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齐民要术 >

第7部分

齐民要术-第7部分

小说: 齐民要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行;晚则皮皴而喜碎。〕 

     冬寒,取谷 布地,一行蒜,一行 。 〔不尔则冻死。〕 
     收条中子种者,一年为独瓣;种二年者,则成大蒜,科皆如拳,又逾于 
凡蒜矣。 〔瓦子垅底,置独瓣蒜于瓦上,以土覆之,蒜科横阔而大,形容殊 
别,亦足以为异。今并州无大蒜,朝歌取种,一岁之后,还成百子蒜矣,其 
瓣粗细,正与条中子同。芜菁根,其大如碗口,虽种他州子,一年亦变大。 
蒜瓣变小,芜菁根变大,二事相反,其理难推。又八月中方得熟,九月中始 
刈得花子。至于五谷蔬果,与余州早晚不殊,亦一异也。并州豌豆,度井陉 
以东,山东谷子,入壶关、上党,苗而无实。皆余目所亲见,非信传疑:盖 
土地之异者也。〕 
     种泽蒜法:预耕地,熟时采取子,漫散劳之。泽蒜可以香食,吴人调鼎, 
率多用此,根叶解菹,更胜葱、韭。此物繁息,一种永生。蔓延滋漫,年年 

… 页面 27…

稍广。间区  取,随手还合。但种数亩,用之无穷。种者地熟,美于野生。 
     崔寔曰:“布谷鸣,收小蒜。六月、七月,可种小蒜。八月,可种大蒜。” 

                                   种葱 

      《尔雅》曰:“茖,山葱。”注曰:“茖葱,细茎大叶。” 

      《广雅》曰:“藿、薵、 ,葱也;其蓊谓之薹。” 
      《广志》曰:“葱有冬春二葱。有胡葱、木葱、山葱。” 
      《晋令》曰:“有紫葱。” 
     收葱子,必薄布阴干,勿令浥郁。〔此葱性熟,多喜浥郁;浥郁则不生。〕 
     其拟种之地,必须春种绿豆,五月掩杀之。比至七月,耕数遍。 
     一亩用子四五升。〔良田五升,薄地四升。〕炒谷拌和之,〔葱子性涩, 
不以谷和,下不均调;不炒谷,则草秽生。〕两耧重耩,窍瓠下之,以批契 
继腰曳之。 
     七月纳种,至四月始锄。锄遍乃剪。剪与地平。 〔高留则无叶,深剪则 
伤根。〕剪欲旦起,避热时。良地三剪,薄地再剪,八月止。〔不剪则不茂, 
剪过则根跳。若八月不止,则葱无袍而损白。〕 
     十二月尽,扫去枯叶枯袍。 〔不去枯叶,春叶则不茂。〕二月、三月出 
之。 〔良地二月出,薄地三月出。〕收子者,别留之。 
     葱中亦种胡荽,寻手供食,乃至孟冬为菹,亦无妨。 
     崔寔曰:“三月,别小葱。六月,别大葱。七月,可种大、小葱。〔“夏 
葱曰小,冬葱曰大。”〕” 

                                   种韭 

      《广志》曰:“白弱韭,长一尺,出蜀汉。” 
     王彪之《关中赋》曰:“蒲、韭冬藏”也。 
     收韭子,如葱子法。 〔若市上买韭子,宜试之:以铜铛盛水,于火上微 
煮韭子,须臾芽生者好;芽不生者,是浥郁矣。〕 
     治畦,下水,粪覆,悉与葵同。然畦欲极深。 〔韭,一剪一加粪,又根 
性上跳,故须深也。〕 
     二月、七月种。种法:以升盏合地为处,布子于围内。 〔韭性内生,不 
向外长,围种令科成。〕 
     薅令常净。〔韭性多秽,数拔为良。〕高数寸剪之。〔初种,岁止一剪。〕 
至正月,扫去畦中陈叶。冻解,以铁杷耧起,下水,加熟粪。韭高三寸便剪 
之。剪如葱法。一岁之中,不过五剪。〔每剪,杷耧、下水、加粪,悉如初。〕 
收子者,一剪即留之。 
     若旱种者,但无畦与水耳,杷、粪悉同。一种永生。 〔谚曰:“韭者懒 
人菜。”以其不须岁种也。《声类》曰:“韭者,久长也;一种永生。”〕 
     崔寔曰:“正月上辛日,扫除韭畦中枯叶。七月,藏韭菁。”〔“菁, 
韭花也。”〕 

                           种蜀芥、芸薹、芥子 

… 页面 28…

      《吴氏本草》云:“芥蒩,一名水苏,一名劳抯。” 
     蜀芥、芸薹取叶者,皆七月半种。地欲粪熟。蜀芥一亩,用子一升;芸 
薹一亩,用子四升。种法与芜菁同。既生,亦不锄之。十月收芜菁讫时,收 
蜀芥。 〔中为咸淡二菹,亦任为干菜。〕芸薹,足霜乃收。〔不足霜即涩。〕 
     种芥子及蜀芥、芸薹收子者,皆二三月好雨泽时种。 〔三物性不耐寒, 
经冬则死,故须春种。〕旱则畦种水浇。五月熟而收子。 〔芸薹冬天草覆, 
亦得取子,又得生茹供食。〕 
     崔寔曰:“六月,大暑中伏后,可收芥子。七月、八月,可种芥。” 

                                  种兰香 

     兰香者,罗勒也;中国为石勒讳,故改,今人因以名焉。且兰香之目, 
美于罗勒之名,故即而用之。 
     韦弘 《赋·叙》曰:“罗勒者,生昆仑之丘,出西蛮之俗。” 
     按今世大叶而肥者,名朝兰香也。 
     三月中,候枣叶始生,乃种兰香。 〔早种者,徒费子耳,天寒不生。〕 
治畦下水,一同葵法。及水散子讫。水尽,簁熟粪,仅得盖子便止。 〔厚则 
不生,弱苗故也。〕昼日箔盖,夜即去之。〔昼日不用见日,夜须受露气。〕 
生即去箔。常令足水。六月连雨,拔栽之。 〔掐心著泥中,亦活。〕 
     作菹及干者,九月收。 〔晚即干恶。〕作干者,大晴时,薄地刈取,布 
地曝之。干乃挼取末,瓮中盛。须则取用。 〔拔根悬者,浥烂,又有雀粪、 
尘土之患也。〕 
     取子者,十月收。 〔自馀杂香菜不列者,种法悉与此同。〕 
      《博物志》曰:“烧马蹄、羊角成灰,春散著湿地,罗勒乃生。” 

                                   种姜 

      《字林》曰:“姜,御湿之菜。”“茈 ,生姜也。” 

     潘尼曰:“南夷之姜。” 
     姜宜白沙地,少与粪和。熟耕如麻地,不厌熟,纵横七遍尤善。 
     三月种之。先重耧耩,寻垅下姜,一尺一科,令上土厚三寸。数锄之。 
六月作苇屋覆之。 〔不耐寒热故也。〕九月掘出,置屋中。〔中国多寒,宜 
作窖,以谷 合埋之。〕 
     中国土不宜姜,仅可存活,势不滋息。种者,聊拟药物小小耳。 
     崔寔曰:“三月,清明节后十日,封生姜。至四月立夏后,蚕大食,牙 
生,可种之。九月,藏茈姜、蘘荷。其岁若温,皆待十月。” 〔“生姜,谓 
之茈姜。”〕 
      《博物志》曰:“妊娠不可食姜,令子盈指。” 

                                  种苜蓿 

      《汉书·西域传》曰:“罽宾有苜蓿。”“大宛马,武帝时得其马。汉 

… 页面 29…

使采苜蓿种归,天子益种离宫别馆旁。 
     陆机《与弟书》曰:“张骞使外国十八年,得苜蓿归。” 
      《西京杂记》曰:“乐游苑自生玫瑰树,下多苜蓿。苜蓿,一名‘怀风’, 
时人或谓‘光风’;光风在其间,常肃然自照其花,有光彩,故名苜蓿为‘怀 
风’。茂陵人谓之 ‘连枝草’。” 
     地宜良熟。七月种之。畦种水浇,一如韭法。 〔亦一剪一上粪,铁杷耧 
土令起,然后下水。〕 
     旱种者,重耧耩地,使垅深阔,窍瓠下子,批契曳之。 
     每至正月,烧去枯叶。地液辄耕垅,以铁齿  楱  楱之,更以鲁斫 
其科土,则滋茂矣。 〔不尔瘦矣。〕 
     一年三刈。留子者,一刈则止。 
     春初既中生啖,为羹甚香。长宜饲马,马尤嗜。此物长生,种者一劳永 
逸。都邑负郭,所宜种之。 
     崔寔曰:“七月,八月,可种苜蓿。” 

… 页面 30…

                                  卷 四 

                                   园 篱 

     凡作园篱法,于墙基之所,方整深耕。凡耕,作三垅,中间相去各二尺。 
     秋上酸枣熟时,收,于垅中穊种之。至明年秋,生高三尺许,问 去恶 
者,相去一尺留一根,必须稀穊均调,行伍条直相当。至明年春,劙去横枝, 
劙必留距。 〔若不留距,侵皮痕大,逢寒即死。〕劙讫,即编为巴篱,随宜 
夹缚,务使舒缓。 〔急则不复得长故也。〕又至明年春,更劙其末,又复编 
之,高七尺便足。 〔欲高作者,亦任人意。〕非直奸人斩笑而返,狐狼亦自 
息望而回。行人见者,莫不嗟叹,不觉白日西移,遂忘前途尚远,盘桓瞻瞩, 
久而不能去。枳棘之篱,“折柳樊圃”,斯其义也。 
     其种柳作之者,一尺一树,初即斜插,插时即编。其种榆荚者,一同酸 
枣。如其栽榆,与柳斜植,高共人等,然后编之。数年成长,共相蹙迫,交 
柯错叶,特似房笼。既图龙蛇之形,复写鸟兽之状,缘势嵚崎,其貌非一。 
若值巧人,随便采用,则无事不成,尤宜作机。其盘纾茀郁,奇文互起,萦 
布锦绣,万变不穷。 

                                   栽树 

     凡栽一切树木,欲记其阴阳,不令转易。 〔阴阳易位则难生。小栽者, 
不烦记也。〕 
     大树髡之, 〔不髡,风摇则死。〕小则不髡。 
     先为深坑,内树讫,以水沃之,著土令如薄泥,东西南北摇之良久,〔摇 
则泥入根间,无不活者;不摇,根虚多死。其小树,则不烦尔。〕然后下土 
坚筑。〔近上三寸不筑,取其柔润也。〕时时溉灌,常令润泽。〔每浇水尽, 
即以燥土覆之,覆则保泽,不然则干涸。〕埋之欲深,勿令挠动。凡栽树讫, 
皆不用手捉,及六畜抵突。 〔《战国策》曰:“夫柳,纵横颠倒树之皆生。 
使千人树之,一人摇之,则无生柳矣。”〕 
     凡栽树,正月为上时,〔谚曰:“正月可栽大树。”言得时则易生也。〕 
二月为中时,三月为下时。然枣——鸡口,槐——兔目,桑——蛤蟆眼,榆 
——负瘤散,自馀杂木——鼠耳、虻翅,各其时。 〔此等名目,皆是叶生形 
容之所象似,以此时栽种者,叶皆即生。早栽者,叶晚出。虽然,大率宁早 
为佳,不可晚也。〕 
     树,大率种数既多,不可一一备举,凡不见者,栽莳之法,皆求之此条。 
      《淮南子》曰:“夫移树者,失其阴阳之性,则莫不枯槁。”〔高诱曰: 
 “失,犹易。”〕 
      《文子》曰:“冬冰可折,夏木可结,时难得而易失。木方盛。终日采 
之而复生;秋风下霜,一夕而零。” 〔非时者,功难立。〕 
     崔寔曰:“正月自逆暨晦,可移诸树:竹、漆、桐、梓、松、柏、杂木。 
唯有果实者,乃望而止; 〔“望谓十五日。”〕过十五日,则果少实。” 
      《食经》曰:“种名果法:三月上旬,斫取好直枝,如大母指,长五尺, 
内著芋魁中种之。无芋,大芜菁根亦可用。胜种核,核三四年乃如此大耳。 
可得行种。” 

… 页面 31…

     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常预于园中,往往贮恶草生粪。天雨新 
晴,北风寒切,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崔寔曰:“正月尽二月,可劙树枝。二月尽三月,可掩树枝。〔“埋树 
枝土中,令生,二岁已上,可移种矣。”〕” 

                                 种枣诸法附出 

      《尔雅》曰:“壶枣;边,要枣; ,白枣;樲,酸枣;杨彻,齐枣; 
遵,羊枣;洗,大枣;煮,填枣;蹶泄,苦枣;皙,无实枣;还味,棯枣。” 
郭璞注曰:“今江东呼枣大而锐上者为 ‘壶’;壶,犹瓠也。要,细腰,今 

谓之 ‘鹿庐枣’。 ,即今枣子白熟。棯,树小实酢。《孟子》曰:‘养其 
枣。’遵,实小而员,紫黑色,俗呼 ‘羊矢枣’。《孟子》曰:‘曾皙嗜羊 
枣。’洗,今河东猗氏县出大枣子,子如鸡卵。蹶泄,子味苦。晰,不著子 
者。还味,短味也。杨彻、煮填,未详。” 
      《广志》曰:“河东安邑枣;东郡谷城紫枣,长二寸;西王母枣,大如 
李核,三月熟;河内汲郡枣,一名墟枣;东海蒸枣;洛阳夏白枣;安平信都 
大枣;梁国夫人枣。大白枣,名曰 ‘蹙咨’,小核多肌;三星枣;骈白枣; 
灌枣。又有狗牙、鸡心、牛头、羊矢、猕猴、细腰之名。又有氐枣、木枣、 
崎廉枣,桂枣,夕枣也。” 
      《邺中记》:“石虎苑中有西王母枣,冬夏有叶,九月生花,十二月乃 
熟,三子一尺。又有羊角枣,亦三子一尺。 
      《抱朴子》曰:“尧山有历枣。” 
      《吴氏本草》曰:“大枣,一名良枣。” 
      《西京杂记》曰:“弱枝枣、玉门枣、西王母枣、棠枣、青花枣、赤心 
枣。” 
     潘岳 《间居赋》有“周文弱枝之枣。丹枣。” 
     按青州有乐氏枣,丰肌细核,多膏肥美,为天下第一。父老相传云:“乐 
毅破齐时,从燕赍来所种也。”齐郡西安、广饶二县所有名枣即是也。今世 
有陵枣、幪弄枣也。 
     常选好味者,留栽之。候枣叶始生而移之。〔枣性硬,故生晚:栽早者, 
坚垎生迟也。〕三步一树,行欲相当。 〔地不耕也。〕欲令牛马履践令净。 
 〔枣性坚强,不宜苗稼,是以不耕;荒秽则虫生,所以须净;地坚饶实,故 
宜践也。〕 
     正月一日日出时,反斧斑驳椎之,名曰“嫁枣”。〔不椎则花而无实; 
斫则子萎而落也。〕候大蚕入簇,以杖击其枝间,振去狂花。〔不打,花繁, 
不实不成。〕 
     全赤即收。收法:日日撼而落之为上。 〔半赤而收者,肉未充满,于则 
色黄而皮皱;将赤味亦不佳;全赤久不收,则皮硬,复有乌鸟之患。〕 
     晒枣法:先治地令净。〔有草荚,令枣臭。〕布椽于箔下,置枣于箔上, 
以枺Ь鄱瓷⒅蝗罩卸饶思选R谷圆痪邸! 驳盟镀伤伲伞!
阴雨之时,乃聚而苫盖之。〕五六日后,别择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