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新中国近代史 >

第129部分

新中国近代史-第129部分

小说: 新中国近代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中国的报纸已经有数千家,也许还不止,彼此之间竞争激烈,新闻媒体发展的已经很成熟了。很快,报道的焦点,就转移到战争爆发会对中国有什么影响,中国在这一战中要采取什么立场,之类与民众息息相关的话题上。
  中国每年出国留学的首选地,就是美国。每年前往美国的留学生人数,是去日本的十好几倍。毕竟现在中国要比日本发展强许多,去日本留学回来,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说。这些人自然多是亲近美国的。
  中国每年去日本的留学生不多,日本每年到中国的留学生却很多,很多人毕业后,就干脆留在中国工作了。因此,亲近日本的也不少。
  从历史,从血缘,从地缘,中日关系密切;从政治,从经济,从思想,中美关系更合拍。在此时的中国,亲美派与亲日派基本相当。
  这回,笔杆子们的战斗就开始了。
  有说日本人干的好,打出了东方人的威风;
  有人就说,日本人那是偷袭,战争都打起来了,才宣战,什么东西,然后进一步上升到道德的高度;
  这就有人不爱听了,出来反驳说,孙子兵法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不要吃了两天洋面包,就把祖宗的学问忘的一干二净,然后,话题就转向人身攻击了——看来这两位有的过节;
  那位一听更不乐意,连讽刺到打击地说,国际法知道不,哎,多余问你,不用问也知道你是个法盲;
  ……
  这些认识上,思想上,感情上的种种差异,夹杂着私人恩怨,使报纸上的评论报道,乱成了一锅粥。
  民主政治就是如此,民众关心的,大大小小的议员们也会关心——“眼球经济”还闻所未闻,但如何吸引民众的选票,则是每个议员都必须精通的。
  国会里也迅速的展开了对美日战争的讨论。当然,这种讨论就比较专业,也更正规些儿。美国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国,日本紧随其后,两国与中国关系都错综复杂,牵涉面很广。
  很快,就有亲美议员提出议案,要求中国严守中立立场,对两国施行武器贸易禁运。
  美国自己生产的武器,还可以提供过盟友,此议案针对的对象一目了然。但政治不讲这个,人人皆知的事情,你也没法摆到桌面上讲。反对派议员不可能说,这对日本不利,明明知道,也得找其它理由。要知道,你是中国议员,不是日本议员,也不是美国议员,自己的身份立场还是得注意的。
  赞成的议员拿“严守中立,避免卷入战争,日本人破坏中国的担保”说事;反对派则用“不利于经济,会造成失业率上升,一衣带水……”来抵抗。
  日本不像德国,武器装备基本自给自足,急需时才购买一批,平时购买的都是战略物资,比如,药物、食品、石油制品,钢铁、铝材等等。日本不光新式飞机零式产量不够用,得从中国购买新式飞机,还在中国订购了一艘航空母舰,多艘辅助舰艇,及许多陆军装备。日本经济不景气,又大力发展海军,陆军的装备,除了少数装备尚可外,都还在以欧战时期的武器装备为主。
  再想的长远一点儿,日美战争短期内不会结束,在进入相持阶段,比拼的就是国力消耗,以日本的生产力怎么也比不上美国。到时候,这一纸法案极有可能决定战争的胜负。
  原本就因为中方冷淡的反映,而心怀不安,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日本立刻就坐不住了。
  日本一面通过公开的途径,施加影响;一面通过私下的渠道,努力争取。
  公开的渠道很多了,比如说外交,日本驻华大使几乎就住在中国外交部了。另外,还通过有密切联系的财团,民间友好团体,以及私人关系,甚至雇佣了许多枪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以影响国会决议。
  私下的渠道,就主要是中日同盟的秘密联络了。
  中日之间的联络,已经不再由陈士诚负责,陈士诚的年纪也大了,常年往来于中日之间,对他也是个负担。再说,陈士诚的目标也不小,时间久了容易露出马脚。
  中日间的交涉,转由调查局负责,目前主管此事的是周少川。周少川加入调查局是件偶然之举,但他很有这方面才能,现已升任亚洲处处长。联络小组正是归他直接管辖,而他又只对局长负责,属于保密级别很高的单线联系。
  周少川文质彬彬,善于交际,很适合做此工作。周少川把联络事宜处置的很好。既维护了中日关系,又把握好中间的尺度——很多事,中国是不方便参与的,也不愿意提供支持。当然,以他的身份,平时的日常联络,会另行安排专人负责。只有极为重要的事情,才回亲自出马。例如,这一场日美战争。
  日本的联络人也不再是山本五十六了,而是由日海军情报局的石原负责。石原本来是陆军参谋出身,混的不错。但陆军的失势是很明显的现实,故而在海军组建情报局招收人员的时候,石原就转身投靠到了海军。
  比起此前的沉着冷静,石原今日就明显有点儿急躁。周少川不慌不忙地听石原说完,皱着眉头考虑了一会儿,觉得此事有些棘手。不过,周很快句放下这事,继续前几天的话题,谴责日本背信弃义,没有通知中国,就擅自行动,使中国的处境很是被动。美国方面对中国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中国人民的感情受到了很大伤害……这些都是日本人的行动造成的。
  石原急的直咧嘴,周的口才,他是领教过的,说起来头头是道,有理有据,就是说上一下午也没什么希奇的。但他哪里有这么些工夫,耽搁在这上面。禁运武器的议案给日本的压力非常之大,他的压力可想而知。明知道,自己表现的过于急躁,不利于谈判,却也毫无办法。现在是日本着急,好在来的时候,日本已经做了让步的准备。
  于是,石原找了个话缝,先把周的要求满口答应下来,说报告上去,一定会给予满意答复云云,再把话题引到今天的重点上来。
  周少川是中国董总理的女婿,自己在调查局里也是排在前几位的人物,他的话很有权威性,石原迫切需要知道他的意见,以汇报给国内。几天下来,连中国的态度都没有搞清楚,国内已有人指责石原无能,办事不利了。如果情况再继续,国内换人的话,这无能的帽子就别想摘下去了。
  石原就苦笑着说,“少川兄,你就别痘圈子了,我这里都急的火上房了,乁就给我个明白话,也好让我交差不是……”
  石原这是在打感情牌了。
  周少川温和地笑笑,“我也不是想为难你,但这回的事,你们做的很不地道。老爷子是个好面子的人,亲自给美国人打了保票的。你们说不算就不算了,连个招呼也不打,就直接打上菲律宾,事情不好办呀!如果老爷子不点头,谁也没办法的……”
  ……
  周少川花了好一段时间述说事情难办,看把石原忽悠的差不多了,才提出了几条办法。
  周的话很婉转的,但主要意思就三条:
  第一,日本进攻菲律宾,是有难处(石原连连点头,“难处很大滴!”)中国的担保也不能就这么算了。由中国出面,联系美国,把驻菲律宾的美军和美侨撤到中国来。对于美军,在战争结束前,是不能离开中国回国参战的。
  这一条,石原答应的很痛快,可以谈判。能与美国谈判,正合日本的心意。日本也不希望,与美国死磕到底。日本的想法是与美国打成焦灼,再和美国谈条件。即使损失一些儿,只要东印度、印支和缅甸能保住,日本人也就满足了——这是日本开战前的打算,但以日本的贪恋,吃下去的再吐出来,可不容易。
  如果美国不同意谈判——多半不会同意,日本在占领菲律并后,也要保证把美军、美侨等人,平安送往中国。
  石原想了想,估计没问题。
  第二,既然反对派议员提出了中日贸易,就加大筹码。也就是说,增加日本在中国的武器装备采购订单。这一条虽然不在道理上占优势,但量大的话,效果也很显著。
  石原知道,日本有意增加在华的武器采购订单,这也算花钱买平安了。中国产品的质量不错,要比国产货不少,也不损失什么。石原答应的也很爽快。
  第三条就难办了。周少川提出的打感情牌,是很有效的手段。石原也同意这一点。关键是周提出的东西,日本是没有办法答应,或者说,无论如何也不想同意的。
  周少川提出,日本归还台湾和库页岛给中国,以争取中国民众的支持。周明确指出,如此一来,中国民众必会倾向于日本,禁运议案就绝对不会通过。
  石原像手里拿着个火碳,接也不是,丢也不是。支支吾吾半天,石原推说做不了主,需要时间联系国内,才能够给以答复。
  周少川早知如是,也不在意,平淡地提醒了句,时间紧迫,一旦议案通过了,就不好办了。
  这话周少川说的随和,石原却怎么听,都像是威胁。不过,形势比人强,石原边表示感激,边连声说,一定尽快,一定尽快!
  PS:有点事,晚了点...
  【看书要砸票,做人才厚道】  ?
  第125章[全]
  石原看的很准,消息也很灵通,在在驻菲美军和军火采购的问题上,日本是预备要答应的。没有丝毫疑义,内阁就一致通过了这两项要求。
  相对而言,驻菲美军要麻烦一些儿,但日本同意就这一进行交涉。美军在菲律宾驻扎有八九万人,也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如果能兵不血刃的拿下菲律宾,也是件不错的事——当然,这只是个别人的YY。
  众所周知,美国刚刚对日本宣战,绝对不会轻易投降。要不然,从总统到驻菲美军,都没法对国内民众交代的。罗斯福必定下令严防死守,美军也会拼死一战。
  因此,中国方面提出的这个要求,驻菲美军的撤离基本可以忽略,核心意思就是要求日本到时候完完整整地交出美军俘虏和美国侨民。
  这一条件是苛刻了点儿,但如果能够平息中国董的不满,日本人也准备答应了。毕竟是日本率先破坏了中国的承诺。
  军火采购更不是问题,日本每年从中国进口的货物海了去,不差这一批。
  而且日本现在也是需要大量武器弹药的。可以预测,这一需求,只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越来越多。暂时用不了许多的话,也可以先行预订——军火生产也是需要时间的。这样的话,单纯是增加了提前预计的问题。
  实在不行,可以直接订购大批新式飞机,这是什么时候都需要的。
  惟有关于台湾和北库页岛问题,是个大麻烦。的确,拥有荷属东印度群岛以后,两地提供物资原料所占的比重,大幅下降。
  以石油为例子,荷属东印度每年产量已经增加到七百多万吨,不仅能完全满足日本自己的需要,还可以对外出口几十万吨。两地不到三十万吨的石油产量,对日本没什么决定意义。
  台湾所处的位置,是很关键——那是对中国而言。中国有了台湾,就有了重要的安全通道,可以把南海和北海连成一片,使中国海域联成一体。对日本来讲,有了台湾,可以保护东南亚…日本的航道。但也就这么多了。
  实际上,这毫无意义。
  如果中国对日本宣战,日本面对中美两国的夹击,必败无疑。有没有台湾,都是一样一样一样滴!否则,中国掌握了台湾,也就是给日本带来些许不便而已。
  说白了,台湾几是个“鸡肋”,再富饶,再重要,也比不上中国的意义重大。但是,台湾是日本扩张的起点,也是日本扩张的第一个高潮,纪念意义很大滴!很多日本人都怀有台湾情节,从上一次“天皇的决断”,就可以看出台湾在日本人心中的意义。
  然而,中国人的台湾情节也很重的。在历次重要的中日谈判中,台湾始终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被提出来,近年来已经影响到了中日关系。可以说,中方提出台湾与北库页岛问题,是意料之中,跟是情理之中的事。
  如果断然拒绝,中国方面一怒之下,是有八九会通过武器禁运议案的。真是绝对不得,更答应不得——如此之大的一个黑锅,近卫是绝对不会自己背的。
  照例,日本首相近卫召开了内阁会议,讨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日内阁成员得知消息以后,屋里就“嗡”的一下,像飞起了一屋子的苍蝇,这事再有心理准备,知道中国多半会提出来,也接受不了。
  东条英机气愤已极地一拍桌子,大喝道:“这是讹诈!这是趁火打劫!”
  此话说出了在座所有内阁成员们的心声,却没有人附和东条。东京守备部队在“二二六”兵变后,就已换成海军陆战队了——陆军的地位可以想象。
  再说,谁不知道中国是趁火打劫,现在关键是怎么办,没有与美国开战的时候,日本自会断然拒绝。上一会就是如此,现在嚒,谁敢呀?
  中国都不用对日本宣战,只要对日本实行武器禁运,日本的底气就不足了,多半连东南亚都保不齐。如果中国更进一步,对日实行贸易禁运,日本就得一败涂地。
  内阁会议史无前例的沉闷,天大一个黑锅摆在众人面前,谁也不想开口。众所周知,中国是趁火打劫的高手。日本的形势如此不利,怎么看,结果也不会乐观的。日内阁成员都深明法律,知道自己“有权保持沉默”,一个个鼻观口口观心,好似入了定——这一招就是有名的“非暴力不合作”。
  在日本,政治家是一份危险的职业。如果丢掉台湾,不仅前途暗淡,生命安全也会受到威胁的。像日置益签署了一个《青岛条约》,多少年都不敢回国。最后在“二二六”也难逃一刀之灾,险些一命呜呼。
  别人可以装聋作哑,外长丰田却逃不掉。在近卫的询问下,丰田吭呲半天,憋出了一个字——“拖!”
  “拖”,是个好办法。古人云,“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又说,“大事化小,小事化无”,都是“拖”的妙处。
  但近卫却险些没把鼻子给气歪了,十分不满的“哼”了一声。
  “拖”也需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