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希特勒的间谍 >

第14部分

希特勒的间谍-第14部分

小说: 希特勒的间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德国武官的日记:(瑞士伯尔尼,一九四四年)。
  5 月15日;报告瑞士的动员措施。
  5 月19日:报告一个特务关于入侵问题所提供的情况和从英国收集到的情报。
  5 月20日:报告匈牙利武官关于入侵问题的讲话。
  5 月25日:关于英国的地面作战准备情况的秘密报告。
  5 月25日:报告同一些瑞士人的讨论情况(除了其他问题之外,还讨论盟军的入侵意图:至迟在六月中旬发动)。
  5 月30日:报告遣返意大利战俘的情况。
  5 月31日:报告泰斯将军旅行讲演的情况。
  6 月2 日:报告苏维埃俄国巴列夫中校在瑞士逗留的情况。
  6 月2 日:报告波兰的拘留民想在适当时候加入德国抵抗组织的情况。
  6 月5 日;报告同参谋总部的米勒上校谈盟军可能在英吉利海峡英国彼岸登陆的情况——盟军不会在巴尔干采取作战行动。——进一步报告东线北部敌军调动的情况。估计盟军将对波罗的海数省发动大规模进攻。
  6 月5 日:根据芬兰武官的讲话,报告敌军兵力分布情况。
  6 月5 日:提供德国驻卢加诺领事关于提契诺发生战事,以及康斯唐军长在军事部署方面有意创新的秘密报告。
  6 月7 日:就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谍报局情报站关于瑞典空军总动员的报告拍发电报。
  6 月7 日:报告军队识别的情况(新的战争机构以及其他情况)。
  6 月7 日:报告尚未公开的种种事项(已经动员起来的瑞士武装力量的现役力量及其他)。
  驻华盛顿的冯·伯蒂歇尔将军是最有趣的德国武官,因为他对战争的影响比其他任何武官都大。他的报告造成了深重的灾难,然而,希特勒不但喜欢阅读他的报告,还信以为真,照它去做。
  伯蒂歇尔中等身材,淡黄色的头发,体格粗壮,圆头大鼻子,性格却很温和。当一九三九年九月战争爆发的时候,他只差一个月就五十八岁了。他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许多将军不同,象冯·克莱斯特、冯·施蒂尔普纳格尔、冯·曼陀菲尔这样一些将军,几乎都是将门后代,而伯蒂歇尔既非将门子弟,也非贵族后裔。他的父亲是个内科医生,只是到了一九零三年,当弗里德里希已经二十二岁的时候,他才享有贵族特权。现在他们可以在叫白蒂歇尔”前面加上那个“冯”字,或许有些人后来认为、弗里德里希是令人敬畏的俾斯麦所信赖的副手卡尔一海因里希·冯·伯蒂歇尔的堂兄弟或侄子,以致他名气越来越大。实际上两家毫无关系。弗里德里希一九零零参军,一九一三年当参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负责处理保加利亚的流放问题,并且担任一个师的作战参谋。在国外服役了一段时期以后,担任外国军队局局长。他十分爱慕美国军官,以致被邀请访问美国。他在访问期间,想了解美国是如何建立起象一九一八年那样一支了不起的军队的。他在西点军校、国民警卫队和预备役军官训练团里找到了秘密。伯蒂歇尔回到德国后调动了工作,先到部队,接着在国联,后来担任炮兵学校校长,写过关于前参谋总长阿尔弗雷德·康特·冯·施利芬和关于法国以及关于腓特烈大帝的书。他之所以被任命为驻华盛顿武官,部分是因为他认识冯·兴登堡总统。伯蒂歇尔认为他当武官的那段时期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时期”,他说他感到最自豪的时刻是美国历史协会邀请他讲演的时候。但是他也痛恨美国的许多事情。
  在华盛顿,他利用报纸、访问部队和同官员进行接触这样一些普通的渠道。他所接触的官员里面包括三届陆军参谋长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马林·克雷格将军(他在一九二二年曾会见过他)、乔治·马歇尔将军以及陆军部长亨利·伍德林。他还通过与查尔斯·A·林德伯格接近的航空事务记者以及一个奉行孤立主义的军官团的成员,同军官团的各种情报渠道接上了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伯蒂歇尔把他收集情报的活动范围扩大到英联邦,就从报刊上搜集情报来说,他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
  他每隔三、四天送一份军事情报。报告的内容包括:从纽约、新奥尔良、莫比尔和博芒特开出的船只的目的地;澳大利亚运送的军队已到达埃及;空军元帅休·道丁爵士在渥太华说,飞机上安装一个可以发现敌机的“探测器”,不久就可以克服夜间袭击的危险;以及美国反德宣传的情况。他根据美国官方统计资料,报告了一九四零年十一月美国出口飞机的数字。他不时地提供有关兵力的相当具体的数字。譬如,一九四一年七月十二日,他拍了这样一个电报: “到七月一日,美国军队,包括空军在内,有一百四十万人,包括四个集团军,九个军,二十七个步兵口币(其中有一个摩托化师),两个骑兵师,四个装甲师(在不久的将来将增加到六个),由一个装甲兵司令员指挥……目前的装备仍然不充足。只有两个师算得上是装备齐全的。”这些消息大多数来自参谋长马歇尔的《双年度报告》,因为《双年度报告》是前几天报刊上的头号新闻。
  但是,希特勒欣赏他,并拍电报嘉奖他,并不是因为他提供了准确的数字,而是因为他的观点同他的元首的观点一样。
  同希特勒一样,伯蒂歇尔认为犹太人统治着美国。一封封的电报里不乏这样的词句:“犹太人致命地决定美国的政策。”
  长老会教徒亨利·L·史汀生被任命为陆军部长、公理会教友弗兰克·诺克斯被任命为海军部长,使他相信“犹太人现在控制着美国武装部队的关键岗位。”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是“维护犹太人的”,而且是“按照有钱就有一切这一地道的犹太人观点进行活动的”。
  伯蒂歇尔对于美国政治目标的看法也是同希特勒一致的。希特勒曾经说过,战后,美国将继承“英国的遗产”,大约就在希特勒说这样的话的时候,伯蒂歇尔拍电报说:“战后,美元将称霸全球、统治世界。”伯蒂歇尔认为,美国“在大西洋广泛奉行帝国主义政策”,这个看法和希特勒认为罗斯福打算“占领并控制大西洋诸岛”的看法简直如出一辙。
  他们俩人一致认为战争的结局是肯定的。一九四零年五月二十四日,伯蒂歇尔在电报中说: “人们已经开始同意这样的看法;法国已被打败,英国将要垮台。”空袭“象地震一样摧毁了伦敦的心脏”,生活更艰难了,生产进行不下去,人们由乐观变得绝望了。对马尔他的一次袭击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希特勒喜欢这些报告:他特别欣赏关于马尔他的报告。有一次,伯蒂歇尔在电报中说,美国不会立即向英国运送大批物资,一个月之后,希特勒就说把美国对英国的援助“估计得过高了”。希特勒认为,英国已被打败,很快就要投降,所有的报告都为他的这一看法提供了很好的根据。
  当然,这些报告并没有告诉他新的东西。他在读这些报告以前,已经知道犹太人统治着美国,美国是帝国主义国家,英国将要完蛋。但这些报告使他相信,在遥远的一个大国里,有他的一位军事观察家,这个军事观察家是可以信赖的,是有着敏锐的判断能力的。这样就使他相信伯蒂歇尔关于美国情况的报告。在对美国的判断上,伯蒂歇尔的思想是有严重错觉的。而希特勒在接受伯蒂歇尔的观点之后,作出了他最重要的一项决定。
  伯蒂歇尔相信,同一九一七年不同,目前美国没有给德国带来危险。两条补充意见使他得出了这一结论。第一,美国同日本打得不可开交,它的力量全部集中在太平洋上。这使得大西洋——以及德国——不会受干扰。第二,即使美国调转头来打德国,它也来不及调动兵力进行有效的打击。
  在战争爆发之后一个月,伯蒂歇尔说: “太平洋以及进行充分防御准备的必要性,这两者占据着突出地位。”他坚持这种看法,从不动摇。他在一九四零年九月说: “美国的首要目的仍然是通过军事或外交途径使太平洋的局势得到解决。”他在一九四一年七月说, “美国的战争政策把消除来自太平洋的威胁作为它的重要任务。”他在一九四一年十一月说:“现在同以往一样,决定美国行动的牵制因素是日本。”
  伯蒂歇尔为了坚持这种看法,无视或者歪曲美国已经把重点转移到大西洋这一越来越明显的事实。当事实同他的估计恰好相反——美国向英国提供了五十艘驱逐舰,以换取英国在西半球的海军基地——的时候,他扣压了这一消息;他从未提到美英的这次交易,也没有让这次交易对他后来的报告产生影响。对他来说,租借法不过是“骗人的把戏”,是一种“姿态而已”;根据租借法而提供的价值约为七十亿美元的物资意味不了什么,因为立即运送这些东西是不可能办到的。对伯蒂歇尔来说,罗斯福和邱吉尔的会晤(这次会晤产生了大西洋宪章),并不表明两国团结一致对付德国,而是“再好不过地暴露了英美的军事弱点”。
  最能说明这位武官顽固不化的性格的,是他在同他的预料完全相反的铁的事实面前,也不肯承认错误。他不可能知道美国的战略家早在一九四一年就把美国同轴心国作战的主要矛头从日本转移到了德国。但是,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四日,奉行孤立主义的《芝加哥论坛报》和它的姐妹报《华盛顿时代先驱报》在一篇耸人听闻的新闻报道中透露了这个计划。报道说该计划建议: “美国及其盟国的首要目标是从军事上彻底打败德国……,同时牵制住日本。”——这同伯蒂歇尔一贯所说的恰恰相反。他和德国驻美国临时代办一致认为这个报道“看来是真实的”,或者“毫无疑问是真实的。”临时代办不难从计划中看出: “对日本采取的军事措施……将是防御性质的”, “一旦在两大洋同时爆发战争,美国将把主要进攻力量放在欧洲和非洲。”而伯蒂歇尔呢,虽然他也说美国在远东将仍然“注意防守”,而且承认美国正计划入侵欧洲,但他完全无视关键的一点:美国的主要力量将放在进攻德国上。他居然说,整个战争计划对他来说只不过是“证实了我们对形势的一般估计”。明明自己错了,伯蒂歇尔却不承认。
  伯蒂歇尔既从地理角度上、也从时间角度上顽固坚持他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他认为美国的力量是无关紧要的,因为这个力量来不及调往欧洲。伯蒂歇尔从来没有直截了当地说明这一点。事实上,他提供了有关美国正在增加兵力和装备的大量情报。比方说,他报告了马歇尔将军提供的美国兵力的官方数字,以及美国打算增加陆军和海军的空中力量,使其分别拥有二万和五千架飞机。他警告人们不要低估美国的力量和决心。他提请人们注意美国对它的军官的“要求很严格”,军事装备“精良”,士气旺盛。他指出,战争工业正在克服它面临的障碍。但是,所有这一切都毫无用处,因为他认为,所有这一切都来不及发挥作用。伯蒂歇尔认为,德国在美国发挥它自己的力量之前就能赢得战争的胜利。然而,随着战争的进行,他不得不经常把他的时间表往后推。
  他这么做并不是由于美国把计划扩大——他的时间表同美国军队当时的计划毫无关联,而是由于德国对胜利的把握越来越小了。他就这样不断变更美国有效发挥作用的时间表,始终坚持他认为美国的力量意味不了什么的看法。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也就是战争刚开始不久,他在电报中说: “预料美国在一九四零年夏末之前不可能有足以执行侵略性战争政策的地面和空中装备。”到了一九四零年夏末,他又说; “最早在一九四一年年中之前,美国陆军和空军不会拥有在西半球以外的地方进行任何大规模侵略战争所必需的力量。”到了一九四一年年中,他又说;美国“在今年年内不会拥有足够的陆军和一支能够致胜的空军。”
  就这样,伯蒂歇尔对美国正在冒烟的工厂、浩瀚无际的麦田和数百万服役年龄的后备军视而不见。希特勒喜欢他的这种做法,就象他喜欢伯蒂歇尔关于太平洋形势的看法一样,而且他足够明显地作出了判断,他在一九四零年秋天说:“考虑到美国目前的军备情况,它在一九四二年以前是不会起重大作用的。到那个时候,英国将被占领,或者被夷为平地。”
  就这样,希特勒的武官给他解除了对美国的任何顾虑,看不到“美国进行干涉的危险”。几个月之后,入侵仍然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事态”。在珍珠港事件之前十天,希特勒再一次说美国参战“再也不是在威胁”德国,因此,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十一日,当他对美国宣战的时候,他认为他不会有什么损失,或许还会有所得哩——切断英国的生命线,消灭一个池所憎恨的国家,使事情的结局同他的理想吻合。他满脑子里装着伯蒂歇尔的保证,终于采取了这个致命的步骤。
  6。私营部门,共享机密
  德国,一九三八年春季的一天,美国新泽西州美孚石油公司附属研究所所长弗兰克·A·霍华德,戴着一副只露出双眼的头罩,走进大型国际化学联合企业法本化学托拉斯的办公室。他要会见弗里茨·特尔·梅尔博士。梅尔博土是一位化学家,高高的个子,面目清秀,满头银发。他是纳粹分子,领导着法本化学公司二部,这个部生产毒气,染料、化学药品和合成橡胶。
  这两个人有共同之处。他们互相认识,彼此在德国和美国见过面。特尔,梅尔是一位化学家;霍华德领导着一大批化学家。两人在各自领域里的造诣都是第一流的。两人都知道,一九二九年和一九三零年,他们两家公司为了共同分享各自领域里的研制成果,共同使用各自领域里的新式产品而签订了一些协定。
  有一种合成橡胶产品,叫做“异丁橡胶”。早在三十年代初期,法本化学公司就从高度挥发性液体异丁烯里合成了这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