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大都督周瑜_2 >

第48部分

大都督周瑜_2-第48部分

小说: 大都督周瑜_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哈!”周瑜豪放大笑。作为一个纵横沙场多年的将军,他渴望那种能够浑洒自已一腔才华,统领千军万马的大战争。但,这并不是以攻杀为乐!这种战争须是行仁义之道。现在,既然曹操杀上门来,而他又必报孙策知遇之恩,那还犹豫什么呢?报知已之恩便是仁义!为江东百姓保一方平安便是仁义!将江东百姓置于明主治下而非嗜杀的曹操治下便是仁义!如此仁义之战,他又有何顾忌?他等的便是这一天!即使曹操不杀过来,他也会和孙策一同北伐中原,一统天下的!——如果孙策还活着的话!更重要的是,他有足够的信心打赢曹操,既然能赢,就不会让江东百姓遭兵火焚煮了!
  “主公!”周瑜目光炯炯地看着孙权道:“曹操并非诸公所说的那般可怕!依我看,曹操此番南征,犯了许多兵家之忌:北方未完全平定,马腾、韩遂为其后患,此第一忌!曹操之军多是北方青州之军,不习水战,与我熟悉水战的东吴抗衡,并无优势,而其所得的荆州水军、人心未定,此二忌!时下正值深秋,行将进入隆冬,马无草食,人不耐寒,此三忌!驱北方士卒,远涉江湖,不服水土,易生疾病,此四忌!这四忌,皆为兵家所大忌!曹操犯此数忌,又志得意满,实自取灭亡!将军擒曹操,就在今日!周瑜只需带精兵三万,进住夏口,保证为将军攻破曹操!”他侃侃而谈,一种自信的雄烈的光芒在眼中燃烧着。
  一席话说得整个大厅鸦雀无声!鲁肃、程普、吕范都频频点头,脸上都跃现兴奋的光芒。诸葛亮用敬重、感激、钦服的目光凝望着周瑜,不断地点头。其它主和的官员也暗暗点头。
  孙权的碧眼里绽放着兴奋的光芒,脸颊微微泛红,一动不动地盯着周瑜。
  “区区三万人要破曹操百万大军?公瑾固然雄烈过人,可未免也太气盛了!”张昭愤怒道,“曹操不是刘勋、刘繇!”
  “啪!”孙权猛一拍面前案桌,站了起来,碧眼里燃烧着兴奋和自信的光芒,这是刚才周瑜那番话为他点燃的。
  “公瑾说言极是!”孙权慷慨道,“曹操早想废汉自立了,只是忌讳袁绍、袁术、吕布、刘表与孤!现在数雄已灭,只剩下孤!孤与曹操,势不两立!公瑾所言,正合孤意!”说完,他看了看周瑜,又环顾众官员,紫须兴奋地颤动,一种摆脱了痛苦选择与犹豫不定的以及看到了希望的快感支配着他。
  “周瑜愿为将军决一血战,万死不辞!只是怕将军狐疑不定!”周瑜趁热打铁道。
  孙权猛地拔出腰中佩剑,往面前案上砍去。“啪”的一声,砍掉案桌一角。然后他瞪眼环顾众人道:“诸官再有说降曹的,与此案一样!”
  张昭等一帮主张降曹的官员都愣住了。张昭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没有说出来,他恨恨地叹了口气。
  “公瑾!孤封你和程德谋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统军前去破曹操!大小将士,都听你调遣!如有不服者,即以此剑先斩后奏!”孙权说完,将剑插入剑鞘,连鞘一同解下,双手举起,递在周瑜面前。
  周瑜上前接剑,拜了两拜,抱剑在怀,退了下来。
  “今日议事,就此为止!”孙权又道,从后门退了下去。
  周瑜和众人于是纷纷退了出去。
  走到府门外,张昭怒气冲冲地叫住了周瑜。
  “公瑾!“张昭道,“但愿足下不是图一时之快而置我等于水火!”
  “子布先生放心!周瑜乃是深思熟虑!”周瑜谦和地笑道。
  “那就是说你和曹操一战,只有胜,不会有败?”张昭不快道。
  “子布先生可静候佳音!”周瑜莞尔笑道。
  “以三万之众击曹军数十万?哼!果真是姜尚、孙武转世?”张昭一甩长袖,恨恨地走开,上了马车。
  “公瑾!”鲁肃领着诸葛亮走了过来。“公瑾今日所言实是力挽狂澜!”鲁肃亲热地拉了拉他的胳膊,高兴道。
  诸葛亮上前,对着周瑜拱手长拜:“孔明代刘皇叔谢周将军!”
  “不必多礼!周瑜既是助刘备,也为江东!”周瑜笑道。
  “孔明久闻周将军和孙讨逆平定江东、袭占庐江、攻杀黄祖的英雄业绩,对周将军智谋出众、雄烈过人、文武双全向往已久,今日见将军言议英发,果然是名不虚传!请周将军再受孔明一拜!”诸葛亮真诚地说道。没等周瑜说话,就跪倒在地拜了两拜。
  “孔明太过褒扬了!周瑜只是江东一个凡人而已!”周瑜赶紧扶起他。
  “兄弟!”只听一声喊起,奔过来一个人。周瑜一看,原来是孙权府上宾幕、诸葛亮之兄诸葛谨。诸葛亮扭头,见是诸葛瑾,脸上现出惊喜之色,赶紧拱手行礼道:“原来是兄长!”
  诸葛瑾恭敬地对周瑜与鲁肃行了了礼,寒喧了两句,然后亲热地拉着诸葛亮的手责备道:“听说你已到江东多日,为何竟一直不来看我?莫非忘了手足之情?”
  “哥哥!”诸葛亮紧紧地拉着诸葛瑾的手,眼眶湿润了,动情道:“弟与哥哥一别三年,无日不思念哥哥,岂敢忘手足之情?只是弟来江东为办公事,看望哥哥,乃是私事!我理当先公后私!公事尚未着落,弟寝食不安,哪里敢去顾私事?请哥哥谅解!”说完,他含泪对诸葛瑾行了个大礼。
  周瑜心里升起一缕感动:好一个仁厚忠义、不因私废公的良材!这样的人材竟去辅助刘备之流,实在可惜,于是他对诸葛亮郑重道:“孔明!我看足下有王佐之才,又仁厚忠义,如今我江东正是用人之际,何不留在江东与我等一道共创大业?如足下有意,周瑜定在吴候面前鼎力举荐!”
  “是啊!”诸葛瑾也应和道,“江东人杰地灵,主公英明神武,远胜于刘备!而且你我兄弟同在江东,早晚也可相见,何乐不为?”
  “周将军!兄长!”诸葛亮看着二人,诚恳道:“我何尝不知江东英雄辈出,有志之士大有作为?只是亮受刘皇叔厚恩,正如周将军受孙伯符将军厚恩、哥哥受孙仲谋将军厚恩一样,但忧无以回报,何曾会想到绝情相弃?而况正是刘将军落难之时!”
  周瑜用感慨又钦佩的目光看了看他,叹口气道:“刘备虚伪奸滑、志大才疏,实在不值得有为之士为其效忠,但人各有志,孔明老弟既有此志,我等自不会强求!唯愿足下鴻鹄之志有伸展之日!”说完,微笑着对鲁肃及诸葛兄弟道:“诸君且慢慢叙旧,公瑾先告辞了!”拱手与众人告辞,众人赶紧还礼。然后,周瑜上了方夏牵过来的马,带着方夏、李通,抱着孙权封的剑,打马而去。
  周瑜走后,诸葛瑾则邀诸葛亮往他家小酌。诸葛亮此行大功告成,已无心事,欣然前往。鲁肃素与诸葛瑾相交不错,也一同去了。
  ·32·
  耿峥 著
  第三十二回
  统大军周瑜出鄱阳 披红妆香儿上沙场
  当晚,周瑜在屋里歇息时,忽然又担心孙权经不住张昭等人的进言,会有反复。毕竟,几万人马对付数十万人马,举世罕见。于是他就要方夏备马,带着方夏赶往孙权的府宅。
  到了孙权府宅大门,门吏见是周瑜,径放周瑜进去了。方夏牵了马也进去,在一边的回廊下歇息。
  大院里林木幽深、回廊曲折。周瑜还没走到孙权住宅,就见院中,几株夹竹桃间,一个年轻女子正穿着束腰的短衣舞剑。她飒爽英姿,闪展腾挪、劈砍挑刺,口里杀声连连。旁边,两个持剑的婢女侍立在一边。虽然月色朦胧,但周瑜从那声音和那体型认出舞剑的是孙权的妹妹孙尚香。他愣了一下,硬着头皮走了上去,尽量往旁边绕着,想借夜色与树林的掩护赶快进吴候住处。不料,孙尚香一个凌空飞跃,奔到他面前,一道寒光闪过,那把剑横到了他面前,喝道:“何人!擅自闯入!”
  他知道孙尚香还在生昨日鄱阳湖里绑她的气,平静又无奈地应道:“是我!已近二更,孙姑娘还有雅兴舞剑?”
  “哼!心有不平事,又怎能安然入梦?”孙尚香气恨恨道,收了剑。
  “那就舞到天亮,将这不平都诉诸三尺剑好了!”周瑜调侃道。
  孙尚香瞪起杏眼,射出一缕嗔怒,之后,又射出一缕热烈多情,正要开口说什么,身边一个十六、七岁的婢女上前一步,跪在地上朝周瑜一拜道:“大人!奴婢拜见大人!”
  周瑜一看,原来是方夏的妹妹冬儿。冬儿在周瑜家中长到十二、三岁时,方夏和她本人都过意不去,觉得不可以让周家白养活,总得做些事才是,执意要在周家做婢女。但周夫人坚决不愿意,周瑜更不愿意。恰好有一日孙周两家相聚,吴国太看上了冬儿,执意要冬儿做她的贴身婢女。周夫人心有不舍。冬儿在周家是当着女儿养着的。但又不好拒绝,偏冬儿又十分情愿,就只好任她去了。吴国太因她是周府出来的,也很关照她,吃的用的住的都比别的婢女好。后来,孙尚香喜欢冬儿,硬拉着冬儿来做了她的贴身婢女。冬儿性子温存,与刚烈的孙尚香正是刚柔并济,故两人相处极好。两人既是主仆,又亲如姐妹。
  周瑜一见冬儿给他行大礼,赶紧扶起冬儿道:“起来!冬儿!我说过了,见了我不必行大礼的!”
  冬儿默默地起了身,站在一边,亮亮的眼睛在月色下冲周瑜温存地闪了一闪。她出落得眉清目秀、文静温柔,月光下如脉脉的流水,又如花园中静悄悄绽放着幽香的菊花。
  “你也跟来了?一路上都还好?”周瑜关切地问。
  “嗯!”冬儿有些腼腆地点点头。
  “方夏也来了,在门口回廊下!你可去看他!”周瑜道。
  “真的!”冬儿眼睛高兴地闪了闪,孩子气道。
  “嗯!去吧!”周瑜亲切地笑道。
  冬儿赶紧转过脸,将探询的目光望向孙尚香,启禀的语气道:“小姐!”
  话没说完,孙尚香爽快地一挥手道:“没事!陪着你哥说说话去吧!”
  冬儿赶紧往大门处跑过去了。
  周瑜看了看孙尚香,似乎很满意她对冬儿的态度,然后道:“香儿!我有事需与吴候商议!你接着练剑!告辞了!”
  转身就要往孙权内府大门处走去。
  “岂有此理!本姑娘从远方来,你竟如此待我!先要打我军棍,现在又爱理不理!吃我一剑!”孙尚香柳眉倒竖,一摆手中的剑,刷地朝周瑜刺过来。
  周瑜赶紧闪开。
  孙尚香挥剑又朝周瑜连连劈来。周瑜是击剑的高手,哪里怕这几招,连闪两招后,趁孙尚香一剑刺过来时闪过身,然后一个腾挪贴到她的侧后方,一只手抓住她拿剑的手腕,死劲一拧,“挡啷”一声,她手中的剑掉在地上。孙尚香“哎哟!”叫了一声,整个身子顺势倒进周瑜环里。周瑜即刻松开她的胳膊,两手按住她的双肩往前一推,又一拔,拔转身子,然后扶一扶她的双肩,又松开。她立刻稳稳地面对面站在了周瑜面前了,与周瑜保持着一臂之隔的距离。
  “如果你再要闹,我就上告吴候送你回江东!”周瑜略带愠怒地丢下一句话,转身径上了孙权府宅的台阶。
  门口执戟的卫兵见是他,立即放入。内侍见他来了,赶紧引进孙权的内室。孙权正在与一侍婢饮酒,神情郁闷,见周瑜来了,眼睛一亮,露出喜色,令侍婢出去,将周瑜请上座。
  “公瑾!深夜来此,莫非还有话说?”孙权问。被酒烧红的眼睛燃烧着希望与期待。
  “正是!”周瑜郑重道,“怕将军尚有疑虑!”
  周瑜与孙策相处时私下时常呼孙策为“伯符”或“伯符兄”,但对成为江东之主的孙权,却没有这份随意,一直尊重地称孙权为“将军”或“主公”,从不直呼其名或字!虽然周瑜认识孙权时,孙权还是个小孩,而且一直以兄长之礼待周瑜。这个中原因一是因他与孙策两人既是君臣,也是肝胆相照、相交甚深的朋友。两人在一处,若不彼此擂上几拳或戏言几句,便少了些什么。但与孙权,似没有这份亲密。原因之二则是孙策性格豪放自信,为人喜谈笑,也不拘小节,又亲手创建江东,威信卓然,故无需摆出架子以获取威权感。而孙权乃是坐领江东,年纪又轻,有时需维护威权,稍显得矜持,也有些诚府。周瑜冰雪聪明,自然知晓,故为维护孙权的威望,对孙权总保持一定的礼仪、尊重与距离。而孙权也接受了他的这种尊重与礼节。
  孙权见周瑜还有话说,自然高兴,赶紧请周瑜道来。
  “孙将军!”周瑜道,“今日众人见曹操水陆大军共有八十万,由此推论我军无法胜曹军!其实不然!依公瑾所知,曹操所率的北方青徐之军,不过十五、六万,而且多是疲惫之士,所得刘表军队,也只十五、六万,且人心未定。以疲惫之卒,驾驭狐疑之众,人虽众多,却不足为患!愿将军不要多虑!”
  孙权听完了,拊掌道:“公瑾一言,使孤信心倍增!”然后,他挪过身子,盘腿坐到周瑜身边,抚着周瑜的脊背感叹道:“实不相瞒,虽然孤已下定决心,但内心里未免有些疑虑!有公瑾此番话,孤还有何疑虑?”跟着又感叹道:“子布、文表等人,都各顾妻子,各怀私心,便主张我降曹。只有卿和子敬方是为孤着想!是老天把你两人送与孤的!”
  周瑜谦逊一回,起身告辞,孙权亲自将他送至大门外。
  翌日,周瑜与鲁肃到了鄱阳湖边的军营,精选兵马和将官,筹备粮草、器械。一声征召令后,无论远近,大小将领都来鄱阳湖边周瑜营中大帐报到。他几乎将江东最善战的战将一网打尽,计有吕范、黄盖、韩当、吕蒙、甘宁、丁奉、陈武、凌统、董袭、蒋钦、徐盛、周泰等众人。这些将领大多领军在鄱阳湖受训,个别的如周泰、蒋钦等驻扎在江东,正领军星夜兼程赶了过来。各将领的私家兵加上在鄱阳湖受训的吴候掌管的精兵,一共三万。东吴的军队分成两部,一部分是各将领的私家兵,这其中,以周瑜的最多,共四千精兵;另一部分则是吴候掌管的供吴候调遣的国家军队。让周瑜伤感不已的是:江东最著名的战将太史慈已英年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