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冈村宁次 >

第10部分

冈村宁次-第10部分

小说: 冈村宁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酒、无顾虑的谈话,了解到众军官皆归服,甚感愉快”。
    威信树立起来了,心情愉快的冈村整日忙于部队的日常训练,各方面工作开展
得也比较顺手。这时候,他开始尝到独居的寂寞。石田虽然跑来过几次,但一见其
他军官夫人们评头论足、啼啼咕咕的样子,作为一联队之长,他不敢过分造次,每
次匆匆亲热后总是赶紧打发她离开联队驻地,此时的冈村“感到了鳏夫的悲哀”。
    在国内部队的职任上,他仍然时刻惦记着中国的政局发展,等待着个人再展
“宏愿”的机会。白天忙碌后,一到夜深人静时,鳏居的冈村宁次常常辗转反侧,
盯着中国地图彻夜难眠。
    且说1927年至1928年的中国局势,云谲波诡。1927年3月,北伐军的白崇禧等部
进入上海,4月2日,蒋介石秘密召开清党反共会议,何应钦、李济深、白崇禧、李
宗仁、陈果夫和吴稚晖等参加。蒋称,“如果不清党,国民党就要被篡夺”,北伐
不能继续,国民革命就不能完成。会议一致同意清党。蒋介石、陈果夫以“中监委
委员吴稚晖”名义,拟制了一份《请查办共产党函》,称中共“逆谋昭著”,“十
万急迫”,应给以“非常之处置”。后来,这次仅有3名监委、1名候补监委(占监
委总数20名的1/5)出席的会议,被称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全体会议”,即
“清党会议”。
    4月12日凌晨,在蒋介石的部署下,杜月笙带人向上海工人纠察队各驻地发动突
然袭击。归顺蒋不久的孙传芳旧部周凤歧军借口“工人内讧”,收缴工人纠察队的
枪械。接着,蒋军四处捕杀共产党人,数天之内,在上海屠杀300多人,逮捕500多
人,5000多人下落不明。18日,蒋介石在南京宣布“国民政府”成立。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蒋介石决定渡江北伐。他于5月12日派蒋方震赴日本,谋
求田中内阁的谅解。田中悍然提出南军必须在徐州停止前进。5月16日,日本第2遣
外舰队开往山东沿海。22日,南军攻克蚌埠,向徐州推进。24日,日本陆相白川义
则在内阁会议上提议出兵“护侨”。27日,田中内阁以“就地保护侨民”为借口,
决定出兵山东。次日,日天皇裕仁裁可。参谋本部命令关东军第10师团第33旅团出
动。在南军打到徐州前夕,6月1日,日军在青岛登陆。7月8日,日军由青岛侵入济
南。12日,田中内阁批准向青岛增兵2200名。在日本人的撑腰壮胆下,奉系张宗昌
等部反扑徐州,蒋介石大败,南军退到长江以南。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实行“分
共”。南京、武汉两政府合流。国民党各派倾轧,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于8月1
3日宣布下野。由于中国局势发生变化,日本政府于8月30日宣布从山东撤兵。9月8
日,撤退完毕。
    但是,日本并没有改变其阻挠南军北伐的初衷。9月29日蒋介石访日,除拜访宋
家母女,追求宋美龄外,主要目的在于谋求田中内阁对他的北伐给以支持。11月5日,
田中与蒋会晤于青山私邸。田中明确地对蒋说,你应巩固长江以南地区,“可不必
急于北伐”。又说:“假如长江以南不能统一,其间共产党便会成长,即使一旦摘
掉嫩芽,仍会再次发芽生叶。”田中的逻辑是:如果“中国共产主义”发展下去,
势必“蔓延”日本,就会危及日本“国体。”蒋回答说,对共产党“非清除不可”,
但要求日本不要阻挠中国的统一。这次会晤双方仅就“反共”问题取得一致。田中
所提出的“不要急于北伐”,蒋介石没有应允。11月8日,蒋介石应国民党电召离日
回国。
    1928年1月7日,蒋介石复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他与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
分别统率4个集团军。4月7日,国民党中央宣布再次北伐。蒋亲自率第五集团军沿津
浦铁路北上。张宗昌抵御不力,南军于10日克台儿庄,22日打下泰安,逼近济南。
    当时日本驻济南的武官,就是那个在上海领事馆任内曾被冈村训斥过的酒井隆,
他的军衔已被晋升为陆军少佐。4月16日,酒井隆将济南一带的战况详细报告给国内,
同时请求出兵。陆相白川义则和参谋总长铃木庄六认为“时机适宜”,应立即出兵。
19日,田中内阁以“就地保护侨民”为借口,决定第二次出兵山东,派遣驻熊本的
第6师团一部5000人在青岛登陆,经青岛开往胶济铁路沿线要地。实质上日军接到的
是命令对青岛和胶济铁路沿线实行军事占领。为了抢先控制济南,东京命令驻天津
的3个步兵中队赶赴济南。4月20日晚,该部队侵入济南。21日,南京国民政府对日
提出了严重抗议。
    30日夜,张宗昌军北逃。南军于5月1日平静地开进济南。2日上午,蒋介石进驻
省督办公署。2个半小时后,日本陆军中将福田彦助率增援部队接踵而至。日军在市
内设置铁丝网,堆砌沙包,构筑工事,并擅自划定东西两个“警戒区”,禁止中国
军民通行。这样,济南出现了日本侵略军与中国军队对峙的局面。
    蒋介石希望日本人能够罢手。他在5月2日的日记中写道:“不屈何以能伸,不
予何以能取,犯而不校,圣贤所尚;小不忍则乱大谋,圣贤所戒。慎之,勉之。”
他一面电示抵日秘密联络的张群:“请以公私之关系,要求其克日撤兵。”一面通
过浪人恼信夫疏通,允以负担日方军费为条件,劝侵济南日军先撤回青岛。
    可是,日军早有预谋要制造事端。5月3日早上8时,日本代理总领事西田寰一,
驻济武官酒井隆和天津驻屯军小泉恭次中佐一行拜会蒋介石,声称:中国军队进入
济南,“军纪风纪都很好,很守秩序”,我军今天就要撤离济南,特来辞行。但当
他们离开总司令部不久,日本军队就发起了进攻。开始,一名徒手中国士兵途经日
军擅自圈划的“警戒区”,日军将其击毙。同时,南军宣传员在街上张贴标语,日
军出来干预。双方争执中,日军即开始射击。使济南商埠街头一时死伤枕藉。10点
以后,日军架大炮轰击中国军队驻地,第40军贺耀祖部被迫还击。在交火中,1个团
被日军包围缴械。下午,日军攻占邮政局、电报局。日本侨民中的“在乡军人会”
成员,配合日军在街头大肆搜查、捕杀打散的中国官兵,洗劫中国商店,滥杀和平
居民。在“五三”这一天,被日本侵略者野蛮屠杀的中国军民在1000人以上。
    尤其令人发指的是:日军践踏国际法准则,惨杀了中国战地政务委员会外交处
长、山东特派交涉员蔡公时等。3日深夜,木庭大尉率日军包围了山东交涉署,冲入
搜查。蔡公时用日语抗议:“我们是外交人员,这里是非战斗单位,不许搜查。”
日军将蔡捆绑起来,用刺刀逼他跪下。蔡公时不屈,日军竟割下蔡的耳鼻,剥光衣
服,肆意侮辱,终将蔡公时杀害,其下属17人尽被枪杀。侵略者还毁尸灭迹,交涉
署仅有1人侥幸逃出虎口。
    面对日军制造的济南惨案,蒋介石采取了退让方针。他下令中国军队“不准还
枪”。3日深夜,蒋派高级参谋熊式辉与日军参谋长黑田周一交涉,中国军队主力退
出济南商埠地区。
    然而,日军并不肯罢手。他们一面肆意颠倒是非,反诬中国军队抢劫和杀害了
日本侨民,为进一步扩大侵华制造借口;一面继续向济南增兵。福田彦助中将向东
京报告,诬称中国士兵抢劫了经销《满洲日报》的日本商人,日军“护卫”侨民,
才引起武力冲突。酒井隆在向陆军省汇报日人死伤情况时,竟把在战火燃起之后13
名日本人死亡夸大为“济南有300多名日本侨民惨遭杀害”。东京《时事新报》在头
版刊登了陆军省发布的这条捏造的新闻,肆意煽动。福田向军部谎称:南军在济南
附近有4万人,“对我方所怀恶意逐渐增长”。他认为:“目前正是日本对南方进行
断然惩处,以进一步解决中国问题之良机。”于是,田中内阁决定从关东军抽调第
28旅团增兵济南。陆军持强硬态度,参谋本部、陆军省共同拟定《对华方策》,竟
然宣称:这次济南事件是“中国人日积月累轻蔑日本人心理的具体体现”。要“显
示皇军的武威,使’全中国感到震骇”,根除中国轻侮日本的观念,“为在整个中
国发展国运奠定基础”。该《方策》的主要意图是以武力占领济南附近地区和胶济
铁路沿线要隘,然后看情况再移交外交谈判。在军事参议官会议审议之后,8日,田
中义一主持内阁会议,决定采纳对华方策》,并增派名古屋陆军第3师团开往山东,
天皇裕仁迅即裁可。
    5月9日,参谋本部向第3师团下达了动员令。13日清晨,冈村宁次手按军刀柄,
向在军营里整装列队的联队官兵训话:“关于此次出征,本联队长只以一言训示:
奉天皇陛下圣谕出征,是军人的荣誉,日本步兵联队虽多,但以我步兵第6联队最负
盛名。让我等官兵在军旗之下驰征中国山东,去保护我日本侨民吧!”
    14日,冈村率第6联队随师团主力从字品登舰,开赴山东。可惜,等他们在青岛
上岸时,济南城已被第36旅团等部队完全占领,眼看到手的“立功”机会飞掉了。
    原来,济南“五三惨案”发生后,蒋介石于当日深夜将中国军队主力撤走,但
同时又留下两团人马意在与日军周旋。为了完全占领济南城,肃清中国留守军队,
福田未等国内援兵到达,即于8日清晨7时发起了攻击。
    攻击开始时,日军首先轰击和摧毁了新城兵工厂、无影山弹药厂。接着,又野
蛮炮轰内外城居民密集地区。他们以西城墙各门及其他制高点为炮兵阵地,居高临
下地狂轰。城市火光冲天,居民被虐死者到处皆是。李延年、邓殷藩留守部队奋起
作殊死抵抗。10日夜,蒋介石下令“迅即撤离济南城”,李、邓才率部突围,在东
门外3里处遭日军伏击,除500人逃脱外,其余全部阵亡。少数未及撤退的中国官兵
一直在城内抵抗到最后壮烈牺牲。11日晨,济南城完全沦陷。在3天肆虐的炮击中,
济南城许多繁华市街变成一片瓦砾。日军在城内还肆意杀人抢掳,奸淫妇女。两所
前方医院300名伤兵全部被日军斩杀,有700多名俘虏下落不明。据济南事件受难家
属联合会调查,整个事件过程中,中国军民死亡6123人,伤1700多人。福田在给参
谋总长的报告中写道:“随着济南城的陷落,中国方面死者不计其数……日本陆军
的武威得到了充分的宣扬。”
    正是由于第3师团迟到了几天,冈村他们没赶上参与制造济南事件,战后审判战
犯时,冈村宁次的辩护律师才得以振振有词,宣称他的当事人在日军制造的济南事
件、南京事件等几起骇世暴行中,是所谓“清白”的。实际上,作为后援部队的第
3师团各联队在青岛登陆,给直接在济南城屠杀中国军民的其他日军部队,起到了撑
腰壮胆的作用。
    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冈村率领的第6联队驻扎在强占的一所学校内,担任师
团司令部及各后勤单位的警备任务。由于济南战事平息,冈村闲来无事,整日忙于
和上司、同僚拉关系,探听各方面情况。7月10日,他“接到国内铃木贞一的来信,
透露我又将被调回参谋本部,担任战史课长。事出意外,使人吃惊”。12日,冈村
宁次“午后拜访了三宅光治旅团长,以传闻我将被调回参谋本部为据,请求旅团长
帮助推脱”。16日,他从上司那里“更加确认我已内定参谋本部课长,感到烦闷,
盖因喜爱所指挥的第6联队和青岛之故。整整一天,甚觉没趣”。
    其实,早在济南事件发生之前,日本统治集团已经开始研讨蒋介石一旦兵临北
京、天津和山海关,日本对满洲应采取什么样的方针,注意力的焦点已不在山东,
而转向京津和东三省方面去了。对冈村和其他一批“能干”的军官进行新的调配,
恰恰表明了日军上层首脑对他们的倚重,只是不解此中意的冈村没有领会上司的这
份厚爱,还在那里悲悲戚戚地闹情绪。
    7月25日,冈村宁次接到了参谋本部的正式调令;与此同时,旅团长三宅光治少
将也接到了转任关东军参谋长的任命。午饭时,冈村“不忍与联队同事同席而外出,
独自外出进餐。晚归,与众共进晚餐时,皆潸然泪下,食不能进”。但是,离开餐
厅又和联队副官等人到街市饭馆去饮酒驱忧,结果“成了众皆泣之的悲痛酒”。
    8月17日晨,卸下第6联队联队长之任的冈村宁次,离开营房携行李到大和旅馆
暂住,等待命令回国。上午9时,与其他军官一起到青岛码头迎接新任的蜂须贺旅团
长和工藤义雄联队长。晚上。冈村出席了师团长为送旧迎新而举行的酒会,这时他
的心情转悲为喜,因为“据师团长副官对自己耳语,安满欣一师团长对我甚爱,说
冈村以热情使部下归服”。“又据接任的工藤义雄从国内带来的口信,陆军人事局
也说我是称职的联队长。因此,我的联队长生涯以成功而告终”。
    上司们对冈村在一年多联队长职任上的评价是:“该员没有陆大出身的优秀生
所表现出的骄傲自大,虽说有点神经质,却坦率且善解人意,自然而然能抓住部属
人心。”这次他独当一面统率一个联队所获得的自信与经历,对他后来再次离开机
关当上师团长、军司令官、方面军司令官等领兵大员之职,可以说增加了筹码。然
而,此番离去他所“衷情”的华夏大地,不知何时能归?他也舍不得离开曾朝夕相
处一年多的联队唆罗们。8月底,冈村宁次在登船别离青岛时,做诗一首:
        御旗下别战友独身离去,
        乘秋船出黄海此情凄凄。
        ……
    无奈军令如山,冈村宁次只得扶行李回东京去三宅坂报到,欲知参谋本部这次
给他安排了什么新差事,且听下章分解。   
   冈村宁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