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主教杀人事件 >

第1部分

主教杀人事件-第1部分

小说: 主教杀人事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推理小说之父传世巨作:主教杀人事件

《菲洛·万斯探案集》创下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图书销售记录,成为一战后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硕果仅存的经济奇迹之一,并因此开启了美国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因之改编的电影是同时代最具票房价值的好莱坞电影,布鲁克斯、鲍威尔等影坛巨星无不因出演片中主角而名扬天下。
  本书是探案集系列之《主教杀人事件》,书中菲洛·万斯以“非官方”身份参与调查了最令人发指、最离奇、最怪异、最惊悚的格林豪宅命案。圣诞假期之后,万斯到瑞士滑雪,二月间回到纽约,开始了他构思甚久的写作计划
朝华出版社 出版 '美'范达因/著 沈云骢/译 

/* 标题 */
主教杀人事件

/* 目录 */
第1章 公鸡罗宾死了(1)
第1章 公鸡罗宾死了(2)
第1章 公鸡罗宾死了(3)
第2章 射箭场上(1)
第2章 射箭场上(2)
第2章 射箭场上(3)
第2章 射箭场上(4)
第2章 射箭场上(5)
第3章 一段典故(1)
第3章 一段典故(2)
第3章 一段典故(3)
第3章 一段典故(4)
第4章 神秘纸条(1)
第4章 神秘纸条(2)
第4章 神秘纸条(3)
第4章 神秘纸条(4)
第5章 一个女人的尖叫(1)
第5章 一个女人的尖叫(2)
第5章 一个女人的尖叫(3)
第5章 一个女人的尖叫(4)
第6章 〃'是我,'麻雀说。〃(1)
第6章 〃'是我,'麻雀说。〃(2)
第6章 〃'是我,'麻雀说。〃(3)
第6章 〃'是我,'麻雀说。〃(4)
第7章 万斯找到答案(1)
第7章 万斯找到答案(2)
第7章 万斯找到答案(3)
第7章 万斯找到答案(4)
第8章 第二幕(1)
第8章 第二幕(2)
第8章 第二幕(3)
第9章 张量公式(1)
第9章 张量公式(2)
第9章 张量公式(3)
第10章 拒绝协助(1)
第10章 拒绝协助(2)
第10章 拒绝协助(3)
第11章 手枪不见了(1)
第11章 手枪不见了(2)
第11章 手枪不见了(3)
第11章 手枪不见了(4)
第12章 夜半访客(1)
第12章 夜半访客(2)
第12章 夜半访客(3)
第12章 夜半访客(4)
第13章 主教阴影(1)
第13章 主教阴影(2)
第13章 主教阴影(3)
第13章 主教阴影(4)
第14章 一场棋赛(1)
第14章 一场棋赛(2)
第14章 一场棋赛(3)
第14章 一场棋赛(4)
第15章 面访帕帝(1)
第15章 面访帕帝(2)
第15章 面访帕帝(3)
第15章 面访帕帝(4)
第16章 第三幕(1)
第16章 第三幕(2)
第16章 第三幕(3)
第17章 彻夜不熄的灯(1)
第17章 彻夜不熄的灯(2)
第17章 彻夜不熄的灯(3)
第18章 公园里的墙(1)
第18章 公园里的墙(2)
第18章 公园里的墙(3)
第19章 红色笔记本(1)
第19章 红色笔记本(2)
第19章 红色笔记本(3)
第20章 天意(1)
第20章 天意(2)
第20章 天意(3)
第21章 数学与谋杀(1)
第21章 数学与谋杀(2)
第21章 数学与谋杀(3)
第22章 纸牌屋的秘密(1)
第22章 纸牌屋的秘密(2)
第22章 纸牌屋的秘密(3)
第22章 纸牌屋的秘密(4)
第23章 惊人发现(1)
第23章 惊人发现(2)
第23章 惊人发现(3)
第24章 最后一幕(1)
第24章 最后一幕(2)
第24章 最后一幕(3)
第25章 落 幕(1)
第25章 落 幕(2)
第25章 落 幕(3)
第25章 落 幕(4)
第25章 落 幕(5)
第26章 希兹的疑问(1)
第26章 希兹的疑问(2)
第26章 希兹的疑问(3)

/* 1 */
  第1章 公鸡罗宾死了(1)     

  四月二日,星期六,中午

  菲洛·万斯以〃非官方〃身份参与调查的众多犯罪案件中,最令人发指、最离奇、最怪异、最惊悚的,要算是紧接着格林家之后的这一桩了。发生于格林豪宅、令人不寒而栗的命案,在十二月间宣告破案。圣诞假期之后,万斯到瑞士滑雪,二月间回到纽约,开始他构思甚久的写作计划为本世纪初于埃及发现的米南德几件零散作品译注:米南德为雅典剧作家,约生于公元前三四二年,是希腊新喜剧的重要诗人。,建立统一的译本。接下来的一整个月,他全力埋首这项工作。

  老实说,万斯能不能完成这项计划,我不知道。他虽然对文化总是怀着狂热,有着强烈追根究底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研究热忱,但我还记得,前一年他才说要写有关色诺芬译注:希腊历史学家。的文章。自从大学时代读了色诺芬的《远征记》和《回忆苏格拉底》后,他就一直有这个写作狂热。不过,写到色诺芬带领〃万人军〃远征的历史性事件时,他就没了兴趣。不管怎样,到了四月初,万斯的米南德写作计划便被打断,接下来的几个星期,他完全被一桩震惊全国的离奇谋杀案所吸引。

  这个曾被称为〃主教杀人事件〃的案子,万斯是在纽约地检处检察官约翰·马克汉的邀请下介入调查的。新闻媒体总是本能地为每件事加上吸引人的标签,但这个名称其实并不精确。尽管这件惨绝人寰的案子使得大街小巷都在看《鹅妈妈歌谣》(作者注:〃布朗达诺书店〃的约瑟·马可利先生告诉我,在主教杀人事件期间,曾有几个礼拜,这本书的销量超越所有其他小说;一家小出版商将这本老书再版,很快便销售一空),但案子本身却和宗教完全扯不上边,据我所知,也没和任何主教有任何瓜葛。

  不过,〃主教〃两个字冠在这件案子上,倒是非常贴切,因为,这是案中凶手为了隐藏身份所使用的化名;这个化名,也正是万斯找出真相的线索,使得这桩警察史上最骇人听闻的案子得以侦破。

  〃主教杀人事件〃中一连串离奇且看起来完全不相干的事件,之所以能使万斯搁下脑海中的米南德和希腊单行诗,要从四月二日讲起。这一天,距离朱丽亚·格林和艾达·格林的双杀案不到五个月。

  这是纽约市难得在四月初享受到的暖春时节,万斯正在他位于东三十八街的公寓顶楼小花园内享用早餐。时间有点接近中午了(万斯老是阅读或工作至深夜,起得也晚),清澈蓝天投下的阳光,罩得整个城市上空一阵灰蒙,万斯坐上躺椅,摆放早餐的矮桌在椅旁,双眼望着后院树木的顶端。

  我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照惯例,每年春天他都会到法国一趟,但战后美国人对巴黎的狂热,坏了他的胃口,这一年一度的仪式也变得索然无味。前天他才告诉我,今年夏天我们将留在纽约。

  多年来,我一直是万斯的好友兼法律顾问(可以说是一种〃钱奴〃,也可以说是〃合作伙伴〃)。为了全力协助他,我离开我老爸的〃戴维斯和范达因〃法律事务所,我觉得这工作比起其他在拥挤事务所上班的律师都来得自在。虽然我这单身汉的窝是在西城一家旅馆内,我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万斯的公寓里。

  那天早上,我比平常早到,万斯还没起床。他吃早餐时,我正坐在一旁静静地抽着烟斗。

  〃范,你知道吗?〃他淡淡地说,〃纽约的春天和夏天,既不好玩也不浪漫,而且将会无聊得要死。不过,和在欧洲旅行、跟一群群的观光客凑热闹比起来,还比较没那么让人生气……唉,沮丧透了。〃

  万斯并不知道,接下来的几个星期将会发生什么事,如果当时他知道,就算欧洲还是像战前那么吸引他,他很可能也会放弃这趟欧洲之行,因为,他这颗永不满足的脑袋,只喜欢复杂的事情。就在我和他聊天的同时,老天已经为他准备了这个诱惑力十足的奇案,这个奇案不但震惊整个社会,也为人类犯罪史写下令人毛骨悚然的新章。

  正当万斯缓缓为自己斟第二杯咖啡,来自英国的老管家柯瑞,拿着电话站在门边。

  〃先生,马克汉先生找您,〃老管家带着歉疚地说,〃听起来好像有点紧急,我自作主张地告诉他您在家。〃接着,他便把电话放在早餐桌上。

  〃没关系,柯瑞,〃万斯一边低声说,一边拿起听筒,对着电话那头的马克汉,〃我说马克汉啊,难道你都不睡觉的吗?我正在享用丰盛的辛香蔬菜煎蛋卷呢,有兴趣加入吗?还是只想听听我美妙的声音……〃

  突然,万斯不再说话,脸庞上的搞笑表情也消失了。万斯有着典型北欧人的轮廓,脸型长而尖削,眼睛宽大,眼球色浅,鼻子狭而挺,脸颊呈椭圆状,双唇线条分明。不过,他脸上那股世俗和冷酷,却比较像南欧人。虽然他不能算是英俊,但看起来却精神饱满,很有吸引力,这张脸属于思考家和隐士,显露出极度的认真,使他在同侪中与众不同。

  尽管他天生喜怒不易形于色,而且懂得如何抑制情绪,但我还是看得出来,电话那头传来的内容已经引起他高度兴趣。他的眉头微微皱起,泄露了他内心的惊讶,且不时低声念着他众所周知的口头禅:〃不可思议〃或〃难以置信〃或〃太惊人了〃。和马克汉谈话的最后数分钟,他更是突然亢奋起来。



/* 2 */
  第1章 公鸡罗宾死了(2)     

  〃当然当然,〃他说,〃我不会为了米南德而错失这个机会……听起来太离谱了……我马上换好衣服……待会儿见。〃

  挂上电话,他呼叫柯瑞。

  〃替我准备那套灰色西装,〃他要求,〃还有深色领带和黑色霍姆堡毡帽。〃说完,继续吃他的炒蛋。

  过了一会儿,他神秘地看了我一眼。

  〃范,你对射箭了解多少?〃他问。

  我对射箭一窍不通,只知道要把箭射到靶上,我告诉他。

  〃你实在不坦白,〃他懒洋洋地点燃一根法国烟,〃不过,看起来我们对弓箭,其实都有点害怕的心理。其实,我对射箭所知也不多,只是在牛津的时候摸过一阵子,那实在不是什么特别有趣的运动,比高尔夫球无聊多了。〃他似乎很享受地抽了口烟。〃范,帮我到藏书室里把艾默尔医生那本关于射箭的书找出来,里边有一章,写得还不错(作者注:万斯说的这本书,是由劳勃·艾尔默所写的名著《射箭》)。〃

  我替他把书找出来,他用将近半个钟头时间,仔细阅读关于射箭协会、射箭比赛重要赛局的那一章,并且扫视了一遍美国射箭得分的最佳纪录。接着他往后靠到椅子上,显然,他看到了令他不解的讯息,他的思绪开始运转。

  〃太奇怪了,范,〃他说,双眼望着天空,〃这是一出在现代纽约上演的中世纪悲剧!虽然我们已经不穿老式高统皮靴和紧身皮草……〃突然他坐直了身子,〃不,不可能的,太夸张了,我竟然被马克汉的事影响……〃多喝了几口咖啡,万斯的表情告诉我,他无法摆脱此刻正占据他脑海的事。

  〃范,再帮我一个忙,〃他说,〃替我把德文字典和那本布尔顿·史蒂文生写的《童谣大全》拿过来。〃

  我把这两本书交给他,他拿起字典,查了其中一个字,便把字典推开。

  〃唉,没想到真是如此,果真被我料中。〃

  接着他拿起史蒂文生厚厚的〃巨〃著,数分钟后再度把书合起,在椅子上伸了伸懒腰,吐出一道丝带似的长长烟雾。

  〃不可能的,〃他似乎一直想要推翻自己的想法。〃这实在太奇特、太邪恶、太变态了,好像带着血的童话故事,只有在'错觉表现法'译注:视觉艺术中一项独创性的透视法,从特定的角度看才能窥得原貌。的世界里,才会发生这种事……它推翻了一切……不可思议,这么违背常理,好像巫术、蛊术或邪术,简直疯狂极了。〃

  看了看腕上的表,他站起身来走进屋内,留下我独自揣摩他不着边际的话中的意思。

  一本关于射箭的书、一本德文字典、一本儿童歌谣集以及不清不楚的几句〃疯狂极了〃、〃不可思议〃,这一切,能有什么样的关联?我努力试图找出任何的可能,却依然一无所获。也难怪会如此。即使到数个星期后,当一切确凿的证据出现,整个事件水落石出,一般人仍然难以接受竟然真的发生了这么不可思议、这么恶毒的事情。

  万斯很快便打断我那徒劳无功的思考,穿戴整齐准备出门,而且对于马克汉的迟到显得有些不耐烦。

  〃你知道,虽然我需要一些能引起我兴趣的东西,例如一件复杂的刑案,〃他说,〃不过……唉,我也不要那种复杂到像场噩梦的案子啊!要不是我和马克汉实在太熟,我一定会怀疑他在胡扯。〃

  数分钟后,马克汉踏入这个顶楼花园。他的脸色苍白,表情晦暗且显得心事重重,惯有的见面礼节也简化为最单纯的礼貌。他和万斯是十五年的老朋友,尽管两人的个性南辕北辙。一个积极、果断、直接、且认真得一塌糊涂;另一个则多变、犬儒、圆滑。互补的个性使他们彼此吸引,也是两人深厚友情的基础。

  马克汉担任纽约地检处检察官的一年四个月期间,经常把万斯找去讨论重大刑案,每一次两人都有相同的见解,马克汉的判断总是获得万斯的支持。事实上,马克汉四年任期内所破获的重大刑案当中,有大半都是万斯的功劳。万斯对人性的了解、对文化的认识、广泛的阅读、清晰的逻辑思路,以及从众多虚假表象中挖掘真相的才能,帮助他在马克汉任内达成每一次的〃非官方〃侦查任务。

  万斯办的第一个案子是〃艾文·班森谋杀案〃,(详见《班森杀人事件》),此案应尚未被世人遗忘。要不是他介入调查,我很怀疑这件案子能水落石出。接下来则是著名的〃玛格丽特·欧黛尔绞杀案〃(详见《金丝雀杀人事件》),若是交由警方用传统的方法侦办,我敢说一定侦破不了。去年底所发生惊人的格林家杀人事件(我前面已经提到),如果不是万斯的临门一脚,恐怕也将难以突破。

  因此,马克汉打从开始侦办〃主教杀人事件〃,就找万斯协助。而且,我还发现,马克汉在侦办刑案时,越来越依赖别人的帮助。以这次来说,还好有万斯的加入,透过他对变态人性的深刻了解,才能拨开种种黑幕和迷雾。

  〃这整件玩意儿不好搞,〃马克汉说,语气中充满了不确定,〃只是想,你可能有兴趣一起来看看……〃

  〃噢,当然有兴趣,〃万斯向马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