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铁血大秦 >

第119部分

铁血大秦-第119部分

小说: 铁血大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成决策。
    议事事顶如下:
    第一、有关立国制度:
    根据太史令与阴阳家研究的推论,以周火德,故一切以赤色为尊贵,而秦代周德,是以水克火,从其所不胜,因之秦地德性是水,本来秦始皇欲改一年自冬李十月开始,十月一日为首日,但扶苏觉得不妥,这样会搞乱百姓们的时节概念,不利于数百年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和耕种传统,所以劝止之,仍按旧历!
    秦皇室衣服,旌旗,旄节,皆以黑色为之,数则以六计算,兵符,六符,法冠皆六寸,车驾长六尺,以六尺为一步,皇帝车鸾用六马。
    改黄河为德水,以为水德之说。
    天下百姓改称为黔首。
    二、有关国家的行政制度。
    封建诸侯是以往天下战祸不息的根源,今后不能再蹈覆辙,不再建封自已儿子为诸侯,象征始皇的公正没有偏心,这一点扶苏也没有因为自已的特殊身份加以反对,反而全力赞成,于是在秦始皇和扶苏二位当朝最强力人物的决策下,秦国终决定不再封建!
    如今奏国版图东至海及朝鲜,西到临洮,羌中,南抵南荒野蛮之地,北据德水为塞,以阴山和辽东为界,所以皇帝治国要能如手之使臂,臂之使指,必需有完美的行政组织。
    中央行政组织以皇帝为首,不受法令限制,可随时交议立法或自行立法。
    中央政府首脑分为三公及诸卿,三公为——
    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务,总领百官奏事,统理地方上计考课,任免中低级官吏,主持朝议。
    御史大夫:掌理监察,辅助丞相,又称为副丞相,秦王政为加强对众臣的监管,着重提升了御史大夫的地位和权力,而廷尉则由原本公降为九卿之一!这一点扶苏倒也没有反对!
    太尉:主管军政,在军令方面为皇帝兼统帅的参谋长,发兵与将军任命,由皇帝亲自以符节行之。
    诸卿为——
    奉常:掌宗庙礼仪。
    郎中令:掌宫殿门禁,并统领在殿中侍卫的诸郎官。
    卫尉:掌宫门屯卫兵及宫殿安全。
    廷尉:掌刑法,并统率金国郡县亭里尉,形成严密的司法网。
    治粟内史:掌国家粮谷财货。
    典客:掌安抚及处理归顺蛮夷事务。
    宗正:掌皇家宗室事务。
    太仆:掌皇室舆马。
    少府:掌皇家私有的山海池泽税收,以供奉皇室。
    并权设——
    将军:征伐时任命,平时则镇抚新占领地,不需要时召回归府。
    博士官七十人:掌管图书文籍,并备皇帝顾问及参与朝议。
    太史:掌史实记载,天文地理报告及其他有关国运吉凶的预测。
    地方行政组织方面,共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鄣郡、会稽、颖川、场郡、泗水、薛郡、东郡、琅琊、齐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代郡、钜鹿、邯郸、上党、太原、云中、九原、雁门、上郡、陇西、北地、汉中、巴郡、蜀郡、黔中、长沙与内史(秦国关中本部)。
    地方政府则有
    郡:
    郡守:最高首长,掌一郡政事。
    郡尉:掌兵役,军训及刑法缉盗。
    监御史:由皇帝直接派遣至各郡,监察郡守及郡政。
    2县:万户以上设县令,不满万户设县长,为县最高首长,综理政务。
    县丞:主管司法。
    县尉:主管军事及缉盗。
    3乡:
    三老:掌教化。
    啬夫:司狱讼及征收赋税。
    游彻:巡禁盗贼。
    4亭(每乡辖十亭)设亭长。
    5里(一亭十里)设里长,辖百家。
    并行互相纠举连坐之法。
    划一度量衡,一切以秦制为准。
    统一币制:金国通用两种货币,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
    统一文字:命李斯主持这项工作,依据秦文大篆理归纳成更为简便的‘隶书’,通用于狱政通信和私人民间。
    三、为维持永久和平,应采取的重要措施:
    销毁兵器:没收全天下民间兵器,聚集在咸阳,铸成钟等实用器具,并铸成十二个各重二十四万斤的大‘金’人,放置咸阳宫廷内,作为这项行动的象征。
    毁弃国内原诸侯所建长城及军事要塞,只留燕,赵为防御胡人入侵的长城,以防止乱民据用造反,同时铲除交通障碍。
    掘通各国为军事需要所筑的川防,疏浚以后作为水路交通及农田濯溉水利之用。
    迁移天下豪富十二万户至咸阳,一方面加以监视,使他们不再在本土产生分化作用,另一方面也可充实首都的财富及繁荣。
    以上议决,始皇交丞相,督导百官一一执行。*********
    至此,巍巍大秦,一个华夏大地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正式诞生,然而,它会否如历史上一样灿烂而短命呢,这不禁成为压在扶苏心头一块沉甸甸的巨石!
第二章 顺势
    这一日的清晨,天色虽然有些阴沉,但薪年宫议事殿内的议政仍然在进行,如今天下初定,秦始皇却也并不敢怠于政事!
    众人正议论处理一些在执行前日诸般一统国策时带来的问题时,忽然间议事殿下远远传来一声长长的呐喊声:“鸿翎急报——!鸿翎急报——!”
    众朝臣一惊,立时停止话头,向殿下望去。便见黑沉沉的天色中,一名鸿翎急使正飞步而上,高举着一个赤红锦盒!
    鸿翎急使奔到近前,被郎中令蒙毅拦住,蒙毅接过急使的锦盒,大声道:“陛下,有前线紧急军倩!”秦始皇点了点头道:“呈上来!”
    “喏!”蒙毅领命,带甲上殿,将锦盒递了上来o
    当蒙毅来到玉阶之下时,秦始皇挥了挥手,赵高奔了下去,将锦盒接过,亲自打开。验明无虞,方呈于秦始皇!
    秦国令:鸿翎急使不得近王,近卫甲士无诏不得近王,所呈书简等物未细察不得近王!这都是秦始皇担心刺客行刺而颁布的法令,不过,在扶苏看来实在是防范过度了,有点小题大作,风声鹤唳之感,不过也难怪:权力越大的人越怕死!
    便见秦始皇细阅报信竹简,脸色顿时大变,怒道:“匈奴又寇上谷,渔阳,九原,云中四郡,杀死,掳走我大秦边民十余万!真是岂有此理!”秦始皇脸色铁青,怒发冲冠;“哗啦”一声大袖一甩将身前王案所有的奏简等物全部给扫倒在地,长声而起。咬牙切齿的道:“无耻,卑鄙,强盗!”
    众人近年来未尝见过始皇如此暴怒,一时不禁吓得心惊胆战,惶恐不已!
    扶苏闻言大怒,心道:“这也怪不得父王生气,天下刚刚平定,正在努力进行统合的工作,在这时节,匈奴大举来犯,岂不是故意往父王脸上抹黑!这让自诩干古一帝,威震天下的父王如何不暴怒异常!”
    李信起身昂然道:“陛下,匈奴头曼单于贪婪成性。以往我大秦忙于征战六国,不及理会于他,便连连寇边犯境;实在可恶!如今我七国归一,他竟又统兵来犯。实在是对我巍巍大秦蔑视已极,徽臣奏请陛下,兴大兵灭之,以正国威!”
    众大臣闻言纷纷起身,大呼小叫:“对,讨灭匈奴,割了头曼的狗头!”“我大秦天威不容亵渎!以血还血!”一时间,大殿内纷纷攘攘,文武百官群恃激愤,一致要求对蹬鼻子上脸的匈奴蛮寇与以迎头痛击!
    而在众人纷纷攘攘之时,扶苏则一言未发,只是静静的想着自己的心事o
    始皇面色稍缓,扫视群臣。忽见坐于首位的扶苏竟然一声未吭,不禁有些奇怪。始皇挥了挥手,众文武们立即停了下来,始皇阴沉着脸。冷声道:“王儿。诸卿都有发言,你为何一言不发?”
    扶苏闻言起身道:“父王,儿臣在想,匈奴是一定要打的,否则任其连年犯境,岂不等于让我大秦以身饲虎,会让其越养越大,后患愈甚!但是如何打,何时打,这却是值得思量!”
    始皇面色又缓了缓,点头道:“那你又有何建议?”
    扶苏恭声道:“匈奴举族骑兵不下二十万人。彪悍血勇,来去如风,可以进行长途远程奔袭,我大秦防不胜防!所以要打匈奴,必须解决四个问题o
    一、骑兵问题:只有骑兵对骑兵才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我大秦骑兵目前虽然在技术上领先匈奴。但是在兵器上落后于匈奴,在马种上落后于匈奴。在机动性和远程奔袭能力上也弱于匈奴。除了少量精锐骑兵以外,目前我大秦并没有可以与其直接对抗的骑兵部队!若不顾此实恃,强自遣大军出战。我军战力弱于匈奴,再加上不熟草原地形,恐怕要十战九败!
    二、防御问题:游牧民族对于农耕民族来说具有先天的优越性。匈奴人的财产屈指可数。往往用一两匹马便可轻易驮走。可以说草原之大。无处不是匈奴人的家园。所以。匈奴人来去如风,飘忽无踪。在战略上他们具有先天的优势。可以轻松的任选地点对我大秦发动先发制人的进攻。
    而我农耕民族,无论是房屋。田地。家俱等等没有一样东西是可以卷巴卷巴就能带走的。所以在战略上有先天的劣势,处于被动防守的境地。
    而要想抵消匈奴人的这种先天优势。只有想办法限制匈奴人的这种飘忽性,最好的办法便是筑长城。我大秦可以将秦长城。赵长城。燕长城连成一气,这样绵延万里的巨大防线可以轻松将匈奴人将在长城之下,匈奴人战略上的先天优势也将不复存在,我天秦便可安全的在长城之后积草屯粮。寻机打击匈奴o
    三、补给与道路问题。要灭匈奴。就必须深入草原,茫茫的草原上往往数十里乃至上百里不见人烟。在这种情况下,大军的补给必须完全依靠于后方供应。而不能像征战关东一样可以就地征集。这样大军出征所须的补给将是一个极其骇人的数字。所以不解决补给问题妄言出征只能是自取其辱!而要有充足、及时的补给,凭我大秦目前的交通情况根本难以办到。解决的办法就是:修路!修筑一个连通全国的优良高速道路网,这样便可以倾举国之力向北方前线运送补给。我大秦才能有获胜的可能。
    四、钱财问题。建骑兵要钱。筑长城要钱。准备大量的补给也要钱,所以要想击灭匈奴,所需的花费必将是天文数字,而且也不可能在一两年内就获得彻底胜利,必须有做好持久战的打算,所以必须有非常优秀的经济人才来统管全国财政,这样才有可能筹集到足够的军费o
    但即便如此。这样对于我大秦经济的要求非常高,虽然我大秦富有四海,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儿臣认为:以三年时间先修一个联通全国的高速道路网。再以三年时间筑成一个横贯大秦北方的万里长城,而在这六年时间里。我大秦可以一边积草屯粮。一边改良骑兵,这样六年以后,估计我大秦就可以对匈奴发动连绵不绝的致命打击,一举解决北方边患!
    以上皆是儿臣愚见。请父王圣裁!本书转载16K文学网www。16k。cN”
    众文武闻言哑然,刚才头脑发热,纷纷叫打,现在一听扶苏这般分析过来。这才发现问题严重。以如今大战之后的国力。根本现在就难以支撑起这样一场庞大的战争。所以一时也不禁有些气馁!
    但也还是有人对扶苏的建议有些异议。大将杨端和出言道:“武安君适才所议几点都颇为精僻,为老成谋国之言,但臣认为筑长城不妥。要知道。迢迢万里之遥,耗资必然极为巨大,虽有我秦,燕。赵以前所筑长城为根基,但恐怕也有掏空国力之虞!而且长城处处设防也等于处处不设防。匈奴人若集中兵力攻其一处。也并不是不能攻破,而长城一处若破,其余全线便都成了摆设!所以臣认为不妥!”
    扶苏闻言摇头道:“杨将军此言谬矣!有了长城。匈奴人即使想攻入中原,也只能集中兵力攻其一处,但是诸卿想过没有,要是没有长城,会怎么样!”扶苏提高了声音,厉声道:“我告诉你们,若没了长城:我大秦北方将处处都是漏洞。来去如风的匈奴人将会像进自家院落一样轻松。随时派个数百上千人的小股部队都可以轻易杀入中原骚扰和劫掠!有了长城。匈奴人一年可能杀来一两次,但如果没有长城,匈奴人只能一年会杀来几十次,上百次!为了我华夏民族万世永安,我大秦即便花费再大代价,也必须筑成长城!”
    “对,对,君上说的是!”诸文武纷纷赞同,杨端和想了想,也赦然道:“未将考虑不周,让君上见笑了!”
    秦始皇思考了半晌,欣慰的道:“王儿所言甚善,攻打匈奴这事的确急不得!就让匈奴再器张几年吧!王儿,你回去以后,将适才所言拟成具休条陈呈上,朕再仔细思考一下!”以秦始皇之英明和睿智,看问题自然一点即透,但即便如此,始皇面色还是有些不悦,不免有些悻悻然o
    扶苏忽的灵机一动,出言道:“父王。打仗首先需要的便是金钱,而我大秦目前最缺这方面的人才,儿臣去年游历齐楚,发现了一个善于内政和理财的天下奇才,足可为我大秦筹措到足够的钱财!前日。一直没有时机荐于父王。如今国家正须用人,父王可否接见此人一下?”
    李斯一听慌了,治栗内史韩通可是李,赵一党的人物,扶苏此言分明是对九卿之一的治票内史之位虎视眈眈啊!
    李斯看了看韩通,韩通这时也正在冒冷汗,心知不妙,但此时也不敢出言,若惹怒了尚在气头上的始皇,可不是好玩的,只好偷偷看了一下始皇身边的赵高,心中暗暗叫苦!
    这时始皇闻言大喜道:“有如此理财能手,此人姓甚名谁?”扶苏笑道:“此人姓萧如何,淮上隐士,为儿臣访得!儿臣可以向父王保证,此人理财之能冠绝天下,若朝中有人能超过他,儿臣甘愿输他万金!”
    众人闻言大惊,扶苏这般看重的人才,看来定非寻常之人!
    始皇也有些意外道:“看来王儿对此人十分有信心吗。这真让联有点迫不及待想要见他了!王儿,就定在今日下午如何?联在南书房亲自接见于他!”
    扶苏大喜,内心暗乐。心道:“好,治栗内史的位置跑不掉了!又可以狠狠打李斯,赵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