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诸夏 >

第70部分

诸夏-第70部分

小说: 诸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面的村民认字的增加了很多,结果往日找他代笔写信和念信的人少了很多,这让他的生意大受影响。
    “……本公司自今日始大量招收工人,凡年龄在岁以上30岁以下的男女青年,皆可以前来报名面试,合格者填报文格之后,可择日赴济南入工,详细工种及薪水级别按照二次培训学习考核之后再定,一切川资由本公司一体负担,可在填报文格之后索取。所有录取人员可从到达济南报名之日起支取薪水,最低薪资……。”念到这里,那个齐秀才故意的停了停,掉转头扬起那几根跟胡子得意的朝着众人中那些期盼的面孔晃了几晃,脑袋煞有介事的摇着,“唉,太白了,实在是太直白了!这怎么能算一副文书告示呢?”
    人群中有性子急的,直接大声嚷嚷道:“齐秀才!你在那里犯什么酸呢?赶紧的念啊!”
    自从彩石镇识字的人多起来之后,人们对于齐秀才的尊重程度那是越来越低了,因为每个村总有那么几个聪明人是能够在半年之内学会五百字的,所以他这落第好多年的秀才也就不像原来那么金贵了!哎,这些泥腿子真是没见识,不就是认几个字么?他们哪里懂得书是何等的深奥啊!这个“美华”公司也真是的,为甚的要把这告示写得这么直白呢?那些刚刚学会认字的泥腿子都自己会念了!
    齐秀才很没面子的叹了口气,清了清嗓子继续念道:“最低薪资,两元!两元!”
    哗!后面他念什么已经没人去仔细听了,就这两个字,已经自己看明白了个差不多的人得到了“权威人士”的确认,这下子都激动了起来。两元!什么概念?八元一亩良田,知道是什么一种样的价值了吧?这年头,那些在城里个人家当学徒工的人一年到头也攒不下两元钱,可是这是一个月的啊!
    后面还有很重要的文字,可是不管齐秀才使多大劲,他那干巴巴的嗓子也是比不过那些年轻力壮的大小伙子和青春年少的大姑娘们,再者人家是人多势众的,一块嚷嚷起来可比赶集热闹多了!
    不过这个事情不用齐秀才担心,这么重大的事情自然要有重要人士出面,乡公所的曲保长(注:这时侯全国各地对于乡镇级别的区划和管理者的称呼非常混乱,这里为了行文方便,统一成一种,方家勿究)这时侯当仁不让的站出来,把自己干巴精瘦的小身子骨站在柳条凳上,手中扬起来一面破铜锣,往手心里吐一口唾沫,抡圆了木槌朝着发白的铜面儿“咣”就是一家伙。
    自古以来,县太爷鸣锣开道已经成为了一个传统,而各乡各里的凡是有什么事情,头面人物办事的都手里拿着一面小锣,一边吆喝着,听到的人就很自觉的停下手里的事情,倾听话事者嘴里都说些什么。此时曲保长的大锣一响,果然好使的很,刚才闹闹嚷嚷沸反盈天的叫喊声一下子消失的无影无踪。而从来没见过比保长更大官的村民镇民一看领导要说话了,赶忙静下来,听他要说些什么。
    曲保长干咳两声,很满意听众们的反映,将锣槌交到一手拿着,另一只手摆开把旁边的那些穿着整齐打扮光鲜的年轻人一招呼,敞开公鸭嗓子喊道:“大伙先别吵吵,先听齐秀才把话说完了!咱们济南府来的贵客好不容易带来让你们能挣大钱过好日子的机会,你们还不赶紧好好的仔细把事情都听明白了,光瞎嚷嚷有什么用啊!唵?!这可是百年也不一定有一回的大好事啊!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抢着去咧,你们这些先来的不赶紧弄明白了去报个名,光自己在那里吵吵,能吵吵出钱来?都肃静了,听齐秀才念完!念完了也别急,先听他给解说明白了,你们再叨叨也中”
    有人撑腰那就是不一样啊!齐秀才刚才被无情扫在地面上的斯文这下子又捡起来了,他眨巴着小眼示威似的冲着静下来的后生们和后面闻讯赶来却挤不进来的男女老少乡亲们,再慢条斯理的咳嗽两声,一手捋着胡子,将早就背过了的告示内容接着念道:“刚才说道,凡是到济南府报道的,自报道之日起支付薪水,基本薪资两元!除此之外,注意了!除此之外,公司还负责三餐饭食!”
    不光给钱,还一天管三顿饭?!这还得了啊!这年头,不管是在工厂上工的,还是在商铺当学徒的,都是一天两顿饭,还不一定是干是稀,人家这就直接给三顿!先别管吃的是什么了,就算是每天混一个水饱,这一月下来净得两元!这是多么划算的工钱啊!
    可是有了刚才的前车之鉴,加上曲保长正站在凳子上,瞪起昏黄的双眼,恶狠狠凶巴巴的瞅着下面的民众,大有谁敢扎刺就修理谁的架势,这时侯就算是心中惊讶激动的要炸开了,那也要暂时先忍着。
    果然,齐秀才这酸丁下面还有词儿:“凡是在培训考核通过中通过者,优者可保送公司内部学堂学习技工,学成之后待遇不低于十元!”念到这里齐秀才好像突然知道这是什么数字似的,把自己惊得晃荡了一下,什么概念?就好像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突然听到招聘者一下子甩出来一万块的工资似的,脑子犯晕,心脏乱蹦,难以置信。
    不过齐秀才这一停顿,也正好让大家有了个再次接受冲击的机会。十元!一个月一亩地,这种好事上哪里去找?这时代的农民不用跟他说别的,你只要告诉他一个月能挣出一亩地钱,再苦再累那也得干!
    齐秀才想起来自己辛辛苦苦一年到头给人家抄书写信念文字,累累巴巴估计也赚不了十元干净钱吧?哎!你说这世道咋就变了捏?读书人不如出大力气的泥腿子赚钱了,哎!
    齐秀才缓了缓心情,继续念道:“刚才是优者,就是最好的,其次是良者,可直接上工,薪资自四元起!一般者转为力工,薪资不变,但可通过学习升格。”
    这两个都听明白了,最好的和最差的怎么差别就这么大呢?一个都赶上五个了,转成力工?那就等于在家种地一样出大力气了,这可不太妙,要出大力哪里不行,为什么非得大老远的跑到济南去呢?
    三江推荐其间,将会加更,敬请诸位尊敬的读者留意,顺便留下您的票票和收藏,顺带去三江阁给咱的书投上一票!谢谢了!继续推荐朋友新书《超时空湮灭》
第十五章 命运抉择(三江作品)
    ps:上三江激动啊!这是算哪天的捏?不管了,到点就更!大家继续爽!下一更上午九点!
    曲保长见基本念完了,清清嗓子大声喊道:“大伙可都要听清楚了,这可不是说谁都能去人家那里上工的,首先得先过了今天这几位先生的关,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人家公司也有自己的规矩,够不够得上,你们自己要清楚,下面我说一下规矩!识字五百个的,往靠墙这边排队!一个一个的来,不准挤!谁敢给我闹腾,我赶他出去!”他用手一指自己的身后最靠墙的那一张桌子,一根芦柴棒似的手臂伸的笔直,生怕别人看不见似的。***
    他站得高,比划的清楚,说得明白,就算现在很多人还分不出个左右左,却也知道靠墙是怎么一回事,不过曲保长还没有说完话,大家不敢先动作而已。
    曲保长继续说道:“识字只有200的,往中间这张桌子前站,还是一个个给我排好队!大字不识和识字不够200的,往最外边那张桌子前站,一样要排队。听明白没有?听明白了的,从最靠前的往前走,不准挤!不准抢!”
    曲保长大手一挥,人群中凡是认字比较多和已经听明白了的都开始移动起来。赵大宝本身来的不算太早,但是他认字还凑合,知道了是怎么一回事,然后知道招工条件薪资待遇,这就够了,这年头也不讲究什么保险补助之类的,也没有什么文凭要求,识字就是最大的杠杠,可巧怎么就正好是500个?看来人家早有准备啊!
    赵大宝站的不算靠前,可正好因为这个他反倒离着那些桌子比较近,所以等曲保长的大手一挥,他直接大跨步的窜出来,第一个就冲到了桌子前,那些人还在那边犹豫发懵呢,他已经先到了。
    桌子后面的年轻人样子很肃静,加上那一身一看就是上等人的服饰,这让赵大宝本能的有些自卑和胆怯,不过回想起来自己在村子里也算是比较出类拔萃的,人家那些教着识字和种地的先生都夸自己有灵气,到这怎的也算是个好的吧?嗯,一定是的。
    他这想得开心气足,除了刚开始被人家那有神的眼睛看的浑身一紧之外,居然能大大方方的站住了去跟那先生对看。转载自他这种反应让对方心中多了一份满意,不过面上没有表现出来,那人淡淡的问道:“叫什么名字?”
    赵大宝赶紧站直了,大声说:“回先生话,我叫赵大宝,黄南村的!”
    那人点点头:“嗯,不错,你认识五百个字?”
    赵大宝答道:“认识!我是俺们村最快学会五百个字的,我还是村里面识字互助组的组员!我这里有俺们先生给的凭证!”
    说完,赵大宝从自己的棉袄里面使劲的掏掏摸摸最后摸出来一张扑克大小的折叠硬纸卡片,双手拿着递给对面的年轻人。
    那年轻人接过去之后,一点都不避讳赵大宝身上长期不洗澡捂出来的那股子难闻气味,打开来之后看了两眼,点了点头将这个还给了他。脸上出一丝的笑容道:“还不错。这里有一张表格,你拿着到祠堂里面去填好,然后拿回来交给我就可以了。”
    那人将手底下的那一摞纸中抽出来一张交给赵大宝,手指头不引人注意的在边角上掐了一道印子,然后招呼下一个人过来,问的问题都差不多,赵大宝光顾着兴奋了,拿着表格往祠堂里面走,也没注意听。
    这一边走着,赵大宝就很庆幸自己这一次幸亏一时性起带着那张宝贝凭证。当时全村自己第一个拿到这张凭证,先生说一定要留好了,有大用场。不用先生说他也知道这东西宝贝,这代表着一种荣誉啊!这张凭证是当着全村人的面发的,拿回家后爹娘那叫一个高兴啊!二话不说就把家里二弟给送去学认字了,晚上还狠狠心包了顿杂面野菜水饺庆贺庆贺。
    这一次来出门,他为了在抠门势利眼的六姑面前扬眉吐气,特地将这张凭证带在身上,他们看了之后果然眼光都不一样了,自己可是识字的人呢!这都可以同村人家先生的!嘿嘿,这可好,今天正好碰上用场了。赵大宝可是伶俐的很,那位招工的先生拿到卡之前和之后的表情变化,他都看在眼里呢!知道这东西是管用的!
    因为是第一个拿到表格的,赵大宝进了祠堂后发现里面还坐着两个人,分别在一张桌子的两头,看到他进来后其中一人冲他招招手,指着左手一张条凳让他坐下,然后递给他一支怪模怪样的笔,好在这种笔他在教认字的先生那里见到过,叫“圆珠笔”,自己还用这个写过字呢!是个怪好的东西,不用蘸墨也不用灌水。
    赵大宝恭恭敬敬的接过来,在手里捏捏找了找感觉,然后摊开那张表格仔细看起来,上面写得很简单,无非是姓名、年龄、家庭住址(上面标好了县、乡、村或者里),男/女,家里有几口人,都是谁,叫什么名字,然后就是特长和兴趣一栏。最奇妙的是,还有一栏写着理想。理想是什么,他听先生讲过,就是你想将来变成什么样的人。这个自己还真想过!自己就是听着戏文里那些大将军威风八面!冲锋陷阵那叫勇冠三军!到时候升了大将军,衣锦还乡那该有多体面啊!嗯,不知道写这个中不中呢?
    好像看出来他在犹豫什么,那个靠近他的人笑笑说:“你心里想什么就写什么,不管是什么都没关系。”
    那声音可真好听啊!好像是叫官话吧?听教认字的先生说,现在陈大老板“小财神”可是全天下最会说官话的人,有身份的人都要那么个说话法,就跟唱曲似的,很好听,这个要记住!哎,就是跟着先生学的时间太短,没有学好啊!在家里也不好意思的去说。
    心理面乱七八糟的想着,赵大宝手底下一点可不慢,刷拉拉的写完了几行字。仿佛是在写字这方面他很有天分,这才学了半年的时光,他的字就有些棱角轮廓了,一笔一划写得很用力很认真。
    表填完了,跟他说话的那人伸手要了过去,在上面上下看了一眼之后,随手用笔在上面做了一个记号,然后交给赵大宝,再招呼下一个人坐下填表。
    赵大宝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心中猜测着走出来,将表格递给那个给他面试的人。那人看了一眼之后,抬头对赵大宝说:“你先回去跟你家里人商量商量,如果行的话,明天到这里来办剩下的手续,记住了啊,你这一走至少要三个月不能回家,想好了再来。记住了吗?”
    赵大宝很用力的点点头表示自己已经记住了,然后看看没什么事,拎着篮子走到长长的队伍外面,再回头来看看那越来越长越来越多的长蛇,以及远处正不断闻讯赶过来的民众,心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是不是这一次真的是自己要转运的时候到了?小时候就听老人说,老赵家早晚要出四个大将,可是到了自己这一代还是一堆的老百姓,难不成自己这写下来的大将军,要应验那个传说?”
    赵大宝回家的脚步是轻快的,从镇里到村里不过八里路,往常徒步的话可能要半个小时的时间,当然他没有表也不知道是这样,一般他估计是吃顿饭的时间。但是今天他几乎没有什么感觉,等到了村口有小孩喊他的时候,他才如梦方醒。
    回到家里,大正月里没事干的一家人都在热乎的炕头上窝着,没有明亮的玻璃窗,这时侯的农家小院的木格子窗户连洁白的窗纸都用不起,而是用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捡来的旧报纸糊成的,所以整个屋子里黑咕隆咚的,乍从外面进来的时候,什么都看不见,必须要等一会眼睛适应了才行。
    当赵大宝打开院门外那破木头拼起来的栅栏门时,家里人就从窗户缝隙里看到是他回来了,不过他那种不大正常的兴奋和慌乱直到他在屋子里的时候,父母才真的注意到。
    赵父用一节荆条掏空了中间做成的烟杆和一块洋铁皮卷起来的小锅子做成旱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