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柏杨全集 >

第596部分

柏杨全集-第596部分

小说: 柏杨全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急曰:「跳马呀,跳马呀。」一会又急曰:「该死,该死,你怎么不用炮,用炮准吃他的车。」这还是文明的。遇到京戏里刀马旦出身的朋友,说着说着,动起尊手,替你走起来啦。棋主伸手拿回,刀马旦心中不服,就又拿过去,一拉一扯,先起了内乱。臭棋阶级每自以为神机妙算,更不征求棋主同意,撩起马就跳,刚一落地,忽冬一声,丢了一个车,把棋主气得暴跳如雷,一叠连声声明那棋不是他走的,难道狗走的他也负责乎,于是棋坛变成战场,就非常热闹了矣。
   俗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个人一旦成了棋主,私心就非重不可,一脑筋如意算盘,别人则冷眼旁观,看得清清楚楚。这跟政治上的冒险一样,官崽大人眼往上望,一心一意,立正第一,别的都不管他娘。只有毫不动心的小民,在一边瞅着,发现他的椅子只不过一条腿,马上就要倒栽葱矣。果然不错,眨眼工夫,只听哎哟一声,跌得头破血出,这景象我们欣赏得多啦。
   旁观者清,必须有个先决条件,就是该旁观者一定得头脑冷静,而且必须得有相当的段数。一旦旁观者忠心保国起来,就也成了当事者的一份子,很难金鸡独立矣。如果再进入刀马旦阶段,就更勇不可当,对方如果也有看歪脖棋的在侧保驾,你一言,我一语,一时喧声冲天,好像踢翻了的马蜂窝,不打得头破血流,就算运气。
   所以棋盘当中特别警告曰:「观棋不语真君子。」那就是说,看歪脖棋没有关系,但不能插嘴,更不能像刀马旦那样文武全才,除了插嘴之外,还乱动手。常有些棋主,被对方的保镳指点得心脏衰弱,忍不住哀号曰:「老哥,我们是赌一块钱一盘的,你歇歇舌头好不好?」其声凄厉,不忍卒闻。
   
   
   悔棋?回棋
   不过天底下的事,登陆月球容易,而教看歪脖棋的歇歇舌头难。有这么一则故事,忘记出自哪一本书矣。两人下棋,却众声喧哗,他们就诅下滔天大咒,看歪脖棋可以,但不能乱出主意。谁要是乱出主意,谁家就遭天火,把他全家烧死烧光。恶咒之下,看歪脖棋的只好紧闭尊嘴,一言不发。可是爬到公堂之上,挨大老爷的板子,有能咬住牙关,不出一声的。只有看歪脖棋的,再严重的处罚,都挡不住心里奇痒。一开始时,还忍得住,几次要出手指点,话到嘴边,都重又咽回肚子,可是到了最后,实在憋不住啦,如果再不发表一点真知灼见,眼看就要憋死,就开腔曰:「你怎么不跳马呀,跳呀,跳呀,你只要听我的话。跳这一步马,我就回家救火。」
   呜呼,这股劲岂是天理国法人情压得住的哉?而且,看歪脖棋的往往都本领高强。一看棋主走漏了一着,瞧他打边鼓吧,瘪嘴曰:「臭棋,臭棋,瞎了眼都不能这么走法,还下棋哩,去棺材店打听价钱吧。」在棋主脑筋里,最最罪大恶极的,莫过于这种人,把他们的舌头钉到城门上,都不能消心头之恨也。
   「观棋不语真君子」既然成了「观棋乱说刀马旦」,则「举手无悔大丈夫」,自然也成为「举手必悔橡皮筋」。夫大丈夫下棋,举手无悔,不要说走错了步子不反悔,就是一不小心,把车送到对方象口里都不反悔;甚至被打了一个闷攻,老将活活闷死,也甘心认输,这才是英雄好汉的作风,敢作敢当,绝不装孙子。悔棋大王则不然,手跟棋子之间,好像拴着一根橡皮筋,忽然弹出了一个车,再忽然拉了回去,改走起来炮;炮刚放稳,对方正要举步,他却一橡皮筋又拉了回来。泱泱乎,枯手与棋子齐飞,面孔共棋盘一色,直把对方搞得心乱如麻,眼前直冒火星。
   这种悔棋,还可藉口对方没有动子,不算发赖。另有一种悔棋大王,悔起棋来,恐怖万状。我有一位朋友,现在日本当差,当他没有去日本之前,二人常常对垒,我费了千方百计,吃了他一个车,不行不行,语不云乎:「明车暗马偷吃炮。」哪有吃车不先嚷嚷的,这一步非悔不可,只有王八蛋才不准他悔。好吧,悔就悔吧,一会工夫,又吃了一个马,咦,这是什么话,你明明要吃兵的,怎么吃起马啦,柏老柏老,看你面似忠厚,却心怀奸诈,竟摆个圈套教俺跳,俺不走这个马。柏杨先生宽宏大量,不走就不走。该大王把马拿了回去;可是还不对呀,俺不走马,你岂不是要吃俺的车乎?俺的车原来在啥地方呀,俺也不走车,可是又不对呀,俺不走车,你岂不是要吃我的象,象丢了还免不了丢车,俺的象原来在啥地方呀;于是一连悔七、八步,一直悔到他认为可以吃我的炮为止。
   「举手必悔」不但是橡皮筋,简直是泼皮撒赖,譬如两国交战──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例,等到美国原子弹投到广岛,如果日本人嚷曰:「对不起,对不起,过去打的仗不算数,现在恢复七七事变前的局面,退出卢沟桥,退出平津,退出南洋群岛,咱们重新再打。」试想这种吶喊行乎哉?除了把美国佬气破了肚皮外,恐怕没有啥用。可是悔棋大王却理直气壮的悔棋。天良未两泯的,不过悔一步。心狠手辣的,他能悔两步三步四、五步,如上所言,一直悔到吃了你的炮为止,你不叫他吃都不行,盖你已被他悔得头大如斗。你说他悔棋后棋子摆的地方不对,好吧,你说怎么摆才对吧,连你也摆不出来矣。柏杨先生最怕跟这种朋友下棋,十下十输,而且肚子更胀。所以一旦悔棋大王找上门来,说破了嘴也推辞不掉时,我就教他指天发誓,谁都不准悔棋,如果悔棋怎么办。大王情急,马上赌咒曰:「谁悔棋谁是龟儿子。」呜呼,遭天火都挡不住看歪脖棋的乱说话,龟儿子又岂能挡住大王发急时带橡皮筋乎?
   对付悔棋,真不容易,《坚瓠集》上有一则故事,一人访友,时值中午,庭院里寂无一人,可是小亭石几上却摆了一副象棋残局。心里想曰:「下棋的人哪里去啦?纵然去厕所,也总不能二人一齐拉屎呀?」乃坐下来等,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姑妄数数棋子,却缺了一个「车」,疑惑不止。如此这般,一直等到日落西山,忽听泥沟里有人在哼,跑去一看,两位棋朋友正扭成一团,一个人拳足支撑,另一个人是有名的悔棋大王,一只手捏着对方的脖子,一只手伸到对方嘴里往外掏「车」哩。原来他的车被吃,非悔不可;对方不肯,他就要抢;对方无力招架,又怕该棋子被抢走,就一口吞到嘴里,硬是不准他悔;悔棋大王大怒,拿出真本领,从他尊口中往外硬掏。
   悔棋悔到掏棋程度,段数之高,真是惊人。柏杨先生那位悔棋大王朋友从番邦来信说,他已发明了一种「铁护指」,跟弹琵琶的铁指甲差不多,正申请专利;一旦获准,即大量制造,运回国内推销,作为其他悔棋大王们的秘密武器。他分析那位滚到泥沟里,掏了一下午都没有把「车」掏出来的缘故,实在是因为他一掏,对方就一咬,如果戴上铁护指就好像装甲兵,长驱直入,不要说一个「车」啦,就是大牙都能掏出来。柏杨先生接信后,也发明了更妙之法,吃了子根本不吞到嘴里,而咕噜一声,下了肚啦,他就木法度矣。不过我又怕他再发明一种「吸木石」,硬把该棋子从尊肚里吸出来。呜呼,危机重重,真教我们这些九段国手作难也。
   日本围棋名人赛,于前天(一九六五?九?十九)告一结束,林海峰先生跟田荣寿先生鏖战六个回合,四比二获大胜,登上「名人」宝座,诚如日本新闻界预言的,如果田先生胜啦,不过一条普通消息,而如果林海峰先生胜啦,那才叫大新闻哩。果然,林海峰先生以净赢十二目的压倒优势,把田先生一脚踢下宝座后,日本全国震动,各报纸各电台都像是着了魔。名人赛是《读卖新闻》主办的,《朝日新闻》一向不买账,可是这一次的新闻太大了,大得压不住,只好也派记者专访,大量刊载。
   消息传到台北,台北也像着了魔,这件事带给中国的荣誉,远超过「想当年」杨传广先生在罗马露的那一手。还有一点是,六局棋下来,足有两个月之久,任何国际间的竞赛,都没有这么大的魅力。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林海峰先生是中国人,假如他阁下是刚果人,恐怕劲头就差了矣。
   于是乎方以直先生,在台北《征信新闻报》上,写了一篇短文,曰〈世事与棋〉,娓娓道出四点感慨。呜呼,方以直先生由棋坛谈到世事,由名人战搜索到现代中国人的骨髓,令人恍然若有所失,也恍然若有所得。不过柏杨先生环顾四周,忽然也有许多感想,不得不发。
   方以直先生第一点感想曰:
   「后生可畏,万不可藐视青年人的存在,十七、八岁的毛孩子,毛手毛脚,你有许多理由瞧他不起。可是一转眼,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他就有有许多理由瞧你不起。青年人是明天,是未来,你无论有多威风,将来一切都要交给他。中年人和老年人,对毛孩子们的价值,要重新估计。」
   柏杨先生曰:呜呼,方以直先生错矣,这种年轻人是明天论,乃落后地区若美英法诸夷的观念。一九一○年代,这种观念曾一度侵入中国,谁不知道「儿童是国家的主人翁」乎?在当时这种观念固是时兴的,可是现在已经落伍啦,现在流行的新观念是人生七十才开始,应该重新估价的不是年轻,而应该是年老也。林海峰先生今年只不过二十三岁,距人生开始还差四十七年。只有柏杨先生,人生才真正开始不久,前途正不可限量哩。
   方以直先生第二点感想曰: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坂田当年推翻前任棋王,取得崇高的地位,而他一登此位,也就注定了终有一天被后之来者取代。一条河流中都是后浪推前浪,时间无情,令人感伤。《读卖新闻》主办名人赛,把围棋界人事递嬗的一幕戏剧化了,表演化了,也职业化了(「名人」有奖金、有待遇),于是万头攒动,看偶像之倒塌。这是一种相当残酷的安排。」
   柏杨先生曰:对这一点感想,我倒是没啥感想的。不过敝家乡有句俗话:「吃饱了凉粉让让座。」君去过公共厕所乎?眼看要拉到裤子里啦,可是里面那个小子却一直蹲在那里唱小曲,你说应该怎么办?是满面流泪,哀求他快出来乎?抑给他一块钱,请他屁股留情乎?当一切他都无动于衷时,是向警察局报案,请三作牌驾临评评理乎?抑索性自己下手,拖他出来乎?
   呜呼,拉屎拉完啦不叫残酷,教别人拉到裤子里才叫残酷。吃饱了凉粉走路不叫残酷,教别人活活饿死才叫残酷,然乎?不然乎?
   方以直先生第三点感想曰:
   「日本这个社会挺『奇怪』。坂田是上流社会的闻人,结交权贵,望重一时。二十三岁的林海峰,竟然敢向他挑战,没有人骂他『犯上』,林海峰一出手,坂田吃不消,也没有人来包围、来压迫,劝林海峰退出或放水,也没有流氓上门恐吓。坂田输了就是输了,大家接受这个事实,奇怪。」
   柏杨先生曰:这一点显然的不是日本社会奇怪,而是日本人差劲,不知道爱国第一。若干年前,台北出笼过「爱国裁判」,中国队跟洋人队赛球,哨音频吹,把洋鬼子吹得摸不着东西南北。日本人差劲的地方在此,其实用不着动用流氓,只要出一个「爱国公证」就行啦。林海峰先生不是放在「13十二」上乎,爱国公证顺手就挪到「10九」上,林海峰先生一定要叫起来,好啦,不叫还好,一叫麻烦就大啦,不仅「犯上」而已,难道我们这些堂堂有名的五六七八段,人格立地,道德冲天,还会跟你耍赖哉?你小子来日本时不过十岁娃娃,我们不分国籍,不念种族,培养你成了八段,给你一个成名的机会,下不过算啦,却说俺挪了你的棋子,天理安在?良心何方?于是林海峰先生身败名裂,没有一个人同情他。
   即令没有爱国公证,有爱国份子也行,打个电话,骂他忘恩负义,或写封黑信,说他思想有问题,林海峰先生照样招架不住。从此可看出日本这个国家,恐怕是没啥前途。
   方以直先生第四点感想曰:
   「既然没有『千年铁门槛』,坂田的失败,也像生物的死亡一样,是服从一种规律。我们,尤是围棋界人士,面对坂田的失败,应该有某程度的敬意,可是没有。只听见围棋界人士称快叫好,说坂田『自食其果,一世英名,付之东流』,把坂田卫冕的努力,说成『耍赖皮』、『垂死的挣扎』。坂田之败,丧失了他个人的一切历史光荣。难怪在许多中国人眼里,人只能得势,不能失势;只能胜,不能败;只能上台,不能下台;上台一条龙,下台不如一条虫。难怪我们三百六十行都有人不认输,死不放。」
   柏杨先生曰:中国人轻视努力而崇拜成功,是一种五千年传统优秀文化,翻翻二十六史就明白啦,成功的都是官,失败的都是贼。坐在堂上的都是正人君子,绑到堂下的都是乱臣贼子。岳飞先生被判了罪,连一代「圣人」朱熹先生都抚掌称快,百方诋毁。诸葛亮先生死啦,就有一位李邈先生,立刻上了一份奏章,说他「狼顾虎视」,应屠杀他的全家。呜呼,日本之所以国势日衰,亡国在即,其原因恐怕就是没有这种五千年传统的优秀文化。后生小子,不可不知也。
   以上是被动的感想,柏杨先生还有自动的感想。那就是话应该说回来,一个人当有办法的时候,如果张牙舞爪,挥棍乱打,他就得有挨别人接过该棍向他乱挥乱打的义务。日本九月份《文艺春秋》上,就曾照坂田先生的天灵盖给这么一下,该杂志在一篇短评中,提到坂田先生日正当中时,跟日本将棋权威大山先生一段谈话。坂田先生自以为所向无敌,就也犯了柏杨先生的毛病,寂寞呀寂寞,对大山先生曰:「老哥,我真羡慕你。」大山先生不知道他在发狂,所以大吃一惊,反诘之。你猜坂田先生说啥,他曰:「你还有一个对手升田,可以同你对弈解闷,可是我却没有对手啦。」这不仅是犯了柏杨先生的毛病,而且是犯了亚历山大先生的毛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