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穿越好事多磨vip303 >

第17部分

穿越好事多磨vip303-第17部分

小说: 穿越好事多磨vip303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氏望着在她面前吃着橘饼的秀枝对章婆子道:“秀枝这名字不好听。叫璞玉吧!”
  章婆子听了,喜上眉梢,正欲说什么,秀枝已笑:“婆婆,我喜欢这名字。”
  “哦!”李氏笑道,“为什么啊?”
  满屋子的人静声屏气地听秀枝回答。
  “我们村里叫枝啊叶啊的都不漂亮,叫金啊银啊玉啊的,都漂亮。”
  大家又是一阵好笑。
  李氏更是笑得前俯后仰,指着秀枝对章婆子道道:“这丫头虽然不要卖身钱,但我还是出八两银子……这八两银子就给到她自己手里拿着,当了私房钱,你看可好?”
  (……呜呜呜……太激动了……终于到了900分……谢谢各位姊妹了……)
  
  
第二十五章 暗流汹涌
更新时间2009…11…14 18:45:16  字数:3298
  
   章婆子满心欢喜,点头如捣蒜:“夫人真是菩萨心肠!”
  李妈妈就叫人带改名叫璞玉的秀枝退了下去。
  璞玉笑嘻嘻地和章婆子打招呼:“你要记得帮我的辣椒浇水,还要常常来看我!”
  章婆子眼中闪过一丝伤感,重重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事就有些乏善可陈了。
  几个小姑娘循规蹈矩地回答了李氏的提问,基本上都称得上口齿伶俐。六个中有三个比较出色。一个是最先站出来的,叫耿湘莲,今年刚满十岁,不认识字,但会打算盘,说起话来简洁利索,条理分明。另一个叫鲁金枝,今年九岁,回答李氏问题的时候趁机推销自己,说会上灶。还有一个和耿湘莲一样,也是十岁,小小年纪,却长得脸若桃花,眉若新月,相貌十分的出众,问名字,说叫陶惠。
  李氏问话的时候,陈姨娘不时拿眼睃那个叫耿湘莲的。
  待李氏问完了话,汪妈妈就指耿湘莲笑道:“太太,你说巧不巧,竟然和姨娘屋里放出去的大丫鬟一个名字。”
  李氏就淡淡地笑了笑,道:“嗯。这孩子的确不错。等会带下去好好地调理调理,行的,留下来拔到姑娘屋里服侍,不行的,找章婆子来领走。”
  几个小姑娘一听,神色立刻变得紧张起来。
  汪妈妈就撇了陈姨娘一眼。
  陈姨娘却垂着眼睑,看不出什么表情。
  李氏叫了汪妈妈和章婆子去交割银子,李妈妈则带着几个新买的小丫头退了下去。
  章婆子的脸笑成了一朵花,和汪妈妈敲定了大的三两五钱银子,小的五两银子的卖身钱,把这桩卖买做成了。她拿了银子到李氏那里辞行,李氏赏了她一两银子,一匹月白色绫缎。章婆高高兴兴地接了,谢了又谢,这才告辞,领了几个没被选上小丫头走了。
  一个上午就这样过去了。沈穆清陪着李氏吃了午饭,汪妈妈就进来禀道:“太太,富源行的送了鳗鱼和桔子过来。”说着,转身朝着沈穆清眨了眨眼睛,“那鳗鱼还养在木桶里活蹦乱跳的,姑娘想不想去看看!”
  沈穆清已不可见地点了点头,笑道:“鳗鱼吗?我还没见过活的鳗鱼呢!”
  李氏见她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笑着:“去吧!去吧!记得早些回来,等会还要去进财媳妇那里。”
  沈穆清笑着应了,和汪妈妈一起出了门。
  待走到了穿堂,汪妈妈低声地道:“刘先生来了——姑娘这脚,得早点瞧瞧才行。”她声音里有着浓浓的歉意。
  沈穆清就感激地望了汪妈妈一眼。
  两人从朝熙堂外的夹道回了安园,刘先生早已经在抱厦里等了。
  汪妈妈就拿了清风散出来。
  刘先生闻了闻,又挑了一点放在嘴里尝了,忍不住嚷了起来:“这是谁开的方子,这又不是恶伤,用什么雄黄、麝香……用我自制的红玉膏吧!”
  落梅几个忙打水给沈穆清洗脚,重新上了刘先生制的红玉膏,送了沈穆清回李氏那里。
  沈穆清下午就跟着进财媳妇学做年糕,用面团小兔小马地捏了满满一蒸笼,结果晚饭的时候朝熙堂的丫鬟媳妇婆子全吃的是年糕。
  晚上回到屋里,沈穆清先看了脚,好像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想到中药的疗效慢,沈穆清也只好忍着痛耐心地等待。
  小丫鬟进来上了灯,她赤着脚倚在大引枕上借着炕几上的灯光给镇安王妃绣手帕。刚绣了几针,沈月溶来了,还带着她的针线活。两人说说笑笑地做会针指,看着夜色深了,沈月溶这才回了香圃园。
  就这样过了两天,沈总管来给沈穆清回信,说拜贴和沈箴的亲笔书信都已送到了金城坊武衣库胡同的祥发绸布店,常、孙两位师傅那里,也已去祭拜过了。
  “知道那祥发绸布店的东家是谁吗?”沈穆清思忖良久,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口。
  汪大总管别有深意地笑道:“是山西临城萧家的。可那铺子却是叶素叶大人的。”
  沈穆清微微吃惊。
  金城坊的武衣库胡同,就是一处专门为兵部囤积战袍甲衣的,叶素做为户部给事中,铺子竟然租给萧家在那里开了一家绸布店,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已是不言而知了。也难怪就是汪总管,脸上也不由流露出几份异色来。
  “你把拜贴送过去,那边没什么反应吗?”
  “是大掌柜的接过去的,赏了小厮每人五两银子,还说,过两天就会来拜访老爷。”
  萧飒要过来吗?
  沈穆清脑海里就闪过了那张俊朗却带着倨傲表情的脸。
  来拜见沈箴的时候,又会是怎样一副表情……是神色恭谦却目露骄傲?是锋芒毕露恣意飞扬?或是,落落大方不卑不亢……
  她想想就觉得有意思。
  不过,真是奇怪,自己为什么就没有想到他会忐忑不安青涩腼腆呢……
  沈穆清支肘,捏着自己的下颌,突然有点期盼萧飒的到来。
  “姑娘,要不要交待门房一声,”汪大总管窥视着沈穆清的神色,“也免得怠慢了人家。”
  “不用!”沈穆清已是眼角含笑,“这个人,办法多的是。你别管了。”说着,想起了常、孙两位师傅,眼神又不由地暗了下去,“常师傅和孙师傅那边,镖局里是怎么安排的?”
  “常师傅上有高堂,下有妻儿,局子里给在老家买了二十亩地,一匹马,一辆大车,给一百两银子的追抚。孙师傅父母早亡,又没有成家,因此都折成了银子,给了他一个本家的侄儿,让给造坟立碑供奉香火。”汪总管说起来,也有些稀嘘。
  沈穆清沉吟道:“知道常师傅的老家在什么地方吗?”
  “就在沧州,离这也不远。”
  “他家里还有没有兄弟能帮衬他的?”
  “说早年有个兄弟,和父母吵了几句嘴,离家出走了,有快二十年没有音讯了。”
  也就是说,老的老,小的小,二十亩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还要风济雨顺,才免强够一家子过上一年的。一百两银子,有出无进……
  “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回沧州吗?”
  “说等做完了常师傅的七七就回去。”
  沈穆清叹了一口气:“让常师傅的媳妇回去之前,来给我辞个行!”
  汪总管直点头,道:“要不要我跟老爷说一声,从外院的帐上给姑娘支点银子。”
  “你看能支多少就多少吧!”钱多米多不如日子多,沈穆清手里虽然有私房钱,可有填窟窿的时候,她是一点也不会客气的。
  ******
  萧飒果然两天以后来了。
  那天正是沈箴的沐休日,她们一家刚刚吃完早饭,沈箴和李氏坐在西稍间临窗的镶木床上,沈月溶和沈穆清则一右一左地坐在床边一张小杌子上,陈姨娘和汪妈妈、田妈妈则垂手立在一旁,看着站在屋子正中的大舍摇头晃脑地背着《三字经》。
  “不错,不错。”沈箴老大宽慰,笑望着田妈妈,“你照顾得很好!”
  这田妈妈原是陈姨娘的乳姐,从小和陈姨娘一块长大,亲如姊妹。她自己的孩子生下没一个月就夭折了,又为这事和夫家合气,这才到沈家做了乳娘。听沈箴这么一说,她眼珠子微转,忙屈膝行礼,笑道:“老爷夸奖了。说起来,这都是姨娘的功劳——每天晚上都教哥哥认一个字……”
  陈姨娘听了,神色有些慌张地跪了下去:“老爷,妾身并无他意,先也只是教着玩,没想到舍哥记性好,一学就会,妾身见了,这才……并没有那越僭之心……”一边说,一边窥视沈箴的神色。
  李氏的眉头就几不可见地蹙了蹙,展颜笑道:“看你,老爷也没有责怪的意思。”说着,就笑望着沈箴道,“说起来,是我失察了,没想到舍哥小小年纪,已有这般的聪慧,能读书了。不过,孩子启蒙,是大事,不是认几个字就行的,还要学着其中做人做事的道理。要不然,我也是读了十几年私塾的人,寄姐那会儿,怎么一个字也不敢教。”
  沈箴点头,对陈姨娘道:“你起来吧。”
  陈姨低低地应了一声“是”,有些畏缩地站了起来。
  沈箴就商量李氏:“我看,既然大舍有这天份,不如过了年,请个先生在家里坐馆,让舍哥提早入学。”
  李氏笑道:“老爷这样决定,再好不过。常言说的好,因材施教。看舍哥这势头,我们家怕是又要出进士了。”说完,就望着大舍笑了起来,“舍哥,你说是不是!”
  小孩子是最敏感的。
  他望了望一旁垂睑低头的陈姨娘,又望了望满面笑容的李氏,期期艾艾的,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来。
  沈箴不由调侃道:“希望不要是个读死书的就好。”
  李氏则笑道:“他年纪还小,没定性,跟着什么人,学什么人。你好好给他找个先生,自然就会成材了。”
  正说着,有小厮进来通传:“户部给事中叶素和萧飒求见老爷。”
  沈箴很是茫然,还是听到沈穆清“啊”了一声,这才记起来萧飒是谁。
  他“哦”了一声,先是吩咐了欧阳晖去见萧飒——欧阳晖是跟了沈箴近三十年的幕僚。
  沈箴根本不会见萧飒……
  沈穆清有些汗颜。
  她总是会忘记沈箴的身份……
  小厮应声而去,沈箴转身,眼角扫过沈穆清时,他又改变了主意:“请他们到花厅坐。”
  (存稿本不多,加上这段时间一直很难抽出时间写文,想加更,但一直没能实现……苦笑……只能视写文的进度来加更了……但一定会提前通知大家,不便之处,还请大家谅解!明天中午12点左右会加一更。每增加300分加一更的承诺依旧不变……请手中有票票的姊妹还能一如继往地支持吱吱,谢谢大家了!)
  
第二十六章 有客临门(周末加更一章)
更新时间2009…11…15 11:42:53  字数:3348
  
   小厮应声去了,李氏忙吩咐陈姨娘给沈箴更衣,让田妈妈抱了大舍回去:“老爷有客。”
  大舍怯怯地望向沈箴。
  可沈箴已转身离去。
  陈姨娘的神色一沉,急步跟着沈箴去了。
  田妈妈见了,忙抱了泫泣欲坠的大舍退了下去。
  沈月溶的失望就更是无法掩饰了。这还是她第二次见到沈箴。第一次,只来得及行了个礼,这一次,她还准备找个机会好好的说说自己的事。
  只有李氏,嘴角有了淡淡的笑意,问沈穆清:“你可是认识来访的人?”
  沈穆清笑道:“叶素叶大人,就是那天给我们家送信的人。”
  李氏点头:“那倒是要好好谢谢才是。”
  沈穆清口里应着,心里却想着等会怎么找个借口去花厅偷偷看看。
  结果沈箴前脚刚走,后脚就有小丫鬟进来通禀:“太太,定远侯夫人拜访。”
  李氏和沈穆清都微微吃了一惊。
  定远侯梁渊的长子梁伯恭娶了王盛云的六女王温惠,而王盛云和沈箴又一向有些不对盘,因此梁、沈关系虽然不错,但也称不上亲密。定远侯的夫人冯氏,乃德庆侯冯颉的嫡长女,是京都的贵妇圈里有名的贤良淑德,她的德容言工都曾被太后娘娘在后宫的嫔妃和公主面前胜赞过的。她一向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今天又不是过年又不是过节的,她怎么会到家里来做客?
  李氏心里纳闷着,却丝毫也不敢怠慢。
  同朝为官,也是有个三六九等的。这梁家是有爵位在身的,属于超品了,相比起沈箴的从一品,身份地位上说起来总是要高一些。
  李氏忙吩咐汪妈妈把人请到朝熙堂的敞厅奉茶,自己则在陈姨娘和橙香的服侍下梳头更衣,迎了出去。
  沈穆清目光流转,和沈月溶略略应酬了两句,就带着落梅回了安园。
  她脱了大红色刻丝百蝶穿花褙子,在白绫袄外面套了件蓝绿色绫棉比甲,不让落梅和珠玑跟着,一个人从角门出了安园。
  沈穆清准备到外院的花厅去看看萧飒在沈箴面前会是一副怎样的嘴脸——不管怎么说,沈箴好歹也是“政治局常委”,她就不相信萧飒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子遇到没有一丝的胆怯……
  落梅和珠玑看见沈穆清脸上那雀跃的表情,与平常的淡然大不相同,都在心里暗暗称奇。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轻手轻脚地远远跟着沈穆清。
  谁知沈穆清刚走到二门,戚妈妈就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姑娘,姑娘,太太让你快去敞厅奉茶!”仔细一看,又看见沈穆清穿着件丫鬟穿的比甲,口气不由急了起来:“定远侯夫人要见见您!”
  京都也就这巴掌大的一块地方,来来去去也就这几家豪门权臣,抬头不见低头见,她可不想因为一杯茶让李氏被人误会教女无方丢颜面。
  沈穆清忙折了回去,重新换了上那大红色的褙子,戴了簪钗环佩去给冯氏奉茶。
  冯氏今年夏天刚过的三十九岁的生辰。她身材高佻,相貌秀丽,举止温柔,神色端庄,一看就是那种出生名门嫁入豪门的贵妇。
  她看沈穆清的目光极其温柔,笑着接过了沈穆清奉的茶,象征性地喝了一口,然后就放到了一旁的茶几上,从手上褪了一只手串递给沈穆清:“见姑娘也是临时起意——东西虽然平常,却是敬惠大师开过光的。”
  李氏听着动容。
  这敬惠大师,是当今屈指可数的得道高僧,连太后娘娘都自称是他座下的弟子,身份贵不可言。他开过光的东西,哪里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