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截教封神 >

第29部分

截教封神-第29部分

小说: 截教封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申公豹既入宫中,妲已之事如何能瞒得过他,自然看出仍是千年狐狸精所变,但他也知道云中子受挫一事,知道此妖是受女娲娘娘之命行事,心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去得罪一位圣人呢?只要她不来挡我的事,我又何苦得罪与她。当下也不说破此事,只当不见。
  妲已在申公豹进宫之时还心有不安,后见他根本不管自己之事,知道是看在女娲娘娘之面,心中大定。经此之事,妲已与申公豹形成默契,互不相扰,各行其事,倒也相安。
    正文 064 救父
     更新时间:2009…10…16 9:22:22 本章字数:2337
    064救父
  大劫将至,元始命姜子牙,申公豹下山,各寻其主辅佐,以待封神。姜子牙下山后游历四方,还没确定辅佐之人。申公豹却打定主意,应东伯候姜恒楚之求入宫,被纣王封为国师,要辅佐纣王二子。
  西伯候姬昌因为不忍百姓受苦,拿出历年积蓄上献纣王,却被费仲尤浑二人诬陷,说他收买人心,意图谋反,被纣王锁拿入京,等待问罪。西歧众臣不知如何是好,虽有大夫散宜生献计,要用重金贿赂费尤二臣,但此举大伤西伯候之名,众臣不敢自专,问于姬昌次子姬发。姬发也是举棋不定,不能定夺,正在为难之际,有人来报,长子姬伯邑考已回,要众臣一起商议相救西伯候之事。
  姬伯邑考却是奉玄黄之命下山的。玄黄知道姬昌被锁进京之后,就命伯邑考下山,侍机相救姬昌。伯邑考回到西歧先去拜见了母亲,就听说因无决断之人,众臣都不知如何是好。当即下令,召集众臣商议相救父亲之事。
  伯邑考是西伯候长子,若无意外,将来必是他继承候位。此时他一回来,众臣就有了主心骨,纷纷献策。到了最后,众臣一至认定,如不谋反,就只能依散宜生之策,重金贿赂费尤二人。伯邑考心道,现在谋反还不是让我父亲早死。决定采纳散宜生之策。又与众臣反复商议后,决定自己带着散宜生亲去朝歌,营救姬昌。
  姜子牙回到朝歌后,阐教在朝歌的人手都忙着帮申公豹,也无人理会于他,只得投奔了义兄宋异人。在宋异人的帮助下娶了马氏为妻,没想到马氏也看不起他,整日和他吵驾,一气之下,姜子牙休了马氏,也无脸再见义兄宋异人,只得离开了朝歌。姜子牙想天下之大,还是西歧安稳一些,不如就去西歧了此残生算了。至于封神一事,他却也有自知之明,心想就我这等道行,连阐教三代弟子也不如,此等好事怎么也落不到我的头上,天命之人应是申公豹无疑,我也就不去凑热闹了。一路无事赶到西歧,寻了个风景好的地方,每日里只钓鱼为乐,倒也过得自在。
  申公豹做了国师之后,记得元始的话,要造一座封神台。就禀告纣王,说要造一座高台祭天,以求商朝万年,纣王百岁。纣王听了大喜,下令国库出钱,费尤二人监工,一定要早日完工,以祭上天。
  费尤二人监造如此工程,又是国库出钱,当然是往宽里花钱。这座高台造得是雄伟无比,费尤二人也落了个腰包满满。纣王听闻祭天之台这么快就造好了,心中欢喜,问申公豹何时祭天。申公豹还要等姜子牙的封神台造好,就糊弄纣王,说要算个好日子,等等再说。纣王也不以为然,一切听从申公豹安排。众大臣却是怨声载道,花了这么多钱,造了个高台,你申公豹一句话就空在这儿,这是什么事啊。但申公豹有东伯候和皇后的支持,众臣也是敢怒不敢言。
  伯邑考与散宜生带着大量的金银珠宝来到朝歌,四处活动,想要营救姬昌。但没有费尤二人开口,谁也没有把握说一定能救出来。伯邑考听闻国师申公豹深得纣王欢心,费尤二人也忌他三分,想起曾听玄黄说起过他,就上门求见。
  申公豹听闻是截教弟子求见,本想不理,但又听是玄黄之徒,心道,“当年玄黄圣人曾赐我黄钟李一颗,我深受其好处,却是不可不报。”就接见了伯邑考,听了伯邑考的事后,申公豹想了想,就算了结了玄黄对自己的恩惠吧。点头同意帮忙。但申公豹多了个心眼,只说可以在费尤二人面前说说好话,却不一定保证能成。伯邑考无奈,也只能告辞而出。
  申公豹倒也守信,在费尤二人面前确实说了不少好话,费尤二人也不愿得罪于他,加上朝中还有大臣死保姬昌,就向伯邑考索要了一大笔财物,向纣王进言道,“姬昌本是死罪,但朝中大臣都在保他,却也不好处置。”
  纣王根本不关心这等事情,现在只想玩乐,听二人一说,就问,“那依你二人之见,该如何处置姬昌呢?”
  费尤二人道,“一来可向西歧索要大批财物进献大王,二来,可让姬昌出兵,协助闻太师剿灭北海判乱,并且,闻太师全军的粮草以后全由西歧供应。如此一来,大王也可省下不少财物。”
  纣王听说能得不少财物,早就心动。能有财物入库,就能花天酒地,及时行乐,大笑道,“就依你二人之言。本王正想造一个酒池肉林,以便和妲已爱妃在其中行乐,就让姬昌出钱,也算让他赎罪。”
  二人领命而去,把纣王的话转告了伯邑考。伯邑考一听,马上答应,只要能把人救出,再多的钱财也拿得出,又送了费尤二人一笔财物,二人笑眯眯的去了。
  伯邑考马上命人从西歧又运来一批财物,上献纣王。纣王下令建造酒池肉林。
  没多久,酒池肉林建好,纣王在其中大宴群臣,伯邑考因献钱有功,也获准参加。
  纣王和群臣在酒池肉林中欢歌艳舞,玩得不亦乐乎,突然听到有人哭泣,纣王大怒,命人将哭泣之人带上前来。不多时,哭泣之人带到,纣王一看,原来是伯邑考。
  因为伯邑考献钱有功,纣王也不好马上杀他,就怒问道,“本王正在开心之时,你却哭泣,可是相诅本王不成。”
  伯邑考哭道,“小臣不敢。只是小臣父亲还在牢中,小臣想起大王曾说酒池肉林造好,就放了小臣父亲,想到马上就能见到父亲,才喜极而泣,请大王恕罪。”
  纣王听了大笑道,“这点小事就让你哭个不停,也罢,今日本王高兴,就放了你父亲。你自去领人吧。”
  边上有大臣正要说话,纣王却大笑道,“众臣饮酒,莫要让此等小事误了行乐,快快饮酒。”
  伯邑考听了忙跪谢纣王,趁众大臣正在饮酒,脱不开身,赶紧去牢中救了姬昌。伯邑考令从人马上将姬昌送出朝歌,快马加鞭,赶回西歧,自己却留了下来,以掩护姬昌离去。
    正文 065 脱险
     更新时间:2009…10…16 9:22:23 本章字数:2581
    065脱险
  近日又看了《封神榜》原着,发现书中多次出现王皇不分,再看自己,也有这种现象,现在改正,以后书中全是王,因为皇是秦始皇才开始的。另外,再次说明,这本书和《封神榜》完全不同,书友只可借签。谢谢。
  ----------------------------------------------------------------------------------------------------------------------------
  姬伯邑考奉师命下山救父,用了散宜生之计,行重金贿赂费尤二人,又得申公豹相助,终于借修建酒池肉林之机救得姬昌。伯邑考命人将姬昌马上送回西歧,自己为了掩护父亲,却留在了朝歌。
  次日天刚亮,驿馆中就一片沸腾,伯邑考出去一看,原来是微子启和微子衍二位大人前来。忙上前迎接。
  微子启和微子衍为何而来?昨晚纣王下令放了姬昌,二人就觉得不对,想姬昌无辜被囚,怎会不心生怨恨,若放其回归西歧,只怕立时就要造反。二人商议之后,为了商朝江山,就算是委曲了姬昌,也不能放虎归山,决计不能让姬昌回转西歧。今日一大早,二人就面见纣王,陈说原由。纣王闻之,就想干脆杀了姬昌。二人忙阻止,道大王既然放了姬昌,再行杀之,于名声有损,不如将姬昌软禁于朝歌,只不让其回归西歧也就是了。纣王也不多想,就让二人前来行事。
  伯邑考昨晚就想到会有此事,所以才连夜送走姬昌,此时就此二人前来,故作不知,让前行礼完后说道,“二位大人真是客气了,家父昨晚才脱困而出,二位大人这么一大早就来看望,实在是不敢当啊。”说完,连连作辑。
  微子启二人闻之,面色尴尬,只道,“还请西伯候暂留朝歌,休养身体,我等还想与伯候把酒言欢呢。”
  伯邑考心中冷笑,这二人平时也称正臣,没想到此时却来出面。又一想,也就释然了,这江山必意是他们家的,纣王再不好,也是他二人之弟,也没有反帮外人谋夺自家江山的道理。
  伯邑考面色平静,说道,“还要禀告二位大人,家父已经连夜赶回西歧去了。”
  “什么?”二人大惊,没想到姬昌如此迅速,竟然连夜就走了。如此一来,更可证明他有反意,只是,他把长子留下来干什么?二人疑惑的看着伯邑考。
  “二位大人,大王曾经下令,要西歧出兵援助闻太师平叛,还要供给以后闻太师的军粮,此等大事,若无家父在西歧主持,怕是会出差错。家父得大王开恩,免罪获释,正要勤劳王事,以报王恩啊。就是小人,不久也要到闻太师军中听命,以劳王事,以报王恩”
  微子启二人听伯邑考如此一说,却也说不出话来。还说什么呢?看人家说的多漂亮,不仅没有怨言,还勤劳王事,真是大大的忠臣啊。二人也不知伯邑考说的是真是假,但姬昌走了却是真的,而且走的理由也很光明正大,让人找不出一点借口。人家还把长子也当作人质留了下来,如今却是不好再去锁拿姬昌了,不然,就是逼人家造反了。
  二人无法,只好回去向纣王复命。纣王听了二人转述伯邑考之话,笑道,“没想到这姬昌还真是大大的忠臣啊。”二人苦笑,心想,本来是忠臣,被你这么一弄,就不知道啦。向纣王说道,“大王,虽说如此,但也不可不防。可写一信到闻太师处,让其对伯邑考多加管束,必要小心。闻太师忠贞之人,必不会有负大王。”
  纣王虽说已经昏庸,但此事事关江山,却是不可不防,当即写了封私信给闻太师,要其待伯邑考到后,小心提防于他。又听从二人之言,下了道旨意给姬昌,一面对他多加安慰,一面让他快速出兵,援助闻仲。此举却是二人想要多耗西歧兵力,以防姬昌作乱。
  姬昌一行人等日夜赶路,终于安全抵达了西歧。伯邑考早已安排人马等待,接到姬昌之后,西伯候属下才是放下心来,众人说起此次营救,都对伯邑考赞不绝口,对他留在朝歌,又都十分担心,还是散宜生言道,“大公子必有妙计脱身,我等不必替他担心。”
  姬昌回到西歧主持政务,因为伯邑考还在朝歌,不敢违抗圣旨,点了兵马,备了粮草,送往北海闻太师处。与此同时,伯邑考也在纣王派人监视之下,前往闻仲军中效力。
  西伯候姬昌经此一难,对纣王已经失望,秘密做着造反的准备,只是想想商朝猛将如云,如闻仲,黄飞虎等更是久经战阵,西歧虽然富裕,兵事却是不兴,如何能是商朝对手。姬昌为此一事,日夜难安,茶饭不思。想来想去,也只有广招天下贤才,或能与商朝对抗。
  姬昌想广招天下贤才,却又不能大张旗鼓,正不知如何是好之时,属下却来禀告,近日多有各地贤才前来投靠。姬昌又喜又惊,喜的是自有贤才来投,惊的却是不知为何。
  这一日,有一道人前来候府,要面见姬昌。见面之后,却是拿出书信一封,交给姬昌。姬昌接过一看,忙站起身起阅读,原来是伯邑考之师玄黄圣人之信,送信之人却是其弟子孔宣。
  玄黄在信中言道,姬昌之事他已知晓,西伯候你多年来对我截教在领地传教一事多有臂助,伯邑考又是我的弟子,你既有难处,我截教也不能坐视不理,我已下令让截教门下弟子去西歧投奔与你,他们都是伯邑候的同门,你放心任用。另外有一人,不是我截教门下,却有大才,现在正在你西伯候领地上,要你自己亲自去请,才能请到。你若能请到他,则大事可成。你可让他放心,他若肯来帮你,我截教门下全部听他号令,决不多言。
  姬昌看完此信,心中大喜,多日的烦恼一扫而空。向东面磕头而拜,多谢玄黄圣人的关照。起身向孔宣道,“仙长辛苦了。圣人在信中已说明一切,姬昌不甚感激。只是我儿伯邑考还身在险地,不知圣人可有安排?”
  孔宣笑道,“伯候放心,伯邑考是我师弟子,我师怎会让他身处险地呢?那闻仲虽是商臣,但也是我截教弟子,伯邑考师弟在闻仲处,必定无事。而且,我此次下山,也是奉师命前来帮助师弟,定会保师弟无事。”
  姬昌听了孔宣的话,才完全放下心来。先将来投的截教门下安排妥当,又安排孔宣带领援兵前往北海,好与伯邑考会合。最后,才想起玄黄信中提到的大才,吩咐属下,四下寻找,必定要找到此人。
    正文 066 归周
     更新时间:2009…10…16 9:22:23 本章字数:2177
    066归周
  西伯候姬昌被儿子姬伯邑考救出,心生反意,玄黄借机下令命截教中人全力支持西歧。一时间,截教中人纷纷投奔西歧,使西歧实力大增。孔宣也奉师命下山帮助伯邑考。姬昌则照玄黄信中所言,命属下四处寻找大才之人。
  玄黄信中所说大才之人正是姜子牙,他自隐居西歧之后,整日钓鱼为乐,闲时也利用自己学得的知识帮助百姓,日子过得倒也舒适。周围的百姓也感其德,都对他称赞不已。
  西伯候姬昌命属下寻访大才之人,属下自然不敢怠慢,也有官员前来探访姜子牙。探访过后,官员都觉姜子牙不是等闲之辈,赶紧向上面禀告,一级级上去,不多时就到了姬昌那里。
  姬昌虽然政务繁忙,但只要属下说访到贤才,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