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猥琐贵族 >

第2部分

猥琐贵族-第2部分

小说: 猥琐贵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大戒律为Camarilla(密党)创立之时立下的,所以其他党派不必遵守。
【传说中的天使】
    天使,其英文名称Angel,源自于希腊文angelos=使者
    在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中对天使的概念十分相近,它们是侍奉神的灵,神差遣它们来帮助需要拯救的人,传达神的意旨,是神在地上的代言人。天使的外形是人形(即是神的形状)会在身上发出光辉,头顶上方有光环,背后长有翅膀。虽然有很多人声称自己曾目睹天使的出现。但天使本身是没有实体的灵体,实体化的例子实在少之又少,而且会消耗大量灵力。它如要以实体态出现而不消耗灵力,就只有附身(依凭)了。但因为天使是“纯净体”,不可以附身于任合生物的身上,唯一只可附身在无原罪体上(无灵魂的生物)。天使是纯“善”的化身,所以绝对不会容忍“恶”的存在,但也不算是人类的朋友。根据旧约圣经所述,天使会按照神的命令,对有罪的人进行苛刻严厉的惩罚。例如在一夜之间杀死了十八万五千亚述人士兵(《列王纪》),和令所有埃及人的头一胎和家畜死掉(《出埃及纪》)都是其中的例子。
    当犹太人最终给天使命名时,将他们分为10类:圣者、快司、强者、火焰、火花、神使、王公、王子、影像、生灵。“圣者”指完全服从上帝意旨而成圣。“快司”在圣经中称“车辇”,显示他们有快速行进的本领。“强者”相当于《圣经》中的“万军”或“天军”。“火花”在圣经中称“星辰”,指数目之多,又指如星星一样明亮。“神使”相当于《圣经中》的“守望圣者”,表明他的责任,是世人的监督者。“王子”在《圣经中》称“神的儿子”。“生灵”,相当于《圣经》中的“仆役”。
    天使从来都具有人形,天使拉斐尔为多比带路;向亚伯拉罕和罗德显形的天使跟这些族长一道吃喝,所多玛居民为此大为恼火,这次充分说明天使具有人的形体。《以诺书》中关于艾格勒戈里的记载也证明了天使具有人类的形体并且和人类的女人结合留下了后代。《创世记》第六章:“那时候有伟人在他土地上;后来神的儿子们和人的女子们交合生子,那就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创世记》中“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可以按早字面意思来理解;世上最完美的人就是近似造物主的形状的人;这样天使具备人形是可以成立的。
    天使作有系统分类、命名的著作首推希腊人Dionigil‘Areopagita(圣保罗门徒,记于新约圣经《使徒行传》第十七章末)的《天上位阶论》和意大利人Thomasd‘Aquinos(1226~1274)所著的『神学总论』(SummaTheologie)。这两本书奠定了一般共同信奉的天使学基本架构。此外,叙利亚修道神学者(伪名)狄俄尼索斯的《天阶体系》也对天使学作了详细和权威的解说。除此之外,另一部被基督教列为伪典(被教会认为是伪冒神的旨意的经典)的《以诺书》(以诺书Enoch)─是亚森尼派的主要经典之一,为基督教新教中所承貌,人类史上唯一连同肉身升天的三人之一,另二人是以色列动乱时代的先知以利亚和基督耶稣。但是旧教-天主教-则认为以诺和以利亚并非被接至天堂,而是地上乐园),被称为-天使的宝库,著于西元前二世纪左右,详细记载了天使的生活、名称、职掌、性格等等,此书于四世纪被教会批为伪典,自此从基督教经典群中消失。
    再来谈到《死海文书》(DeathSeaScrolls)。1947年,一名贝多因牧童在巴勒斯坦的死海附近的一个洞窟中,发现了这一批写在羊皮纸上的经书,经过科学监定之后,确定是公元纪元开始的前后一段时间之内抄写成的(1948年以色列建国战争爆发,文书的译解和公开因此迟延了许久,有人怀疑是基督教势力暗中阻挠这项工作,以免圣经的权威遭到挑战,即使公布后,仍有人认为当局隐匿了部分关键文件未公开)。全部文书是犹太教之一派,激进的禁欲主义教派:亚森尼派之“克兰教团”的教规。基督教矢口否认克兰教团和基督教有何牵连,不过也有传说说该教团实是耶稣表兄(及施洗者)约翰所主持的,甚或是耶稣自己创立的,或者是耶稣的敌对者等等。
    天使之数量和阶层
    “七”是一个人类颇有偏好的数字。可能是以以诺书为源头,在基督教传说中,天界分为七重,直到宗教改革之后,新教将这类神话性的教义给去除了。
    第一天,称为Shiamaim,由加百列掌管。驻守此地的天使群也负责管理星星、气象等等。(月球天:最接近尘世的天界,信仰不坚者的居住地。)
    第二天,称为Akira,大天使拉斐尔的领地、部份受惩天使的禁闭所亦设于此。(水星天:第二重天,力行善事者,死后灵魂居于此天。)
    第三天,Sagoon或Shehkim,支配天使为权天使Angel。在伊斯兰教中,死亡天使Azrael领有此一天界。(金星天:多情者的灵魂居所。)
    第四天,Zeble或Mahanon,还有数种不同称呼,由大天使米迦勒支配。启示录中所记载的天上耶路撒冷城,便坐落于太阳天,以诺书亦声称生命之树长在太阳天的义人之园中。(太阳天:智者与圣者被安置于此重天。)
    第五天,Mahon,此天之北部为荒凉废墟,设有天使的牢狱,南方则是舒适宜人。火星天的支配者一说为Metatron的双生子Sandalphon,一说为堕天使Samael。详见下文(火星天:殉教者的灵魂被赐居此天。)
    第六天,Zebel或Maccon,天使学习智识的所在,智天使的大本营。日与夜分别由Zeber、Saabs掌管。(木星天:明君的居所,介于炎热的火星和寒冷的土星之间,因此气候宜人。)
    第七天,Arabot,神的御座设于此,诸天使环绕飞行,为充满荣光的所在。(土星天:隐士、清心寡欲者的灵魂住在这里。)恒星天:(圣彼得于此查核信徒的资质。)水晶天(原动天):(神的所在地,宇宙动力的来源。天使军团的大本营就设在其中。
    而希伯来人的传说则是将「天」分为九层,这一三元组构成了一个真正的、成员之间平等的单独阶层体系。后来根据大致上公认的天使学说《天阶体系》---(狄俄尼索斯)的记载,神的御座前围绕著九层天使军团。此并非是圣经的原文,而是中世纪神学家哈尔罗修斯提出的。这九阶级之说于教皇格雷哥里一世(GregoryⅠ)时代被罗马教廷认可。每三个阶层又可归类为一个群组。炽天使存在于最内层,是纯粹光的存在、最接近神,愈往外圈,光的力量愈弱,渐次物质化。低级的天使通过上一层的天使来获得上帝的启示。而低级的天使又可以通过领悟来提升他们的阶层体系,一级一级地向上层靠拢。这三组九阶级兹列举如下:
    【上三级---神圣的阶级】
    炽天使撒拉弗Seraphim
    座天使托罗努斯Thrones(Ofanim)
    智天使基路伯Cherbim
    【中三级---子的阶级】
    主天使托米尼恩斯Dominions
    能天使卫尔特斯Virtues
    力天使帕瓦斯Powers
    【下三级---圣灵的阶级】
    权天使普恩斯巴利提斯Principalities
    大天使阿克安琪儿Archangels
    天使安琪儿Angels
    虽然在『以诺书』曾刊出150个天使的名称,但据说天上的天使总数则是众说纷纭,从数十~数百名(守护七行星、四季、十二个月份、一周七日、一日之各时段等等),到301;655;722名(含133;306;668名堕天者),到6;666军团、各团6;666名,并无定论。除了这些正式的天使之外,以魔王撒旦(Satan)为首的堕天使群(不过由我掌握的圣经知识,并没有明指撒旦就是路西法。这我在下文中有记述),则是另一类引人争议的存在,有人说堕天使是“第十阶级”,堕天的原因和堕天者的身份在不同的传说中差异甚大(祥见下文)。
    几乎所有使徒/天使都是以“尔”el、elleetc。)等为名号的尾字,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尔”就是“天使”的意思吗?不接“尔”,其天使之身便很可疑吗?其实不是的。“EL”和其它近似字根源远流长,其在各语文中的含意如下:
    修美尔语:EL------------闪耀、光荣
    亚卡德语:ILU-----------辉煌之物
    巴比伦语:ELLU---------光辉的生物
    英语:ELF-----------------辉煌的生物(后泛指妖精,精灵)
    由此可推出天使名的尾音“尔”带有光辉的意思,而这正是天使的特征。
【梵蒂冈教皇卢恰尼】
    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宗教领袖阿尔比诺·卢恰尼,生前曾梦想有一个能够放弃梵蒂冈所获得的财富、权势和威望的教会,一个离开市场的教会,一个回归福音的教会。然而,他在梵蒂冈执政33天之后,便莫名其妙地死去了。教皇卢恰尼之死,不啻是一起震惊世界的丑闻,同时也给梵蒂冈这座圣城罩上了神秘浓厚的阴影。数年之后,这一秘密才逐渐暴露。
    梵蒂冈教皇神秘死去
    1978年9月29日凌晨4点30分左右,文琴扎修女给教皇送去咖啡。她敲响了教皇卧室的房门并喊道:“早安,教皇。”可是,没有任何回音。她再次敲门,仍无任何响动。这与通常的情况十分反常。修女拉开了门,发现阿尔比诺·卢恰尼正坐在床上。他带着眼镜,手中抓着一些稿纸,头向右侧歪着,咧嘴露牙,脸上显示出极其痛苦的表情。
    修女惊叫起来。国务秘书维洛特主教闻讯而至。他看到床头柜上放着卢恰尼治疗低血压的药瓶,便随手把它装进自己的口袋,教皇手中的笔记本也被拿走。维洛特强迫教区成员发誓,决不准许透露教皇暴卒一事。
    接着,应召前来的医生,给死者作了简单的检查,结论是:教皇死于急性心肌梗塞。
    上午6点钟左右,维洛特立即下令给教皇的尸体涂上香料,涂上香料,即使解剖也无法发现或确定体内是否有毒药。
    7点20分,维洛特方才同意向外界发表一份公告:
    1978年9月29日,大约5点30分许,教皇秘书发现教皇一反常规,不在自己公寓的小教堂内。秘书便去卧室找他,发现教皇已死在床上。灯亮着,他似乎正在紧张地阅读。医生雷纳托·布佐内蒂博士赶到教皇房内,确认了死亡,死亡时间估计在昨晚近11点钟。死亡原因是“与急性心肌梗塞有关的突然死亡”。
    公告还说,这位秘书是马杰神父,他一般是5点30分开始与教皇一起做弥撒。教皇读的那本书是《效法基督》。
    在这份公告中,文琴扎修女早晨4点45分发现尸体这一至关重要的情节消失了。人们还发现完全与事实相佐的谎言,即卢恰尼通常在早晨5点半至7点独自冥想和祈祷,说马杰5点半见不到教皇而去卧室找他,是不符合实际的。至于教皇所读的《效法基督》一书,在卢恰尼的卧室、公寓中都无此书。据教皇秘书洛伦齐回忆,教皇几天前曾派他去向一位教授借过这本书,但在教皇死前就已归还,由此,洛伦齐对这一说法提出了疑问。
    教皇突然死亡震撼了世界。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贝内利红衣主教含着眼泪说:“教廷在关键的时刻失去了关键领袖,我们深感苦恼和震惊。教皇的突然死亡是无法理解的,这是一个限制和制约我们的时刻。”
    公众对教皇的死悲痛万分,第一天就有20万人来瞻仰遗容。他们也怀疑教皇是自然死亡。有人透露,卢恰尼在近期曾做过一次全面的体格检查,结果是“各方面都很好”。意大利医学专家明确指出,只有通过解剖,才能确定死亡的真正原因。对此,西班牙等国开始争议,并逐步发展为公开的辩论。佛朗哥·安蒂科秘书大臣透露,他已向梵蒂冈首席法官提出起诉,要求他们对教皇之死进行全面的法律调查。
    然而,梵蒂冈的医生们对于是否需要解剖教皇遗体却不发表任何评论。
    10月3日上午7时,梵蒂冈关闭了圣彼得大门。接着,一批医生出现了。事后,梵蒂冈新闻社发表了官方讲话,声称医生对教皇尸体的防腐情况作了一般性检查。
    10月4日,近20万人冒着连绵阴雨,在圣彼得广场作了安魂弥撒。4天前,近百万人瞻仰了教皇的遗体。最后,教皇的遗体密封在三口分别用柏树、铝、乌木做的棺椁内,放进了圣彼得地下室的石棺内,永远安息了。
    不久,文琴扎修女被送往北边的一座被人遗忘的修道院内,卢恰尼生前喜爱的秘书洛伦齐被派往意大利北部一所教会学校工作。
    至此,教皇究竟是自然死亡,还是被人谋杀,已成一团解不开的迷雾。如果是谋杀,那么凶手是谁?他的动机是什么?
    教会应该属于穷人
    1912年10月11日,卢恰尼出生在意大利克那勒达戈多村一个穷人家里,父亲是普通工人。1923年,11岁的卢恰尼来到了费尔特里初级神学院。他记忆力超人,过目不忘,6年后又进了贝卢诺高级神学院。1950年,他以优异成绩获得学位,成为神学博士,并当上了贝卢诺一所神学院副院长。他身材矮小,和蔼可亲,安详平静,思维敏捷。1953年,约翰教皇正式任命卢恰尼为维托里奥·韦内托主教。
    卢恰尼生活简朴,饮食起居毫不讲究,有人给这位院长送礼、送钱、送食品,他一律谢绝。在一次欢迎他的会议上,他对400名神父说:“我来时只有5里拉,希望走时也不超过此数。亲爱的神父们,亲爱的教徒们,我若不爱你们,便是不幸的主教,我发誓为你们服务,为你们奉献出我的一切,我的生命。”他任主教期间,从无闲暇,有时去探望病人与残疾人,有时骑自行车或驾驶着旧汽车,出现在偏僻的山村,与当地神父讨论某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卢恰尼热衷于宗教改革。在他看来,罗马天主教会应该属于穷人。他信奉“贫困教会”的原则,认为教会不应有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权力。他对个人及教会的财产抱冷漠态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