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曾仕强剖析三国演义 >

第23部分

曾仕强剖析三国演义-第23部分

小说: 曾仕强剖析三国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希酌髦皇强耷蟆W詈罅醣覆潘担嚎丛诳酌鞣萆希ど场⒘懔辍⒐鹧羧せ垢狻?酌魉狄闯晌氖椋牍赜鸾唤!A醣富谷酉乱痪浠埃阂煤孟蚬赜鹚得鳎匀缌一稹N易约夯褂械闩滤匦胄⌒牟藕谩
  诸葛瑾来见关羽,果然遭到严厉的拒绝。要不是关平劝阻,几乎要动刀子逐客。诸葛瑾回头再找刘备,哭诉关羽要杀他的过程。刘备劝他暂回,待把关羽调离荆州,再来交割。诸葛瑾不得已,返回东吴据实报告。
  孙权大怒,找鲁肃算账。当初他是担保人,如今有什么话说?鲁肃说屯兵于陆口,使人请关羽赴会。如关羽肯来,以善言相劝。不听的话,可预先埋伏刀斧刀杀之。如果不肯来,出兵攻打便是。孙权要他赶快进行,即日和将领吕蒙、甘宁商议,设宴于陆口寨外临江亭上。
  关羽接到鲁肃的请帖,随口答应明日便来赴会。关平再三劝阻,镇守荆州的责任重大。马谡也说鲁肃平日是好好先生,现今事急,恐怕也会发狠。关羽坚持要去,吩咐关平选快船十只,水军五百,在江上等候。但看红旗挥舞,便过江接应。他自己带着随从周仓,和八九个关西大汉。单刀赴会,使鲁肃惊疑不已。根本就不敢仰视,关羽则谈兵自若。鲁肃鼓起勇气,才说出先割三郡,关羽便变色而起。周仓到岸口挥动红旗,关平船如箭发。关羽把鲁肃当人质,用左手挽住,众人不敢乱动。一直到船进,关羽才松手放人。鲁肃如痴似呆,看着关羽登船乘风而去。一场单刀赴会,就此顺利完结。
  站在私的立场,关羽要怎么做,我们都没有意见。反正一人做事一人当,他愿意如此处置,后果都由他自己承担。但是,站在公的立场,关平的看法值得重视。这样冒险,并不是身负重任的关羽,应该做的事情。这一次的成功,实际上种下失荆州的祸根。要不是曹操刚好起三十万大军南下,孙权愤怒至极,必然倾全国之力,要强索荆州。鲁肃经过这一次的教训,势必采取更为强硬的态度。关羽的刚而自矜,由于这一次的成功,必然更为增强。这些不利于荆州的因素,着实令人担忧。
31。曹操为什么要杀伏皇后?后果如何?
  大气中的气体,种类虽然很多。却能够融合在一起,不分彼此。而且随时净化,以保持无色、无臭、无毒的纯性。气球中的气体,由于人为的关系,居于某些特殊的需要,反而不一定纯净,象征人性本善。显秩序随着时代的特性而变适,各有不同的风气。有时如此,有时则如彼。当代人的品德,是重要的关键。诚实正直、品德良好的人愈多,风气愈良好。否则政治污秽、社会乱纪,风气当然败坏。
  曹操生当东汉末年,混乱腐败,由他来收拾,不无道理,堪称为乱世的奸雄。但是,要他来开创新局,改变社会风气。却因为有才有德,不能成为治世的能臣。他有心改变汉室这个大气球的内涵,也由于过份轻视做人的品德,反而形成一种敢作敢为,甚至于无所不用其极的歪风,对后代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影响到魏晋南北朝的颓废玄虚,长达数百年之久。他或许是无心之过,后代子孙则是受害无穷。矫枉过正,有时恶莫大焉。
  他为了让自己的女儿当上皇后,而杀掉伏皇后。应该不是他的本意,因为要达到这个目的,有很多方法。譬如要皇帝废掉伏皇后,再立他的女儿。甚至于由伏皇后自己提出各种理由,要求改立。以曹操当时的势力和聪明,总可以找到比较遮人耳目的途径。他并不是不知道,只是为了显示他的无所顾忌,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要不然大家又能怎样?这才做出如此残暴的行为,更令当时的正直人士,痛心至极,非要反抗到底不可。
  32。曹操为什么要平定汉中?
  曹操的见识高明,志在统一天下。刘备、孙权的逐渐强大,使他寝食难安。南下受阻,当然要打汉中。企图以得胜之兵,先取蜀,再攻打孙吴。他这次兴师西征,由夏侯渊、张郃担任先锋。张鲁以马超旧部庞德,前来抵挡。曹操深知庞德饶勇,原属马超。现在虽然依附张鲁,并未交心。设法收买庞德谋士杨松,向张鲁密告,说庞德接受曹操贿赂。张鲁大怒,骂得庞德怀恨。次日并设下陷坑,活捉庞德。曹操亲自松缚,庞德拜降。张鲁听杨松劝告,也降曹操。于是平定汉中,封张鲁为镇南将军,杀杨松以警惕小人。主簿司马懿认为刘备以诈力取刘璋,蜀人尚未归心。建议趁胜攻取益州,以瓦解刘备势力。曹操感叹说:“人心不足,既得陇,又望蜀!”暂时按兵不动,再做打算。刘备方面,料想曹操必来,一日数惊。孔明使人照会关羽,向孙吴交割三郡。并且言明,待取了东川,即将荆州全部归还。
  曹操不动,孙刘之间就很少互动。曹操一动,孙刘联盟的形势,便没法加强,也就增加互动。曹操势大,当然不能不动。然而每次出动,都会引起很多的变化。司马懿的话,说得很有道理,而且也暗合曹操的心意。曹操为什么听不进去?若是换成当年的郭嘉,会不会立即欣然接受呢?曹操对于思路敏捷的干部,有的十分放心,有的却相当怀疑,这是为什么?得陇望蜀,意思是贪心不足。这一句话应该在司马懿身上,难道完全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曹操已经有一些领悟,只是说不出来而已!
  33。刘备归还荆州三郡,孙权有什么反应?
  孙刘联盟,实际上各怀鬼胎。刘备要还荆州三郡,张昭马上想起刘备的真正用意,是害怕曹操进攻西川。顺着这个思路,他建议孙权趁曹操在汉中,派兵攻取合肥。孙权派鲁肃接收三郡,自己则亲率吕蒙、甘宁、凌统,起兵进取合肥。那时候曹军的守将,是张辽、李典和乐进。曹操闻知孙权来攻,也自汉中领兵四十万,前来救合肥。两军苦斗,俱皆死伤无数。张昭、顾雍禀告孙权:“曹操势大,不可力取;若与久战,大损士卒。不如求和,安民为上。”张昭似乎是骑墙派,主战的是他,求和的也是他。严格说起来,他所患的,是恐曹症。每次看到曹操势大,总想求和。孙权在战争中被困在核心,惊险至极。双方相持月余,不能取胜。便派人向曹营求和,答应按年进贡。曹操见江南急未可下,留曹仁、张辽屯守合肥,自己则班师返回许昌。
  曹操、孙权、刘备,都不是好对付的,三个人各有盘算,他拥有不同的智囊团。每天绞尽脑汁,都在三足鼎立的形势中,寻思突破的策略。刘备一动,孙权马上想起曹操。可见棋逢敌手,所以常常杀得难分难解。
  最可怜的是士兵,一年到头,都是东奔西走。看着将领一个个出头,也一个个没头。想到自己只有一个脑袋,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办?中国人合大于分,便是合的时候,才有天下太平的可能。一旦分开来,由于谁也不服谁,而且谁也不认输。势必打打杀杀,永远不停息。《三国演义》,我们看起来很有趣。当时的百姓,真够可怜!
  34。献帝为什么册立曹操为魏王?世子为谁?
  献帝九岁时,在董卓的阴影下登基。后来走投无路,被曹操迎入许昌。同样生存在曹操的阴影下,根本没有自主权。现在文武百官,为了讨好,提议立曹操为魏王。尚书崔琰力言不可,被曹操下令仗杀于狱中。献帝那里有说话的余地?只好册立。曹操还假意推辞,连续三次之多。献帝当然不许,于是曹操欣然拜受。并且依照惯例,立长子曹丕为世子。耿纪、韦晃、金袆、吉邈、吉穆五位大臣,眼见曹操奸恶日甚,出入用天子车服,将来必然篡位。于是整顿军马器械,发誓必杀国贼。
  夏侯惇奉曹操命,巡警许昌。遥见城内四下火起,有人大声呼喊“杀尽曹贼,以扶汉室”!便领大军围住许都,派一支军队入城灭火,捉拿五家老小,全部斩首。在朝大小官员,斩死三百余人。曹操定爵封官,又换上一班人物。曹操不但不惭愧,反而认为这些人不忠。
  有人把曹操和王莽相比,说他至少没有篡位。然而带剑入宫,喝令左右乱棒打死伏皇后,把自己的女儿立为正宫。如此作威作福,和篡位实在相差不远。
  铜雀台落成时,曹操曾说死后能在墓碑上刻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于愿足矣。不久便要称为魏公,荀彧还因为反对而致死。如今登上魏王的位置,再活得久一些,会不会篡位呢?人要活得久些,才知道自己的野心有多大。人应该活得长久一些,才能够证明自己不会变成坏人。古人常说盖棺才能论定,用意即在未死之前,谁也不知道下一步会变成什么样子?有待时间的考验。
  35。左慈为什么掷杯戏曹操?用意何在?
  孙权为了讨好曹操,令人挑选大柑四十余担,星夜送来祝贺魏王。中途挑夫疲困,暂歇山脚下。来了一个瞎了一只眼,又跛着一只脚的男人。说要减轻大家的负担,每担各挑走五粒。果然担子轻了很多,大家都很惊疑。那天临别时,说是曹操的同乡,姓左名慈,字元放,道号乌角先生。要大家代表他,向曹操致上敬意。
  曹操看到大柑,亲自拿来剥开。只有空壳,里面并没有果肉。他十分吃惊,问是什么缘故?忽报左慈求见。曹操一见面就叱责他,用什么妖术,挖掉大柑的果肉?左慈笑着说:岂有此事?拿大柑来剥,都有果肉,而且味道十分甜美。但是曹操亲自剥开的,俱皆空壳。曹操更为惊恐,赐坐后,左慈索酒肉。饮酒五斗不醉,肉食全羊不饱。曹操问他有什么法术,他说已经学道三十年。问曹操到了王位的地步,为什么舍不得跟他到峨嵋山修行?曹操回答也曾想过急流勇退,奈何找不到接替。左慈笑着说刘备而不用帝室宗亲,为什么不让位给他?曹操一听,原来是刘备派来的奸细。喝令左右,快给我拿下。左慈大笑不止,狱卒痛打他的时候,竟然能够熟睡。***监**禁******七日,面皮反而红润。不给他饮食,他也不要。还说数十年不食,也无妨。一天吃一千只羊,也行。
  有一天,曹操大宴群臣。左慈忽然出现,曹操要什么,就给什么。拿出一本“孟德新书”,曹操看了,居然一字也不差。把桌上的玉杯,掷向空中,最后化生一只白鸠,■殿飞行。左慈却不知所往,原来出宫门去了。曹操命许袆引三百铁甲追拿,始终擒捉不到。
  左慈有这位的本领,鬼扯,不可能,我偏不信。的确有很多人,抱着这样的观点。说起来有一些偏激,也不够理性。我们既没有办法相信他,也没有能力加以否定。因为我们的认知能力,毕竟还不足以判断这样的事情。用现代话来说,左慈是一位具有特异功能的人,一位高明的魔术师,或者一位资深的催眠大师。那又怎么说呢?是不是也要全盘加以否定呢?世界上神奇古怪的事情,并不是现代科学所能够完全了解的。不妨冷静一些,想想它的用意,有什么值得我们当做借镜的。
  或许是水镜集团,发现天下的局势,发展到这样地步。如果有人点醒曹操,让他悬崖勒马,说不定还有转机。于是商请左慈,用这种奇特的方式,对曹操提出最后的警讯。希望他能够改变主意,来一个大转变。
  就算这是曹操的一个梦境,并不是真的。用意也是一样的,不忍心见他到死都不知悔改,再给他一个机会。可惜曹操对刘备成见太深,甚至于十分痛恨。所以不论是真是假,对他都没有作用。自作自受,谁也帮不上忙。左慈言人所不敢言,他已经尽了言责,完成使命。
  曹操很幸运,有机会听到左慈的良言。曹操十分不幸,死到临头还执迷不悟。我们记取这个宝贵的教训,最好养成高度的警觉性。遇见不是神经病的人,说出类似神经病的话,便要特别小心。好好听一听,仔细想一想,说不定想出一些非常有益的东西,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好处。何必一下子就加以排斥,使上天无从保佑呢?

36。张飞本爱喝酒闹事,孔明为什么还送好酒给他?
  刘备取益州,曹操定汉中。曹军由汉中侵入川东,但逐一为刘备军击败,趁势进攻汉中。曹军张郃,张郃大败,分兵守住三寨,多置檑木炮石,坚守不战。张飞令军士大骂,张郃也在山上对骂。张飞无计可施,便每日饮酒,大醉乱骂。
  使者报告刘备,孔明却说军前恐无好酒,成都佳酿极多,可将五十瓮做三车装,送到军前给张将军喝。刘备不明白,问他“张飞自来饮酒失事,军师何故反送酒给他”?孔明笑着说:“张飞自来刚强,但是义释严颜,表示他很有智慧。现在饮酒装醉,是使用计策。”
  于是命魏延解酒赴军前,车上各插黄旗,大书“军前公用美酒”。 张郃从山顶观看,见张飞坐在帐下饮酒,兵卒在面前相扑为戏。大骂张飞欺人太甚,当夜就下山劫寨。结果张飞大胜,报入成都,刘备十分欣喜。
  张飞继续用计,把张郃逼到葭萌关。孔明命两位老将,黄忠和严颜。先杀夏侯德,再斩夏侯渊。曹操紧急发大军来救,还是挡不住刘备大军的威势。
  一个人只爱喝酒,却不动脑筋,称为酗酒,迟早必定出事。一个人先动好脑筋,然后才喝酒,那就是策略性的饮酒,目的在诱人上当。张郃对张飞不了解,以为张飞真的在喝酒。如果了解张飞,更应该提高警觉,为什么黄旗上写那么大的字?分明是要误导张郃的观点。把张飞的粗犷和孔明的谨慎合起来想,很容易明白其中必然有诈。只要自己忍得住气,张飞再喝酒也无济于事。
  37。杨修猜中夜间的号令,曹操为什么杀他?
  杨修这个人,原本不值得一提。现在像他这种人,聪明反被聪明误。可以说愈来愈多,不得不分析一下。
  有一次,曹操造花园一所。造成后,请曹操观看。曹操不说话,拿笔在门上写一个“话”字。大家都不明白,杨修说:“门内添加活字,分别是阔。”把门改窄之后,曹操大喜。问:“谁知吾意”?左右回答杨修。曹操表面上赞美,心里头十分嫉忌,怎么这样聪明?
  另外有一次,塞北送一盒酥来。曹操吃了,觉得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