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逆流直上:马云管理日志 金错刀 >

第2部分

逆流直上:马云管理日志 金错刀-第2部分

小说: 逆流直上:马云管理日志 金错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折点。一方面,这段惨痛的美国经历肯定给马云造成不小的心理创伤;另一方面,马云也因祸得福,他不仅触摸到了互联网,也因为在赌城拉斯韦加斯赢了600美元,拥有了互联网创业的第一笔启动资金。

行动指南

祸兮福所倚,换一个角度看待你创业路上的艰辛与磨难。
1995年3月,我回到杭州,我对我们校长说我要辞职了。

我就是要搞互联网,那个时候互联网还叫Internet,没法翻译,我们叫Internet网。我借了两万块钱,租了套房子做办公室,用家里的家具,就已经用了一万多块钱,最后还剩三四千块钱,那时候真是很惨的。

令人惊奇的是,我给杭州的一个朋友的公司——钱江律师事务所做了一个网站,反馈很好。那个时候中国的网站真是太少了,我们觉得中国的第一批网站是杭州第二电视机厂、望湖宾馆、钱江律师事务所,因为中国网站挂上去的太少了,所以效果特别好。正好中国正在参加世界妇女代表大会,我们的望湖宾馆网页做上去以后,许多世界妇女到了杭州以后,专程过去看看望湖宾馆。钱江律师事务所的那位朋友把网站挂上去后,自己也忘了,他的传真号码留的是家里的电话,半夜三更老是有人打电话给他。那时候效果很好,我们也很有信心。但是速度实在是太慢了,整个中国出口只有64K。

——马云2001年在厦门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在同时期的互联网界,马云算是一个异类,他不懂技术,不懂互联网,甚至不懂经商,却一头扎进互联网这个大江湖中。但是,市场总会对那些先行者进行奖励,正是因为市场一空二白,所以,一个简单的创新就能赢得喝彩。马云触网时的第一批客户,如钱江律师事务所、杭州第二电视机厂、望湖宾馆等,都获得了不少的反馈。这也算是市场对大胆创新者的奖励。

行动指南

大胆创新,制造与众不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才会对你有所奖励。
1995年4月我注册了公司,1995年8月,中国上海才开始连上互联网,在这期间的4个月,我就被别人看成一个骗子。别人说我在说谎,在说一个不存在的东西。第一个homepage我们是怎么做的?我们跑到客户那儿推销,没人相信我们。俗话说:兔子先吃窝边草,先从朋友下手杀起。先和他们说互联网怎么怎么好,让他们把资料给我,他们将信将疑地给了我资料,我就把资料通过EMS寄到了美国,我在美国的朋友做好一个homepage,又把它打印出来,再通过快递寄回杭州,我拿去给朋友看,在网上有这么个东西,朋友怀疑我是不是编造出来的,我说,好,这是电话号码,你可以打电话问问他们,是不是有这么回事,你可以给法国的朋友、德国的朋友、美国的朋友打电话,电话费我出,如果你觉得有就好,如果觉得没有,那就算了。他们证明有了,也付了我们一点点钱。

1995年8月,中国上海刚刚连通互联网的时候,我是上海的第8个注册用户。为了证明我不是骗子,我就把电视台的朋友叫到我家,我说:这是一台486电脑,今天我们上网看看,你得替我证明,我不是骗子,果然有这样的东西存在。拨号上网是从杭州拨到上海的长途,上海的电脑连接到美国。第一个页面出来,花了三个半小时,而且才出了一半,那时还没有网景浏览器,还是旧式的浏览器。这就是当时互联网的情况。走到今天为止,人们还在埋怨互联网,说互联网太慢。对我来说已经是太快了。

——马云2001年在厦门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马云“触网”的同时,他的同龄人张朝阳,刚刚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担任麻省理工学院在中国的联络人,一年后,互联网教父级人物、张朝阳的导师尼葛洛庞帝决定给张朝阳投资2万美元开一家网络公司;王志东已经创建了四通利方公司,并且因为开发了中文之星而名扬中关村;而后来的网络游戏之王陈天桥这时已进入陆家嘴集团,任总裁秘书。

总之,马云的出发点很低很低。所以,证明自己也就变得如此重要。

行动指南

对于一个创业者而言,第一堂必修课即是:想尽一切办法证明自己。
1995年4月我注册了公司,1995年8月,中国上海才开始连上互联网,在这期间的4个月,我就被别人看成一个骗子。别人说我在说谎,在说一个不存在的东西。第一个homepage我们是怎么做的?我们跑到客户那儿推销,没人相信我们。俗话说:兔子先吃窝边草,先从朋友下手杀起。先和他们说互联网怎么怎么好,让他们把资料给我,他们将信将疑地给了我资料,我就把资料通过EMS寄到了美国,我在美国的朋友做好一个homepage,又把它打印出来,再通过快递寄回杭州,我拿去给朋友看,在网上有这么个东西,朋友怀疑我是不是编造出来的,我说,好,这是电话号码,你可以打电话问问他们,是不是有这么回事,你可以给法国的朋友、德国的朋友、美国的朋友打电话,电话费我出,如果你觉得有就好,如果觉得没有,那就算了。他们证明有了,也付了我们一点点钱。

1995年8月,中国上海刚刚连通互联网的时候,我是上海的第8个注册用户。为了证明我不是骗子,我就把电视台的朋友叫到我家,我说:这是一台486电脑,今天我们上网看看,你得替我证明,我不是骗子,果然有这样的东西存在。拨号上网是从杭州拨到上海的长途,上海的电脑连接到美国。第一个页面出来,花了三个半小时,而且才出了一半,那时还没有网景浏览器,还是旧式的浏览器。这就是当时互联网的情况。走到今天为止,人们还在埋怨互联网,说互联网太慢。对我来说已经是太快了。

——马云2001年在厦门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马云“触网”的同时,他的同龄人张朝阳,刚刚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担任麻省理工学院在中国的联络人,一年后,互联网教父级人物、张朝阳的导师尼葛洛庞帝决定给张朝阳投资2万美元开一家网络公司;王志东已经创建了四通利方公司,并且因为开发了中文之星而名扬中关村;而后来的网络游戏之王陈天桥这时已进入陆家嘴集团,任总裁秘书。

总之,马云的出发点很低很低。所以,证明自己也就变得如此重要。

行动指南

对于一个创业者而言,第一堂必修课即是:想尽一切办法证明自己。
我还记得刚刚从西雅图回来,准备成立公司的时候,那天晚上我叫了24个朋友到我家,他们都是我在夜校的学生,包括一个82岁的老太太。我们开了个会,我说我们要做个Internet,说实在的,我对技术一窍不通,要讲一个根本不懂的东西真是像痴人说梦一样。

我讲得糊涂,大家听得也糊涂,最后有23个人说:这个事情是不能干的,绝对是不行的,干了是要闯祸的。只有一个人说:你要是真的想做的话,你倒是可以试试看。这个人现在在浙江省农业银行。我第二天早上想了想:干了,不管怎样,我都干下去。所以我说,我比今天的许多年轻人都强。有好多人都是:晚上想走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早上起来骑车又上班去了。

——马云2001年在厦门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当时,互联网教父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说,“互联网精灵的尖叫是大型公司走向覆灭的丧钟”,而那时杨致远才刚刚创建雅虎。互联网这个新生事物太新了,在杭州,它更让人看不明白。这种背景下,马云的独特思维就显现出来了,他后来回忆道:“其实最大的决心并不是我对互联网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觉得做一件事,经历就是一种成功,你去闯一闯,不行还可以掉头。”

行动指南

有一个好想法,就要抓住它,勇敢去闯。
1995年我们成立的第一个公司叫中国黄页,直到1997年底,我国的互联网才开始抬头,这个时候在杭州发展得很艰难,我们要一家一家地敲门,一家一家地做。

到1997底,市场还没有热,但感觉要热起来的时候,国家外经贸部把我请去,到北京市做外经贸部的网站。到北京之前,外经贸部的所有与互联网有关的网站都是我们帮助建的,那时候也是脑袋一拍就去了北京。我很少骗人,但是我骗了同事。当年在我的公司有40多名员工,我要带几个去北京,许多人都很年轻,我当时和他们说北京怎么好,说得天花乱坠。他们说好,我们去。我那时对北京还不熟悉,和经贸部也只谈了一次,但我们在北京做得确实不错,14个月来,我们从来没有休息,《人民日报》把我们这些人称为“梦幻之队”。

到了1998年底,出现了质的变化,互联网大潮越来越热,我的理想不是在政府里当官员,我的理想是10年以内建一个很好的公司,所以我决定离开,离开的时候还没有想过要做阿里巴巴,那时候觉得中小型企业一定有前景,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一定会很好,到底要做什么还不是很明确,但时至1998年底,如果我还要这么做下去我就更像个官员,不像个商人了。

——马云2001年在厦门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1995年,一块瀛海威公司的广告牌竖立在北京白石桥路口。这块广告牌上写着:“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 500米。” 白石桥路口向北1 500米的魏公村。就是瀛海威公司所在地。早期,马云显然深受瀛海威的启发,中国黄页早期的名片就有明显模仿瀛海威的痕迹,它上面写着:信息高速公路已首先在杭州开通。

1995年,马云带着团队拜访了瀛海威创始人张树新,马云与张树新谈了半个多小时,之后马云说了一句话:“如果互联网有人死的话,那么张树新一定比我死得更早。”马云认为:第一,张树新的观念他听不懂;第二,她提的理论比马云的更先进。

行动指南

领先百步死,领先半步生。
走的时候我不准别人跟我回杭州,我跟我带到北京来的6个人说:我带你们来了北京,但我要回去,我想告诉你们的是,第一,你们可以留在北京,可以加入新浪,可以加入雅虎,我可以打电话推荐,应该问题不大,工资会非常高;第二,你们可以留在北京大机关里工作,会很稳定,工资也不错;第三,你们可以跟我回去创业,每人的月工资是500元人民币。你们跟我创业,10个月内没有休息日,回到杭州后,我们上班的办公室只能在我家里,我们租不起办公室,每个人租的住房离公司只需五分钟步行,你们打不起出租车,会很穷,10个月后如果失败了,我们再各奔东西,如果没失败,我们就继续往前走,你们认真考虑三天,如果决定了告诉我。

那真是不可想象的,当时互联网正热的时候,他们每个人拿两三万元的月薪都是很轻松的,他们都是高手。他们这些人出去三分钟后回来了,告诉我:我们一起回家。所以我们这些人都一起回到了杭州。在杭州,我们过得非常非常艰苦,在我家里日日夜夜地干。我们的每一分钱都用得很省,大家把口袋里的钱全部放到桌子上,我们规定:第一,不许向亲戚朋友借钱,如果我们输了就是我们输了,别你们爸爸妈妈来找我,那事情就复杂了;第二,把一年的生活费留出来,其他的都放在桌子上,总共50万元,我们估计能用到1999年的10月份,当时是1998年12月份。

——马云2001年在厦门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那是一段最为艰辛的日子。

1998年底,两次创业梦破的马云带团队去了趟长城,大家心情都很沉重,团队中的一个人突然号啕大哭,对着长城大声喊:为什么!为什么!离开北京前的最后一个晚上,马云和自己的团队聚在北京的一个小酒馆。那天下着很大的雪,众人边喝酒,边抱头痛哭,最后唱起了《真心英雄》。

行动指南

小虾米的鲨鱼梦从来不会一帆风顺,遇到挫折时,歌声也许最有力量: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从我外婆到我儿子,他们都会读阿里巴巴。

世界上几乎所有语言对“阿里巴巴”的发音都是“a-li-ba-ba”,也就是说全世界的商人都可以没有困难地接受我们网站的名字。

——马云2002年接受刘采访时的话

背景分析

1998年底,马云在美国餐厅吃饭时突然想到alibaba?这个域名,他随即问餐厅侍者,知不知道阿里巴巴?侍者笑了:芝麻开门!马云跑到街上又问了几个人,回答都是:芝麻开门。马云最终从100多个名字中选择了阿里巴巴。在神话故事中,阿里巴巴喊了芝麻开门,发现财富后是分给大家的。作为一个品牌名称,阿里巴巴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运气、财富和善良。如果想做一个全球化公司,就需要一个这么响亮上口的全世界都知道的名字。

行动指南

你的企业是否有一个神奇而动听的好名字?

其实到了1999年6月我们已经没钱了。我们用钱很节省,必须打车的时候也只打夏利,这6个月里我们没日没夜地干,那时我们在全国有两三万会员,已经有很多人都知道我们了,名气比较大了,但也有很多人猜测阿里巴巴到底在哪里。

我们最早的策略是阿里巴巴迅速进入全球市场,利用国际资本,迅速开拓海外市场,同时培养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当时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炒得很热很热,但实际的东西没有什么,我们避开中国的“甲A联赛”,直接进入“世界杯”,打入海外市场。我们根本没有被看做是中国公司,很多美国人用了半天还搞不清楚,这是中国的公司做的。我们的时机掌握得不错,最后美国《商业周刊》通过各种途径分析出我们在杭州。我们不允许和亲戚朋友讲任何关于阿里巴巴的事,不是想保密,那时候和他们讲:我们要做80年的企业,要做世界上最大的网站。一定会被认为是疯子,因为那时下个月的工资在哪儿都还不知道呢。

美国《商业周刊》最后通过外交部,通过浙江省外办来调查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