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新中国近代史 >

第9部分

新中国近代史-第9部分

小说: 新中国近代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当《纽约时报》得到了这个消息时,阿庭如获至宝,将其大幅刊登出来。此时,《纽约时报》销量六万多,是在美国有相当影响力的严肃报纸。这样一来,(美国)国务院就焦头烂额了。自然,事情不会就这么算了,阿庭的麻烦在后头。不过,阿庭倒也不是很在意,用他的话说,“纽约,那是我的主场”。我不知这是真是假,不过,阿庭这些年鼎力支持民主党,想必也有些成效——没有政治立场的报纸是不存在的。以阿庭的性格考虑,想必也不会吃太大的亏。
  这一年,对于朝野一致的立宪呼声,清政府已不能不对此作出相应的表示,遂派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商部右丞绍英方分赴东西洋各国考察政治。
  光绪三十二年(1906)农历三月,恩铭抵达安庆,就任安徽巡抚。开始,恩铭对我印象很不好,觉得我有不轨图谋,排挤武备学堂毕业生。但在五月的一次演习中,我率领的新军服饰齐整,行动利落。全军在三个小时内奔行五十里而不乱,在到达目的地后,迅速建立了防御阵地。于是,恩铭便对我刮目相看了,此人极爱才。此后,便日见亲厚。在我的推荐周旋下,购买了德国毛瑟1898式步枪三千一百五十枝,法国克鲁苏七生的五口径管退过山快炮十二尊,以及其它马队之马枪,各营之长刀,亦经陆续添购。马队需用战马,也派员赴张家口外采购,不敷尚多,现正拟续派委员前往续购。工程之架桥材料,各项器具,辎重之车辆,已一并照数购置。此外,全协各官长目兵需备衣裤、靴帽、雨衣、帽囊、水瓶、饭盒、洋毯、铁锹、锄斧、鞍具等类,均酌量购置给发。
  恩铭很欣赏新军训练之余,每日读书的风气——没办法,新军底子差,人数少,这每日的教学我预备一直做下去,不是我有教育癖,实在是手里资源太少,不得不走少而精的路线——但我是不会减少紧急集合次数的,兄弟们辛苦啦。准备任命我为安徽陆军小学堂(原武备学堂)副总办,将其交给我——总办是个旗人,不管事。然而,徐锡麟来了,这是个牛人,学问极好——这不算夸奖,这时代叫个有名有姓的,国学都强我几倍——据说徐锡麟的数学也很有天赋,和鉴湖女侠秋瑾是表亲。徐锡麟拿着俞廉三亲自为他写的推荐信——那俞廉三与安徽巡抚恩铭有师生之谊,故徐锡麟深得恩铭信任。到安庆不久,徐锡麟就被委为陆军小学堂会办,后又升为巡警处会办和巡警学堂会办。
  徐锡麟很能干,其实,恩铭也很能干,是个能吏——只是恩铭生的时候不好,满清此时人心尽丧,我在军中威望那么高,也不敢说满清的好话,只说:“相忍为国,国家经不起长时间的动乱。革命家并不能团结一致,也有派系,免不了要争权夺利,国家经不起战乱了。”——汗,我就差没说“曲线救国”了。
  年底,巡抚恩铭酌定征兵章程,于省城安庆及庐州各设一总局,于宁国、徽州、凤阳、颍州个设一分局。总局三十二年十二月开办,分局三十三年正月开办,限三月初十先撤分局。公所详文。计皖北征得一千二百名,皖南征得四百六十八名,是年六月标统详文。又由督办处札委两标统带等充征兵官,专就皖北颍州、庐州设总局二,于涡阳、颍上、寿州、凤阳设分局四。五月十一日开局,限五月底征齐。计共征得一千七百四十五名。征兵章程大体说来,与以往类似,无非身家清白,无犯罪史,身高、视力、肺活量,等等。唯一特别的是要求识字,不识字的不要——这倒好,早如此,省我多少事。
  我从第六十一标中,将队副、排副和班副都抽调出来,训练新兵——也就是将来的第六十二标和炮、马营等人。暂时先按步兵,训练完了,将其都提成正职。将六十一标中的备补兵进副兵,副兵进正兵,正兵进副班,再提拔几个队副和排副,将第六十二标中训练相对差的补作备补兵。然后,抽调得力军官把炮营马营的架子搭起来。说起来麻烦,其实,远比训练六十一标省事。只是这夜校,我看要一直办下去了。
  PS:第61标(1906):
  统带 陈士诚;
  管带 '一营' 汪道铭; '二营' 王 泽; '三营' 陈庆良;
  队官 '一队' 余程万; '四队' 韩伯平; '七队' 熊 文;
  '二队' 李良治; '五队' 张 信; '八队' 赵颂清;
  '三队' 王 昆; '六队' 董成良; '九队' 王安国;
  新军中读过书的人很多,陈士诚原本还是秀才出身,刚来时,文质彬彬,说话都不会大声。但是,陈士诚性格中有一种坚韧不拔的东西在里面,一遍做不好,就做一百遍,又在军事上很有几分天赋,很快就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
  汪道铭的学问也不错,只是性格要直率很多。基本上,新军军官除了余程万等少数人是个老粗,不识字,或读书没两年。其他人都念过几年学,能写上两笔。
  胡永奎任第31协参军官,位列众人之上,但不直接带兵。高剑峰顶了高进的名字,现在是我的亲兵队长(弁目)。此次训练新兵,我亲自出马,令汪道铭暂代第62标统带,暂不设管带。又令余程万为61标一营管带,并在马弁及众将士中择能任命空缺官职,以加强我对新军的掌握。
  不管怎样,我不象去年那么忙了。去年接管新军后,我在家过夜时间,还不足一个月——后来,梦兰把家安在五里庙(霍元甲与我比邻相居),离军营不到十分钟的路——连小二都耽误了。儿子见我,都有些儿陌生了。我抱着阿浩,又是心痛又是甜蜜,说不清的滋味。阿浩是在日本出生的,现在已经五岁了。
  好在今年,军心已定,我才能在家吃晚饭,并时常住在家里——这才让小二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我妻事隔五年又怀孕了。只不知,这回是二子,还是女儿。我还希望是儿子,下一个再生女儿吧。要不,一个人怎么能够保护好妹妹呢?  ?
  第十章
  恩铭就任安徽巡抚后不久,严复即来到安庆。这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民众全无觉醒时,他把西方的古典经济学、政治学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较为系统地引入中国,启蒙与教育了一代国人;全民推崇西学时,这老先生又大力提倡国学。眼光领先世人一步,但正是因为其见识超前,所以,严复一直不太得志。此次,严复是被恩铭诚意相邀所动,满怀希望来安庆上任的。
  严复来安庆后,就针对安徽高等学堂当时管理混乱、学风散漫等弊端,开展了大刀阔斧的革故鼎新。他毫不留情地淘汰程度太差的学生和滥竽充数的教员(包括日籍教员数人),聘用合格的教员。另外,还采取裁减过多的管理人员以及整顿教学秩序等措施。安徽高等学堂办学逐渐步入正轨。
  我和严复结识,源于我去安徽高等学堂找教员。象算术、几何、测量、力学等科目的教员,有多少我需要多少。我和严复很谈得来,我国学不行,但西学在中国可以说很不错。严复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同时,也要求我派人对高等学堂学员进行军训,我自然没有问题。后来,我们的交往就日渐密切。我是珍惜一个能够讲话,且谈得来的朋友。严复起初是惊奇我对西学的了解,时间长了,也觉我是个不错的朋友。
  光绪三十二年,总的来讲,是个比较平常的年头。清政府宣示预备立宪,然后,大事敷衍,使立宪派极为不满,在上海成立了预备立宪公会,郑孝胥被举为会长,张謇、汤寿潜任副会长。华源基金会没有参与,宣称一力促进教育事业。
  同年,阿庭结婚了——谢天谢地,我还以为他会一直单身呢。他的妻子是中美混血儿,具有四分之一的爱尔兰血统,中国名字叫马莉,美国名字叫玛丽,出生在费城的一个富裕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我自然无法到婚礼现场,只能买了一大堆首饰和工艺品邮过去——想必收到结婚礼物时,我侄子也快出生了。
  对了,还有件事情,就是萍浏醴起义。萍浏醴起义声势浩大,但我完全没有放在心上。一是我知道没成功,再者说,起义的数万人,连个县城都没打下来,战斗力都不如流寇。让我如何瞧得起?难怪有人称孙武为孙大炮,也就这点儿能耐了。我组织新军将领对次进行研究,一部代表朝庭,一部代表革命者,稍后再反过来,双方出谋划策,进行战略战术上的讨论——我们常进行这样的研究。几番研究过后,比较一致的意见是,说什么也不能参加这种革命——组织太差,有多少人都不够死的。大家研究了一下革命军的新战术“迷阵”和“疑兵”——很简单的虚张声势,两翼包抄战术,觉得远不如我阴险,不会对新军有效果,也就算了。
  一转眼,过了年。我开始接收新兵,组织62标进行训练,间中还镇压了安徽高等学堂的学潮。
  学潮的原因主要是1906年年底的考试,严复将考试合格分数降到40分,仍有38人不合格,严复便将其全部开除。这就把人得罪狠了,要知道,自光绪三十一年废除科举考试后,高等学堂已经被视为进身之路。而且,严复还拒绝开速成班——日本速成班毕业生回国后很容易在政界和军界谋得好差使的,反而将学制延长到五年。这就更让许多只想作官的学生嫉恨,于是,学生陈寄密和谢师衡在夏考将至的5月份,煽动担心考试的学生,发动了此次学潮——时机选择真的是恰到好处。然而,韩铁经过两年时间的发展,情报网已经可以掌控安徽全省,何况是在省城安庆发生这么大的事。我的到消息后,以军训的名义,迅速带人将闹事学生全部带走,平息了事态。待提学使沈曾植——此人支持学潮,闻讯赶到,我已在向抚台恩铭汇报事情经过了。
  因为有我的全力支持,抚台恩铭表现比另一段历史中强硬许多。自然,像这样老官僚的手段也是很圆滑的,斋务长周鼎观办事不力,引发学潮,免斋务长,但仍任监学。陈寄密、谢师衡等十一人煽动闹事,全部开除。并贴出公告,宣布不会轻易开除学生,但不及格者,仍会留级,不及格及留级的次数有限制,超过仍会开除。因为措施得力,学潮迅速平息。5月24日的学潮,到6月中就已无人关注了。
  严复与我大吵一架,也就和好了。而我因立场坚定地支持了抚台,恩铭对我更为亲近。老实讲,我给恩铭本人送礼并不是很多,对其幕僚张次山倒是刻意结交——这样更容易,有时也更有效。
  稍后的徐锡麟刺恩铭案,我没有多考虑,就选择了恩铭。
  恩铭署理安徽巡抚,修广济圩,赈济皖北水灾,颇有政声,老百姓是很感戴他的。恩銘本人支持新政,来皖后,就兴学、练兵、巡警、实业做得有声有色。这样的官员,在当时,是极少见的,也可以说是有益于国家的。我不知徐锡麟为何想杀他——徐锡麟不会和我讨论——就算想起事,也应该选贪官污吏来杀,难道说,闭眼乱砍,砍谁是谁?再说,安徽将来是我起家之地,自然建设越完善越好,恩铭对我也颇为亲近。我可不会期望,朱家宝来皖会更好——那家伙是袁世凯的铁杆。
  于是,我再次动用韩铁的情报网“隐龙社”——我一向不会起名字,韩铁完全无法接受我给出的‘壁虎’、‘变色龙’和‘守宫’,我就让他就自己起了个名字,韩铁选择了“隐龙”,其实还不是一个意思。
  清廷、新军、北洋、革命党、东北和会党,一直是隐龙社渗透的重点。当然,很难神奇的在袁世凯的身边埋下钉子,但发展几个消息来源,收买几个低级军官,则是寻常事。现在,隐龙社在南方几省初具规模,至于安庆本地的革命党这种松散的组织,韩铁说:“小事情,不足一提。”,按隐龙的消息:“光汉子”是徐锡麟的别号,“光复子”是陈伯平的别号,“宗汉子”则是马宗汉的别号,……
  剩下的工作,就是选个合适的途径,将消息送给恩铭。这个人应和我无关,能取信于人,没有太多的发展前途,等等。我把大致要求和韩铁一说,韩铁想了下,就提出个人来——李端和。
  李端和,芜湖人,曾就读于安徽公学,1905年加入岳王会,今年年初,新军募兵时,由于近视,而未通过体检。到安庆后,生活无着落,心情低落,遂被隐龙发展成一个消息来源。李端和这人能力一般,也不太受重视,但资格极老,是岳王会成立时就加入的老成员。所以,有什么事,别人也不避着他。会中成员,重要消息,李端和大都知道一些,虽然他不很清楚革命党的行动,但他知道“光汉子”就是徐锡麟,“光复子”是陈伯平,“宗汉子”则是马宗汉,这就足以。
  KGB有个原则,收买间谍之初,只是让其做点无关紧要的小事,逐渐地,出卖成了习惯,就什么都会出卖了。我只记得徐锡麟剌杀恩铭事件发生在严复辞职后不久,却不知道具体时间。所以,我也很着急。李端和虽然还欠点儿火候,但这时候也顾不了许多了。
  6月10日下午,李端和与杨成侗有约,遂来到杨成侗家中。杨成侗是李端和在安庆新结识的一个朋友,目前在高等学堂读书,为人大方,常请李端和一起吃吃喝喝。所以,李端和没有丝毫戒心地来到杨成侗家。一进门,就看到杨成侗鼻青脸肿的坐在那儿,没等李端和上前关心一下,就被两人扑过来,一顿暴打。应该说,韩铁的训练,是卓有成效的,两人选择的位置,让人疼痛却不会造成严重伤害,李端和一时痛得叫都叫不出来。以下的事情就简单了,李端和的碎嘴,和杨成侗说了什么,自己都不清楚。再说,李端和自己不得意,看原来的同学朋友也心怀不满。现在,杨成侗都已经交代了,面对专门的红白脸——也叫“老好人”——就是一个装粗暴作恶人,一个装和善作好人。李端和不仅把所知道的光复会成员说个一清二楚,连陈伯平、马宗汉两人去上海买枪等事,都交代了。因为,我要求只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