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冈村宁次 >

第46部分

冈村宁次-第46部分

小说: 冈村宁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的说法,立即表示同感。经过几年之后,我在南京陷入向何应钦投降的窘境,何
的预言,果然言中。”
    在中日全面战争爆发2年半以后,日本开始尝到了苦头。冈村在1940年初的一次
日记中写道:“那次芦沟桥事变,一开始就是错误的。造成的原因是:(1)缺乏全
局的认识,对当今中国要求统一的觉悟判断错误。(2)轻视对作战成果的消化,政
务不统一,煞费苦心于建立新政权。(3)对蒋介石的人格、实力的错误估计,日本
内阁过于频繁的人事更迭和海陆军意见不统一。(4)由于陆军当局的强硬态度,不
注意蒋介石的面子,失去了早期解决的机会。”
    他认为,芦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没有稳定的战略,朝今夕改,放弃不扩大方
针是个失策;而占领南京、武汉后,近卫内阁发表“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声明
更是错误的。他不同意抛开蒋介石,另立汪精卫政权,“扶植没有武装力量的汪政
权组织政府,逼迫重庆政府的想法,是根本不了解中国的人才会作出的。历史经验
告诉我们,没有实力的政权是维持不久的,孙中山就是一例”。
    1940年初,刚刚率第11军攻占武汉不久,他在日记中还写道:“(占领武汉后)
日本面临着的是,应如何与重庆商谈改善关系的问题,然而却热衷于搞汪精卫的工
作,完全把事情颠倒了。日本政府和陆军当局看错了蒋介石的民族主义性格和他的
实力。”在他看来,日军占领武汉后就此罢手,还来得及与蒋介石谈判停战的条件,
对日本是有利的,而让汪精卫成立新的“中国政府”,实际上等于否定了蒋介石的
存在。他认为蒋的性格不同于江,跟他谈判停战条件时哪怕只在形式上“对等”也
是可以的,即使要价高一些,或许也能接受,但要他像汪那样公然投向日本,是不
可能的,扶植汪政权上台,只能增强蒋抗战到底的决心。
    当然,作为日军高级将领,个人私下在日记里流露的看法,丝毫不影响他指挥
部队在战场上拼杀。对此,他曾自我表白道:“个人有不同意见,但一旦成为决议,
那么忠实执行是有教养的人应采取的态度。尤其是军人,必须服从上层领导所决定
的事,为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而尽职,这是军人的本分,我也经常教导部下这样做。”
    1941年7月,他到北平就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这一年日美两国关系急剧恶化,
人秋后达到决定性阶段。冈村在11月30日的日记中写着:“日美交涉毫无进展,帝
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重大时刻,我平时虽为乐观主义者,但思及战争前景,未免有
所忧虑。但是,作为部队的司令官,由于关系到部下的士气,对此只有闭口不谈。”
他的结论是:在没有解决日中之间的战争时,又发动日美间的战争实属下策。
    据那位著名卜师小玉吞象追忆: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爆发的当天,他立即
占卜一卦,结果断出凶兆,两天之后,他瞒着这个结果拜访冈村,请冈村谈出自己
对太平洋战争前途的看法。冈村当时回答说:“打卜新加坡,就必须停止这场战争,
这是唯一的时机。不过,要有卓越的政治家、外交家才行。现在究竟是否有这样的
人物呢?目前日本连一个小村寿太郎(指日俄战争讲和时的全权大使)都没有,怎
么办?”
    当许多日本人还陶醉于从南洋频频传来的胜利捷报时,冈村却在12月28日的日
记中,对天皇为什么同意发动这次战争感到不可思议,并流露了微词。具体战役他
力求一鼓作气。凶猛进攻,而在宏观战略上主张谨慎行事,对于一个高级将领来说
倒也并不矛盾。
    这次接到小矶内阁把对重庆工作全权委之于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的指令后,他
首先开辟了对重庆的无线电联络线。“至此,除我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时开辟的北
京(殷同,后为汪时璟)一重庆(王大祯)联络线之外,又开辟了一条无线电联络
线,联络相当频繁,但是,双方意见完全对立,无所收获。所以如此,盖因1943年
11月23日至26日。中、英、美在开罗会议上已确定战后对日处理方针,我方的情报
机关对此毫无所知,以致始终采取相当强硬态度。”当时,日本曾下最大决心,通
过冈村的无线电联络线告诉重庆:“中国派遣军亦可撤至山海关(需时一年),而
对方认为撤至山海关仍不满足,要求我撤出满洲和朝鲜才行。如此条件在当时不屑
一顾。但以后想来,作为投降条件来讲,当然是这样。”
    1945年2月2日,冈村早年在上海领事馆工作时的朋友船津辰一郎来南京告诉他,
重庆方面的代表袁良要与他见面。冈村随即在船津的陪同下,专程赴上海一处秘密
地点与袁会面。袁良离开重庆前见到了蒋介石,蒋要他带口信给冈村:
        1.中国与美国不可分离,但我认为中日合作对大东亚至关重要。
        2.因此拟于适当时机为日本讲话。拯救日本非我莫属。然日本人误
    解我的本意,实为憾事。
        3.望互相尽力克制行动。
    蒋介石并不希望日本元气丧失殆尽后停战,因为他一贯认为只有中日两国合作,
才能抵制苏联和亚洲共产主义势力。但碍于开罗会议上他对罗斯福和丘吉尔的允诺,
又不能再深说什么。冈村听了这一口信,认为蒋的意见有相当的准确性,“但因我
对开罗会议的决定一无所知。加之从1941年7月以来一直未回国,长期身居战地,对
正在衰落的国内情况亦不甚清楚,因而以蒋介石出言狂妄,竟未予理睬。蒋介石当
时所讲确是真心话,实际上他已想到了日本被打败之后的事,想得很周到,是想尽
量使日本在没有太大损失的情况下结束战争。”
    随着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节节失利,日本已尝到了两线作战的苦果,也意识到真
正会置它于死地的对手是美国,而自恃实力强大的美国是不会于战争中途且胜利在
望之际,坐下来与它谈判什么停战问题的。它只能幻想通过“1号作战”的军事打击,
再作些让步,或许能拆散中美联盟,先结束中国战争,然后再集中力量去对付它的
主要敌人。但明鉴利害的蒋介石已明确告诉日本,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与美国不可
分离”,日本却未怎么在意,“作了许多无谓的事”。冈村战后追忆,“凡是在开
罗会议以后对重庆做的工作,都没有什么成效。事后想,我方真是不识时务,太不
了解情况了”。
    同年3月4日,何应钦派遣使者余万青至南京,冈村没有出面,只是派一个叫延
原的参谋与之晤谈,并将一封信转交给何应钦。事后冈村说,这封信写了些什么忘
记了,可能是些无关紧要的一般问候性言语。
    小矶内阁虽将重庆工作全权委之于冈村宁次,“但急于谈判的阁员绪方竹虎等
人却在东京直接进行所谓缨斌工作,其实缨斌与重庆有密切联系之说,纯属谎言,
故我等未予利用”。他见东京方面在究竟由谁来主持这项工作上变来变去,没有一
定之规,重庆方面在原则问题上也没有妥协的意思,便索性将此事不了了之。
    就在日本对重庆工作一筹莫展之际,冈村接到了大本营的新指令:“中国派遣
军总司令官应准备击退在中国沿海登陆的美军主力,打乱他们的作战企图,确保大
陆的主要地域,并要相机削弱重庆的军力。”
    这个指令虽仍认为冈村的注意力还应主要放在东部沿海,但“相机削弱重庆的
军力”一语,实际上是最小限度地承认了进攻四川方案的实施。为此,冈村袜马厉
兵又要准备新的军事进攻了,他的主攻目标是湘西。欲知详情,看下章分解。   
   冈村宁次        
      第三十一章  湘西最后一战
                    兴师动众攻芷江,自不量力忒勉强;
                    一锤买卖蚀了本,撤兵收马噩运降。
    湘西战役,在日本的战史书籍里称为“芷江作战”。
    湘西与川黔桂鄂等省接壤,夹在湘、资、沅三大水系中间,东临长沙、衡阳,
南瞰桂林、柳州,西枕芷江盆地。这一地区还是进出黔、川,威逼贵阳,迂回重庆
的军事要冲地带。湘西若失、贵阳危急,重庆将陷于不保。向该地区进攻,原是冈
村宁次提出进攻四川作战方案的第一步,方案被大本营否决后,他内心却始终不肯
放弃进攻四川的念头,一直在窥测时机。在其积极争取下,大本营同意他原方案的
第一部分一进行芷江作战,但批准的目的则主要在于摧毁美军在芷江的空军基地。
    在上一年的日军“1号作战”中,中美空军在衡阳、零陵、宝庆、桂林、柳州、
丹竹、南宁等地的7个空军基地和30余个飞机场,相继被日军占领或捣毁。在1945年
3月开始的鄂北老河口之战中,那里的美军机场也被战火摧毁。这样,芷江机场就成
了美国战略空军在华的唯一的前方机场。该机场经美军扩建,规模宏大,从这里起
飞的美重型轰炸机不但沉重地打击了在华的日军战略目标,也直接威胁着台湾一带
的日军设施。东京大本营并且认为,在日军进行抗击美军登陆中国沿海的作战时,
从侧背芷江机场起飞的中美空军,将会给日军造成重大伤亡。因此,必须拔除这颗
钉子。
    可见,在发动这次湘西战役的目的性方面,大本营与冈村的想法并不完全一致。
另外根据派遣军作战主任参谋的回忆,各个司令部对这次作战的想法,也不完全一
致。被指定承担湘西作战任务的日第6方面军,其司令官冈部直三郎大将起先就反对
冈村进攻四川的计划,他认为这次作战是冈村变个花招来推销其原案,是一次冒险
性试探,所以他不赞成搞这次湘西战役。不过作为下级,他必须服从冈村的决定。
这次方面军的主攻部队是日第20军,军司令官坂西一郎中将是个怎样的指挥官呢?
据载,“坂西将军豪饮,酒醉后行为古怪,语言粗暴。近来他已觉身体不适,或因
暴饮所致”。坂西的部下们私下发牢骚说:“军司令官可能是饮酒过量的缘故,有
些神经过敏。事无巨细,都要亲自处理,参谋们很不愉快。而且统率风度不够稳重,
缺乏体察实际情况的精神。”这个当年留学过德国的陆大高材生,如今已堕落为酒
鬼。他近年来豪饮成癖,无非是借酒浇愁罢了。
    随着帝国前景越来越不妙,日军高级将领的战意也日益衰退了。例如,3月份日
第12军布置进攻老河口地区作战方案时,该军司令官内山英太郎召集各师团长会议,
结果几个中将师团长在会上讨价还价,与内山讲条件。这在日军高级军事会议上,
还是破天荒第一次。最后惹得内山怒曰:“按你们的种种说法,这仗根本不用打了。
军队的最高使命是作战,至于天气如何,道路如何,是不用考虑的。”日军高级指
挥官战意之薄弱,于此可见一斑。
    冈村投入湘西战役的兵力共4个半师团,5万余人。其战斗序列概要如下:
    前线指挥官第20军军司令官坂西一郎中将,下辖:
    第116师团,师团长岩永汪,辖步兵第109、120、133联队,骑兵第120大队,野
战炮兵第122联队,工兵第166联队,辎重兵第116联队。
    第47师团,师团长渡边洋,辖步兵第131、91、105联队,骑兵第47联队,山炮
第47联队,工兵第47联队,辎重兵第47联队。
    第34师团,师团长伴健雄。辖第34步兵团,骑兵第34联队,野炮兵第34联队,
工兵第34联队,辎重兵第34联队。
    第64师团,师团长船引正之,辖步兵第69旅团的4个步兵大队。
    步兵第70旅团,旅团长川胜郁郎,辖步兵第54、55、132、133大队。
    关根支队,支队长关根久太郎,辖独立步兵第65、115、116、117大队。
    日军将要面对的中国军队,是由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亲任指挥的9个军26个师。其
战斗序列如下:         第4方面军总司令王耀武,下辖:胡琏的第18军,辖第11、18、118师;韩璇的
第73军,辖第15、17师;施中诚的第74军,辖第57、58、191、196师及暂编第6师;
李天霞的第100军,辖第19、51、36师;廖耀湘的新编第6军,辖第14、新编22师。
    第27集团军总司令李玉堂,下辖:杨干才的第20军,辖第133、134师;丁治磐
的第26军,辖第41、44师及炮兵团;弁庭芳的第94军,辖第5、43、121师及输送团。
    第10集团军总司令王敬久,下辖:侯镜如的第92军,辖第142、21、暂编15师及
炮兵团等。
    以上中国军队均为中央精锐嫡系。其中第18、第73、第74、第94、新编第6军等
共15个师,系由美军教官训练、美军顾问指导、全部美械装备的部队。仅这15个师
的战斗力就优于日军数倍,再加上另11个师,与日军参战兵力相比,中国军队占有
绝对优势。
    不仅当面力量对比不利于日军,就是整个后备力量中方也开始占据优势。1945
年初春,中印公路和输油管道已通至昆明,从印度输入的美国租借法案物资每月可
达6万吨以上。截至6月,中国军队全部美械装备和训练的36个师陆续建成。每师兵
员和火力与日军师团相比要强得多。此外,其他部队的装备亦大为改善,炮兵和装
甲兵获得加强。空军方面,仅美空军在华的各类战斗机、中型和重型轰炸机、侦察
机等就有将近千架,雷达、通讯和导航等设备也较日军先进,完全掌握了制空权。
在配合地面部队作战时,美国和中国空军对旧军纵深200公里内可以实行完全的空中
封锁。陆、空军综合力量对比,中国军队已占有了优势。
    但是,冈村宁次并不在乎这些。通过上年的“1号作战”和近期的老河口作战,
他麾下的侵略军仍占据着老河口—宜昌—秀山(湖南四川交界)—黎明关(广西贵
州交界)—平马(广西恩隆县东)之连接线以东(超越这条线作战须大本营批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