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物竞天择 作者:[美] l·罗恩·哈伯德 >

第13部分

物竞天择 作者:[美] l·罗恩·哈伯德-第13部分

小说: 物竞天择 作者:[美] l·罗恩·哈伯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船上没有回击。
  舰队早已离开原地驶进海岬,按平均四节的速度朝西向乌尔维齐驶去。领航员引吭高歌。士兵们有可能从一艘船登上另一艘船,他们要说的话没完没了。
  中尉命令不同的火器偶尔向两岸放上几枪,所以这条水道嘈杂非常。
  雾散时,他们发现早已将乌尔维齐抛到了后面。那儿没多少价值,很早以前炸毁的军火库伴随着半个城市化为了灰烬。狙击手之山也已过去。新建的码头上似有炮队的迹象。
  为了能交上好运,中尉让吉安朝后发了几枚追击炮弹。
  风一阵紧似一阵,这是个好兆头。舰队紧贴着犬岛通过后,突然在大马蹄弯处停下。
  在此航行很困难,因为格林威治医院被炸成一片废墟,大块的砖石建筑被堆弃在浅滩上,阻碍了航道。隔岸有两组炮,建在两堆废墟之间,一组在西印度码头,另一组在苏里商务码头。
  吉安从远处看到炮位,在舰队进入对岸火炮射程之前示意大家安静。所以舰队悄然而过,之后只听见几声步枪的枪声。
  从这儿到格林威治,尽管潮水翻滚,走得还是如飞一般。舰队顺风而行,在水面上每小时航行六里。当他们转过格林威治,朝北驶向伦敦时,浓雾又将他们团团罩住。风势减弱,船行放慢了速度,以致于他们最终在里姆壕斯塘抛锚时天色已很晚了。
  他们没发出任何声响来宣告他们的到来,而是静静地用着晚餐。人们都在想中尉下一步棋要怎么走。
  事情很明了,中尉可能在今夜,也许在拂晓进攻伦敦塔。
  那天晚上九点,中尉派出了史文朋指挥的一团二连,分五艘船,把他们运到考茨威的岸上。他们接到命令在向西行军的必经之路上设置障碍,然后与伦敦塔敌军交火,最后全速撤回到障碍处,卡尔斯通会掩护他们登船。然后,他们在船上掩护卡尔斯通的撤离。
  中尉坐在后舱里玩着纸牌,他不时抬起头倾听着,可还是没有枪声传来。他知道里姆斯是一片瓦砾,十八年前就给焚毁了。七八年以前虽经重建,可又给夷为平地。第三次被焚毁之后,它就彻底被抛弃了。二连的行动不会很顺畅,他也没指望在凌晨一两点钟之前能够返回。他玩着游戏、打着盹儿,等待着。
  上游突然响起了激烈的交火声。中尉知道,雾这么大,天这么黑,想要看清什么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他又给自己发了一手牌。
  枪声稀落下来,紧接着又是枪声大作,最后你一枪,我一枪地似乎平静了下来。
  一艘船碰到旗舰上发出吱嘎吱嘎的响声。
  毛基把头探进指挥舱里说:“威则尔在这儿要见你,长官。”
  “把他带下来。”威则尔精力耗竭。他的两个战士在上面甲板上,正小声地数着手上的水泡。
  “你去哪儿了?”
  “你知道你曾说过他们的加侬炮的事,长官。”
  “是的。”
  “嘿,你跟我说过我要是愿意可以侦察一下对岸的情况。”
  “是呀?”
  “我希望你不要恼火,长官,可我碰到了他们的一组大炮,我们把炮的火门都给塞住了。”
  “是在哪儿?”
  “就在原来大笨钟的地方,长官。”
  “你们是一直赶到那儿的吗?”
  “是的,长官,好难划呀。”
  “伦敦现在是个什么样?”
  “全在古罗马墙内,长官,和我上回看到的一样。他们在那儿建满了房子。那里大概住了三四万人,现在大多都住在地上。”
  “接着说,威则尔。”
  中尉开始发第二张牌时,韩里被领了下来。他的手也因划长桨而擦破了皮。他和另一名士兵还有一个渔夫在格林威治下了船,之后又划了很久。
  “我是来报告的,长官。”
  “现在下游有什么动静吗?”
  “他们一定派了一大批船和兵过来抓我们,因为我三个小时前在下游与他们擦身而过,我想是因为天黑错过了我们。找到你们可真不容易,甚至你告诉渔民我们的队形也无济于事。”
  “还有别的什么?”
  “约五百人正穿过格林威治,朝东行进,我曾跟他们打过照面。这没什么难的,因为他们是勉强纠集起来的,彼此互相都不太认识。我还遇见了那支主力部队的前锋,他们浑身溅得都是泥浆,累得疲惫不堪,可他们还正赶往伦敦。我猜主力部队就在后面,沿河而上。他们明晨以前就会赶到这里,炮火齐备,一应俱全。”
  “好极了,韩里。接着讲下去。”中尉若有所思地洗了洗牌。
  时间好像过得很慢,他靠在椅子背上打个盹儿。他心里明白一旦枪声改变,他就会醒过来。
  他想的没错。卡尔斯通的机枪大约零点三十分时吼叫起来,短促、用心地点射了十五分钟。然后,机枪一架一架地停了下来,步枪又开始取代机枪响了起来。又过了会儿,步枪声歇下来,使得夜格外静谧。
  中尉来到甲板上,命令波拉德招呼正在返回的船只,向它们提供精确的方位。
  史文朋马上登上了船。他那断臂袖子给撕破了,脸上净是粉尘,那独眼里闪着刚刚战斗过的兴奋。
  “我们一路把他们引到里姆壕斯,中尉。我们使他们暴跳如雷、争吵得面红耳赤。”
  “伤亡情况怎么样?”
  “我们有三人死亡,九人受伤,有两人还伤得挺重。军官都平安地回来了。”他接过毛基递给他的玻璃水杯,十分感激地喝干了它。“我们一定把他们揍得够呛,我们尽可能地使用了压缩机枪,不管这有什么用,事情进展得非常顺利。”
  “非常好,史文朋。你最好先回到自己船上,指挥好它。波拉德,检查部队的分布状况,预备十五分钟后起锚。”
  “是,长官。”
  “我们正开往上游。”他对史文朋说。
  “那么,你不打算进攻伦敦塔了吗?”史文朋说,“他们又集结了兵力,但我想我们能应付得了。如果我们把第二团放到那儿以西,我们今晚把卫戌部队吸引出来时,就能解决他们。”
  “做好战斗准备,史文朋。传令,波拉德。”
  中尉从甲板上下去,钻进铺位,马上就睡着了。
  第八章
  整个晚上,舰队不紧不慢地顺流而上。
  前半宿的很多时间花费在发现断桥和沉船上,接着舰队绕将过去。一点也见不到河岸和天空,他们真是无依无着。一艘炮艇搁浅了,只好把上面的东西都卸下来,迫击炮被移到别的船上,最后把船烧掉。他们回头望去,那火焰只是一簇暗淡的闪光。接着那边又传来扫射声,不时还夹杂着轰鸣的大炮声。很明显,整个大河,而不是舰队成了靶子,因为弹雨并没来到近前。
  伴随着早晨而来的是冷嗖嗖的瓢泼大雨,它浇得薄雾几乎散去。舰队发现自己远离伦敦,位于河的上游。实际上,接近了里士满下的一座潮闸。
  士兵们围着雨具,疑惑地望着水闸。潮水过一会儿就到了,它已经漫过了河道的另一半。沿着正在修建的水闸人行桥,聚集了一小股部队,那是附近堡垒的卫兵。另外一些人正从台地山的斜坡上往下拽两门野战炮,可那些炮离这儿还很远。
  当舰队离水闸不到二百码时,双方交上了火。
  后面吐吐指挥下的最后六艘船得到命令,吉安显得有点急不可耐了,他知道他的火力可以摧毁水闸。
  吐吐及时发起了进攻。他们穿过厚密的灌木丛蜿蜒而行,排成了队形。守卫敌军马上在原地停下,又遭到卡尔斯通发自侧翼的无情扫射的攻击和吉安发射的两枚追击炮弹的轰击。
  吐吐飞速穿插过去,迅速派人打开闸门,护卫着舰队通过。
  西伯中士带领二十人冲上斜坡去夺取那些野战炮,然后一一销毁掉。
  舰队通过水闸,暂时在河中央抛锚。停了一会儿,直到吐吐炸毁了水闸,他们也未继续前行,而是在原地观望着下游。
  约四点钟前后,舰队得到消息,下游半英里发现了敌人的先头部队。直到先头部队进入射程,中尉才命令吉安向敌军发射两枚迫击炮弹。先头部队迅即撤离。
  半小时后,可以看到敌主力部队了。他们正绕台地山而行,就好像要从河上游一侧包抄舰队。舰队又发射两枚迫击炮弹。
  雨越来越大,风刮得一阵紧似一阵,舰队借此良机扬起帆继续西面行去,经过里士满,绕过通往金斯顿的爱斯湾。
  雨势减弱,风力也陡然减了下来,乌云紧贴着地面划过。低压槽地区就在他们附近,他们这一带的风向极不稳定,一直在改变着方向。白天快要结束,能见度也越来越差。
  天黑时,雨停了,对于岸上部队来说,这对他们所要进行的战斗十分有利。岸上部队将炮队布置在林中,他们四处奔跑着。四邻的乡亲们对他们甚为反感,因为他们为要设置障碍把农民的篱笆都给毁坏了。
  晚上七点钟,岸上的炮队一同发射,搅荡着锡克罕姆前的广阔水域,舰队正在此地抛锚。
  敌军应有尽有,还有机关枪火力配合。
  与此同时,一支部队沿河两岸一英里处搜索,找寻任何能够浮在水面上的东西,然后,在上面装满军械,驾驶着这些驳船、平底船和摇船沿河而上。他们现在认定舰队缺乏子弹,因为舰队并没有还击。他们知道一支没有多少子弹的部队要等到最后的时候才会反击。他们大胆地向漆黑的河中发动了进攻。有两三次,他们击中了自己的船。他们随水流漂了一阵,然后,又被巨浪冲了回来。他们激动地、愤怒地狂喊着。舰队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没过水闸。也没有登岸。敌军扔掉破漏的船,踏上他们更喜欢的坚实的土地。只要第四旅一露面,他们就不管是在岸边还是在村庄里,都要狂扫一番。可他们什么也没找到。
  舰队靠长浆、风帆和水流,静悄悄地划过黑夜,直奔下游的伦敦。划过了小村落、小酒吧、尖塔,还有毁损了的城堡。
  第二天早晨四点以前,顺利通过了断桥、坍塌处和狭长的暗礁后,他们一路穿过水塘,静悄悄地抛下了锚。
  他们现在并没有懈怠,而正迎接着一个战斗高潮的到来。炮船被停泊在堡垒四周,位于陆地炮火的射程之外,但船上的炮火却能够得上岸上的目标。
  大约四十艘满载的船只,这时正被拽到河岸上。士兵们牢记着自己的使命,急忙最后一次检查装备,然后静悄悄地登上布满建筑瓦砾的河岸。
  中尉戴着钢盔,裹着披肩,蹲伏在一堆石头的隐蔽处,等待着。他率领着四分之三的部队,确切地说是三百六十人,在他周围布满碎石的黑暗中全都鸦雀无声。
  和伦敦平时的天气比,今天的黎明好像短了个把小时,昏暗中还有几颗星星闪耀。这肯定又是个大晴天。
  塔东面立刻枪声大作。史文朋像以前一样,又跟卫兵交上了手。
  卫戍部队惊恐万状,从铺位上纷纷滚下,抓起步枪,在新建的东面入口内集结起来,进行反击。突袭的一方也好像是在上次战斗中一样,不敢让步。
  战场慢慢移到了朝向里姆壕斯的东面,增援部队赶来助战,当他们离塔近一英里时,卫戍军官惊愕地听到了河上的大炮声。就凭那炮声判断,这炮不是自己方的,而是装备精良的大炮。
  中尉低伏着。他现在能分辨出自己的炮声了,他知道吉安已将目标置于射程范围之内了。
  实弹已在中塔和外围防御土墙处炸开,大门给炸得粉碎,好像吉安曾经精确地检查过有几个门闩,门厚度是多少似的,他没有浪费一发炮弹。接下来,炮口又瞄向了白伍德塔,似要炸开那儿的大门。之后,他又换上了两门迫击炮,向外区投掷了凶猛的榴霰弹。
  还没等吉安干完这一切,中尉一跃而起,招唤他的队伍冲向前去。
  他们冲过中塔,越过毁掉的大桥。一枚手榴弹炸开了白伍德塔大门上的锁之后,他们都来到外区。
  吉安已经开始炮轰内区了。用重炮轰击威克菲尔德塔东面的大门,直到把它炸毁。部队匆匆经过时,从血腥之塔上射出了几发子弹,可是因为守城人得探出身来瞄准,他们刚一露头就被打了下来。
  中尉爬过大门处的瓦砾,跷进内区。
  迫击炮早将此处夷为平地,现在只剩下白塔了。炮弹没能摧毁它,吉安的炮火只能在这座罗马古堡中最强固的部分留下一道小坑,它的墙壁厚达十五英尺。可是墙上的门窗却是薄弱环节,手榴弹投掷手带着一包包手榴弹,把门一个个炸开。
  在这么强劲的猛攻下,堡垒还是坚如磐石。吉安的炮火稍稍停顿,塔里的士兵就从上面往下扫射起来。
  第四旅的狙击手开始清除着残敌。中尉发现部队给阻隔住了。他命令狙击手封锁住射击孔,将大部队撤到古堡外。然后,抓起一包很重的手榴弹,冲向大门。他抽出一枚手榴弹的保险针,将整包的手榴弹抛到门底略微炸开的一个豁口。他飞跑到墙边,紧贴着墙卧倒。
  经过一炸再炸,那郁暗的旧院子一下子给撕开了一个口子。
  部队高声冲向前去,穿过了甬道。他们进到要塞之中,朝上面的平台猛冲着。这时,一架机枪从楼梯平台上探出头,子弹迎面而来,有半个班给撂倒了。手榴弹投掷手赶到前面,掷出一颗手榴弹,机枪被炸哑了。
  塔上充满了突袭的部队。每上到一层,都有几个负隅顽抗的守城人,可他们也很快消失了。
  按着吉安的测定,只用了二十三分钟,伦敦塔就落入了特种部队之手。可却没找到赫茄石。
  一个战战兢兢的参谋告诉中尉说,赫茄石与卫戍部队主力一道去上游追捕极难捕捉的炮船去了。但是,中尉并没有失望,他对这种局面感到很高兴。他坐在赫茄石曾坐过的办公椅上,品尝着赫茄石专门储柜里的一杯浓啤酒,休息了片刻。就在这间令人不快的旧房子里重新开始发布命令了。
  当河上的炮火发射时,史文朋就停了下来。
  借助猛烈的炮火,他们迫使卫戍部队投降。然而,中尉命令他带俘虏去城墙外,只派三人看守,结果都让他们跑掉了时,史文朋大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