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资治通鉴全译_003 >

第13部分

资治通鉴全译_003-第13部分

小说: 资治通鉴全译_003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话坐征,系尚方。

  刘宋青州刺史萧思话听说檀道济的大军撤退南下,就打算放弃城池退到险要地带自保。济南太守萧承之一再劝阻他,萧思话都没有接受。丁丑(二十六日),萧思话弃城逃奔平昌。参军刘振之正驻守下邳,听说这个消息,也弃城逃走。结果,北魏军竟然没有来,但是东阳城积聚的大批物资,却被百姓纵火焚毁。萧思话被指控有罪,召回京师,逮捕下狱。

  '8'燕王立夫人慕容氏为王后。

  '8'北燕王冯弘封夫人慕容氏为皇后。

  '9'庚戌,魏安颉等还平城。魏主嘉朱之守节,妻以宗女。

  '9'庚戌(疑误),北魏安颉等人返回平城。北魏国主拓跋焘非常赞赏刘宋滑台守将朱之的气节,把皇族宗室的女儿嫁给他。

  初,帝之遣到彦之也,戒之曰:“若北国兵动,先其朱至,径前入河;若其不动,留彭城勿进。”及安颉得宋俘,魏主始闻其言。谓公卿曰:“卿辈前谓我用崔浩计为谬,惊怖固谏。常胜之家,始皆自谓逾人,至于归终,乃不能及。”

  当初,刘宋文帝派到彦之北伐出征前,就告诫他说:“如果魏国的军队有所举动,你们应该在敌人没有攻到之前,先行渡过黄河;如果他们没有动静,你们就要留守彭城,不要前进。”等到安颉俘虏刘宋的将士,拓跋焘才听到刘义隆的这席话,对朝中的文武大臣们说:“以前,你们总说我用崔浩的计策是错误的,以致惊惧失措,百般劝阻。一直打胜仗的人,开始都自以为超过了别人,到了最后,才发现自己还不如别人。”

  司马楚之上疏,以为诸方已平,请大举伐宋,魏主以兵久劳,不许。征楚之为散骑常侍,以王慧龙为荥阳太守。

  北魏安南大将军司马楚之上疏,认为北魏四方邻国都已经平定,请求朝廷出兵大举进攻刘宋。拓跋焘则认为连年征战,将士们早已疲劳不堪,没有同意。征召司马楚之回京,任命他为散骑常侍;任命王慧龙为荥阳太守。

  慧龙在郡十年,农战并修,大著声绩,归附者万余家,帝纵反间于魏,云“慧龙自以功高位下,欲引宋人入寇,因执司马楚之以叛。”魏主闻之,赐慧龙玺书曰:“刘义隆畏将军如虎,欲相中害;朕自知之。风尘之言,想不足介意。”帝复遣刺客吕玄伯刺之,曰:“得慧龙首,封二百户男,赏绢千匹。”玄伯诈为降人,求屏人有所论;慧龙疑之,使人探其怀,得尺刀。玄伯叩头请死,慧龙曰:“各为其主耳。”释之。左右谏曰:“宋人为谋未已,不杀玄伯,无以制将来。”慧龙曰:“死生有命,彼亦安能害我!我以仁义为捍蔽,又何忧乎!”遂舍之。

  王慧龙在荥阳十年,既劝民农桑,又积极备战,成绩显著,声名远播。前后赶来归附的百姓有一万余家。刘宋文帝乘机施用了反间计,说:“王慧龙自认为劳苦功高,却长期不得重用,所以打算勾引宋人前来进犯,然后活捉司马楚之背叛魏国。”拓跋焘听到这些传言,颁赐给王慧龙一封亲笔诏书,说:“刘义隆害怕将军就象害怕老虎一样,打算从中陷害,我知道他的诡计。至于外面的风言风语,想你不会介意。”刘义隆又派刺客吕玄伯前去刺杀王慧龙,许诺说:“你如果砍下王慧龙的人头,封你为食邑二百户男爵,赏绢一千匹。”于是,吕玄伯假装投降,要求单独面见王慧龙,声称有话要说。王慧龙有点疑心,派人搜身,结果从腰中搜出短刀。吕玄伯叩头请求处死,王慧龙说:“我们都是各自为主上行事罢了。”释放了吕玄伯。王慧龙的左右亲信都劝阻他说:“宋人的阴谋不会停止,不杀吕玄伯,没有办法阻止将来再发生这样的事。”王慧龙却说:“生死都是命中注定的,他刘义隆又怎么能害得了我!我只用仁义作为屏藩来保护自己,又有什么可忧虑的呢?”于是释放了吕玄伯。

  '10'夏,五月,庚寅,魏主如云中。

  '10'夏季,五月,庚寅(十一日),北魏国主拓跋焘前往云中。

  '11'六月,乙丑,大赦。

  '11'六月,乙丑(十六日),刘宋实行大赦。

  '12'夏主杀乞伏暮末及其宗族五百人。

  '12'夏王赫连定斩杀了被俘的西秦王乞伏暮末,以及西秦国皇族五百人。

  '13'夏主畏魏人之逼,拥秦民十余万口,自治城济河,欲击河西王蒙逊而夺其地。吐谷浑王慕遣益州刺史慕利延、宁州刺史拾虔帅骑三万,乘其半济,邀击之,执夏主定以归,沮渠兴国被创而死。拾虔,树洛干之子也。

  '13'夏王赫连定惧怕北魏的逼迫,劫持西秦国的老百姓十余万人,从治城渡过黄河,打算袭击北凉河西王沮渠蒙逊,夺取北凉的国土。吐谷浑可汗慕容慕派遣益州刺史慕容慕利延、宁州刺史慕容拾虔统率三万骑兵,乘夏军渡河过了一半,截击敌人,生擒了夏王赫连定,乘胜班师,沮渠兴国受重伤而死。慕容拾虔是慕容树洛干的儿子。

  '14'魏之边吏获柔然逻者二十余人,魏主赐衣服而遣之。柔然感悦。闰月,乙未,柔然敕连可汗遣使诣魏,魏主厚礼之。

  '14'北魏边防官员,俘获柔然汗国的巡逻兵二十余人,拓跋焘赏赐给他们衣服,释放了他们。柔然人又感动又喜悦。闰月,乙未(十六日),柔然汗国敕连可汗,派使臣出使北魏,北魏国主拓跋焘用优厚的礼节招待了他们。

  '15'魏主遣散骑侍郎周绍来聘,且求昏;帝依违答之。

  '15'北魏国主拓跋焘派散骑侍郎周绍出使刘宋,并且请求通婚,刘宋文帝含糊其辞地给以回答。

  '16'荆州刺史江夏王义恭,年长,欲专政事,长史刘湛每裁抑之,遂与湛有隙。帝心重湛,使人诘让义恭,且和解之。是时,王华、王昙首皆卒,领军将军殷景仁素与湛善,白帝以时贤零落,征湛为太子詹事,加给事中,共参政事。以雍州刺史张代湛为抚军长史、南蛮校尉。

  '16'刘宋荆州刺史、江夏王刘义恭,年纪渐渐长大,打算独自处理政务,而长史刘湛总是阻挠他,于是刘义恭与刘湛之间产生了裂痕。刘宋文帝心里十分尊重刘湛,派人诘问并责备刘义恭,而且从中调解他们之间的矛盾。这时,王华、王昙首都已去世,领军将军殷景仁一向与刘湛关系密切,提醒文帝说,当今不少贤才去世。建议文帝征召刘湛为太子詹事,加官给事中,共同参与朝政。刘义隆又任命雍州刺史张代替刘湛为抚军长史、南蛮校尉。

  顷之,坐在雍州营私蓄聚,赃满二百四十五万,下廷尉,当死。左卫将军谢述上表,陈邵先朝旧勋,宜蒙优贷。帝手诏酬纳,免官,消爵土。述谓其子综曰:“主上矜夙诚,特加曲恕,吾所言谬会,故特见酬纳耳。若此迹宣布,则为侵夺主恩,不可之大者也。”使综对前焚之。帝后谓曰:“卿之获免,谢述有力焉。”

  不久,张因为在雍州时,营私舞弊,中饱私囊,赃款高达二百四十五万,被逮捕下廷狱,按律应当处以死刑。左卫将军谢述上疏,陈述张是刘裕时代的旧功臣,应得到宽恕优待。文帝采纳了谢述的建议,亲自下诏书,命令免除张的官职,削去了张的爵位和采邑。谢述对他的儿子谢综说:“皇上怜惜张一向忠诚,特别赦免了他的罪过。我的建议只是碰巧与皇上的意图相吻合,被皇上采纳了。如果借此四处宣扬,那就侵夺了皇家的恩德,是绝对不可行的。”让谢综当着他的面,把奏章烧掉。文帝后来对张说:“对于你的死罪的免除,谢述可出了大力的呀!”

  '17'秋,七月,己酉,魏主如河西。

  '17'秋季,七月,己酉(初一),北魏国主拓跋焘前往河西。

  '18'八月,乙酉,河西王蒙逊遣子安周入侍于魏。

  '18'八月,乙酉(初七),北凉河西沮渠蒙逊派他的儿子沮渠安周前往北魏充当人质。

  '19'吐谷浑王慕遣侍郎谢太宁奉表于魏,请送赫连定。已丑,魏以慕为大将军、西秦王。

  '19'吐谷浑可汗慕容慕,派侍郎谢太宁,出使北魏,呈上奏章,表示愿意献出所俘虏的夏王赫连定。己丑(十一日),北魏任命吐谷浑可汗慕容慕为大将军,封为西秦王。

  '20'左仆射临川王义庆固求解职;甲辰,以义庆为中书令,丹杨尹如故。

  '20'刘宋左仆射、临川王刘义庆坚决要求辞去职务。甲辰(二十六日),刘宋文帝任命刘义庆为中书令,仍兼任丹杨尹。

  '21'九月,癸丑,魏主还宫。庚申,加太尉长孙嵩柱国大将军,以左光禄大夫崔浩为司徒,征西大将军长孙道生为司空。道生性清俭,一熊皮鄣泥,数十年不易。魏主使歌工历颂群臣曰:“智如崔浩,廉若道生。”

  '21'九月,癸丑(初六),北魏国主拓跋焘回宫。庚申(十三日),加授太尉长孙嵩为柱国大将军。任命左光禄大夫崔浩为司徒,征西大将军长孙道生为司空。长孙道生性情淡泊、清廉节俭,一个用熊皮做的遮泥障,数十年都不换。拓跋焘让歌工一一歌颂群臣:“象崔浩那样足智多谋,象道生那样两袖清风。”

  '22'魏主欲选使者诣河西,崔浩荐尚书李顺,乃以顺为太常,拜河西王蒙逊为侍中、都督凉州·西域·羌·戎诸军事、太傅、行征西大将军、凉州牧、凉王,王武威、张掖、敦煌、酒泉、西海、金城、西平七郡;册曰:“盛衰存亡,与魏升降。北尽穷发,南极庸、,西被岭,东至河曲,王实征之,以夹辅皇室。”置将相、群卿、百官,承制假授;建天子旌旗,出入警跸如汉初诸候王故事。

  '22'北魏国主拓跋焘打算选派使者出使北凉。崔浩推荐尚书李顺。于是拓跋焘任命李顺为太常,前去任命北凉河西王沮渠蒙逊为侍中,都督凉州、西域、羌、戎诸军事,太傅,征西大将军,凉州牧和凉王,采邑包括武威、张掖、敦煌、酒泉、西海、金城、西平等七郡。册封的诏书上说:“凉国的盛衰存亡,与魏国密切相关,死生与共。北到穷发,南到上庸和岷山,西至昆仑山,东至河曲的广大地区,都归凉王征讨统治,从旁辅佐皇室。”同时,在凉国设置将军、宰相、各位公卿、文武百官,凉王可以代表皇帝直接任命。还可以竖起天子专用的旌旗,出行时开路清道,戒备森严,全然仿照汉朝初年各侯王的制度。

  '23'壬申,魏主诏曰:”今二寇摧殄,将偃武修文,理废职,举逸民。范阳卢玄、博陵崔绰、赵郡李灵、河间邢颖、勃海高允、广平游雅、太原张伟等,皆贤隽之胄,冠冕周邦。易曰:“‘我有好爵,吾与尔縻之。’如玄之比者,尽敕州郡以礼发遣。”遂征玄等及州郡所遣至者数百人,差次叙用。崔绰以母老固辞。玄等皆拜中书博士。玄,谌之曾孙;灵,顺之从父兄也。

  '23'壬申(二十五日),北魏国主拓跋焘下诏说:“如今宋夏二寇已经分别被我们击败和消灭了,我们将停止武备,发展文事。整顿过去被废驰和忽略的工作,荐举过去隐居不出来做官的人。范阳人卢玄、博陵人崔绰、赵郡人李灵、河间人邢颖、勃海人高允、广平人游雅、太原人张伟等人,都是圣贤的后裔,他们的才干在地方州郡都是第一流的。《易经》说:‘我有好的酒器,和你一起享用。’凡是才华能与卢玄相仿佛的,各州郡都要遵照朝廷的敕令,礼敬贤才并把他们送京师来。”于是,征召卢玄等人以及地方州郡荐举的贤士几百人来京,依照他们的能力,分别委以官职。崔绰因为母亲年迈,坚决拒绝作官。卢玄等人都被授予中书博士。卢玄是卢谌的曾孙。李灵是李顺的堂兄。

  玄舅崔浩,每与玄言,辄叹曰:“对子真使我怀古之情更深。”浩欲大整流品,明辨姓族。玄止之曰:“夫创制立事,各有其时;乐为此者,讵有几人!宜加三思。”浩不从,由是得罪于众。

  卢玄的舅舅是司徒崔浩,崔浩每次跟卢玄谈话,常常叹息说:“面对卢(玄)子真,使我思古之幽情更深。”当时,崔浩打算严格整顿朝中官员的流品,辨明官员的出身和姓氏等级。卢玄劝阻他说:“创立一种制度,改革现行的规章,必须因时而宜。赞成您这项措施的,能有几个人!希望您能三思而行。”崔浩没有听从,因此便得罪了许多大臣。

  '24'初,魏昭成帝始制法令:“反逆者族;其馀当死者听入金、马赎罪;杀人者听与死家牛马、葬具以平之;盗官物,一备五;私物,一备十。”四部大人共坐王庭决辞讼,无系讯连逮之苦,境内安之。太祖入中原,患前代律令峻密,命三公郎王德删定,务崇简易。季年被疾,刑罚滥酷;太宗承之,吏文亦深。冬,十月,戊寅,世祖命崔浩更定律令,除五岁、四岁刑,增一年刑;巫蛊者,负羊、抱犬沈诸渊。初令官阶九品者得以官爵除刑。妇人当刑而孕,产后百日乃决。阙左悬登闻鼓以达冤人。

  '24'当初,北魏昭成帝时开始制定法令:“谋反叛逆者诛灭全族;其他犯有死罪的人可以缴纳金钱、马匹赎罪;杀人凶手允许他们给死者家属牛马、葬具私自和解;盗窃官府财物,偷一赔五;盗窃私物,偷一赔十。”当时,四部总监共同坐在公堂之上,一道处理诉讼案件,从没有羁押、囚禁、久拖不决的苦处,境内安定。道武帝拓跋进入中原以后,认为前代的法律过于苛刻严密,于是,命令三公郎王德重新删改,制定新的法律,一切都以简单易懂为原则,拓跋晚年身患重病,滥施刑罚,法律残酷。明元帝拓跋嗣继位后,继承了前代的法律制度,对官吏权限职责等的规定,也有些过于苛刻。冬季,十月,戊寅(初一),太武帝拓跋焘命令司徒崔浩重新制定法令,废除了五年、四年有期徒刑,增设一年有期徒刑。用巫术毒害人的人,身背黑色羊,胸前抱狗,投入河潭。新定法令,凡官阶在九品之内的官员犯法,可以用官职和爵位赎罪。妇人当执行死刑而怀有身孕的,生产一百天后再予处决。又规定在宫阙的左边悬挂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