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极品御用闲人 >

第55部分

极品御用闲人-第55部分

小说: 极品御用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金兵开始以“五京”为战略目标的灭辽之战,宣和二年,也就是王钰上任幽云都总管这一年,金兵攻占辽国上京,与大宋签订海上之盟,相约一共攻辽。赵虽然恨辽人,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今辽人未灭,不敢轻动。宋辽盟约上限制了幽云十六州的驻军人数。赵只得催促王钰,加紧训练新军。似乎是等王钰南府军一成,便要调去攻打辽国。
    “靠,早也催,晚也催,我要是种马,我自己配种去!”这一日,王钰巡察至归化州,前面就是宋辽边境。都管衙门通判,差人送来朝廷公文,却是赵催促中书省下发,催促王钰上报新挥操练事宜。
    “马都成问题,还练什么兵?一个月之内,来了五道公文!”王钰将公文递给旁边吴用,又手搭凉棚,向对面辽国望去。
    吴用看毕,对王钰说道:“大人,我看朝廷似乎在等新军练成,便要调去攻辽?”
    “这还用说,圣上放权给我,为的就是看看练出来的新军能不能打仗。朝廷历来对兵权控制得极严,这次对我破了例,莫说是圣上,就是朝中大臣也在盯着我。你信不信,等新军练出来,能战还好,若是不能战,朝廷肯定马上撤消南府军建制。”王钰说道。
    吴用闻毕,深以为然。只是到幽州数月,遍访各地,军马始终是个难题。没有军马,南府军便不能成军。这位年轻的都总管大人,几个月来跑遍各地,人都瘦了一圈,倒是难为他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毅力。
    “大人,你看!”关胜提着一把青龙大砍刀,往前一指。王钰顺势看去,宋辽边境上,一行百余人正通过宋军边卡。那一行人里,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最吸引眼球的,便是其中几匹骏马。
    王钰现在,看到马比看到美女还兴奋。一路狂奔过去,翻身下马,就地察看起那几匹马的资质来。他却是个外行,看了半天不辩好坏,于是回头叫道:“周兴,你来看看,这几匹马如何?”
    周兴,就是当日在幽州府大堂上,携母私逃,被王钰放过的青年马商。此时听得王钰召唤,便打马过来,细细察看那几匹驮着货物的马来。边卡的宋军士兵一见,手持兵器奔过来。林冲上前拦住,暗地里表明身份。
    周举里面摸摸马头,时而扳开马嘴,又是看牙,又是看蹄,然后周身摸了一转,突然欣喜的叫道:“大人,这可是一匹好马!您看,此马头高如削,头部少肉,如剥皮兔头,眼睛很大,目光如泽。还有,耳朵很小,状如斩竹筒。最重要的一点是,它的鼻子很大,鼻大则肺大,肺大则能奔。此马,正可用作种马!”
    种马?这就是传说中的种马!王钰大喜,遂对那群人说道:“这匹马我买了!多少钱!”
    “这位官人,此马是我心爱之物,千金不卖。”人群中,走出一人来,年近不惑,面白无须,双目瞪如铜铃,倒是长得奇怪。
    王钰都还没有发话,倒是急了索超秦明,二人挺着兵器上前来,冷笑道:“不卖?认识这是什么吗?”
    “认识,一为狼牙棒,一为点钢枪。怎么,我不卖马,你就要杀我?我在大辽时,听说宋廷派一员大臣,总督幽云,赏罚分明,严肃法纪。你们光天化日就敢行凶,难道眼中没有王法了吗?”那人拢着双手,波澜不惊的哼道。
    “哎,你不要误会,我这两个手下,脾气急躁了一些。我实在是很喜欢你这匹马,不过你不愿意卖,我也没办法。得,你们走吧。”王钰恋恋不舍的望着那匹种马说道。
    “我是不会卖,但我可以送给你。”
    白送?天下还有这等好事?王钰一脸的疑惑,环顾左右,林冲等人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不是送你,是他。”那人手指周兴,“你是个懂马的人,这一路上,好些人见我用这马来驮运行李,都以为是匹劣马,只有他看得出来。”周兴闻言,心里直叫苦,这样当众驳了都管相公面子,回去以后,哪还有我的好果子吃。
    “周兴,人家送你宝马,还不谢谢人家。”王钰眉开眼笑,众人到幽云后,还是头一次见他如此开怀。
    当下又攀谈了几句,那一行人都是辽国难民,金兵攻占上京,辽国国内一片动乱。百姓背井离乡,举家逃往西夏大宋的,不计其数。他们因为听说大宋收回幽云后,与民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所以前来投奔。
……(本卷结束) ……
第四桶
第九十一碗 兵临城下
    钰在宋辽边境停留了不到一个时辰,就看到三拨辽国老携幼涌入大宋境内。而引起众人注意的一点是,这些难民中,很多都携带马匹。辽人不是将马匹列入管制了吗?
    回到归化州府衙,王钰召来知府,仔细一问方才得知。辽国朝廷虽将马匹列入管制,但一来辽国国内动荡,戍边将士疏于管辖,只扣留十匹以上的马群。对驮运货物的马匹,只要使几个钱,还是能通过的。再者,辽国国内的瓷器,茶叶,原来都依赖大宋境内供给。现在幽云十六州已属大宋,这些生活必需口的来源就成了问题。于是商人便在边境上走私马匹,以换取瓷器茶叶等物。一匹成年好马,价格约在二十两白银左右。
    这个消息,对王钰来讲,无异于喜从天降。巡察完毕,回到幽州都管衙门后,即招吴用,周兴等人到衙门议事。差去的人却回来报说,周兴染病在身,不能前来。王钰心里生疑,前两天还好好的,怎么就突然生病了?又请吴用亲自前往,才把事情弄清楚。原来在归化州时,周兴害怕扫了王钰面子,他会记恨在心,所以不敢到衙门。
    “哈哈,你这人也太小心眼了。本官身负重伤,怎么会因为这点小事就给你小鞋穿?再说了,以后要仰仗你的地方还多,来来来,坐下说话。”都管衙门花厅里,王钰亲手将周兴扶到座上。四周一望,吴用及林冲等九员战将都在场。
    回到上首坐下,王钰开门见山的说道:“各位,今天召大家来,没别的。咱们商量商量军马的事情。前些日子,我巡察各地,在宋辽边境看到那些事,想必大家心里有数。今天咱们是议一议,战马的问题,该怎么解决?”
    周兴见王钰不曾见怪,感恩戴德,于是起身进言道:“都管相公,小民倒是有个对策,只是不知道能否有用?”在得到王钰肯定后,又说道:“大宋急需战马,但幽云各地的马匹几乎被辽人抢夺一空。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双管齐下,一是遍寻种马,母马,设立马场,繁殖马驹。二是通过宋辽边境,走私马匹,这可解目前燃眉之急。”
    众人听罢,都表示赞同。王钰也觉得有理,吴用此时说道:“大人,以下官愚见。民间走私,数目毕竟不多。朝廷一再催促操练新军,若不在半年之内将南府军组建完毕,恐怕不好交差。”
    “那怎么办?总不能让我都管衙门大规模向辽人买马吧?”王钰问道。
    “下官有个主意,可召集幽云各地马商,在边境上向辽国境内购买马匹。经费由马商自负,所需茶叶,瓷器等物品,都管衙门可以提供方便,从内地督运。购得马匹后,我们都管衙门按官价收购。成年公马,充作军用,种马母马用以繁殖马匹。这样,由商人们出面,没有官方背景,事情或许好办得多。”吴用智多星的名号,当真不是吹出来的。厅中众人,频频点头,吴用这个办法,的确可行。
    王钰采纳吴用的办法,当即命周兴召集幽云各地的马商,依计行事。买,终于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大宋必须要有自己的产马基地。王钰在得到朝廷批准后,下令各州各县,将马匹实行统一管制,鼓励民间养马,但不得私自买卖。每户人家,养马五匹以上,可“九税一”,十匹以上,可“十二税一”,二十匹以上,可以免除徭役。马匹成年后,可留作自用,也可以官价每匹二十两的价格,卖给都管衙门。
    此法一出,幽云各地养马之风大起。许多家资殷实的人家,一边雇佣佃户种地,一边大力养马。以马匹的数量来少交赋税。马匹成年后,又可以卖给官府,何乐而不为?
    不到一年的时间,以周兴为首的幽云马商,已经替大宋走私过来可供军用的良马,一万余匹。而他们,也以批量买入的优惠价格,再以官价二十两卖给王钰。买马所需茶叶,瓷器等物品,又都由都管衙门出面,从内地大批运入,免去了长途运费这一节。是以,一年之内,周兴等马商赚得盆满钵满,大发横财,个个家资巨万。当然,发了财,自然不会忘记王钰。
    而幽云都管衙门,又在幽云各州府衙下设马监。寻水草丰盛之处,放养战马。内行都知道,用作军事用途的马匹,不能圈养,只能放养。一匹母马,每胎只生一只马驹。马驹子要长到三岁左右,才可供使用。
    王钰将走私所得马匹以及幽云各州购得的成年马,挑选一万五千余匹,充作军用。又在幽云本地,招募体力健壮,身家清白,年龄在十八至二十八岁之间汉族男丁,组建南府军。而王钰在募兵过程中,第一次实行了政审。一定要是本地汉人,家世清白,从辽国境内过来的人,一律不要。南府军分为四营,骁骑,
    龙襄,武卫。分遣关胜,薰平,秦明,呼延灼为四I以索超,杨志,徐宁,杨效祖四人副之。任命林冲为南府军总教头。四营直接归都管衙门指挥,互不隶属。
    南府军组建完毕,王钰上报朝廷,赵闻讯大喜。下旨令武备库挑选最好的盔甲器械,运至幽云,装备成军。南府军成分简单,全部由本地青壮年农民组成,说爱国热情强烈,恐怕有些不妥,毕竟被辽人统治了上百年。但幽云就是他们世代居住的家乡,保卫乡土之心,却比任何人都强烈。再加上王钰一再强调,严肃军纪,赏罚分明,那南府军上下一心,每日操练,不敢怠慢。
    王钰是从二千零七年过去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他比宋朝每个人都明白。所以由都管衙门出资,在各地创办书院,凡年满十二岁,不论民族,都可入学。书院内,除普通的四书五经,孔孟之道外,都管衙门还经常从内地聘请名士到各州学院授课,大讲内地繁华,中原文明,灌输大中华认同感。
    时光如水,日月如梭,转眼王钰到幽云已经两年。这个当初汴京街头的小混混,愣是在吴用等人协助下,将偌大的幽云十六州,治理得井井有条。虽不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也基本解决百姓温饱问题,且每年可上交朝廷赋税头年仅为两百万贯,第二年便跃升到六百万贯,足足长了三倍。且边境贸易,空前繁荣,使幽云各州,迅速滋生了大批富豪。这些人,都对王钰感恩戴德,实为王钰的经济后盾。
    不过,虽然王钰在幽云政绩卓著,朝廷屡次派来的钦差经过考查,回京之后都给出了极优的考评。但足足两年,王钰的官职不见升迁,仍旧是三品衔,只把食邑增加到了四千户。要知道,北宋一朝的食邑,不过是虚数,每户食邑每月只折合二十五文钱,随官俸一起发给。
    这里面,是有原因的。王钰虽然是天子宠臣,封疆大吏,政绩也非常不错。但朝中经常有言官弹劾于他,或说其行为不轨,离经叛道,或说其重武轻文,不合祖制。赵虽然护着他,但也不得不对外做做样子,是以两年来,王钰都不得升迁。
    宣和四年,金兵攻陷辽国中京,辽帝耶律延禧弃京都逃往夹山。辽国权臣耶律大石另立耶律淳为帝,被封为西南路都统,总管军事。金国一再遣使督促大宋履行盟约,夹攻辽国。赵眼见辽国灭亡在即,下定决心,派出童贯为幽云路招讨使,兼领兵马大元帅,统兵二十五万,集结幽云,准备进攻辽国。王钰的南府军,也被划入童贯麾下,统一指挥。
    这一日,王钰携带黄金一万两,白银十万两,前往幽州城外宋军大营拜见童贯。出城五里,只见连营漫天,一眼望不到边际。旌旗猎猎,战鼓雷鸣,甲冑之士,穿梭其间,好一派威武的景象。
    早有士卒报入军中,童贯听闻王钰来见,大喜过望,亲出中军帐外迎接。
    “下官王钰,拜见恩相!”离中军帐还有十数步,王钰已经看到童贯高大的身形,嘴里叫着,一边快步上前,参拜下去。
    童贯两年未见王钰,心里也是十分欢喜,一把扶住,连声说道:“免礼免礼,小宝啊,两年不见,相煞老夫了。”两人携手进帐,诸路将官也都见过王钰。寒喧已毕,自然先说公事。
    “大人,我部南府军一万五千人,已经集结待命,只等恩相军令一下,便直奔辽境,万死不辞!”大战在即,人人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异样的激动,王钰自然也不例外。宋辽百年国仇,眼看雪耻在即,谁不兴奋?
    “好!朝廷数次遣钦差入幽云,回京之后,备说南府军之威猛。本帅来时,圣上一再交待,借此次大战,检验南府军战力。王大人勿辞劳苦,今日回去,便将政务交于衙门通判大人,亲率南府军到大营,克日出征!”童贯闻言大喜,当即下了军令。
    公事说完,童贯遣散众将,独留王钰一人。
    待众将走后,王钰上前说道:“两年不见大人,下官心中十分挂念。今特备薄礼,请恩相笑纳。”说罢,递上礼单。童贯连称客气,接了礼单,也不细看。这两年,朝中权臣哪个没有受过王钰好处?所以,但凡有言官弹劾王钰,朝中自然有大把的人替他说话。
    “小宝,圣上是十分关心你和南府军啊。我领军出京时,圣上亲自送出城外,再三交待,立功的机会,一定要先让南府军去。日前,我收到消息,辽国政变,宰相耶律大石拥立耶律淳为帝,被新帝授命,总管军事,如今正率大军十万,屯兵上雄郡,意图很明显,他们也收到消息,知道大宋兴兵的动机。”
    耶律大石?王钰可是大大
    一惊,当年自己出使辽国,就知道这个耶律大石不是到,短短几年,他竟然成了辽国军事统帅。上雄郡就在归化州对面,他既然已经领军到了上雄郡,那耶律南仙是不是也……
    童贯见王钰心有所思,连叫几声,方才回应。
    “你肯定是在想当年出使大辽的事情吧?世事无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