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读者〉2007年合订本 作者:多人 >

第153部分

〈读者〉2007年合订本 作者:多人-第153部分

小说: 〈读者〉2007年合订本 作者:多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学邱吉尔,他是英雄,同时,也是一个懂得如何用自己的臂膀温暖母亲的孝顺儿子。
  摘自《读者》2007年第10期P59
  赔本的尊重●张 翔
  一个在法国做生意的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他因为生意上的事需要从巴黎乘坐法兰西航空公司的飞机去德国汉堡。这趟飞机他坐过很多次,是一趟直达的班机。
  但是这一天晚上,飞机行程刚过一半的时候,却突然降落在一个不知名的机场。乘客们开始疑惑起来,他也连忙问身旁的空姐发生了什么事情。空姐微笑着细声解释说:“我们只是中途停下来加油而已,因为今天,我们的飞机人员超重了,起飞时卸下了部分燃料……”
  这时,他站起来,环顾四周,果然发现飞机上坐了几个巨胖的乘客。原来就是因为这几位巨人的出现使得飞机超重了,无法成行。而机组为了能让他们顺利成行,机长当即决定将飞机的部分燃料卸下,以减轻重量。等到行程一半的时候,再到一个小机场二次补充燃料。
  朋友是个商人,深知成本对于生意的重要性,一听就明白,这绝对是一场很赔本的生意。因为在一个机场降落所须支付的费用,远远不是几位乘客的机票钱所能解决的。于是朋友忍不住问了一句:“你们这样不是很不划算吗?礼貌地把那几位胖人请下去搭乘下一航班,岂不是更加科学一点?”空姐摇头对他说:“不!我们不能这么干,因为无论胖瘦,他们持有的机票都是一样的,他们都是我们的顾客,我们不能丢下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朋友听完后,立即佩服地点点头……
  朋友告诉我,他当时被深深地触动了,因为机组为了让每一名顾客都能顺利到达目的地,不借花费巨大的资金反复周折去完成旅程。
  后来,每一次往返于欧洲各地,他总是喜欢挑选法兰西航空公司的航班,因为他喜欢上了那种真正的尊重——一种抛弃利益而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态度和一颗心系他人的责任心凝聚起来的尊重。
  摘自《读者》2007年第10期P23
  女性的发明●李津军
  在人类的发明创造史上,与男子相比,女性并不逊色。她们的许多发明富有特色,非常实用,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鸡尾酒
  在今天,鸡尾酒已成为社交场合中不可缺少的饮料。然而它却诞生在美国韦斯切斯州的一个小餐馆,发明的专利权应属于在该餐馆里工作的一名普通女招待。
  当时,一群军人狂饮,不时地大喊着——“酒!酒!”女招待忙得不可开交,而搅拌酒的木棍又丢了。她急中生智,拿来一把鸡毛,在每只盛了酒的杯子里放上一根,端了上去,请军官们自己搅拌。其中一个喝得醉熏熏的军人感到很新鲜,大呼一声:“鸡毛万岁,干杯!”就这样,鸡尾酒问世了。
  假领子
  美国妇女汉娜?蒙塔基很关心丈夫,总想让他上衣的衣领保持干净;与此同时,她又考虑能不能使自己轻松一些,不要总是忙于洗衣服。
  为此,蒙塔基在1825年发明了假领子。它脏了时能够方便地拆卸下来清洗,洗干净之后又可以随时装上,同时满足了夫妇的需要。
  纸尿片
  这是由美国纽约一名家庭主妇杰恩?妮娅发明的。她的女儿出生后,洗尿布一时成为她感到非常烦恼的事情。有一天,她突发奇想,把一张浴室里的淋浴胶帘割开,然后加上吸水软纸,制成了最初的纸尿片。1951年,杰恩?妮娅的发明获得了专利,此后被广泛生产。
  打字机“涂改液”
  贝特?格雷厄姆是一位普通的美国妇女,离婚后到一家公司做打字员,以此养活自己和儿子。事实证明,她由于难以集中精神,所以常常打错字。格雷厄姆只好用橡皮擦把错字擦掉,而改过的文件或多或少会留下痕迹,她为此大伤脑筋。
  有一次外出度假,格雷厄姆无意之中发现,工人们使用油漆将背景板上的污点掩盖掉。她看得出了神,猛地想到自己打字时经常出错,能否也用这种办法呢?于是,她买了一瓶白色的油漆。格雷厄姆把油漆稀释好,同时准备了一把化妆用的小刷子,带到上班的地方。一旦哪一个单词打错了,她就涂上一点油漆,干了之后再在上面重新打字。由于使用了被她自己叫做“液体纸张”的“涂改液”,打出来的文件很干净清爽,她的上司非常满意。
  后来,格雷厄姆申请了发明专利,并组建公司将新产品推向市场,一度十分行销。
  “先知”照相机
  1987年,美国妇女南施?贝莎发明了一种新式照相机。它能够利用与电脑联接的视频系统,在20秒钟的短暂时间里,将一张20多岁男子的照片影印成他未来60岁时的照片,老态龙钟的模样清晰可见。需要时,还可以把容颜变得更年轻。贝莎为她的发明起了一个十分贴切的名字——“先知”照相机。
  彩色电扇
  1952年下半年,日本福田电扇公司一度产品积压,出现严重亏损。后来领导层改组,新任总经理石川是一位重视实效、不问学历和资历的企业家。他善于吸收员工的智慧,鼓励大家出谋献策,办好企业。
  一位名叫山田惠子的女工根据自己听到的消费者对产品的意见,提出“风扇叶加上美丽的色彩转起来一定很美妙”的新创意。石川充分肯定了这一建议,组建了以山田惠子为负责人的研究小组。后来发明了一系列的彩色电扇,将单调乏味的黑色风扇取而代之。新产品在市场上十分畅销,公司利润直线上升。山田惠子因发明有功,使企业走出低谷,得到公司10%股份的重奖,此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无线电熨斗
  有一次,在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熨斗事业部召开的顾客座谈会上,有一位名叫贺美子的家庭主妇在发言结束时随口说道:“若是电熨斗没有那根讨厌的‘尾巴’,使用起来就更方便了。”随即,会场上爆发出一阵笑声。大多数与会者都认为她在说傻话,纯属异想天开。然而主持会议的熨斗事业部部长却对这种“妇人之见”十分赞赏,评价甚高。
  松下电器公司邀请贺美子参加了技术攻关小组,经过多次试验,不断改进,终于发明了自动充电的无线电熨斗。
  汽车挡风玻璃“雨刮器”
  这是1902年由一位名叫玛丽?安德逊的女士发明的。当年,玛丽?安德逊到纽约旅行,发现下雨时,雨水不停地打在挡风玻璃上,严重地影响了司机的视线,使其无法看清路面,行车非常危险。回到家里后,她开始琢磨用两条软胶嵌入金属支架中,然后装置于窗门前,通过摆动这个嵌在金属支架上的软胶刷子,就能够有效地将雨水拨开。玛丽?安德逊的发明被汽车制造商加以改良使用,便成为今日的汽车雨刷。
  滑翔“飞鹞”
  时至今日,滑翔“飞鹞”十分流行。它已成为户外运动中最受欢迎的一种,吸引了众多的参加者。
  最早提出这一想法的,是一位名叫罗嘉露的美国女士。当时,她受到在空中放飞的风筝启发,设想制成一个近似三角形的滑翔器。运动员伏在滑翔器的支架上,就可以像“飞鹞”一样在空中滑翔,充满惊险和刺激。她们一家都投入了研制工作中,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在1984年完成了发明工作。
  圆盘锯
  这是美国一位名叫泰比达芭碧的家庭主妇发明的。1821年的一天,泰比达芭碧到丈夫的水力磨房中去看工人工作。看着看着她突发奇想:“如果能把锯的形状由扁长形改为圆形,不是就可以利用水的动力推动操作了吗?”泰比达芭碧说干就干,于是圆盘锯成功诞生了,成为现代电动圆锯的始祖。
  摘自《读者》2007年第10期P28
  牛津大学的音乐●'德'彼德。扎格尔 ○朱刘华 译
  牛津是一座音乐城。当你到达这里时,透过交通的噪杂声,你首先听到的是钟声:莫德林学院、默顿学院和新学院的钟声,圣玛丽学院、林肯学院、基督教堂学院的钟声,除了学院的钟声还有市中心7座教区礼拜堂的钟声。钟声来自四面八方,有的清脆,有的沉闷,有的如天籁一般。当伊夫林?沃的“布赖兹海德”学生查尔斯?赖德在一学年的最后一个星期天从宽街 “穿过一个虔诚的世界”而进入他的学院时,钟声和涌向教堂的人们将他完全包围了。但现在这一虔诚早就消失了,而教堂全都保存了下来,至少存有65座英国圣公会教堂和学院礼拜堂。除了伦敦,在英国再也找不到有这么多钟集中在一起的地方了。除了信徒,钟的存在很早就导致了敲钟人这一职业的形成。宗教改革不久之后,敲钟成了年轻的绅士敲钟人(gentlemen…ringers)追求的一种时尚。剑桥大学的一位敲钟人,费边?斯特德曼,还制定了演奏规则。他在1668年的《教堂钟声》里发明了变换鸣钟的技术,这种技术流传至今,以至于亨德尔认为钟是英国的民族乐器。
  变换鸣钟基于数学公式的精确计算,钟声经常长达数小时,是禅宗和板球在教堂尖塔里的结合。学院里至今都有爱好敲钟这种活动的人。1872年成立的牛津大学变换鸣钟俱乐部的敲钟人定期在圣玛丽?玛格达林教堂和圣托马斯殉难者教堂里举行表演,有时也在圣克洛兹教堂、圣埃伯教堂或在老马斯顿的教区礼拜堂里表演。那里引进了像莫德林轻敲法和纳菲尔德轻敲法这些牛津大学的特产,而且在1958年敲出了一项世界纪录—在6小时20分钟里变换敲击了12 600下。约翰?贝奇曼是学院敲钟人俱乐部的著名成员,自从他在莫德林学院就读以来,钟声就陪伴他一生,最后写进他的诗体回忆录《钟声的召唤》。
  只要循着钟声走,你很容易欣赏到牛津大学最动听的音乐,而且是免费的,从威廉?伯德到本杰明?布里腾的伟大的英国唱诗班传统中的教堂音乐。学院的这项活动叫做晚礼拜,它将修道院传统保持得最纯粹。通常情况下,只有每学期做晚礼拜时才会演唱这些教堂音乐,但不是每所学院都有一支大学生唱诗班。只有基督教堂学院、莫德林学院和新学院有自己的唱诗班,而且它们的唱诗班是最好的。多年来他们就在全世界巡回演出,成为特受欢迎的音乐形式。新学院的唱诗班1996年演唱的合唱曲不仅跃居古典音乐畅销榜的首位,而且名列优秀流行歌曲选目之首。
  数百年来,去礼拜堂、参加晚礼拜,就像穿长袍一样,都属于学院传统。如今参加晚礼拜的旅游者远远多于大学生。有时候在冬天,唱诗班比堂区还多。这时他们的听众几乎只有石头雕塑,祭堂墙壁上昏暗壁龛里的那些先知、天使和圣徒们。但即使面对着一间空屋,他们也总是像节日里礼拜堂座无虚席时一样集中精力演唱。原则上,他们并不需要听众。难道他们从一开始不就是为了赞美上帝、为他们的学院资助人的灵魂祈求安宁吗?但除了这种学院内部的义务,早就有其他活动带给唱诗班最高的荣誉:国际音乐会巡演、录制CD、在博士学位颁授典礼上登台献演、在电视节目里、在下一部牛津影片里。另外,没有哪家音像制品厂能用它的数码设备取代礼拜堂,取代晚礼拜的魅力,因为建筑和优美音色的相互映衬是所有教堂音乐的一个重要因素。
  莫德林学院唱诗班的男童们每年一次登上学院的钟塔,在晨曦里歌唱五朔节。他们从6:00开始演唱《感谢天父》,一首古老的圣餐赞美诗。这时,拥挤着数千名学生、市民、游客的高街上会霎时一片宁静。五朔节的清晨,莫德林学院最先敲响钟声。最漫长的牛津之夜就此结束,狂欢了一通宵的人们此刻走回学院,前往酒馆或城区的咖啡馆用早餐。莫里斯舞者穿行于街头,年轻人头戴长春藤花环或柳枝编成的花环,还有人抱着他的泰迪熊在起舞。还有人抱着一根硬纸板做的带睾丸摇鼓的硕大阴茎,还有一只红丝绒阴道环。“粗俗,野蛮,都疯了。”杰克评论这“影子王国”的疯狂时说道,这位牛津教员曾带他的美国女友一起参加了莫德林学院钟塔上的五朔节咏唱会。
  音乐同戏剧表演和体育一样属于学院生活。除了众多的音乐俱乐部外还有两支管弦乐队,它们差不多清一色由大学成员组成,另外还有不同的室内乐队和唱诗班,其成员也来自城里,一个市民、师生、职业人员和业余人员的清新组合。我很少见过牛津大学管弦乐队这样充满激情的乐手,很少见过霍利威尔音乐厅里这样内行的观众。“有一回,节目单里有德沃夏克的一部不知名的作品。”科林?德克斯特告诉我说,“管风琴师碰上塞车堵在路上了,我们坐在那里只有等着,最后指挥问道:‘哪位观众会弹德沃夏克的这首安魂曲吗?’当场就有13人自告奋勇。这就是牛津—我们这里每个人的素质都很高。”
  摘自《读者》2007年第10期P52
  美丽的白桦林●侯宇振
  在新疆诸多的树木中,最美的要数白桦了:高条的躯干秀美挺拔,丰富的叶片妩媚动人。无论在哪一个季节,它总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白桦树既不像苍松那样喜欢站在山头炫耀,也不像垂柳那样爱好偎依湖畔弄情。白桦总是身着素装,静静地站在那里,宛如纯洁秀美的村姑。
  夏季,河滩上大片大片的白桦树,浓阴蔽天,将河水围着,拥着,吻着,奉献着母亲般的爱。走近桦树林,仿佛面对一排排西域丽人,个个玉树临风,清俊挺拔,却又款款深情,透出母性的坚强。
  深秋,是白桦最妩媚的日子。往往几天之内,它的叶片就由绿变黄、变红,赤金一样挂在岁月的枝头,如旌如旗。微风轻轻一吹,哗哗作响,似乎在对你切切私语。它的树干更加洁白光亮,挺中显秀,白中盈洁,光彩照人。
  寒冬一大片桦树林静静地伫立在雪原上,通体洁白,棵棵独立,与天空、雪地融为一体;雪野无言,桦林无语。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是一种难以言说的至极之美。它们立足冰雪,身处严寒,却生长得如此从容,如此平静。它们叶片全无却挺立雪原,历尽风刀霜剑却爱心依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