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诸夏 >

第71部分

诸夏-第71部分

小说: 诸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时候,父母才真的注意到。
    赵父用一节荆条掏空了中间做成的烟杆和一块洋铁皮卷起来的小锅子做成旱烟袋,烟叶来自于从潍县那边传过来的烤坏了的焦糊糊的废末子,里面还不知道掺杂了什么树叶子等东西,但是依然挡不住老百姓的热爱。用火镰“咔咔咔”的连续敲了十几下点着之后,美滋滋的抽上一口,在肺里转上三圈,在一边咳嗽着一边享受那种快意。窝冬的日子就是这么平淡而有味道。特别是今年。
    赵大宝进来的时候,父亲正端着烟锅子,盘腿坐在硬邦邦的炕上美滋滋的将屋子里熏得乌烟瘴气,好在已经习惯了的家人也不大在乎这个。去年秋天,因为“美华公司”那位陈大善人的强行推动,原本要种高粱的地方种上了大批的玉米,结果在农业专家先生的指点下,忐忑不安却又无可奈何的佃户农民意外的发现今年居然大丰收了,收到的粮食比往年多了何止一倍!不光是玉米,在玉米的苗间,他们还种上了大豆,日怪得,居然两种庄稼都产量很高!这里面有肥料的关系,据说这么种地法好处还很多唻!
    更完了,继续求收藏!继续推荐新书《超时空湮灭》,有空的都去看看哦!
第十六章 希望(三江作品)
    ps:又是一更!下一更在下午三点!绝不迟到!
    老辈子的农民连玉米种的都少,更不用说套种大豆是为了增强庄稼抵抗病虫害,造成两种病虫害之间天然相互竞争从而造成生态系统动态平衡这么高深的学问了。'''''网'不要说他们,来教给他们的那些人也弄不明白,他们只知道公司是这么要求的,他们就得这么干!生态种植,那是N年后的研究课题了!穿越者陈晓奇也不知道这里头的道道,可是他在农村见到的就是这样,所以照葫芦画瓢,反正没错!
    一举两得,玉米丰收大豆多收,还剩下了大量的秸秆,因为没有大畜生好喂养,这就给冬天里预备了足够的烧材,这才有机会过一个暖冬,虽然屋子里面被浓烟呛得喘不动气,那也比北西北风冻死强!
    能过一个不饿着肚子吹西北风的冬天,美啊!现在,周围的村子里面凡是没有进入到这个公司的人,谁不羡慕他们这些原来最惨的佃户?连那些家里种着十几亩自耕地的人家都羡慕,他们不愁吃穿,可是他们愁自己啊地里的产量啊!一样的地,一样的人,一季下来,产出的粮食咋就差了那么多?这美华真的就那么好?
    好不好的,各家有各家的感想。反正赵父这么三四十岁了,头一遭过得这么舒坦。看到自家大儿子手里提着篮子魔怔了似的走进屋里来,带着一股子寒气胡哈胡哈的喘着,赵父和家人都禁不住浑身一激灵,这天冷的邪乎。可再一看赵大宝的脸面,居然红彤彤的往外冒着热气!
    赵母赶紧接过来篮子放在一边,然后用自己捂暖了的双手给儿子使劲摩挲着,试图以自己的体温先给儿子去去寒,等搓的有点热了,才给他拉着塞进炕头上的被子底下,小声的关切的问:“大宝啊!你这是咋弄得一头汗啊!天这么冷,可别冻着了!”
    赵父满意的看看打儿子红扑扑的脸膛,恣意的吐着烟气,嗓子有些干哑的说:“老大啊!这一趟出门咋样?你六姑看那两封饼干还中?我闻着一股子酒味。”
    赵大宝用力的点点头,一边忍受着被子底下的双手骤然从寒冷放到了烫热的环境下那股子痒痒劲,一边嘶哈着说:“中!俺姑很欢气。晌午头下炒得菜,还放的肉。”
    赵父感到很有面子,惬意的伸直了腰,感慨的使劲咳嗽一声,遍布又黑又深的皱纹的脸上出欣慰的笑容,盘着的右腿轻轻的晃动着,手中的烟杆擎的更高了一些,声音含着喜悦的意味说:“那就中!这么些年了,就今年咱家里有点余粮,怎么着也得出出气。这回她知道中用了?”
    别看是亲戚,这穷人的亲戚往往更令人难堪,去了没有好脸色看,不去就显得生分了,不管怎么着对穷人家来说,就是一个字---难。
    今年刚刚有点盈余了,赵父就迫不及待的让自以为已经比较出材料的大儿子代表自己出面去那个一向不大待见他的亲戚家去走一趟,关键是要表明两件事,一是自家也就翻身的时候了,那两封饼干就是明证!那都是城里人也舍不得吃的好东西啊!二一个,自己大儿子识字了,还是村里头一个出挑的,肯定有出息,让他们知道知道。
    很朴素的思想,但是往往很有效。那边能留嚣子吃饭就是明证。炒菜还给肉?自己这直接的亲兄弟去了都没有这好东西!看来,自从来了“小神仙”,日子就是不大一样了!
    赵大宝轻轻咬着自己的牙根,脑袋里激烈的斗争了好久,最后才熄决心对二老说:“爹,娘,我跟恁说个事,恁看看得怎么办。”
    赵父不以为然的晃着腿,说:“啥事?说说我听听。你现在也算成人了,有些事自己拿主意也中。说吧。”
    父亲是家中当仁不让的权威,这一点在村子里普遍存在,赵家自然也不例外,但是自从赵大宝认识了五百个字之后,父亲很自觉的给了他高上一格的地位,可以跟他商量着说话了,这可非常难得,但是赵大宝还一时没习惯。
    赵大宝说:“我今日在镇里碰见了个事,那个咱家地的蝎家陈大善人,要在济南府建大工厂,要在咱这里找工人,我去看了看,我的条件正好够得上,我就报了个名。我想问问恁,看是不是中?”
    “噢?陈大善人到了济南府了?不是说在那个什么国吗?”赵父的消息还是满灵通的,他可是打听过自己蝎家的底细,据里长说,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里长据保长说,那个陈大善人是在另一个国的,隔着几万里外的地方。什么时候就来济南府了?
    济南府在哪里,赵父是没去过的,东南西北也不知道,不过他知道那里是大地方,听说以前的山东最大的官就在那里,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待的地方啊!不过陈大善人开工厂,要跑到这里来招工,是不是有点太偏啊!济南府那么大,还缺这两个人?离着这么老远的出来找人?
    赵父很慎重的放下烟杆,在炕沿上使劲的磕磕,手指头搓揉着,不自觉的小动作证明他在严肃的思考。他对这个消息分析了一下似的快速眨着双眼,却不知道将眼光聚焦到了什么位置,口中问道:“这个事靠不靠得住?是个什么情况?你说的详细点。”
    赵大宝仔仔细细的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讲了一遍,然后强调道:“这个事情是曲保长在弄着,应该有信,再一个,那几个先生用的那种‘圆珠笔’,教俺们识字的先生也有,他们说这种东西别地地方买都买不着,我专门看了,那笔上有他们的记号,差不了。”
    “嗯!这个事我看着中!”赵父的决断下的很快,以他一个老百姓的敏感,他觉得人家犯不上联合着保长和那么多很有身份的人来骗他们这些佃户家,他们都穷的什么都不剩了,有什么好骗的?就是拐两个人去?那还不如官兵直接来拉壮丁省事。这个事差不离!
    赵父又抬头,眼光特别犀利的盯着大儿子道:“你说,真事去了就给两块钱的工钱?干好了还能上学堂?还能当技工?给十块钱的工钱?”
    赵大宝眼睛里闪烁着希冀的光芒,仿佛一条通往幸福的康庄大道就在眼前的似的。坚定的说:“要真是那个陈大善人办的厂,我就信!就凭他给咱家留下这么多的粮食,就凭他找先生教俺们认字,就算骗一回,也值!”
    “中!就这么着了!”赵父用力的一拍大腿,一锤定音。
    赵母刚才可是听得真真的,这一去可就是要三个月回不来家了,儿行千里母担忧,孩子是自己拉扯大,从小到大没有离开自己超过三天的时候,这一听要去那么远的地方,要走这么久,一下子担心的眼泪就下来了。
    赵父看到了,有些不耐烦的挥挥手:“你看你看你个女人,动不动就掉泪!咱儿子长大了有出息了,我巴不得他能出去闯荡闯荡,老是跟咱似的窝在这里一辈子给人家当佃户,有什么出息?这还有个小的在家里,你哭什么苦,别哭了。”
    他说不哭了容易,可是母亲的眼泪可不是自来水管,那是轻易关不住的。于是在整整一夜里,赵母几乎就没有睡着,凭着女人的多愁善感加上胡思乱想,老觉着自己的儿子这一出去还不定遭多大的罪,这心里那就别提多么的难受了。
    赵大宝这时侯可是管不了那么多了,男子汉的心一旦看是放飞,那就再也不可能将翅膀窝在屋檐底下了,那个从来不曾谋面的传说中的大世界即将展现在眼前,他又怎么能按捺得住青春的冲动?
    第二天天不亮,同样一夜没怎么睡好的赵大宝就穿戴整齐,昂首挺胸大步流星的走了出去。等到了街上他才发现,早起的绝不止他一个人,那些从他回来之后就得到消息的人晚上到他家打听到了确切消息之后,就再也按捺不住了。已经穷苦了无数辈子的农民,在骤然获得了一次信任后的美好成果后,对于接踵而至的更大的诱惑一点抵抗力都没有,所以在第二天的早晨天都不亮,整个村子里不管是不是合乎标准的有胆量的青年男女就爬起来,整理行装渐次汇集到了大路上。
第十七章 前路(三江作品)
    ps:非常对不起大家!我这里的网络关键时刻被运营商封锁,只能QQ不能上网页!导致我的更新晚了半小时!
    从村里的路往镇里走,实际上要穿过好几个村子的中心或者边缘。在他们前进的过程中,赵大宝吃惊的发现,一夜间的功夫,仿佛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彩石镇,每当他们穿过一个村子的时候,都会发现新的加入者,他们有着同样接近的年龄,和同样充满了向往的眼神的眼睛。***的热血甚至让他们忽略了冬天清早那肃杀的寒气。
    村子一般只有十几或者几十户人,但是当赵大宝他们走到镇里的时候,吃惊的发现黑乎乎的天色中,镇里那条本来就不甚宽阔不甚长的街道上居然挤满了人!仿佛整个镇子里的年轻人都走出来了似的,黑压压的不知道有多少。
    来得太早,人家招工的人都还没有起来,三三两两一伙一伙的年轻人们凑在一起,各自跟碰到的熟识的人打着招呼,然后低声激烈的交流着昨天来看到的、昨天晚上听到的各种消息,探讨着其中的真切性和自己招上的可能性。
    赵大宝还是比较清醒的,他昨天观察的很仔细,想得也很明白,他对自己能招上工并且成为这一大群人里面很靠前的水平那是很有信心的,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达到告示上说的那种考核后的优等。他很清楚的记得那些教他识字的先生偶尔出来的一些言辞。在这个不知道有多大不知道有多少人的“公司”里面,仿佛有着一个巨大的一眼望不到头的阶梯,每一个阶梯上的人都可以看到上面还有更好更高的职位在等着他,所以进来公司之后的每一个人,都会不自觉的要往上爬。成功的滋味,是没有人能拒绝的。
    赵大宝不明白那些对他来说很深奥的词代表着什么样的高度,但是他心目中家里人传说中的大将军是怎么样的威风八面,说书先生的鼓词里那是翻来覆去唱了无数遍。不知道这个陈大善人是不是也有那大将军那么大的能耐!但是他能从几万里外伸手到这里来把他们这些佃户家抓住拿稳控制牢,这就是神仙一样的神通!以前他不知道一万是多大的数字,可是现在他知道了!
    年轻的赵大宝用他朴素的思想分析着种种的蛛丝马迹,来丰富自己的想象空间。直到天色微亮的时候,站在外围的人群开始骚动起来,不断的有人说着“来了、来了”,然后拥挤的街道犹如刀劈一般让出来一条笔直的通道。
    众目睽睽之下,一共有五个人在曲保长和齐秀才的带领下慢步走来。在五个人的昂首阔步映照之下,曲保长他们俩的仪态是那样的猥琐和卑下,这给往常将其当县太爷一般看待的一众年轻人带来巨大的冲击,他们从未想到过任何人站在一起,会发生这么巨大的反差,他们最直接的念头竟是---只有活成这样的人才算是好啊!曲保长那样的,算啥!
    茫然不知自己一下子从四里八乡的最高峰跌到了臭泥塘的曲保长打开祠堂将人让进去,然后掉转身挺起瘦骨嶙峋的胸脯子,大声吆喝道:“哎!来几个小伙过来帮帮手,把桌子板凳的都拿出来,早一刹开始办公,你们就早一刹安心!”
    这话就像一记强心针似的,效用之高令人难以置信,考得最近的一帮子青年男女欢呼一声直接冲进了祠堂内,不一会手拿肩抗就将一共没几样的家伙戍摆将出来。那五个高人面带着微笑看着他们忙活,最后分开坐下。
    曲保长手里面拿着一张纸,很是利索的站在一张长凳上,一手叉在腰间帮着使劲,借着天明的曙光大声吆喝起来:“都静一静!都听好了,下面的是很重要的,你们听不清可是要吃亏的!”
    年轻人就是好办,鼓噪起来不管不顾也是他们,整训起来听话听说的也是他们,看你去怎么使唤了。曲保长将事关他们的大计的那张纸捏在手上时,不管在场的是谁都生怕错过了一个字,赶忙静下心来制止别人的吵吵,凝神倾听。
    冬天的早晨,是那样的宁静,曲保长的公鸭嗓子不用任何放大设备就能传的整个镇里都听得清清楚楚。他迎风抖开那张纸,大声说道:“下边!我念到的人,一个个的都站到前边来,你们是第一批被选中的。凡是来了的,都仔细听了啊!别等着我念第二遍!”
    “大王庄的姜连来!来了没有?来了?来了就赶紧过来,站到我后边去!高家崖头的高中祥来了没有?来了!好,小河湾的王小三来了没有?会里的张丹丹来了没有?朱家坡的朱顺?提沟的钱四……黄南的赵大宝?”
    赵大宝一激灵!尽管他是那样的胸有成竹,但是直到叫道自己的名字之时,他仍然有一种胸口被打了一拳的感觉,心脏“突”的一下剧烈泵动,浑身“唰”的出了一层热汗,几乎条件反射一般的大声答道:“来了!”双手扒开身前的人群,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