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冈村宁次 >

第35部分

冈村宁次-第35部分

小说: 冈村宁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迟缓外,进攻张自忠右集团军的第16师团和第13师团,7天内分别前进了270公里和
200公里,使张自忠麾下各军的防御线基本崩溃。由于战功赫赫,藤田中将后晋升为
大将,任日本本土防卫关东方面军司令官;获洲师团长后提升为第6军司令官。
    值得一提的是,在武汉会战和南昌作战中,冈村因急于抢头功及主张使用两个
特设师团打所谓“翻身仗”,已引起过大本营首脑的不满,这次随枣作战,他与参
谋总长载仁和陆相坂垣征四郎的矛盾进一步公开化了。
    5月14日晚,第11军司令部举行盛大宴会,庆贺随枣作战的“胜利”,多喝了几
杯的冈村宁次对幕僚们愤愤地说:“在这次作战中,大本营竟特别下达大陆命令,
华中派遣军新任司令官山田乙三将军根据我们的计划于事后下达作战命令,这是表
明对身负军事重任的军司令官的不信任,我不能对此置之不理。而且,我当初即已
言明本次作战达到预定目标后即返回原出发地区,尽管如此,大本营仍以参谋总长
的名义发出同样的指示。似此做法,是把应由军司令官执行的任务不去委托军司令
官,而由东京一一发出指示,这说明不需要军司令官。我从东京出发时,虽然和陆
相坂垣约好今后不提任何不同意见,但反复出现这样问题,我只有称病告退。”
    城府极深且深谙统率之道的冈村宁次,从不当着部下的面表示对上级的不满,
幕僚们对他的这番议论感到惊愕,苦劝一番后,庆功宴不欢而散。
    冈村清楚,这是大本营内某些人和新来的顶头上司山田乙三有意损害他的威信,
自己在第11军干不长了……
    随枣会战仅打了半个来月。日方认为,日军在短短一周多时间内突破了中国军
队防线,攻城略地,进击迅猛,然后主动撤回原出发地域,达到了打击对方的目的。
中方认为,日军没有合围住自己,且在日军撤离后又及时跟进收复了失地。双方都
称自己是胜利者。
    不过,从数月后日第互互军敢于发动对长沙的攻势作战来看,日军确实认为李
宗仁第5战区已受重创,已没有实力在长江以北威胁武汉,进而牵制它的南下攻势。
    1939年9月开始的第一次长沙会战,是冈村作为军司令官指挥的最后一次大规模
进攻战役。成耶?败耶?且听下章分解。   
   冈村宁次        
      第二十四章  受挫长沙城下
                    冈村南下战薛岳,双方部署无漏缺;
                    国军将士斗志起,湘北大地洒热血。
    话说冈村宁次通过随枣作战,缓解了江北的后顾之忧,便把注意力又移到了江
南:老对手中国第9战区。
    1939年8月,他提出了第11军下一期作战的所谓《江南作战指导大纲》。内容规
定:军的作战目的为击败第9战区的粤汉沿线敌中央直系军主力,乘蒋军衰退之形势
进一步挫伤其继续战斗的意志,同时确保军作战地区的安定。具体行动方针是:一、
军主力(约两个师团为基干)在隐蔽中做好准备,大概在9月下旬开始行动,将粤汉
方面之敌军主力消灭在泪水河畔,在此期间,约以一个师团策应军主力,事先将高
安附近之敌消灭,再转向修水河上游捕捉该方面的敌军。二、实施本作战以奇袭为
主旨,尽量在短期内结束战斗,然后恢复原来态势……
    8月下旬,冈村调整部署,井采用声东击西的迷惑宣传,加紧调兵遣将。日军在
武汉的报纸、广播电台大肆宣称将要进攻湖北宜昌,另一方面,第11军各部队正加
速向湘赣预定地点集结,并囤积了大批作战物资。
    本来,按照冈村在《江南作战指导大纲》里提出的设想,这次作战没有一定要
攻占长沙的目标,出动的兵力为3个师团。恰巧在战役准备期间,日本政局又发生变
化,平沼内阁仅执政7个多月就下台了,8月30日阿部信行内阁上台。9月1日,希特
勒进攻波兰;3日,英法宣布与德国进入战争状态。阿部信行利用欧洲战争全面爆发
之际,狂称“要决以全力解决中国事件”。为了达到此目的,日大本营撤消原华中
派遣军,于12日在南京成立了以西尾寿造为总司令、坂垣征四郎为总参谋长的中国
派遣军司令部,统一指挥在华的所有部队。西尾和坂垣这次因人事变动分别从日军
教育总监和陆相的位置上下来,他们亲自来华的目的,就是扩大作战规模,其中第
一个军事行动就是进攻长沙。
    长沙是中国第9战区的指挥中心,而该战区为中国战场的主体,共配置54个师的
兵力(其中很多是嫡系部队)。日军企图通过进攻长沙,达到击溃、消灭中国军队
主力之目的,对中国政府施加压力,以期中国问题早日解决,然后腾出手来去抢夺
英法无暇顾及的远东殖民地。
    日军这次投入会战的部队是第6、第33、第101、第106共4个师团,以及从江北
各师团中抽调人员组成的上村支队、奈良支队。总兵力约10万人。其中,第101、第
106师团部署于赣北方向;鄂南方面主要是第33师团;第6师团、上村支队和奈良支
队,部署于湘北方面,这里将是日军攻击的主要方向。
    大战开始前,冈村又按老习惯“遍访了各个师团,进行训示和恳谈。这次,于
9月13日首先飞往安义,访问了第106师团;17日又乘飞机和汽艇到江岸的城陵矶访
间了上村支队;并进入洞庭湖在岳州登陆,访问了第6师团;18日乘火车和汽车访问
了较远的大沙坪的第33师团;19日午前乘汽车访问了桃林的奈良支队;当天午后到
达设在咸宁的军战斗指挥所”。随行的幕僚吹捧称:“作战发动前夕,军司令官乘
飞机、汽车、汽艇遍访了各作战部队,这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唯有将军那样自发
的热情和不减壮年的体力,才能作到这一点。”
    再说中国方面,第9战区所辖范围是湖南省及赣、鄂部分地区。薛岳为战区代理
司令长官并兼任湖南省政府主席。战区共辖52个步兵师及其他特种部队和游击队,
兵力之多,居当时各战区之首。其部队在沿洞庭湖东岸的新墙河、通城、武宁、靖
安、奉新及锦江沿岸与日军对峙。为防止日军南下进攻长沙,薛岳在长沙以北借助
新墙河、汨罗河、捞刀河、浏阳河等天然屏障,设了几道防线,以阻击日军于湘北、
赣北地区。还在同年4月份,蒋介石估计湘北迟早要有一战,遂给第9战区确定了如
下作战方针:“利用湘北有利地形及既设之数道防线,逐次消耗敌人,换取时间。
敌如突入第二线阵地(平江与汨罗江线),我军应以幕阜山为根据地,猛袭敌之侧
背。万一敌进逼长沙,我应乘其消耗既大、立足未稳之际,以预伏置于长沙附近及
以东地区之部队,内外夹击,予敌以致命打击。”这一方针比较符合实际,据此,
薛岳将自己对战区的战略部署的核心归纳为8个字:后退决战,争取外翼。         薛岳在躁动不安的7—8月间感觉到了一场大战的临近,将战区部队部署为:
    赣中高安、奉新、靖安以西地区为战区前敌总指挥兼第19集团军司令罗卓英指
挥的第1集团军第58、第60军和第19集团军的第19、第74军和康景濂的游击纵队。
    武宁以西地区为第30集团军司令王陵基所指挥的第72、第78军。
    杨森的第27集团军防守渣津并游击于咸宁、崇阳、蒲圻地带。
    关麟征的第15集团军防守湘北新墙、营田、测阳以及九岭、渣津地区。
    第20集团军商震部担任洞庭湖防守,控制常德、桃源等地区。
    第4军控制长沙、衡阳;新6军、新3军、新5军控制株洲、醴陵、湘潭;第11师
驻守岳麓山,作为预备队。
    战区的另一个预备队第70军驻在长沙附近,作为机动。
    从戎以来经历无数次大大小小作战、有“百战将军”之称的薛岳,抗战以来颇
有战绩,淞沪之战他曾率部顽强固守;徐州会战中,他曾在兰封之战中痛击过土肥
原师团;南浔线之战,他在万家岭几乎全歼了日军的一个师团。但是,在南昌作战
中他失败了,输得很惨。眼下,他已预感到了一个雪耻之机的降临。
    9月14日,也就是冈村视察第106师团的第二天,该师团及第101师团一部,首先
在赣西方面向驻会埠的中国守军第184师发起进攻,揭开了第一次长沙会战的序幕。
按冈村的计划,这次会战,日军将分别从赣西、鄂南和湘北三个方向向长沙进攻,
其主力配于湘北方面,赣西方面的进攻和第33师团在鄂南的进攻乃是策应性作战。
    湘北主攻方向,冈村集中了其精锐第6师团、奈良支队、上村支队及海军陆战队
一部分。守卫这一地区的中国军队是以关麟征为总司令的第15集团军(下辖第52、
第79、第37军共3个军)。9月18日,该路日军约5万人配有飞机支援,向新塘河以北
的中国第52军前沿阵地发起攻击,一场激战由此展开。新墙河全长只有80里,第52
军是关麟征手下最能打的一个军,曾参加过台儿庄战役。军长是关一手提拔起来的
张耀明。18日、19日两天,双方在下燕安、大桥岭等阵地反复争夺,张耀明本着逐
次抵抗、消耗敌人的方针,顽强作战,失去阵地后,常常“几经肉搏冲击,又完全
夺回”。其中,守卫草鞋岭阵地的官兵英勇牺牲精神,尤为悲壮。
    该阵地守军是张耀明属下第195师第1131团第3营,全营官兵500余人,营长史思
华少校。
    从20日开始,奈良支队的两个联队即向草鞋岭猛攻,史思华利用险要地形顽强
抗击,激战到22日黄昏,全营已伤亡过半,但打了两天居然没有丢掉阵地。
    骄傲的日本军人惊愕了。从踏上中国土地的那天,他们一直以装备精良、军事
素质优秀的优势同人数多于自己的中国军作战,屡战屡胜已经使这些侵略者觉得:
他们进攻的箭头拐向哪里,哪里就会被占领。而现在,从火力判断,固守阵地的守
军绝不会超过一个营,可是却硬是把他们两个联队5000余人阻在了地图上都找不到
具体位置的草鞋岭面前。
    他们不敢再轻视眼前的中国军人,在又一个攻势失败之后,支队长奈良亲自跑
来进行新的调整、部署。
    难得的战斗间隙,史思华营长也在整理自己的部队。按照师长覃异之给该营下
达的任务,他率领所部在师的警戒阵地,主要是迟滞日军,为全师调整部署争取时
间。现在,已经在此阻挡敌人近3天了,任务已经完成。
    但史思华此刻却不想撤。我们人不如人,枪不如人,才让凶残的日寇欺凌到如
此程度,这憋在心中的积郁,现在终于有了迸发的机会。他深知前哨战斗对后续战
斗的影响。既然全营一多半弟兄都长眠在了这里,他也不想生还了,他想以全体壮
烈殉国的精神,让日本人看看中国军队不可侮。
    黄昏时分,覃异之师长的电话接到了阵地,指示:“史营长,你们已经按照预
定任务阻挡了敌军的攻势,现在任务已经完成,如无法坚持,不得已可向东撤……”
    不待覃异之话说完,史思华就激动地打断他:“师座,军人没有不得已的时候!
既然你把阵地交给了我,只要还剩下一兵一卒,都要与阵地共存亡!”
    覃异之显然也被他的激动情绪感染了,在电话中沉默了半晌,竟不知如何说好,
最后他颤着声音说:“史营长,向全营官兵表达我的敬意!”
    放下电话,史思华对全体官兵大声说:“弟兄们,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师座
说我们可以撤退了。但是,我们有一大半的弟兄已经永远撤不了啦,我身为一营之
长,不想生还,决心与阵地共存亡。你们中有愿意撤的,现在可以走了,我不阻拦。”
    草鞋岭上死一般沉寂,大家都坚定地注视着自己的营长,谁也不挪步。
    第二天太阳落到山坳里的时候,第3营官兵全部阵亡。
    日军支队长奈良晃少将,毕恭毕敬地向他的敌人躬身致敬……
    战后,为褒奖史思华营的悲壮事迹,国民政府在当时激战的地点专门修建了一
座纪念碑。
    日军拿下草鞋岭、马家院等重要阵地后,几支部队会同南犯,压迫第52军主力
退到新墙河南岸。
    9月23日晨,日军第6师团在80多门大炮的火力掩护下,由“稻叶四郎中将亲临
指挥,从七步塘附近强渡水可没膝的新墙河。张耀明率守军乘日军行至河中央时,
轻重火器齐发,日军死伤无数,联队长山村治雄大佐亦被击毙。日军随后出动10余
架战机,对中方阵地俯冲轰炸,工事多被炸毁,不少人被活活埋在掩体内,但守军
并未退缩,待日军第二次渡河时,又奋起阻击。就这样,日军8次渡河,均未成功。
于是,稻叶师团长下令大量施放毒瓦斯,毒气顺风飘向南岸,第52军守卫阵地官兵
始呈惊恐状态,终使日军得以渡过新墙河。
    日军奈良支队也在河床较窄的杨林街等处强渡,企图绕过中方依新墙河、汨罗
江筑起的两道防线,从侧面把中国军队压迫至洞庭湖岸进行围歼。守军第195师在覃
异之师长率领下,为挫败日军企图,保证战区其他部队行动,在此处进行了顽强的
抵抗。激战中,该师某营在营长阵亡、4个连长或亡或重伤的情况下,所余士兵由一
位排长带领,继续坚持战斗,直到24日晨接到转移命令后,才撤离阵地。
    第52军是关麟征指挥过的部队,曾在徐州会战中与之较量过的坂垣征四郎评价
说:“关麟征的1个军应视为普通支那军10个军。”蒋介石也曾在武汉珞珈山军官训
练团讲话时说:“中国军队如都像52军那样战斗力强,打败日本军队是不成问题的。”
这次湘北厮杀,该军果然英勇。
    日军在正面攻击第52军的同时,又以上村支队在海军舰艇支援下,在洞庭湖东
岸登陆。23日晨,上村支队在伯罗江口附近的营田等处登陆成功。这一带是第37军
第95师的防守地段。由于日军事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