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数字生命 作者absolut (第一部全) >

第111部分

数字生命 作者absolut (第一部全)-第111部分

小说: 数字生命 作者absolut (第一部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是不是产生了足够岳羽进行区分的差别信号。

    “是不是趁着你的味觉系统还没成熟,提前让我尝点苦头?”岳羽笑着说。

    “等你知道什么叫做苦再说。”吕振羽笑着回应道。用橡胶手套在玻璃箱内操作着调料。

    电流的信号传入了岳羽,岳羽很认真的进行着计算。对于她来说,她的能力和那些用来纯粹进行技术和电流分析的计算机系统是不一样的。同样的读书变化和刺激强度,对于岳羽来说,她能够通过更为丰富的分析工具来进行感知……

    “嗯,确实是不一样的。不过目前我也只能感觉那么多了,呵呵。”岳羽说。

    “那就足够了啊。目前,我也只能做到那么多。对于你来说,可能味觉和嗅觉的感知永远都只是对精微的电流进行的分析而巳。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再前进一步了。呵呵。”吕振羽对于这初步的尝试已经感到非常满意了。

    有了味觉系统的成果作为蓝本,嗅觉系统也迅速有了一个颇有想法的解决方案。吕振羽从一家生产顶级空气过滤装置的厂家定购了许多组非常小的,充满了细小孔隙的过滤芯。过滤芯的后面装上了抽气装置,以加强空气的流通。而在过滤芯里,他们用类似油的一种有机溶剂将珐琅液调和,形成一种挥发速度极怪的混合液。在过滤芯里,充满了这种混和液之后甩去多余的部分,然后在过滤芯里插入针状的电极,这个基础的嗅觉感应装置就算是完成了。

    有机溶剂在减缓了挥发速度的同时,也让珐琅液和外加的接触减缓了,在没有进一步的解决方案之前,恐怕嗅觉感知会比味觉略微迟钝一点。当然,这液算是可以接受的变化吧。

    嗅觉系统的处理难度,倒是要比味觉系统稍微复杂上那么一点点。因为,空气中能感知到的,能够形成嗅觉的分子本来数量就不多,而且消散速度很快,对于电流感知的敏感性和后台处理系统的复杂性的要求就更高了。

    但是,让他们欣慰的是,经过了几轮测试之后,信号的强度终于提高到了可以接受的程度。

    然后,就是如何让这些东西起作用了,一方面,他们开始用两种装置不断感知各种各样的简单和复杂的嗅觉和味觉,形成庞大的数据库,作为嗅觉和味觉系统进行以后的判断的基础,而另一方面,他们则要解决多次感应的自动化问题。

    味觉的感知,相对要容易一些,他们做了一个类似于口腔大小的水晶玻璃腔体结构,在里面做了珐琅液的充填和抽取装置,36个装置在这个类似球形的玻璃腔体上的电极,能够更仔细的感知味觉。

    虽说,多次抽取和感知后,必然会产生“串味”这样的问题,不过,反正人类自己也有这个问题,那就不必多操心了。

    喝口水漱口一下就都解决了……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考虑怎么把这个腔体做得更象口腔,也能够有更丰富的功能。比如,添加类似牙齿之类得咀嚼行为发生器,让被感应物体有更多表面和珐琅液进行接触,就是个很好的方案。

    但是,嗅觉装置的自动更换过滤芯,则很难作出样子比较容易让人接受的东西。他们的第一个灵感来自于左轮手枪的转轮装置。由于可能需要感应的次数更多,他们后来由换成了弹鼓和弹匣模样的东西……但是,最终,那个过滤芯还是要被安装在抽气装置前面的。稍稍联想一下当视觉,嗅觉,和味觉装置同时出现在一张类似脸的表面上的时侯,所有的工作人员非常一致的摇头,说:“猪啊!”


144。秘密协定

    无论机器人现在多有争议,吕振羽在市中心建立的一系列无人化的店铺,咖啡馆和饮食店之类的东西仍然在世博会期间受到了各国游客的热切关注。这些东西,毕竟不同于科技馆或者其他什么地方的演示,而是实实在在进入了人类的日常生话的。这些虽然不出售什么特别的货物的店铺,本身成为了上海的一景。虽说全球的数字图腾分支机构周围多多少少都有类似的店铺,但哪里都不如上海总部这里那么多,那么丰富。

    当然,成为了游客的观光地点对于数字图腾的绝大部分员工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他们原本安静宽敞的购物和消费环境被完全破坏了。一些帅哥美女员工甚至受到了经常被拉着拍照合影之类的骚扰……略有些嘈杂的环境使得原本半开放的界石基地只能够进入封闭状态,以维持集团总部正常的工作秩序。

    已经很少来总部的吕振羽自然不受影响。在将嗅觉和味觉模拟出来之后,他和他的团队用了足足3个月的时间将这些实验室里的东西变成了相对完善的,有一个初步的样本比较数据库支持的平台。在应用方面,则没有太大的进展,出来用于检测空气质量的嗅觉装置有了一个雏形之外,其他的产品化研究则步履维艰。虽然,这是个让人很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但是,这同样也会是一个让人疑惑的课题。除了陈宁,几乎没有多少研究员明白到底吕振羽是为了什么而进行这个项目的开发研究。对于吕振羽所说的,好玩,或者是反正视觉触觉听觉都已经有了,把剩下两个补齐的这种明显胡诌的理由。倒是有不少人开始问吕振羽是不是准备制造拥有五感的人形机器人?

    数字图腾的青年研究员里有不少都是看着日本动画,尤其是科幻或者类似题材的动画成长起来的,当年那些人形机器人的动画和漫画作品对他们的影响不可谓不大。甚至有不少人。就结合着当年看动画片,临摹漫画,甚至亲身参与COSPLAY的经验,在那里勾画着他们心目中地完美的人形机器人的形象,不断将类似的图片丰富,上色。做得美轮美奂然后发到吕振羽的邮箱里去让吕振羽品评……也,也是某种对于吕振羽到底想干什么的试探吧?

    “好了,5感都有了,第六感要不要研究,第七感就是小宇宙了,要不要搞?第八感呢?”在某次开会的时候。吕振羽笑着骂那些头脑有点秀逗的研究员们。

    但是,似乎没有什么效果,吕振羽的话并不能让他们退缩或者犹疑,反而让他们加深了对于吕振羽正在搞人形机器人的这个猜测的确信。他们开始偷偷地,在业余时间,在吕振羽没有给他们布置任务的时候。就在那里搞着技术储备。各种各样地技术资料被收集了起来,集中在了数字圈实验室里,资料之间的互相的联系性被一点一点的进行筛选和分类……当他们看着吕振羽将数字圈实验室里的电脑用匪夷所思的拟神经元理论的人工智能进行填充,发展。乃至进化的时候,他们更确信了这一点。

    或许,真是当初吕振羽所说的“圣斗士”的类比启迪了大家,大家偷偷的将这个项目称为,黄金斗士。

    当一直蘑菇到10月分,数字圈实验室的成果仍然停留在拟神经元理论的初级和中级阶段,研究进度似乎有些步履维艰的时候。吕振羽给大家放了2天的假,让大家好好休息。因为这两天里。将进行全机器人工厂的第一次整体运行。或许,这样也并不准确,在建设这个工厂车间的时侯,工业用机器人的工程样机就已经开始加入到建设车间的行列中去了。这个车间的建设成功,虽然没有机器人的汗水,但是有他们消耗的润滑油……这个车间建设完之后,所有的蜘蛛潜伏者都将在这个车间里进行加工和制造。

    而后,将整个实验室暂时抛下,吕振羽和陈宁,带着总是跟得紧紧的卫士们,飞住德国,参加两年一度的全球IT高峰论坛。

    在莱比锡举行的这次论坛,果然象吕振羽之前曾预料的那样,声名鹊起的格林兄弟公司成为了东道主。虽然不是组织方,但是,相当多的接待工作仍然由他们来协助了。依靠着数字图腾和IBM的帮助,格林兄弟公司现在也已经成为CPU领域的一个另类,但是非常有特点的公司。以他们的独有的减法管线技术研发的一系列芯片,除了大量被数字图腾的各级产品采用之外,也成为了掌上游戏机,手机,PDA之类的对计算复杂程度要求不高,但是对于速度表现非常挑剔的产品的选择之一。而格林兄弟公司除了这类专用CPU的研制和开发之外,原先的专用普通芯片的业务也没有放弃,而更是将这些业务结合起来,提供了给一些厂家提供从专用CPU到周边的专用芯片形成的综合应用平台的OEM和ODM业务。另外一个市场,就是IBM大量采用了格林兄弟的产品,用于自己的服务器系列产品,还有就是进行一些大型专题的计算研究,比如气象,历史人类学之类的课题。

    格林兄弟在这两年里,不但完成了从家族企业到股份制企业的转变,更是一跃成为德国IT界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而对于帮助他们甚多的吕振羽,他们自然是热情招待。两位老总级的人物,亲自开车,带着吕振羽,陈宁夫妇在德国各地游玩,而IT高峰论坛倒好像成了一个附带的活动。

    某天晚上,就在全球IT高峰论坛的正式会议的第三天晚上,巳经结束了两个专题演讲和一个专题讲座的吕振羽和陈宁忽然之间从卫士们的眼皮底下消失了。而同时消失的还有庞海。

    虽然知道,他们肯定是有组织有目的的离开了,有庞海在,安全应该不怎么成问题,但是对于那些卫士来说。这仍然像是在他们脸上狠狠扇了个耳光。这些专业人士们,把人跟丢了……他们迅速检查了吕振羽和陈宁留在旅店房间里的行礼。吕振羽的行礼,他们这些人是无权检查的,但是,这些行礼却明明白白的全部扔在了旅馆房间里,吕振羽和陈宁带在身边的。都是他们在跟着格林兄弟东奔西跑的时候,陆续采购的一些户外运动装备什么的,还有一台格林兄弟赠送给他们的采用了两枚单芯片4核心的CPU的12。1寸的强劲得有点过分得笔记本电脑。

    另外,就是徕卡公司的董事会副主席前几天来拜访吕振羽的时候给吕振羽带来的一整套象征着徕卡的历史与荣耀的特别版的徕卡胶片相机和全系列镜头……和20卷由AGFA公司配合着徕卡推出这个纪念版产品而特别生产的反转片……

    如果这些都是事先有预谋的,那么,吕振羽策划阴谋的能力也不弱啊。

    卫士们翻箱倒柜。将整个房间和整个旅社检查了一遍又一遍,终于在吕振羽留在行李箱里的随身工具箱里的瑞士军刀地皮套里,发现了卷在瑞士军刀上的牙签上,然后瑞塞进军刀的一张吕振羽手写的小纸条。小纸条上这样写着:“先汗一个,你们居然真的能找到这个,钻研精神着实值得钦佩啊。最近你们把我盯得太辛苦了。连要去便利店买罐啤酒你们都要先做个毒物学试验。受不了了。逃一个给你们看看。玩几天就回来了,不要着急。……纸短情长,擅自珍重。(纸真的很短)

    吕振羽PS:陈宁附议“

    这张纸条的翻拍照片2分钟后就出现在了中国极为领袖人物地桌子上了,当时他们的表情颇为奇怪。好像他们从来没想到过。现在享有如此大名的吕振羽居然会那么孩子气的玩了一把。他们也实在不知道到底是应该生气好,还是应该忍住笑,让那些卫士们继续追查下去。

    想要找到吕振羽谈何容易,为了彻底躲开那些卫士们,吕振羽和陈宁,带着硬是要跟着当电灯泡的庞海,先是通过徕卡公司一个销售网点的小职员租了一辆车。直接驱车到了边境。然后弃车登山,吕振羽和庞海都是身体强健得异乎寻常的人。登山的速度比起一些专业登山运动员来都快,而他们也不是要挑战海拔,仅仅是做一次颇有趣味的长途旅行而已。

    那些卫士们发现吕振羽留的纸条的时候,已经是他们离开30多个小时之后了,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深入山区有相当距离了。除非出动蜘蛛或者直升机,不然,已经没有可能徒步追上他们了。要知道,在有些险要的地段,背着陈宁的吕振羽,仍然保持着相当惊人的速度。

    这几天,大概是吕振羽在这些年里度过的最为轻松的几天,完全不用操心外面的任何事情,只用专心和陈宁在一起,找漂亮的地方,拿起相机,架起三角架,消耗胶卷。

    在吕振羽消失的第五天,数字图腾的工作人员终于在新闻媒体和同业的压力下,宣布吕振羽和陈宁因为公务秘密外出,将在不日内回来。新任的吕振羽的私人秘书,那个叫林晓白的20岁出头的女孩子,快被新闻媒体和那些来头很大的人吓得哭出来了。而更能让她哭的事情是,吕振羽的公司内的业务邮件巳经积压到了300多封……她得负责临时处置。

    而这一天,吕振羽他爬上了阿尔卑斯山的雪线,采了雪绒花装在了玻璃瓶子里送给了陈宁。然后,在一个高坡的草地上,让陈宁靠着自己,听自己吹口琴……连庞海,这个时候也很识趣的躲得尽可能远,免得打扰他们。

    到了第七天,他们非法进入瑞士,来到了最早装备蜘蛛平台的那个瑞士山地旅的驻地。他们早就和旅长打好了招呼。到这里为止,吕振羽和陈宁的假期,算是告一段落,他们在这里并不是要玩,而是要接待一些非常特殊的人,他们将和吕振羽谈判,并且在双方都作出一妥协的情况下,达成一个协议。这个协议将永远不会被公布,也永远不会被承认,除了他们自己,没有人知道这次会议。至于那些瑞士军人,荣誉与忠诚是可以信赖的。尤其是,吕振羽是个独立爬上雪线,采到了雪绒花,证明了自己的勇气的人。

    这次特别的会议,在阿尔卑斯山半山腰的一个帐篷里进行。所有的人都不带任何电子设备,手表都必须是机械的,所有的记录都将由纸和笔来记录。

    “好了,我们这就开始吧。”经过了几天彻底放松,心情极为愉快的吕振泪说。他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些人,在他的左边,是佳能,美能达,JVC,奥林巴斯,三星的代表,右边,则是柯达,卡西欧,PENTAX的代表……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