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隋唐萧皇后传奇 作者:张家楚 >

第18部分

隋唐萧皇后传奇 作者:张家楚-第18部分

小说: 隋唐萧皇后传奇 作者:张家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宣华夫人的这句话,旁边几个随侍宫女吓坏了,忙问:“夫人,你怎么了,好好的,皇上怎么会赐你自尽呢?”

宣华夫人平静地说:“你们不知道,我曾经伤害过皇上。”

“什么!夫人你……哎呀,夫人,如果是这样,我们这些下人也得跟着遭殃了!”

“不会的,皇上要的是我。”

要你?宫女们愣了,是要你死呢,还是要你这个活人?这句话让人听不懂。

这时,女御史也开口说话了:“夫人,里面装的什么谁也不知道,还是请夫人快点打开看看,奴婢也好回去复命。”

宣华夫人冷冷一笑:“怎么,你是不是以为我害怕了,不敢打开?”

说着,她抱起木盆,走过去放在厅中央的圆桌上,一把撕去了封条。心想:他已经当了皇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他要是叫谁死,谁还敢不从?怕是怕不掉的!

“啪”地一声,木盆打开了,宫女们一下子全屏住了呼吸。她们看到宣华夫人僵直地站在桌边,脸色灰白,眼珠也不会转了,像一个木头人似的。宫女们见状,呼啦啦地围了过来,探头住木盆里一看,里面哪有什么鸩酒毒药,只有两个用红丝带编结而成,形如桃状的结子。

宣华夫人觉得自己体内的血液停止了流动,她用右手轻轻地揉着左胸,缓缓地坐在椅子上,神色木讷。这两枝结子纹路盘曲回旋,扣与扣连环相套,编织得既结实又饱满,体现出制作者的精心。在看到这两个结子的一瞬间,宣华夫人脑海里倏然闪过两句诗文:

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

这是梁武帝萧衍《有所思》一诗中的两句,宣华夫人想,难道这就是……

“哎呀,是同心结!”一名宫女情不自禁地失声叫道。其余几位宫女也认出了这个物件都高兴地随着叫起来:“是呀。是同心结!”

宣华夫人(2)

这些宫女都知道,同心结是用来表达男女之间相互爱慕的信物。虽然她们身居禁宫,不容许有男女私情,然而,哪个少女不怀春?高墙深宫里的少女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更加强烈,她们都曾偷偷地编织过这种同心结,用来寄托心中的情思。

“皇上赐夫人同心结了!”一名宫女招呼道,“姐妹们,咱们给夫人道喜呀!”

一群宫女就围了过来,要给宣华夫人行贺喜之礼。宣华夫人赶忙起身拦下,说:“好了好了,别闹了!”

经宫女们这么一起哄,宣华夫人的面色恢复了红润的光泽,心也随之急剧地跳动起来。

人的命运竟如此之微妙?宣华夫人的生死竟悬系于一个小小的木盆!开启之前,金凤殿笼罩着吉凶未卜的恐怖,木盆的开启,随之而来的便是一阵欢呼雀跃!人的生命太微贱,太轻渺又太尊贵、太沉重了。

见宣华夫人阻挡住宫女的嬉闹,女御史说:“夫人,快向新皇上谢恩,奴婢好去复命。”

一听这话,宣华夫人迟疑了。谢恩?如果谢恩,就意味着自己答应了新皇上的要求,投入了他的怀抱。当然,这是许多女人企盼已久求之不得的事。虽然自己也是女人,是先皇宠幸的贵妃!现在先皇驾崩未足昼夜,尸骨未寒,他的儿子就送来同心结以表衷情,自己还要应诺谢恩,岂不是有违常论,遭世人唾弃!

宣华夫人一边想着,一边分开围在身边的宫女,款步走出殿门,拾级而下来到庭院里。她仰望天空,苍穹一片漆黑,几点疏落的星星晦暗天光,令她更加颓丧。一阵冰凉的夜风吹来,她缩了缩肩膀,已感到了几分初有的萧索与寒意。她返转身来,走上台阶,在宫女们的惊愕注视之中回到殿里,她看这些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女孩,那无助的目光似乎在问:我该怎么办?

那些久居深宫的女孩们早就看透了宣华夫人的犹豫与彷徨,又纷纷围过来,七嘴八舌地劝解道:“夫人,你可得想开点,宫闱中的女人,哪个不是皇上的女人。自古以来,先后同侍先皇后帝的妃嫔多着哩!”

“是呀,夫人。新皇上年轻有为,英俊威武,朝野上下没有不夸他的,侍奉新皇上可是你的福份啊!”

“夫人,你说你曾经伤害过皇上,还恐遭祸患,可是皇上却不计前嫌,又送同心结来,真是一个虚怀若谷,有情有意的人啦!”

宫女们观察着宣华夫人沉思中的表情,就知道她已动心了。于是进一步开导说:“夫人,新皇上这是以心相求,不是以势逼人。你可不要负了皇恩啊!”

“夫人,倘若你再为这事而得罪了新皇上,我们做下人的也得受牵连。夫人,你就为可怜我们,答应了吧!”

良久,宣华夫人终于闭上眼睛,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面向北方,双膝跪地,把头深深地埋伏下去。稍顷,鸦雀无声的殿堂里回响起一个颤抖的声音:“臣妾叩谢皇上知遇之恩!”

女御史高兴地笑了,说:“夫人,这就对了。奴婢这就回去复命。皇上知道夫人接受了同心结,一定会非常高兴。说不定今晚就要驾幸金凤殿看望夫人,你也该有所准备。”

女御史兴高采烈地走了。金凤殿里却因为她留下的这句话而忙碌起来,宫女们很快就使得金凤殿窗明几净,纤尘不染。殿堂中间的圆桌上放置了一只玉盘,用大红锦锻覆盖,盘中摆上了金凤凰和同心结,如果皇上步入殿堂,首先看到这两件东西,他心里一定会非常高兴。一盘盘龙涎香点燃了,氤氲的烟雾袅袅升起,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龙涎香是南赵贡进之物,文帝在的时候是不允许点的。现在是新皇帝了,扑鼻的薰香是不是可以算作一个新时代开始的象征?

宫女们还翻箱倒柜,找出了贵妃的服饰。文帝在时,只有逢年过节或盛大庆典才可以穿戴这些东西———绘有稚羽的锦衣,九朵用金翠珠制做的钿花,一条一丈七尺长的紫色缎带,一个用金丝织着兽头图案的小苹囊,佩一块和阗美玉。

如众星拱月一般,宫女们簇拥着宣华夫人,有的为她穿衣,有的给她头上插花,有的往她腰上缠条缎带。宣华夫人身不由已,任她们摆布,嘴里不住地说:“哎呀,你们这是干什么呀?先皇大丧,就打装得这么花枝招展,我找死啊!再说,皇上来不来还不一定呢!”

一名宫女一边矫正着插在宣华夫人头上的金翠珠花的位置,一边说:“夫人,你就放心吧。天都黑透了,只要你不出金凤殿,谁能知道你花枝招展。你也别顾及皇上来不来,他就是不来,我们几个也陪你坐到五更,等天亮了再收拾也不迟!”

宫女们将宣华夫人装扮停当,让她安坐在桌边的椅子上,几个宫女又在她面前演练起了歌舞,这些女孩子都能歌善舞,各有一手技艺,自文帝病重开始,仁寿宫禁止娱乐,两三个月时间已把她们憋得不行。她们也早就听人私下议论说新皇帝喜欢歌舞,就想趁他驾幸金凤殿之际表演一番,以博得新皇上的欢心。

宫女们刚刚把各自拿手的歌舞演练了一遍,就有一名御前内侍跑来禀报:皇上已从大宝侧殿起驾,马上就要到金凤殿了。

  
  隋唐萧皇后传奇第二卷  
  
 
侍从们连忙将中门大开,备好香案。宣华夫人整整衣饰,率众宫女来到门前迎候。 
不大一会儿,御辇到了。杨广神采奕奕,信步走下车来。宣华夫人低头跪在道旁迎驾。杨广紧走几步,上前扶起宣华夫人,相互携扶着走进金凤殿。

宣华夫人(3)

刚一进殿,杨广果然一眼看见了摆放在盘里的金凤凰和同心结,脸上更增添了光彩,他用那心领神会的目光注视着宣华夫人,说:“夫人大度体谅,朕不胜感激,不是朕非礼,实在是朕对夫人倾心已久,爱慕已久而不能自持……”

“陛下,不要说了,”宣华夫人满脸羞色,打断了杨广的话,“妾衷生感谢皇上宠爱之恩。”

两人默默的坐下,宣华夫人还没有从羞赧中解脱出来,而杨广呢,原来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可是见了宣华夫人却又觉得不知说什么好,蜡光摇曳之下,杨广双目凝视仔细端祥着宣华夫人。只见她今天更加光彩照人,仿佛变成了一位妙龄少女,高挑的身材,那线条更显得均匀流畅,身着绛紫色丝绸装,头顶粉花凤冠,身垂珍珠玉坠,领带金链,不长的不圆的瓜子脸型,两弯细眉如柳叶,一双大眼睛,清澈透明,碧波荡漾,双眼皮,长睫毛,配上一双美目,另添几分娟秀,粉腮如雪,朱唇微启,露出一排洁白的玉齿,低头含笑,两只酒窝飞到腮边,让人神思颠倒。

杨广暗想,往昔在父皇的病榻之前,自己好像还从来没有发现眼前的丽人有如此之美,也许是那时自己从来都没有这样正面仔细端祥的原故,也许是那时的宣华夫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装粉过。那么,昨天,同样在这金凤殿里,于匆匆行色之间搂抱着宣华夫人在鼻息相嗅之间,自己也仿佛没有发现宣华夫人有如此绝艳之色。杨广陶醉了,时间在无声中流逝,寂静的大殿里,杨广似乎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夫人。”

一名宫女的呼叫,打破了沉默,宣华夫人抬起头来,见那宫女朝自己挤挤眼,又努努嘴。原来,宫女们见杨广和宣华夫人都干坐着不言语,她们为这种尴尬而着急,才向宣华夫人示意,这也让她找到了说话的引子。

宣华夫人说:“臣妾身边这些宫女都擅长歌舞,知道皇上有些爱好,就想在皇上面前显示显示,只是先皇甫丧,陛下重孝在身,恐怕不便”

“嗯,这个……”杨广这才收回自己的思绪,想了想说:“既然夫人与众宫女如此盛情,朕也不便推辞,在私室之内可以不拘大礼,如果唱歌,就为朕唱一首曹孟德的《短歌行》吧!”

这时候,一名宫女在杨广和宣华夫人面前摆好了酒菜,刚甄满一杯酒,一队宫女鱼贯而出,在殿堂里翩翩起舞,齐声唱道: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脯,天下归心。

一轮明月挂在天街,初秋的山风时而拂过金凤殿门,给人以夜凉如水,清爽宜人的感觉。

杨广喝着美酒,欣赏着宫女的歌舞,很快已是微醺,歌中所言述的也正合他的情怀,因而使他的情绪在烈酒与歌舞的作用下逐渐高涨。

叹人生之短暂,惟有靠杜康酒来消解忧虑,这种悲凉的情调,正表达出杨广并未敢忘父丧的心境。

而广招贤才以帮助建功立业,使天下归心的慷慨之词,更激起了他的勃勃雄心,杨广又喝干了一杯酒,深有感慨地对宣华夫人说,“父皇在世时就立下宏愿,区宁一家,烟火万里,百姓安居,四夷宾服,夫人,既然朕已即位,就当不负天下,朕要像秦皇汉武那样,建千秋伟业,创万代功勋。”

宣华夫人不禁想起文帝在世时常常对杨广的赞扬……

喝罢酒,也听过了歌,杨广站起身“天不早了,夫人早些休息,朕要回大宝侧殿了。”

宣华夫人一听就知道杨广是在作戏,她知道,皇上既然来了,就打算在这里过夜。他之所以故作姿态,不过是为了一个面子,再就是要试探一下自己是否心诚。事到如今,如果自己再忸怩作态,就有点太不知趣了。于是,宣华夫人双膝跪地,用一种真切的语气肯求道:“臣妾奏请陛下留宿金凤殿,恩准由臣妾侍寝。”

几位宫女也一同跪下来,异口同声地挽留皇上。

这正是杨广预想的效果,他又摆出一副盛情难却的样子,说“既然是夫人挽留,朕今夜就留宿金凤殿了,”说着,扶起宣华夫人,两人携手走进寝殿卧室,宫女们随即关严了房门。

公元605年,杨广颁诏,改元大业,以示建树丰功伟业的雄心,隋二世杨广就是大业皇帝即隋炀帝。

紧接着,炀帝册封萧妃为皇后,十月,炀帝为文帝举行葬礼,与此同时在东京洛阳,与新皇宫几乎同时竣工的就是显仁宫和西苑。

显仁宫建在洛阳西南数十里的寿安,南连洛水支流皂涧,北抵洛河此岸,方圆十里,由大将军宇文恺和内史舍人封德彝监造。

西苑在显仁宫西面,与显仁宫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占地二百多里。当初大业皇帝杨广要决意迁都洛阳,新建皇城的时候,就萌生了修建显仁宫和西苑的念头,尤其是西苑。

自从住进了西苑后,宣华夫人的心境真的敞亮多了,这里的湖水,假山曲堤,岸柳都与江南风景大同小异。就连西苑里的风,也比外面的风柔和,这是水多的缘故,金凤院中馆舍,回廊,拱门,天井,白墙黑瓦,翠竹掩映,与建康一带的庄园相差无几。最让宣华夫人欣赏的是,金凤院里的二十位姑娘,也都是从江南地方采选而来的,她们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语,都与北方女子不同,吴语呢喃,乡音浓浓,使宣华夫人倍感亲切和温暖,的确缓释了许多忧郁和思乡之情。

宣华夫人(4)

她非常感激善解人意的大业皇帝,让自己住到这里,而且,大运河已经开挖了,西苑附近便是这运河北端的源头,等这河挖通了,从这里登船回江南,要比从长安赶来方便多了,江南,魂牵梦萦的故乡,正在一步步向眼前走近。

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宣华夫人带了几个院里的侍女,驾着轻车,游荡在西苑中。

十六院的院门都是西向而开,从内海引来的渠水潺潺的流过,渠边垂柳轻摇,枝条拂肩,不陪侍君王的时候,自己就是主人,宣华夫人显得轻松自在,西苑宽广无垠,一眼望不到边,不像皇城里,四周是高高的宫墙,抬头只能看到方方正正的一块天空。

轻车驰骋,微风扑面,宣华夫人边走边玩,不知不觉已经走出了很远,抬眼看看,前面就是西苑的围墙,渠堤之上可以望见墙外的田畴,田野上,一群农夫正在忙碌,他们一边劳作,一边唱歌:

挖河开河,百万离索,美人思故乡,君王游兴多。

歌声里饱含着艾怨,随风飘来,宣华夫人听得清清楚楚,一阵愁恨郁闷陡然袭上心来,令她游兴全无。

早在长安的时候,就有一些闲言碎语传到她的耳朵里,说是有一位叫薛道衡的大臣当面劝谏皇上,不该为了美姬爱妃乡愁游兴,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