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全见习职业 >

第2部分

全见习职业-第2部分

小说: 全见习职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年人(六十岁以上),身体内外的机件磨损殆尽,新陈代谢的功能失灵,生机断,精已竭,炁将枯,西归有日。但只要一息尚存,就有一线希望。此时修持要用武当张三丰祖师所说的“敲竹斗龟”的法子,将睡龟唤醒,使其焕发青春,恢复生机,可再用渐法补而救之。
    以上我介绍的养生功法的类别,只有顿法、渐法、男擒白虎、女斩赤龙四种。
    功法十三步
    第一步收心求静
    法诀
    初打坐,练静动,全身内外要放松。
    二目垂帘守祖窍,舌闭天池津自生。
    深细长匀调呼吸,心定念止是正功。
    身心两忘万籁寂,形神俱妙乐在中。
    掐子午,除杂念,祖炁修足玄关现。
    脸似蚁爬丹田暧,口满津液要吞咽。
    下座拂面舒筋气,浑身上下搓一遍。
    筑基炼己全赖此,静极而动一阳现。
    功法详解
    收心求静,是道家的修身养性、打坐参禅,也是性命双修基本功。入坐前,先将衣服上的钮扣解开,宽衣解带,全身内外放松,心里预先要有一种愉快感,用舒畅愉快、乐在其中的情绪来帮助入静。
    取坐势,在床上、沙发上、椅凳上皆可。身上披的衣服应根据自己的身体以及气候变化增减,慎勿着凉感冒。
    打坐时的面向:面向正东或正南,夜间要面向窗户亮光处,以免神昏易睡。
    坐功要领:盘膝端坐,脚分阴阳,手掐子午,二目垂帘,眼观鼻,鼻观心。闭口藏舌,舌顶上腭,呼吸绵绵,微降丹田。心神意念守祖窍,三花聚顶秋月圆。下座拂面熨双睛,浑身上下搓一遍。伸臂长腰舒筋气,静极而动一阳现。要领详解如下:
    盘膝端坐:盘膝有单盘、双盘、五心朝天之分。初学者可采用自然单盘膝,不要勉强。所谓端坐,是上体自然正直,不前俯后仰,百会与会阴成垂直一线,但务必放松自然。须知松则气顺,经脉舒畅;僵则气滞,有碍气血流通。只有全身内外放松,才能给入静创造条件。
    脚分阴阳:盘膝时左脚属阳在外,右脚属阴在内,为阳抱阴,但不是绝对的,如感到不舒服可改换。对此不要太拘泥。
    手掐子午:左手拇指掐本左手中指午位,右手大拇指进入左手内掐住左手无名指的根部子位,两手相抱放在小腹部,这为阴抱阳。但必须说明:掐子午不等于掐诀念咒。因子午这两道脉通寸、关、尺,而寸、关、尺之脉通心,心通脑,掐子午是为减轻动脉撞心的力量,使其少生杂念,有助于入静。丹经云“手脚和合扣连环,四门紧闭守正中”是也。
    二目垂帘:即是二目似闭非闭,微开一线同观鼻尖,看似对眼。太闭则神气昏暗,太光则神光外驰。故古人有云:“日月合并,金木和合,回光返照,返观内视。含眼光,凝耳韵,调鼻息”,“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惟见于空;观空不空,是乃真空;观空乃空,是为顽空。”这是古人的所谓“长生久视之道”。
    眼观鼻,鼻观心:二目垂帘,眼看鼻尖,神定则心定。两眼同看鼻准,活动的思维,纷纭复杂的意念就能安定下来。眼观鼻而心不在鼻,由观而达到忘观,外观其形,形无其形。所谓鼻观心,是为了下颌微收,使气嗓管调直,呼吸自然流畅。
    闭口藏舌,舌顶上腭:上腭是天池穴,在上牙内寸许凹陷处,口念“儿”字时,舌尖所触部位。闭天池,一是方面是为了开玄膺(玄膺穴在巧舌之后),使真息往来畅通无阻;另一方面则是闭口免伤真炁。再则,舌根下有生津两穴,左为金井,右为石泉,闭上天池易于生津。静坐往往津液满口,并有清而甜之感,此时应用吞律法将津液吞入腹内。即舌顶上腭不动,将津液吮至舌根,待欲喷呛时引颈吞下。这样引吞,可直接入任脉,化为**,是造精之捷径,健身之妙法。
    呼吸绵绵,微降丹田:调理呼吸,又谓调息,是初步入静的重要环节。用功时既然是闭口,无疑要用鼻呼吸,要求深、细、长、匀。不论是顺呼吸还是逆呼吸,都要求腹式呼吸,这样才能深。所谓细,即连自己也听不到呼吸声。长,是将呼吸拉长,要息息归根,下降丹田,不要憋气,要放松自然。匀,即快慢均匀,务要心息相依,不即不离,达到息不调而自调。甚至,至虚极,守静笃,会出现呼吸顿断。初学者,要用自然呼吸。呼吸绵绵,深、细、长、匀,能扩大肺活量,促进和加强内脏各个部位的功能,尤其对消化系统功效更为显著。
    心神意守祖窍:祖窍,在二目中心只有守定祖窍,才能使瞬息万变的活动思想安静下来。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做到心静念止,身如槁木,心若止水,意似寒灰,一念不起,一意归中,万籁俱寂,身心两忘,恍恍惚惚,杳杳冥冥,此时感到一股电流在身上奔腾咆哮,犹如触电,全身酥麻,其舒服感妙不可言。这正是形神俱妙,了在其中。此景过后,但觉眼明心亮,神清气爽,精神振奋。如能得到五分钟的真静,足能消除一天的疲劳。如能每日坚持坐功,即使得不到真静,有时也会感到手脚出汗、丹田发暧、脸似蚁爬、头顶气旋。这些现象,都是坐功的收获,日积月累,祖炁修足自然玄关出现。
    三花聚顶秋月圆:三花即精花、炁花、神花。只有精炁神修足,才有三花聚顶秋月圆的现象。秋月即玄关。玄关与祖窍同样都是过去道家三口不说、六耳不传之秘。玄关与祖窍往往连在一起,实际玄关是玄关,祖窍是祖窍。可以说:祖窍是玄关出人的门户。玄关不在身上,祖窍不在身外。玄关者乃玄妙之机关也,不在身上,离身难寻。
    下座拂面熨双睛:每逢坐完功后,先将两手搓热,趁热用手捂住两眼,热散后两手猛然向两侧分开,两眼同时随之使劲一睁,如此三至五次,再左右转睛。左转9周,再向右转九周。经常坚持,不但保持眼球灵活不得眼疾,还使通眼脑气筋通畅,保持眼睛不花。拂面是用两手搓拂两颊,使脸色滋润,推迟生长皱纹及老斑。
    全身上下搓一遍:全身干搓,又叫干沐浴,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健身方法。紧接拂面熨眼转双睛之后,两手从头部开始搓起,继而由前额、两太阳穴、迎香、两耳前后,大脑、小脑、风池、风府、两臂内外至两手背,再由胸前肺部、两胁,两手并行搓小腹两侧、肚脐、两腰眼、两腿外侧内侧、膝盖、脚心。两手搓时必搓热,最后再揉睾丸。以上各点,搓时最好用数字来约束,以免点到从事。干沐浴倘能持之以恒,定有意想不到的功效。重点是鼻窝、脖颈、腰眼、睾丸、尾胝涌泉。搓完后舒筋气。
    伸臂长腰舒筋气:干沐裕后,仍坐床上,上身坐正,两腿伸直,舌顶上腭,然后上身后仰,两臂随之向上伸舒。同时鼻子吸气,两眼向上翻看,脚尖前绷,脚跟后收,身体整个仰卧床上。然后,上身由仰卧坐起前扑,以头靠拢两膝,两手打两脚涌泉穴,两眼往下看,鼻子呼气,两脚尖向里勾,脚跟向前蹬。如此一仰一俯,反复七次为止。此法有舒筋活络,长腰增力,抻筋活腰,强肺健胃,通带踵、养大脑的作用。
    第二步收炁降龙、安炉立鼎
    法诀
    一阳初动本无心,收炁必须先提根。
    吸从督脉升泥丸,呼由任脉降会阴。
    以神领炁行周天,后升前降转法轮。
    七口呼吸阳不缩,无孔笛吹要紧跟。
    无孔笛,两头吹,一提一降自然回。
    收炁古称是降龙,龙归大海不乱飞。
    玄酒味淡休妄动,静等二侯响春雷。
    珍惜自身活子时,逢动必收炁不亏。
    功法详解
    第二步功夫,按道家传统说法,是安炉立鼎。鼎,又谓玉鼎,在大脑中心,内藏一胞为先天真性所居之处,即元神室也。其两边各有一管,联于眼珠,下通于心,故曰:性者,心也,发于二目。实际鼎原无鼎,真炁发时与性合一而得名。炉谓金炉,又名真炁穴。前对肚轮后对肾,上有黄庭下关元,后有幽阙前命门,是存神养炁之所,又叫丹田。炉原无炉,气发则有此名。玉鼎、金炉是道家炼内丹假设的无形器具。
    一阳初动本无心,收心必须先提根。
    在初步收心求静的静坐中,当坐到一念不起,身心两忘,虚极静笃之时,自己的外阳勃然兴起,这是自身的活子时到来。因其无念,是先天性的产物,机不可失,不等念起,急用转法轮收炁法即刻收回。
    收炁法:原坐式不动,收气必须先提根,即用力一提会阴,鼻根吸气,眼往上翻看,以神领气,心意随之。再由子位生死窍即会阴穴向后走尾闾、夹脊、玉枕至午位百会一停。吸时:鼻吸、眼看、神领、意随同时并举,协调一致。一吸由督脉上来稍停,再一呼鼻根呼气,眼往下看,以神领气,心意随之,由午位百会下来,走祖窍、绛官、炁穴(即丹田),直达会阴子位。后升前降正一圆周。简单说,一吸一呼转一遭为一次,如此三至五个呼吸,如用得准确,外阳即可缩回,这即是后升前降转法轮收炁法。日积月累,身体越来越强壮,精力越来越充沛,活子时越来越勤,而外阳兴起的力量也就越来越大。如果从一次呼吸至七次呼吸,外阳仍然不倒,应改用无孔笛颠倒两头吹降龙法来制之。
    无孔笛颠倒两头吹的具体用法:当转法轮七次降服不住外阳时,原坐不动,立即凝神生死窍,会阴一提,鼻根吸气,意想由生死窍提到脐下一寸三分丹田穴,再用绛宫之气,下沉丹阳,鼻根呼气,心神意随之一沉,一提一降为一次,如此一至三次外阳立缩。
    若用了七次仍不缩回,就应用第三步功法开通奇经八脉的。等二候到来,虎由水中生,似黄河决口,有一泄千里之势,就用下手炼精化炁的伏虎手段,将欲破关而出的元精化成元炁,仍为我所用。
    第三步开通奇经八脉
    法诀
    开八脉,聚精神,以意领气贯全身。
    一吸督脉升泥丸,二呼任脉降会阴。
    三吸带脉至肩窝,四呼阳腧到手心。
    五吸阴腧胸前定。六呼至带归一根。
    七吸冲脉到降宫,八呼阳蹻涌泉停。
    九吸阴蹻升炁穴,十呼还原入窍中。
    吸呼深长凭意领,水到渠成赖气行。
    八脉开通身属阳,阴蹻开时百脉通。
    功法详解
    开通奇经八脉,又叫十口呼吸调八脉。初学者,因盘腿打坐,两腿受压不习惯,定有两腿麻木之感。用此法立即消除麻木。其功法的主要用途,是用以开通奇经八脉,驱逐阴邪之气,消阴长阳,进而达到全身属阳,百病全无。
    奇经八脉,道家用以行炁、通关以达到延年益寿。通人脉,又称玉液炼形。
    奇经八脉,即前任、后督、中冲、横带、阴维、阳维、阴蹻、阳蹻,也是道家行气八脉。开通八脉法,是用十口呼吸,以意领气,心到、意到、神到,气亦随之而到。平时必须经常练习,把心、神、意合而为一。八脉线路要记熟用灵,达到心想哪里,哪里就有所感触。最好每日清晨练习两遍,日久天长,就能随心所欲。
    第四步小周天、下手炼精化炁伏虎法
    法诀
    二候到,春雷动,猛虎怒吼要出洞。
    顺则出去可生人,逆而回来延寿命。
    手点虎额虎伏地,剑插三峡水倒行。
    收炁定要收元炁,炼精必须炼元精。
    顺减寿,逆添油,养生至宝莫外流。
    下手点住生死窍,急用巽风六候收。
    橐龠动时阖辟转,升住起止四正求。
    会得还精补脑法,功夫更上一层楼。
    功法详解
    下手练精化炁是道家性命双修功法中的绝秘,非其人不传。即使传人,也必然伴随着一些清规戒律。余今具体详说如下,不经口传万勿轻用。
    下手炼精化炁法,是在以下情况下采用的:在初步静坐的基础上经过静功的开源节流,增长元炁,日积月累,静极而动、阳生炁发,不等念起,用二步转法轮收炁法收之。当用完七口吸呼,后升前降转够七周,外阳不缩,继用无孔笛降龙法,也转够了七个提降,而外阳依然不倒,此刻应用勒阳关,调外药。调到药产神知,外阳不但不倒,反而似鲤鱼打挺一跃而起,元精突然欲破关而出,这即是二候。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火候不老不嫩之时,如依熟路顺去,则是生人之道;若逆而回来即是炼精化炁的养生之道。古人有云,顺生人,逆生仙,只在中同颠倒颠,正此之谓也。也正是在这一发千钧的关键时刻,不等思维活动,即不等念起,急速下手,剑插海底,向左侧身,左腿蜷曲,右腿伸直成半躺半坐势,用小周天炼精化气法诀,将这欲夺关而出的元精(因无思欲从静而来)化成元炁。古人所谓“巽风运坤火,风吹火化”,即以鼻呼吸(巽风即鼻中呼吸之气),头转眼随,由自身会阴子位起,向自身左上方旋转,用鼻连吸三吸,眼随头转,走子卯午,眼看头顶午位。从午位眼随头转向自身右下方向,鼻子呼气,连呼三呼,即午酉子。连吸三吸,是由子位向后,上走身后督脉三关,即尾闾、夹脊、玉枕,是为子进阳火。连呼三呼,是由午位向前,走前任脉三田,即祖窍、绛宫、炁穴,此为午退阴符。鼻子呼吸,眼随头转,必须同时并举,协调一致。下边一度一度地精撞阳关,上边则子卯午、午酉子地急收。来得急,收得快,来得缓,收得慢。如磁石吸铁,不即不离。精来多少度,而收炼多少度。待精不动时,即精已化炁,药已归炉。此时仍不撤剑指,身躯由半躺半坐而坐正,再用封固口诀,照前两步转法轮收气法,连收三次,是为牢封固。然后撒手撤剑,下边干干净净,一滴不漏,行将顺出的有形之精,经风吹火化已成为养生保命的无形之炁、这就是小周天下手炼精化炁法,也是道家千古不传之秘。
    第五步外文武火金木合并法
    法诀
    两手捧香肩臂松,眼观香头二自睁。
    聚精会神屏呼吸,涕泪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