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八日花语 作者 山村美纱 >

第7部分

八日花语 作者 山村美纱-第7部分

小说: 八日花语 作者 山村美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死亡时间大约推测为那天的4点至6点,也就是5点前后。

  这样,2点半电影结束后,去京都的话,即便坐3点的新干线,6点才能到。然后到嵯峨还需要30分钟。

  而且,最关键的是午后4点半,被害者曾给朋友打过电话。

  大木像推理作家那样,展开了各种推理。

  “被害者的住所在东京文京区音羽。如果4点半从家里打出电话,即便立即出门,晚上8点才能到京都。”

  如果在东京打完电话后,假设5点钟被害,可能晚上运到京都。

  “但是……”

  大木沉思起来。

  “假如被害者慌说从家里打来电话,而是在京都或新干线上,那会怎样呢?”

  电影结束是在2点半,即使3点坐上新干线,到京都已是6点了。是不是在新干线打的呢?

  “据说朋友住在干叶县的流山市。电话局号码大致为047l,从新干线只能接通6个大城市,而且,接线员也会告知电话是由新干线打来的,瞒不过朋友。大概还是在东京遇害的。”

  想到这儿,门铃响了。出去一看,一位穿着普通西装的中年男子站在门口。

  (5)

  “是大木进先生吗?”

  “是的……”

  “想了解一下京都发生的事情。”

  大木以为又是新闻界的人士,轻松地应允着。

  “当然可以。”

  然而,对方从口袋里掏出黑皮的警察证件,上面写着京都警察署的狩矢警长。

  事出突然,大木惊慌起来。

  狩矢警长把大木慌张的神态看在眼里,问道:“11月2日下午,你去过京都的嵯峨吗?”

  “没有。一直呆在家里。”

  大木脱口而出。

  “这可有些奇怪了。有人看见你在祺王寺。见到被害在祺王寺附近拿着你的作品死去的报道后,有人想起这件事,报告给警方。她们读过你获奖的作品,认识你,还曾想同你打招呼。”

  虽然感激有人读过自己的作品,而且还记得自己的长相,但被人发现去过京都,大木觉得遇到麻烦,感到狼狈。

  无奈。大木只好承认去过京都。警长果然紧逼过来。

  “那为什么隐瞒去过京都呢?”

  “因为回来后,知道在京都我去过的祺王寺附近发生了杀人事件,并且还拿着我的作品,所以担心产生麻烦。”

  “你是不是在嵯峨的野地里,结识了被害的女性,送给她一本书,然后发生纠葛,杀了她。”

  警长严厉地逼问。

  “绝对没有那种事。可以问一问见到我的人。一直是我一个人。”

  “可是,那个人或许是在你作案以后见到你的。噢,被害手里的书是你写的吧。搜查本部想知道书是怎么到被害手里的。”

  “啊?”

  “这是一年前出的书,现在哪家书店都没有。”

  “可能是当时买的,或许是从朋友那儿借的。”

  大木一边擦着冷汗,一边回答说。

  “但是,完全没有翻过的痕迹,哪一页也未留下指纹。

  总之,这是本崭新的书。而且,书店出售时,有返回出版社的售书凭证,本应夹在新书里面。”

  警长讲完后,盯住大木的脸。又继续问道:“是否与本案无关,赠送给那人的?”

  大木矢口否认。

  “我也是个推理小说作家,如果是我杀的,怎么会把能够作为证据的书特意留在现汤呢?另外,假如是我送的,也一定签名后,再送给她,没有签名……”这时,警长的脸一下子紧张起来。

  “你怎么知道那本书上没有签名?”

  大木知道露馅了,一时慌报起来。

  “噢,事件发生后,从报纸和电视上得知的。而且,采访的人也这么说过。”

  “这有些奇怪。那本书上没有签名这事,只有警察知道。”

  沉默一段时间后,警长换了一个话题。

  “听说你在写推理小说,关系比较好的朋友是哪位?”

  “没有特殊关系的朋友。”

  “记得你是和石阪二郎一起获奖的吧。和石阪的关系如何?”

  一时,大木不知如何是好。

  与石阪的关系并不融洽。

  但又想,事后,还可能去他那里,询问有关自己的事情,不如事先告诉了。

  “与他关系并不太好。你也知道我们同时获奖。但发表第一部获奖作品时,杂志社曾要求篇幅为50页左右,所以,我就老老实实地写了50页。可他却写了70页。当然,他的内容就丰富,广告的评价也高。”

  停顿一下,大木又继续道:

  “不仅如此,在此之后,由于那家杂志社的负责人的夫人去逝,香奠时,他曾约定每人送1万元,所以,我如实送了l万元,可他却悄悄地送了3万元。自那以后,我非常讨厌他。”

  警长听着点点头,随后说希望看看去京都时曾带着的皮包。

  大木从卧室里拿出兜,慌忙从中取出自己的两本书和石阪二郎的书藏好。

  警长接过来,先端详一下外表,然后查看里面。

  手突然停住了。他从包里取出龙爪花。

  “这是怎么回事?”

  “啊,这是在嵯峨的野地里捡的。女孩子们都采,所以,我也顺手……”

  “噢,大木先生还挺浪浸呀。”

  以嘲笑的口吻说道的警长,不知为什么,一直看着龙爪花。然后,说声借去看看,就带回去了。

  (6)

  第二天早晨,看过报纸的大木明白了警长拿走龙爪花的原因。

  因为报纸登出,林美知子的死因并不是被勒死的,而是吃了龙爪花恨中毒而死。

  解剖结果表明,林美知子的胃里除了山药汁、荞麦面条以外,还有磨碎的龙爪花根。

  这就产生了一种说法,大溉吃荞麦面和山药汁时,被人掺入了切碎的龙爪花根。

  并且,还报道说缠在脖子上的领带并不那么紧,而且是死后围上去的。

  “如果因龙爪花根致死,完全可以造成自杀假象,那又为什么特意缠上领带呢?”

  这一点,连大木也搞不明白。

  只是通过这点,弄清了杀害林美知子的罪犯不是陌生的色鬼或拦路的恶魔,而是一位熟悉她的人。

  因为在一起吃面条,并寻机将磨碎的龙爪花根掺入山药汁,如果不是熟人,恐怕做不到这一点。

  大木虽然听说过龙爪花有毒,但未料到会这么简单就把人毒死了。

  他再次找出书查阅。

  据查,龙爪花的毒案是生物碱,这种生物碱为石蒜碱,有呕吐、腹泻作用,致死量,体重10公斤,皮下注射0。5克,静脉注射0。3克。

  如果生食这种花的根部和茎部可以引起呼吸系统麻痹和心脏麻痹而致死。但用水去掉其中的生物碱,剩余的便是炭水化合物,可以食用。

  大木弄清楚警长拿走龙爪花的用意的同时,忽然不安起来。

  “是不是怀疑我呀?”

  正在考虑时,以前曾打过电话的报社记者再次挂来电话。

  “又来打搅,真抱歉。我想问一下,石阪二郎是个怎样的人?你们关系很密切吗?”

  “是石阪二郎吗?今天是什么日子,这么多人打听他。”

  大木若无其事地说,记者随后问道:

  “是这么回事,死去的林美知子是他的未婚妻。我想报上己经报道过了,可就在最近,她还一直是大学里的同学配角演员森阳一的女朋友。由于有这层关系,可能是他们俩一方所为。因此,警方正在调查。你认为是他们中间谁干的?”

  大木吃了一惊,都是第一次听说的事儿。

  特别是,万万没想到林美知子竟是石阪二郎的未婚妻。

  所以,她才拿着他的书。惊讶过后,又会心地笑了起来。

  如果他真是凶手,就不再会写小说了。不是没有比这更好的吗?

  “石阪二郎确实有车吧。是有辆很好的外国车。我没有车。”

  大木特意强调这点。

  “对,他是有辆车。”

  “会不会在东京作案后,用那辆车运走呀?”

  “很有可能。”

  “那,他有没有作案时间呢?”

  大木反问一句。

  “据说那个星期日和林美知子一起看电影去了。”

  “这是警察说的吗?”

  “不是。警方似乎正在调查他,我就直接找他本人谈了。”

  “那他是怎么说?”

  “据说,那天12点约好见面,进了电影院看12点20分开演的电影。但是,开演不久,她去了厕所就一直没回来。”

  “噢。”

  “据说为此,一直到2点半电影结束,也未能安稳地看好电影。一会儿去厕所找,一会儿在座位上等,到底不见踪影,就回家了。以为她会来联系的,但没有音信,向家里打岂话,也没有人接。你是怎么想的?”

  记者好像很怀疑石阪二郎的话。

  “是呀,从常识上来讲,有些奇怪。如果有事儿,必然会跟他说过以后,再去办。而且,进电影院后马上就出来了,本应该开始就跟他说好今天不合适。或许在电影院被谁叫住或带走。但是,一般认为,两人看完电影出来后,发生某种争执,他为了杀她,将她带回家中,在荞麦面条的山药汁里下毒,将她杀死。天黑以后,运到京都。”

  “在石阪家的旁边,可开着一片龙爪花呀。”

  (7)

  大木的脑海里浮现出京都嵯峨的原野上盛开的通红的龙爪花。随后说道:“假如不是石阪二郎所为,那位演员森阳一是否有作案时间?”

  “森阳一一直在太秦的电影厂拍电影,不可能去东京。”

  “森阳一这个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毕业于东京t大学,成绩优秀,据说原计划进入m商事或t海上火灾公司,不知为什么,最后当上了演员。你可能见过,时常在电视片里配戏,虽说不太走运,但人长得挺帅气……”如果说,由于长得眉清目秀不适合配角的话,可又使人感到缺乏男子汉的魄力更不适合演主角。

  “另外,森阳一、林美知子和石阪二郎同毕业于一所大学。从大学时代开始,林美知子和森阳一好像就是恋人。可是,最近林美知子却同石阪二郎订了婚。石阪现在是出了名的作家,而森阳一却不太走运。所以,择优选婿了。”

  当记者说道“不太走运”这个字眼时,大木似乎感觉联嗯到自己的处境,心里很不是滋味。

  “虽说森阳一具备杀人动机,但也不能排除石阪二郎的嫉妒心理。并且,也可以认为,将尸体用车遗弃到京都就是为了把视线转移到森阳一这边。如果是森阳一干的,相反也许会趁天黑运到东京。不过,他有车吗?”

  “有的。是辆国产车。”

  “而且,利用龙爪花的毒素这种专门的知识来看,也像是推理作家干的……假设是森阳一所为,他会把她找到京都去,可4点半时,她还自称从家里打过电话。”

  “如果4点半时还在东京的话,到京都无论如何也是8点以后了。”

  “假设她12点20分进电影院,随后就出来,坐上新干线的话,到京都是4点刚过一点儿,所以可能是到了京都以后打的电话。但是,这样的话,就不会牵强是被森阳一约去的了。悄悄地溜出电影院,4点半时,有意打个证明自已是在家里的电话,这是要特意表白她本人在东京而不是在作案现场说不定,她为了除掉会引起麻烦的森阳一,故意制造没有作案时间的假象而偷偷去了京都。但是,也不排除另一方,即她的未婚夫石阪二郎想到她背着自己去与森阳一约会,被这斩不断的情丝激怒,最后杀了她。”

  “听起来,倒像推理小说。”

  记者笑起来。

  “是啊,一般看来,可能是石阪同林美知子看完电影后,两人之间出了点纠纷,没吃晚饭就分手了。林美知子回到家里后,只好给朋友打电话消遣。这时,石阪打来电话道歉,并告诉她己准备好晚饭,林美知子高兴地赴约,吃了山药汁荞麦面条后,中毒而死。石阪等到晚上,将尸体转运到了京都。”

  “多谢了。”

  记者说完,准备放下电话,突然又想起什么似的说了一句:“还有一件事。”

  “什么事?”

  “采访石阪时,他说过,那天,恰好他的新书样书印出来了,出版社送来十几本样本,所以。拿走一本,进了电影院后,立即签名,送给了林美知子。如果是拿着他的书死的,是在情理之中,可不知为什么却拿着平日读也没读过的大木进的书。并且,大木先生的书,书店也没卖过吧?石阪先生曾怀疑大木先生与本案有关。你对这点怎么看?”

  触到了敏感问题。

  “我不明白。只是石阪也可能有我的书。因为曾同时受过奖,即使关系不太融洽,也还是赠过书的。由我直接交给时,一般签上名字后,再赠送。如果是出版社送的,就没有签名。所以,我认为,正因为有我的书,他可能就是罪犯。转运尸体时,考虑到他的书会引起麻烦,因而就拿上了在身边的我的书。这是为了转移视线。演员森阳一恐怕弄不到我的书吧。”

  说完,正准备挂上电话,可对方又追问了一句。

  “为慎重起见,11月1日星期日,下午5时左右,大木先生,您在什么地方?”

  “问我是否可能在现场?因为每天晚上7点钟换班,开出租车。傍晚时正在家里吃饭,准备出门去。我一个人生活,因此,没人能证明。不过到2日的早晨8点,一直在工作,那天晚上不可能用车把尸体运到京都。”

  “但是2日下班后,还是去了京都了吧,可能遇到麻烦。”

  真是遇到麻烦了。

  原以为是想了解对案情的推理,实质上,真正的意图是打探自己是否在作案现场石阪也可能被这样变相问过。

  “早上9点24分,乘‘光号’去了京都,一路上打着瞌睡。12点17分到了京都。l点时,在大觉寺,看了许多嵯峨的寺院。如来开车去,需要七八个小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