封魏王之事,做的似乎不太靠谱啊,不但军师不信,我王也是不太相信哪。”

    毕书两眼微眯,嘴角也绽起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消息,娄敬这只老狐狸,一方面他在毕书面前表示愿意跟楚国合作,可另一方面他在韩阖面前却是半个屁都不肯放,他是明摆着又想偷腥又不想惹得一身臊啊,天下哪有这等好事?

    看来,还得想个辙将这老狐狸拖下水才行。

    娄敬也是个聪明人,焉能不知毕书已经猜到了他的心思?当下略略有些尴尬地道:“上将军,非是本相不愿意在我王面前说话,实在是时机未到,时机未到哪。”说此一顿,娄敬又道,“不过上将军放心,待时机成熟,该说的本相一定会说。”

    毕书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地道:“如此,在下暂且告辞了。”

第482章 合纵连横(十)

    ~日期:~10月26日~

    毕书将两张请柬交给呼延,叮嘱道:“派人把这两张请柬送出去,一张送娄府,一张送赵府,记住,给娄府的请柬要比赵府晚半个时辰!”

    呼延接过请柬,不解地问:“上将军赶吗请赵炎?”

    毕书轻叹一声,低声说道:“要想说服齐国与我大楚结盟,光靠娄敬这只老狐狸恐怕不行,还得搬开赵炎这块绊脚石呀。”

    “上将军是说除掉赵炎?”呼延愕然,“就凭这两张请柬?”

    毕书摇了摇头,沉声道:“呼延将军,可不要小看这两张请柬,只要用得恰到好处,它们就是两把杀人的刀呀!”

    “是么?”呼延悚然。

    ##########

    日暮时分,一张请柬悄然送到了军师赵炎的府邸。

    门下小吏捧着请柬匆匆走进书房时,赵炎正对着先王韩信的画像长吁短叹,新君韩阖与他之间的裂痕正变得越来越大,他虽有满腹学问,对此却也只能表示无能为力,这人一旦有了先入为主的成见,要想改变看法实在是太难了。

    而且,赵炎也不想效法小人一味媚上,该说还得说呀。

    听到身后传来的脚步声,赵炎头也不回地问:“何事?”

    门下小吏小步疾走来到赵炎身后,恭声答道:“楚使毕书使人送来请柬,请军师前往城外营中赴晚筵。”

    “毕书请我赴筵?”赵炎愕然回头,又从小吏手中接过了请柬。

    小吏缩回双手,忽又说道:“军师,小人以为宴无好宴,还是不去的好。”

    “宴无好宴?”赵炎放下手中请柬,哂然说道,“难不成还能是鸿门宴?”

    说实话,赵炎还真消毕书会下手,若能以他的死换来齐国加入连横同盟。他绝对不会贪身惜命。不过赵炎更清楚,既便他存了死志,只怕毕书也不会这么做,这里毕竟是齐国而不是楚国,毕书断然不会不智于此。

    当然,如果换个场合,只怕毕书绝对会毫不犹豫地下手。

    当下赵炎说道:“正好,当着大王的面,本军师有些话不便直说♀次去赴宴,本军师正好趁机将话挑明,让毕书早日知难而退。”

    小吏还欲再劝,赵炎却不由分说道:“你不必多说了,快去备车吧。”

    “喏。”见赵炎决心已定,小吏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当下唯唯喏喏去了。

    不稍时,马车备好≡炎出了府、上了车。一路往临淄城外而来,到了楚营中,却被很意外地告知,毕书竟然不在。

    在大帐中等了将近半个时辰,赵炎逐渐不耐,正欲起身离开时,帐外却忽然传来了毕书的声音,毕书好像正跟另外一个人寒喧见礼。那人的声音听起来有些耳熟,仔细一听,可不就是国相娄敬,娄敬在这里干什么?

    心中起疑,赵炎便收回了准备撩起帐帘的双手。

    隔着帐帘,只听毕书说道:“娄相,昨天晚上你明明已经答应了在下。可今日朝议却始终不置一词?叫在下好生失望哪。”

    娄敬似乎有些尴尬,低声道:“上将军,你怎么又提这旧话?本相不是说了么,赵炎他坚决反对,他又是先王托孤重臣,本相在没有实足的把握之前,还是不要轻易表态的好,否则万一当殿起了争执,那就再没了转圜的余地了。”

    赵炎心中震怒,他还真没想到娄敬已经暗中倒向楚国了,虽然明知道这是毕书设计好的一个局,可赵炎还是控制不住胸中的怒火,娄敬并非没有眼力,他不可能看不清楚迷雾背后的本质,那么,娄敬仍然选择倒向楚国,就只能说明他已经不再看好齐国了!

    对于齐国和赵炎来说,娄敬此等行径是彻头彻尾的背叛!这个叛国贼子!

    当下赵炎猛然撩开帐帘大步走了出来,正往这边走的毕书、娄敬便本能地退下来,看到赵炎从帐中走出,娄敬不禁大为愕然,一下子有些反应不过来。

    毕书嘴角却绽起了一丝狡黠的笑意,冲赵炎拱手作揖道:“呀,赵军师已经到了?”

    赵炎却根本就懒得理会毕书,只是冷冷地打了娄敬一眼,遂即拂袖而去。

    望着赵炎那迅速远去的背影,娄敬只能摇头苦笑,遂即又回头瞪着毕书,恨声道:“上将军,本相以诚心待汝,汝却背后算计于本相,这也太不厚道了吧?”

    “呃,娄相这话从何说起?”毕书当然不会承认此事,装傻道,“在下不是说了么,今晚的筵席除了娄相你,还有另外一位重要客人。”

    “可你也没说另外一人是军师哪?”娄敬顿足道,“这下你可把本相给坑了,军师回去还不得去大王御前告本相的刁状?”说到这里,娄敬突然打了个激泠,沉声道,“不行,本相得赶紧回城,连夜进宫去见大王。”

    话音未落,娄敬转身就扬长去了。

    “娄相慢走。”毕书挥手微笑道,“不送。”

    娄敬不耐烦地冲毕书甩了甩衣袖,很快便消失在了夜幕之中。

    呼延铁塔般的身影忽然从暗影中走出,凑到毕书跟前说道:“上将军,齐国怕是要将相失和了,这下有热闹看了。”过了一会儿,呼延又问道,“上将军,你说这场生死较量最后会是谁赢?赵炎还是娄敬?”

    “这还用说么?”毕书幽幽说道,“赵炎处事太过方正,不知变通,齐王韩阖原本就已经对他心生不满了,若是娄敬回去后再反咬一口,诬陷赵炎与我大楚暗中款曲,以赵炎的君子心性,非但不会去辩解什么,只怕还会自刎明志罢?”

    顿了顿,毕书又道:“只是可惜了赵炎,又一个蒯彻哪。”

    呼延心生不忍,道:“上将军,这么说赵炎真活不成了?”

    毕书轻叹了声,道:“此举虽说有些下作,却实属无奈呀。”

    呼延大大咧咧地说道:“上将军一心为大楚谋划,又何必自责?”

    “话虽如此,可背后暗算人终非君子行径。”毕书摇摇头,又道,“不过事急从权,若是等师兄到了临淄,只怕就再没有机会了。”

    ##########

    邯郸通往临淄的驰道上,三百汉军骠骑正护着白墨连夜往东疾驰。

    周冠夫催马疾上前与白墨并绺而行,有些的地劝道:“丞相,毕书赶到临淄已经有好些天了,说不定齐王韩阖的态度已经变了,咱们就这样贸然地前去,是不是太危险了?不如先派个小吏去打前站,或者末将先走一步?”

    白墨摇了摇头,忧心冲冲地道:“胜之你勇猛过人,谋略却不足,这次去临淄比的却不是武力而是智计,此事涉及纵横之道,胜之你断然不是毕书师弟对手,随便派个小吏前去就更不成了,国事不是儿戏呀。”

    周冠夫道:“可丞相你乃是大汉的擎天巨木,不能涉险哪。”

    白墨道:“直到现在齐国都还是大汉的盟国,我那师弟身处敌国国都却能安如磐石,本相身为盟国丞相,难道还会有生命危险不成?”说罢,白墨又伸手拍了拍周冠夫的肩膀,说道,“胜之,本相料那韩阖不会不智于此。”

    “也罢。”周冠夫紧了紧握襟手,狞声道,“若那韩阖小儿真有坏心,末将就是拼着这条性命不要,也定要护着丞相杀出重围。”

    白墨摆了摆手,又道:“本相并不的自己的安危,却有些的娄敬会被毕书说服,如果娄敬跟毕书联手,赵炎只怕招架不住,再加上赵炎又是方正不知变通的君子心性,只怕要吃大亏哪,我的,等我们赶到时,齐国之局已经被毕书下成死棋了呀。”

    ##########

    韩阖呵欠连天地走进偏殿,有些不满地冲候在阶下的娄敬嚷道:“这都什么时候了,国相你有事不能明天再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