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三国之战神刘封 >

第120部分

三国之战神刘封-第120部分

小说: 三国之战神刘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群僚皆沉默不语。
    刘备将目光转向了诸葛亮:“军师,你可有何良策?”
    诸葛亮思索了片刻,淡淡道:“事到如今,想要挽回败局是不可能了,不过我等也不必灰心,我们手中好歹还有兵数万,梓潼、巴西二郡亦在我们手中。眼下的形势就算再坏,难道会比当年长坂兵败时还要糟糕吗?”
    诸葛亮也仅仅只是安慰之词而已。
    谁都知道,当年长坂虽败,但尚有转圜的余地,但现下荆州失陷,益州又没拿下,几万人和区区二郡被关在蜀中这般群山环绕的“天狱”之中,形势之险,比当年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场的都是智谋之土,对眼下的形势看得清清楚楚,又岂会因诸葛壳一番话就放宽了心。
    刘备眉头微凝:”话虽如此,可现在坐守此地也不是办法,总归得有所行动才是。”
    诸葛亮沉吟了半晌,暗吸一口气。”事到如今,看来我们已无路可选,只有动用张鲁这最后的一招棋子了。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三章 张鲁的羁绊
    “张鲁,张鲁……”
    刘备默念着这个名字,神情之间,阴沉之气在弥漫。、
    沉吟片刻,刘备道:“张鲁此人能雄踞汉中十佘载,想来必有些手段,不知他是否会同意我依附于他。”
    诸葛亮淡淡一笑:“主公放心,正如当年的吕布、曹操还有刘表,只要主公能带给他们足够的利益,对方没有理由不动心。”
    刘备犹豫未决。
    诸葛亮见状,又宽慰道:“主公放心,先前刘封入蜀时,亮就已经在暗中做安排,此番北依张鲁,必有收获。”
    徐庶也道:”事到如今,也只能依孔明之计,主公,事不宜迟,我们要从速做决断。”
    刘备思索再三,权衡眼前的局势之下,只得轻声一叹:“好吧,看来也只有如此了,传我之令,撤兵吧。”
    无奈的做出决定后,雒城的数万疲惫的大军,当天便开始向梓潼北部撤去。
    梓潼一郡,其实无险可守,而今刘封新得成都,声势如日中天,刘备自认难与之争锋。
    因此,刘备只得放弃涪县、绵竹、梓潼城等数座平原城池,大军向北撤往葭萌关。
    同时,驻守巴西郡的张飞也得到命令,令其将战线收缩,集中兵力退守位于大巴山口的巴西治所阆中,并与葭萌之刘备主力形成犄角之势。
    汉中,南郑。
    大殿之上,那个黝黑矮胖的中年男子,正自沉眉端详着手中那道帛书。
    帛书上每一个字迹,虽无多少书法精致可言,但一笔一画间却彻露着一种粗犷豪迈。
    这封帛书,正是出自于海内闻名的大汉皇叔刘玄德之手。
    而且,这还是一封请求依附的求援书。
    张鲁很兴奋。
    那可是刘玄德啊,被曹公称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曹”的人物。
    现如今,正是这样一个天下闻名的英雄人物,却落魄到要来依附我汉中张鲁。
    一辈子没有出过这穷山沟的张鲁,虽然号为一方诸侯,雄踞汉中十余载,但实际上却没见过什么世面,手底下声名在外的可用之人没有几个。
    但是现在,仿佛他的春天到了一样,先是西凉马超来归,现在又是刘皇叔。
    张鲁确实有点得意了。
    一个是杀得曹操差点陨命于渭水,一个是与曹操齐名的英雄,若是这俩人都成为我张鲁的部署,这将是一件何其荣耀之事。
    “主公,刘玄德来归,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呀。”
    阶下进言那人,满脸堆笑,眼睛眯成了一道线。
    说话那人,乃是张鲁麾下谋±杨松。
    杨氏乃是汉中土族大姓,张鲁虽以五斗米教治国,但他很清楚这玩意儿只能忽悠大字不识一个的寻常百姓,他之所以能雄踞汉中十余载,关键就在于他懂得拉拢当地的±族。
    杨氏一族,乃是汉中头等大姓,杨松在张鲁手下为重要的谋土,其族弟杨柏则执掌兵权,杨氏一族在张鲁政权中,可谓是权势炙手可热。
    一听到杨松此言,张鲁心情愈加的兴奋,忙问道:“此话怎讲?“杨松捋着枯黄的胡须道:“原因有三。其一,刘玄德乃海内英雄,若能归附,必能令主公声望剧增。其二,刘玄德目下所据葭萌关和阆中以北之地,皆是通往西川要害,如今不费灰吹之力为主公所有,对主公将来南取西川自是极有帮助……”
    张鲁听着是连连点头,要知道这些年来,他日夜所思的就是攻取西川。
    怎奈刘璋那厮虽然废物无能,但川北葭荫、白水、闻中等南下的重要关城皆为其所据,凭借着地利之险,刘璋轻松的抵挡住了自己的数度进攻。
    倘若能得到这些战略要地,自己取蜀的道路岂非更加平坦。
    …,,至于这第三点,刘玄德手中有精兵三四万,良将有张飞、赵云等辈,此等虎熊之士,若能为主公驱策,将来莫说玫取西川,就算平定天下也未尝没有可能。有此三点,主公对刘玄德的归附又有何疑?”
    杨松洋洋洒洒的大侃了三条好处,只得张鲁是心花怒放,欣然道:“那依子寿之见,我是应该接受刘玄德的归附了?”
    “当然要接受。”
    杨松口气斩钉截铁,“刘玄德乃海内英雄,既来投归,主公也不可怠慢,以免失了人心。如今玄德既在信中说正向阳平关而来,欲亲人汉中拜会主公,主公便当亲自出阳平关去迎接玄德,如此才能彰显主公礼贤下土之风。”
    当年刘备投奔袁绍,袁绍竟是亲出邺城三百里迎接刘备,以人家袁本初四世三公的尊贵身份,都能如此礼遇,张鲁便想自己也当如此。
    “好,那我就亲率三千步骑,西出阳平关去迎接刘玄德。”张鲁拍案做出了决定。
    话音刚落,阶下一人突然出班,大声叫道:“主公,此事万万不妥。”
    说话那人,身材高大、肌肉蟠虬,雄壮威武有如猛狮。一张棱角分明的脸上,五官配合恰到好处,漆黑打卷的头发散乱的披在肩膀上,浑身上下散发着北地男儿的粗野豪放。
    这个人,正是曾经的西凉雄狮马孟起。
    当初潼关一役,马超和韩遂的十部诸侯被曹操杀得大败,此后,马超虽凭借着在西凉的威望,数度复起,但最终却被夏侯渊击败。
    兵败无路之下,马超只得带着从弟马岱,部将庞德等千余骑,南入汉中投奔了张鲁。
    此时马超刚刚投奔张鲁不久,张鲁对这位西凉雄狮甚是欣赏,眼下还正在考虑是否该将女儿嫁与马超,以收取其心。
    他主臣二人的关系,可以说正处在“蜜月”期。
    一直沉默的马超,突然的一句“万万不妥”,自是极有份量,立刻让张鲁兴奋得意的表情立时紧张起来。
    至于那杨松,神情却顿为不悦“孟起何出此言?”张鲁忙问道。
    马超走到大殿中间,喉结蠕动,大声道:
    “刘备依吕布而吕布亡,依袁绍而袁绍败,依刘表而荆州灭,每一个他所依附过的诸侯,不是败亡,就是基业反为其夺,最近的刘璋就是极好的一个例子。如此一个不祥之人,主公若是接纳其归附,岂非引狼入室?”
    马超的一席话,如一瓢彻骨的冷水,当头泼在了刘璋的脑门上。
    原本的那股兴奋劲,立时消散大半。
    张鲁陷入了犹豫。
    见得此状,杨松马上道:“孟起这都是欲加之罪也。那袁绍败亡,是因其废长立幼,致使诸子自相残杀。
    吕布三姓家奴,当年走投无路,刘玄德好心收留于他,他却恩将仇报,反夺徐州,此等无信无义之徒,其死乃咎由自取,又与玄德何干。
    至于那刘表,在其有生之年,玄德可谓对其忠心耿耿,后来的荆州也是从曹操手中所得,又怎能说他是背叛了刘表。”
    杨松不厌唇舌,慷慨激昂的替刘备一通的辩护,不过其所说倒也确有其理。
    张鲁犹豫的神情马上又坚定起来。
    马超面色愈沉,话锋一转又道:“就算如此,但刘玄德终究乃枭雄,如果主公亲自与他会面,到时候他忽起歹念加害主公,夺主公汉中之基业,又当如何是好。”
    张鲁刚刚才坚定起来的信念,一听马超这话,马上又重归犹疑。
    杨松冷笑道:“玄德在信中也说了,只率一百亲兵前来面见主公,孟起难道是担心,刘玄德会蠢到只带一百人来就想加害主公,夺取汉中吗?”
    “好了好了,我知道你们都是为我设想,就不要再争了。”
    马超与杨松私下不和,这一点张鲁也知道,他二人现在的争吵,多少也夹杂着个人的情绪,张鲁便有些听不下去。
    那二人被斥,顿时都不敢再吱声。
    这时,张鲁将目光转向了阶下另外一人,问道:“子茂,此事不知你有何看法?”
    张鲁所询问那人,正是帐下谋士阎圃。
    此人与杨氏不同,他本为巴西南充人,早年在汉中为吏,后张鲁得汉中,便成为其麾下谋土。
    这个阎圃在汉中没什么复杂的关系网,平素献计行策,多能秉公而论,张鲁每遇不决之事,反倒更喜欢征求他的意见。
    此刻的阎圃,一旁静听了许久的争论,心中其实早有判断。
    张鲁一问,阎圃便道:“玄德来归,有利于主公,主公理应接纳。但此人乃枭雄,亦不可不防。圃以为,主公可借着出阳平关迎接的机会,顺势将刘玄德带回南郑,用富贵将其软禁于南郑,然后再借其名,徐徐吞并其1日部,而后为主公用,如此,方才两全其美之策。”
    阎圃的这番话算是说到了张鲁的心坎上,说实话,他还真的有点担心成为吕布或是刘表第二。
    对于阎圃之计,杨松没了意见,马超却道:“主公若真想接纳刘备归附,那此番主公去迎接刘备,超请求一同前去,从旁保护主公周全,叫那刘玄德即使心怀不轨也不敢轻举妄动。”
    马超的这一份护主之心,让张鲁着实有些感动,他微微点头,欣然道:“难得孟起有此忠心,好,你就随我率三千步骑,一同出关去会一会那刘皇叔吧。”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四章 恩师
    成都。、
    那座曾经属于刘璋的,金碧辉煌的大殿中,此刻,高居于上的,却是年轻的刘封。
    一个以奇迹般的速度,在夹缝中崛起的天下第二号诸侯。
    “启禀主公,黄别驾来报,雒城刘循与张任已将兵权交割,目下正赶往成都面见主公。”
    侍从报上的这个消息,让刘封和在场的新1日臣僚们均是暗松了一口气。
    就连一向胸有成竹的刘封,对于张任是否会归降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这位以刚烈闻名的老将,曾经的历史中,雒城被破后,可是宁死也不肯投降刘备的。
    雒城一地乃成都屏障,倘若不能以和平的手段取得控制权,对于平定整个益州,只怕还要经历一番波折。
    所以,张任的归降,让刘封所有的担心都烟销云散。
    刘封当即下令,升张任为讨寇将军,并因刘循主降有功,为其刘氏一族增加一县的食邑,令其随父一同迁往公安城。
    先前张任等将未降之时,刘封怕逼迫太紧,促使其北投刘备,眼下张任即降,刘封遂尽起成都之军,星夜赶往雒城准备大战刘备。
    刘封从荆州带来的兵马不过两万,自入蜀以来,先后收降了孟达、严颜、蒋琬以及成都刘璋诸路降军,如今再加上雒城的两万降军,刘封在益州的总兵力已近八万。
    尽管这其中有六万是益州兵,军心并未完全归附,但仅凭这兵马的数量,对刘备军已足以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
    一天之后,刘封率成都之兵抵达雒城,会同黄权所收降的两万雒城军,总计五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向北推进。
    这一回,刘备又发挥了他的专长。
    当刘封大军未抵雒城时,刘备就率其主力果断的撤兵北退,一路干脆利落的放弃了绵竹、涪县、梓潼县等梓潼南部诸县,一口气退往了剑阁以北。
    当刘封马不停蹄追至剑阁关时,得知刘备的主力已经退守葭萌,剑阁以北只有赵云率两千人断后,徐徐压阵而退。
    直到这个时候,刘封才恍然省悟,原来刘备这老奸巨滑的家伙,又要故伎重施,准备去忽悠汉中的张鲁去了。
    以刘封现下的实力,他倒是希望刘备在恼羞威怒之下,决意在成都平原上跟自己决一死战。
    现实却是,刘备一如既往的头脑清醒,果断的退出平原地带,把主力集中在了白水关、葭萌关至阆中一线的大巴山脉之间,摆出一副凭险据守的架势。
    刘备这么一做缩头乌龟,刘封便无计可施了。
    在益州方定,人心归及抚定的情况下,动用大军去耗以时日的强攻险关,显然不符合利益所在。
    何况,刘备而今北依张鲁,以汉中为后盾,若是强行攻打,反而容易引起张鲁的激烈反应,徒增一个新的敌人。
    而眼下,剑阁雄关已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凭借着这座通往成都的大道上,最为重要险峻的关城,无需太多的兵马,便足以抵挡来自川北的进攻,保卫成都平原的安全。
    故此,权衡再三之后,刘封决定停止进攻的脚步,集中精力恢复益州所受的战火创伤,安抚人心,巩固自己对益州的统治。
    不过,在听说刘备军断后之兵的主将是赵云时,刘封灵光一闪,忽然生出一个念头。
    锯齿般的云层无力的趴在天边,火一般的晚霞从云层的夹缝中射出,仿佛一个受伤的人正在流淌着鲜血。
    如血的残阳下,赵云坐骑白马,倒提着银枪,缓缓的行走在队伍的最后边。
    再一次回眸南望,他仿佛看到山峦的那一头,成都,那一座梦想之城,正在向他挥手诀别。
    浴血奋战了这么久,到头来,却还是没能踏人那座城市,而且,连原本的家也一并没了。
    血战无数,到头来,依然是一场泡影。
    轻叹一声,赵云转过头来,继续默默的前行。
    方走几步,耳膜中陡然间传来细小的动静,轻微如落地的尘埃一般,疲惫的士卒们无人听闻,惟有赵云这样绝顶无双的武者才会感知得到。
    那是马蹄奔腾的声音。
    是追兵!
    赵云俊朗的面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