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读者〉2007年合订本 作者:多人 >

第148部分

〈读者〉2007年合订本 作者:多人-第148部分

小说: 〈读者〉2007年合订本 作者:多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申报却达到266.50元,虚报7倍多。
  在周某看来,虚报成本实际上就是在玩扩大分子、缩小分母的数字把戏。〃如果药品生产成本高、产量少,单体价格就高。成本包括原辅料费用、制造费用(包括水电煤、人员工资、设备及损耗)、包装材料费用、期间费用(包括销售、管理、财务等费用)。一般的做法是把原、辅料价格提上来,将管理、财务费用和销售中的广告费用打得很高,缩小生产量。我刚开始没经验,用真实数据做了一份报表,刚交上去就被厂里退回来重新返工,罪状是没考虑'公关'。〃
  定价黑箱
  药品生产企业的不规范竞争,自然源于医药行业潜规则,也因为充斥着过多的重复性建设。
  截至2004年底,我国已有6000多家
  制药企业,12000多家药品批发企业,国家上马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实施优胜劣汰的初衷由于种种原因不仅没能实现,反而进一步挤压了企业的生存空间,进而衍生出种种光怪陆离的现象。但人们不禁要追问,企业虚报的价格为什么能够得到物价部门的批准?
  在某市《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备案及异名申报表》上,盐酸丁咯地尔的〃现实行零售价格〃为68元。但据内部人士透露,每瓶药成本不会超过2.5元,而药厂向物价部门申报的价格则是每瓶68元,当地物价部门的审核意见自然是〃同意〃。
  周某告诉记者:〃药品生产技术性强,过程十分复杂。企业本身虚报时就会请精算师'自圆其说',每个条款看上去都很合理。而物价部门没有足够的专业人才,不懂制药的成本,看不出问题,外行指导内行的结果就是基本上企业报多少就批多少。而企业动辄又以商业机密为由阻挠物价部门的成本核算。〃
  山西省药监局开展的一项专题调研显示,省、市物价部门中负责药品定价的工作人员平均不到2人,受专业知识的局限,加之缺乏科学的测评方法,物价部门对药品的生产成本很难做出正确的测算。当生产企业虚列成本、多计费用时,物价部门很难发现并纠正企业的不法行为,使许多药品,尤其是新药定价虚高,给药品经销商和医院抬高药价提供了依据。
  不少学者针对这种现象提议聘请专家来负责对药价进行综合评估,以解决当前存在的药品定价不合理问题。记者看到早在2000年,原国家计委在《关于改革药品价格管理的意见》里,便提出国家计委和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应建立药品政府定价专家评审制度,聘请有关方面专家,开展药品价格评审工作,并依据评审意见制定药品价格。对药品价格政策,实行部门协商制度。但直到2005年10月18日,发改委才正式成立了药品价格评审中心。从目前来看,收效还待观察。
  周某表示:〃某些工作人员或者专家即使懂专业,有时候也会装糊涂。吃吃饭、给个信封就摆平了。〃
  据悉,大部分药品的生产成本定价工作是由生产企业自己进行的,在全国6000多家药厂生产的上万种药品中,物价部门只在全国范围内针对24种抗生素和十几家价格矛盾比较突出的企业进行了有审计和医药专家参与的成本调研,导致药品价格在生产阶段即失去控制。
  〃连我们自己都觉得最高零售价高得没谱。〃周某认为,〃药价虚高、老百姓看病贵,物价部门要承担很大的责任。〃
  监管隐忧
  从发改委近期的种种举措来看,加强药品价格监管越来越成为工作的重点。
  我们国家对药品价格的管理是经历了一段从全面管制到放开,然后又从放开到逐步管制这么一个过程。〃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我们国家的药品一直由国家定价。但是随着市场化进程加快,药品市场改革启动,放开了药品价格,但随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让政府意识到了对于药品这种特殊产品的价格完全放开的不妥。〃李林告诉记者。
  从1996年以后,我国又开始对少数药品的定价进行管制。一直到2000年以前,纳入政府定价的品种只有200种左右。2000年以后,发改委和各地方物价局将定价药品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根据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所言,我国《药品价格管理办法》的初稿业已完成,对市场定价的药品也将实行适度的政府干预。一个月内药价涨幅5%以上的必须向政府备案,对于企业定价中虚高空间大的,或药价出现明显涨幅的,会要求企业进行解释,原因未获通过的不得涨价。
  很显然,加强药品价格监管的重点决非对现有药品的现有价格进行一次又一次的〃降价风暴〃,而是应该从药品的初始定价入手,把好成本核算关。
  从2006年开始,国家发改委已经与卫生部合作,选择部分政府定价药品,从出厂定价到医院终端售出进行全程监控,严格控制其出厂价格,限制进入医院差价率。
  去年4月24日,国家发改委又发布通知,宣布对28类西药和中成药进行成本调查,这是发改委首次调查药品生产成本。
  但这次调查留了一个令人担忧的〃小尾巴〃:发改委要求企业将相关成本情况如实上报。寄希望于以企业〃自查自纠〃来挤干药价〃注水〃,是否会一厢情愿?
  因而李林很高兴看到发改委近日发布的《医药价格工作守则(暂行)》中,要求进驻企业进行成本调查,要有两名以上医药价格管理工作人员参加。
  〃这是发改委首次对进驻企业进行药品成本核查用书面形式进行了规范,但要了解和掌握药厂的实际供货价格和真实成本是个难点,关键是物价部门工作人员是否真的能深入到药品产销各环节进行真正的调研,如果驻厂依然以企业提供的材料为主,简单调查一下在成本中所占很少但相对简单的原料药行情,还是无济于事。谁来监管我们的监管部门?〃
  摘自《读者》2007年第10期P30
  眼睛与大脑的距离●包利民
  有两个孩子从家中偷了一些水果和奶制品,跑到野外去玩。那时还没有保存食物的方法,看着吃剩的食物在阳光下坏掉,他们没有一点办法。
  后来,两个孩子上了中学,他们依然是好朋友。一次,沿着冰封的湖畔散步,那个叫图德的孩子突然说:“还记得咱们从家里偷东西出来吃的事吗?”另一个孩子说:“当然记得,只是可惜剩下的食物都坏掉了!”图德指着湖面问:“看见那些冰了吗?”“这里的冬天到处是冰,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图德兴奋地说:“为什么不把这些冰收集起来,运到炎热的加勒比海的一些港口去销售呢?”那个孩子嘲笑他说:“别傻了,冰到了那里早化成水了!”可图德的目光依然注视着湖面上的冰。
  几年后,也就是1806年,21岁的图德再次找到当年的朋友,想让他和自己一起做冰的买卖,可朋友再次拒绝了他,并劝他别异想天开。后来,在别人的资助下,图德花费1万美元将130吨冰用船运往酷热的马堤尼克岛。此后,图德在15年的时间里,把冰生意做成了世界行业,在船所能到达的地方,造成了人们对冰镇饮料、冰藏水果和冷藏肉类的需求。到了1858年,图德把15万吨冰先后装上了380条大船运往美国、中国、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图德也因此成为世界冰王和亿万富翁。图德的做法给科学家们以启发,终于引出了冰箱的问世。当年那个朋友却依然过着普通的生活,他没想到,那些被他忽视的冰会成就一个人的梦想。
  天才与常人的区别也许就在于一双眼睛和一颗心。对于一些事物,有些人只能看到表面,想到当前,而有些人却能看到内涵,想到以后。擦亮你的眼睛,敞开你的心灵,去迎接生命中的每一个机会,相信你一定会迎来成功的曙光。
  摘自《读者》2007年第10期P25
  言论
  姿色、知识、资本。
  ——不少男人心目中的女人必须具备的三种要素,简称“三Z女人”
  先搞脏,再搞富,最后把自己洗干净。
  ——有人这样描述演如今艺界一个百试不爽的定律
  阿珍体重看起来是28公斤,称起来是46公斤,因为首饰珠宝重18公斤!
  ——艺人邓志鸿参加“倒扁”活动,如此讽刺台湾“总统夫人”吴淑珍
  如果说法拉奇站在珠穆朗玛峰,我们充其量就是到了拉萨。
  ——央视《面对面》主持人王志毫不吝啬对刚刚去世的女记者法拉奇的赞美和敬仰
  别人10分钟完成的事,如果你在2分钟内完成,你就拥有别人5倍的时间。
  ——摘自创下台湾收视率历史纪录的电视剧《青蛙变王子》
  感受生活的好坏,有人用胃囊,有人用脑袋。
  ——曾任苏联共产党领袖的尼基塔?赫鲁晓夫说
  德薄而为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这是灾难的开始。
  ——台湾前行政院长谢长廷说
  结婚是好事,但养成习惯就不好了。
  ——一位母亲对准备第四次结婚的独生子如此告诫
  和漂亮的女人握手,和深刻的女人谈心,和成功的女人多交流,和普通的女人过日子。
  ——流行于男网民之间的一句话
  摘自《读者》2007年第10期P29
  心 声●李炜华
  二十年前,我在离家一百里外的县城念初中,最难忘的记忆是周六不回家时到邮局诳书摊。
  站在书摊前,看看这本,翻翻那本,哪本也割舍不下,可手里攥着的钱只够买一本,能买到《读者文摘》对我来说是一种奢侈,所以我深深记得拥有她时内心的那分愉悦。
  手捧《读者文摘》,我总是选一处喜欢的静地。记得校园西侧有一条用于灌溉的小河,岸边有几棵高大的白扬,我便倚着树,让夕阳的余晖洒在身上,轻声地读,常常被里面的文字感动得稀里哗啦掉眼泪,那《一碗清汤养麦面》就感动、温暖了我好多年!
  上班后,一度“忙”工作、“忙”家庭、“忙”孩子,在不知所以的忙碌中曾与《读者》分别了数年,而这也成为我成长道路上的一个缺憾!
  现在我重新与“老友”握手。那天校长问我:“单位订了《读者》,你怎么还订?”我说:“看着方便。” 其实我是想独自拥有,再也不想与她分手。
  摘自《读者》2007年第10期P03
  像老板那样思考●'美'汤姆。马克特 ○陈佳玲 译
  做最好的工作
  很多人不会同意我这一点,不过我还是要说……
  绝对不要向钱看——你永远要寻找最有前途的工作。好报酬与好工作这两件事不一定有关系;最好的工作可以给你技能和曝光率,这些都是你快速前进所需要的条件。
  对于我采取过的行动,我很少后悔,不过,我特别希望时光能倒流。在我早期的职业生涯中,曾经有机会为一家世界级消费品公司的业务部副总经理工作,这是一个很棒的工作。这个职务产生过很多企业的高层主管。这家公司也非常好,而且我是在为一个马上就要平步青云的厉害家伙工作。这份工作样样都好,但是薪水比我当时的工作少了15%,所以我拒绝了。我因为钱的缘故拒绝了一份好工作。我为了几千美金做出那样愚蠢的决定!如果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少拿的那些钱根本微不足道。
  我眼睁睁地看着那个接下这份工作的人功成名就,快速得到升迁――速度比我快,我的心好痛!虽然我后来赶上他了,但是我付出了时间成本,一想起这些我就会咬牙切齿。
  当然,我的伤痛已经复原了,而且我得到了一个经验教训――在企业里很少会有十全十美的位置。金钱迟早会进你的口袋,请你把眼光放远一些。
  勇于承认失败
  在大型企业里,假如你想淡化过错,最快的办法就是承担你应付的责任。要大大方方承认失败,而且充满自信,也会被看成是个重视集体利益的人。最重要的是,承担起责任,可以使这个错误不至于传播太久――已经有人为这个错误负起责任,所以没有必要穷追猛打。当一个人已经承认了自己的失败后,别人很难再责怪他什么。
  我的职业生涯中只出现过一次重大失误。竞争对手把AC尼尔森最大的客户从我们团队手中抢走了。我打电话给董事长史蒂夫。施米特;我说我犯了一个大错误,并提出了辞职。他大笑说:“办不到。”他说,公司刚花了好几百万美元来培养我,那么大一笔投资丢下去了,谁都不准离开。
  从那之后,没有人因为我犯的这个错误而揶揄我、攻击我――因为那样做不会受欢迎――谁要是攻击一个已经得到董事长赦免的人,就不是聪明人。
  承认错误,并且要让你的团队知道:失败也是游戏的一部分。
  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在你的工作中,有没有哪个领域是你假如懂得比别人多,你就比别人更占优势?找出一两个这样的领域,然后尽可能多多研读与它相关的书籍数据。让自己可以旁征博引,触类旁通。
  多年前我进入某公司工作,当时他们正打算推出一个凭卡购物的客户忠诚专案。我因为初来乍到,于是在一场跨部门的会议中静静坐着,聆听每一个人的发言。他们讨论着什么方式可能行得通,哪些可能行不通。我不确定他们的哪些话说对了,哪些则是瞎编的说法,不过我知道一件事:我一定得先弄清楚什么方法在以前曾经成功,什么方法则曾经遇到失败。会议过后,我的团队和我花了两天,找遍所有关于客户忠诚项目的资料,一个一个加以研究分析。而后我们又要开会,这时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咧嘴笑的猫咪:我觉得整个会议室里没有人比我更懂这件事。这次,没有人能把我吓倒。我在这件事上所“投资”的两天时间,对于我个人来说是一次很好玩的经验,而对公司来说则是一次很棒的收获。
  以专家的程度走进一场会议,绝对是很值得尝试的事(也是很好玩的经验)。你会让观众惊艳,也会让你的事业“星星”更加闪亮。
  谦虚一点,别以为自己多了不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