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华阳公主 >

第7部分

华阳公主-第7部分

小说: 华阳公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小的华阳公主从她小小指拇里那里吸吮得出这么残酷可怕、这么不可思议的答案哟! 
  茅焦,是一个齐国不得志的读书人,他也曾在孟尝君门下当过食客,但因孟尝君有门客数千,他又不善钻营,长期得不到重用。在那里他虽无衣食之虑,却难有出头之日,加之又碰上些不愉快的事,一气之下离开了齐国,到各国云游,寻找发达的机会。 
  到了秦国,他打听到太后被废的前因后果,经过一番琢磨,他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便把自己准备向秦王诤谏,请求宽宥太后的想法告诉了好友。 
  “你不要命啦!”好友劝止他说。 
  茅焦笑道: 
  “男子汉在世,与其默默无闻地生,不如轰轰烈烈地死。古往今来,生生死死多少人,少我这么一个又算什么?” 
  “可是你冒的风险也太大了。” 
  “是,不冒大风险哪来大成功?何况,我也有一定把握,不妨去试一试。” 
  “我看,还是不试为好。” 
  “我意已决,请勿劝阻。” 
  当夜,好友不辞而别,他怕茅焦惹出事来祸及自己。 
  茅焦并不因为好友的逃走而退缩,第二天一早,便去宫外要求面见秦王。秦王知道他的来意后,要太监去告诉他:“秦王有令,凡为太后说话的,杀无赦。你没见到宫墙外的二十七具尸体吗?难道你不怕死吗?” 
  茅焦说:“天上有二十八星宿,现在才二十七人,我是来凑满二十八人之数的。” 
  秦王听了,怒道: 
  “此人居然如此可恶,敢来当面触犯寡人。快去准备油锅,我要油炸了他!” 
  茅焦听了并不害怕,他款步走上殿来,向秦王行礼。只见秦王手按宝剑,怒目而视。茅焦只当没见,从容向秦王说: 
  “臣之所以敢以太后事面谒秦王,因为自古以来爱惜生命的人并不忌讳说死;正如一个重视国家兴亡的国君不忌讳人说国家危亡一样。忌讳说死的人,并不一定长生不老;忌讳说国家危亡,国家也不一定就会万古长存。所以,生死存亡的道理,凡贤哲之人都想把它弄清楚。陛下为一国之君,难道不想弄清楚吗?” 
  秦王见来人仪表不凡,口若悬河,心想:不妨让他说下去说得不好,再杀不迟。便说: 
  “你先说给我听听。” 
  茅焦态度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说道: 
  “陛下所作是否过于狂悖,过于残忍?您自己还不知道。试想,车裂假父,滥杀二弟,迁母出宫,残杀谏士,就是夏桀商纣也不过如此,严重的是不准诤谏,堵塞言路。这样,天下人谁还敢倾向秦国?这实在是亡国的征兆。小臣为陛下感到痛心,替秦国前途感到忧虑。我向陛下说的就是这些,请陛下看着办罢。” 
  说完,茅焦解开衣服,向冒着烟的油锅走去。 
  秦王见状,慌忙走下座位,亲自扶过茅焦说: 
  “先生所言极是,我已知错。请先生受我一拜。” 
  于是秦王下诏,拜茅焦为上卿。又吩咐备车马,他亲自驾车前往城外僻宫迎太后回朝,恢复她的一切荣誉和待遇。同时,也把华阳公主一起接回来。 
  当满朝文武看到秦王一手扶着母亲,一手抱着女儿,缓缓从别宫走出来时,无不为之感到得痛哭流涕。而后,一阵阵“万岁,万万岁”的呼声在咸阳城的上空回荡。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孙自筠华阳公主第五章 我要改变她  





     
 
  
  
  
   第五章 我要改变她   
    
  华阳公主在宫廷权变与政治杀戮中长大,但是她怕大人打架,更怕血。秦王骂道:“没出息。怕血,谁叫你生在帝王家?”他下决心要改变她。 
  
  这年的春天来得特别迟,已经三月了,却犹如冬天,万物仍在寒风中哆嗦,老天爷又整天板着他那副阴沉沉的脸,难得见到一丝笑容。 
  又逢清明,这个古老的祭奠祖先慰告亡灵的日子在阴冷的天气里如期而至。天空,飘洒着濛濛细雨,一座座曾是那么荒凉,那么孤寂的坟前,一缕缕青烟随风徐徐上升。坟前,摆着些米酒、水果、猪羊头等类祭品。人们啊,用这最古老的方式,也只能用这最古老的方式,寄托着对亡人的无限哀思和祈祷,表达着对死去亲人的无限歉意和思念。 
  死去的亲人,倘若在天有灵,能承受得住这悲恸的场面吗?鹤发童颜,老妪少妇,相携着,搀扶着,或失声痛苦,或无声抽泣,或默默肃立,或虔诚跪拜……清明节啊,这个老天也会哭泣的日子…… 
  秦王嬴政今天起得特别早,也没带侍女和太监,独自来到后花园。三月桃花开满园,缤纷斗艳,清香扑鼻。他是专为这园桃花而来的。 
  昨夜,又是一个不眠之夜。恍惚中,他看见了曾那样冰清玉洁兰心慧质的玉姬。他轻拥玉姬,漫步于后花园的桃林里。而今,那温柔、妩媚的笑容还在眼前浮动,那人面桃花相映的美景还在心间。只是,又是满园桃花了,而伊人何在? 
  三年了,秦王将自己置身于繁忙紧张的政事中,玉姬的影子只是偶然在心头闪过,接着伴有一声长长的叹息。而后,他又置身于威慑天下的宏图大业中了。玉姬,已成为一段尘封的往事。秦王以为,他不会去启封。 
  但当他一手抱着女儿,一手扶着母后,出现在咸阳宫门时,大臣们个个热泪盈眶地对他欢呼万岁,他激动了,情不自禁地想到玉姬。可怜的女人,给他送来了女儿,又让他放下追杀母亲的剑。可是她,却匆匆奔赴去了那未知的天国。 
  低头看看怀里三岁的女儿,太像玉姬了。那眼睛,那鼻梁,那小巧的嘴,还有那清水出芙蓉的甜甜小脸,总让他幻化出曾那样冰清玉洁的玉姬。记得他临驾别宫时,小小华阳一点也不怯生,她跪倒在路边,用她轻轻的、童稚的声音喊道:“女儿拜见父王,父王万岁,万岁,万万岁!”虽然是天天都听过的老话,但从她口里说出,他听了心头就涌出一股异样的感觉,一种久违了的人间真情。 
  多年来尔虞我诈、腥风血雨的政治生涯,秦王总以世故、老练的目光去审度人和事,去完成他的千秋霸业。在他手下,并不乏死心塌地为他效劳的臣子。可要在政治斗争中保持清醒头脑,排出种种干扰,不为他们左右,不知要耗费多少心机和智慧啊!要善于识破,善于应付,善于言不由衷和笑里藏刀。人性,已渐渐在他的心中泯灭。可是,面对纯纯的、可爱的女儿,冰封多年的亲情又在秦王心中复苏,他知道,他将以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情来疼女儿,就算是为了他的玉姬…… 
  “启奏陛下,祭品已准备好,请起驾……”太监好不容易在桃林中找到陷入沉思的秦王,慌慌张张地跪奏道: 
  “知道了。” 
  秦王决定亲自去给玉姬上坟,这在王宫里是少见的。玉姬只是一个妃子,没有资格享受大王的祭礼,但秦王坚持要去,谁也阻挡不了。 
  当太监正要退下时,秦王吩咐道: 
  “带上华阳公主。” 
  回到皇宫快三年了,小小华阳公主已完全适应了宫里的生活。她不再像初来时那样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四下观看了。那金碧辉煌的宫殿,那些雄伟高大的建筑,那开满鲜花的花园和那些装在笼子里的珍禽飞鸟,已不再对小华阳具有吸引力了。自从回到皇宫,她就和奶奶分开。头一两年,她沉浸在一片惊喜和好奇中,可当这种好奇归于平静后,寂寞孤独就接踵而来。皇宫里的礼节特别繁琐,她面对着的,都是一些对她毕恭毕敬的宫女、太监。她不想这样,一点不想。她好想回到她击筑唱歌奶奶倾听的季节,她甚至怀念起不知比这皇宫要逊色多少倍的僻宫、僻宫墙角边的蟋蟀和墙外的自然风光,她甚至好想念分别近三年的小棋子,想起小棋子扎的风筝,想起小棋子为她捉的小鸟。啊,多么美的一只小鸟啊!也不知还在不在,好久没有给它喂食喂水了,它一定很饿,饿得直想从笼子里钻出来。当初才逮住它时,它张着一双好可怜好无力的眼睛,瑟瑟地抖着。小棋子说是在墙外捉到的,暴风雨刚过,雨水淋湿了它的翅膀……它的妈妈呢?没有妈妈的孩子好可怜。 
  小华阳公主觉得自己就像那只没有妈妈的小鸟,虽然奶奶好疼她,好疼她,但是自己没有妈妈。“我的妈妈,您在哪里?” 
  打懂事起,华阳就缠着奶奶问,奶奶总是抚摸着她的小脑袋说: 
  “妈妈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怎么,奶奶不疼你?” 
  华阳摇摇头说: 
  “不,奶奶疼我,我爱奶奶……” 
  无数个夜晚,小华阳醒来,总是泪流满面。妈妈,您在哪里? 
  好像听谁说妈妈在王宫里,她于是就埋藏着一个梦想:长大了,回到王宫,去找妈妈…… 
  机会来临了,却来得如此突然。她忙着去适应,忙着用她那童稚的目光去看曾与她如此不同的生活环境。和奶奶分开了,孤独和冷清在时刻煎熬着她幼小的心灵。妈妈,王宫里怎么也没有您? 
  这天,华阳公主在书房里翻书看。每当寂寞心焦时,她总会捧起一册册竹简来读。虽然她才六岁,已经能认不少字了。渐渐地,她对那些竹片发生了兴趣,甚至一个上午她哪都不去,完全沉浸在书带给她的欢乐里。她佩服追日的夸父,补天的女娲;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使她朦朦胧胧知道人世间的更多事。王官里的书好多好多,这也许是小华阳感到唯一比僻宫好的地方。 
  这天,侍女来报:“大王派来的小太监求见公主。” 
  出门一看,华阳公主愣了一下,欢叫道: 
  “小棋子!” 
  小棋子就是在僻宫时侍候华阳公主的小太监,和华阳公主分开那年,他八岁,这是一个身世悲惨的小男孩。由于家乡遭洪水,家人流离失散,他随逃荒的人群,流落到咸阳街头。 
  这天,丞相李斯微服私访,见一衣衫褴褛,饿得两眼发直的小男孩,不由使他想起自己年少时的苦难生活,便对这个面黄肌瘦却仍露出一股聪明伶俐的小乞儿动了恻隐之心。他走上前去问道: 
  “小家伙,今年几岁,家住何处?” 
  小乞儿见一个面目和善的中年人亲切地问他,他靠着墙稳稳身子,极懂规矩地行了个礼,答道: 
  “回老爷,我名叫小六儿,家住楚国上蔡,今年七岁……” 
  “上蔡!”李斯不禁在心中惊呀了一声。上蔡是他的家乡,虽然,故乡没有给他留下任何值得怀念的人和事,楚国也没有他辉煌灿烂的过去,可在这异国他乡,一个来自故乡的小乞儿深深地拨起了他的思乡情怀。“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李斯决定收容这个可怜的小乞儿。 
  “小家伙,到我府上来干活,我给你饭吃衣穿,怎么样?” 
  “谢老爷……”小棋子伶俐地答应道,并毕恭毕敬跪下磕了个头。 
  从此,咸阳街头的偶遇,改变了小棋子一生的命运,并让他成为以后一段悲壮凄美的爱情故事的见证。当然,这是后话。 
  有天,秦王闲逛到了李斯家。两人对奕,眼看秦王要输,在一旁的小棋子忍不住说道:“跳马,大王,快跳马。”秦王赶快跳马,果然转败为胜。这时,他扭过头来一看,竟是个孩子。 
  “几岁了?”秦王问。 
  “七岁了。”孩子跪下回答。 
  “怪聪明的,叫什么名字?” 
  “叫小六儿。” 
  秦王见他长得乖巧,话也说的乖巧,便动了心思,扭头对李斯说: 
  “把小六儿给我吧。” 
  李斯当然不会错过讨好的机会,忙对小六儿说: 
  “还不快谢过大王。小六儿,你的福气来了。” 
  “谢大王。”小六儿接连给秦王叩头。随后,跟着秦王进了宫。 
  回宫后,秦王叫来管事太监,对他说: 
  “把这孩子净了身送到别宫给华阳公主做个伴。” 
  “是,不知该叫他什么?”太监问。 
  “唔,他小小年纪还会下棋,就叫他小棋子吧。” 
  被带走的小棋子在一阵惨叫声中成了宫里年纪最小的太监。没过几天,就被送到僻宫,专门伺候华阳公主。 
  小孩儿最大的欢乐,抑或最大的悲哀就在于他的健忘。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小棋子那剧烈的疼痛渐渐消失时,小华阳与小棋子已成了好朋友。 
  按照宫里的规矩,太监、侍女在见到公主时必须下跪,可是只要不是在特别正式的场合(或有奶奶在场)。小华阳总是阻止小棋子下跪:“我们是好朋友,不要下跪。”小棋子感动得直擦眼泪。从小到大,谁将他当人看过?穷人家的孩子并不是没有自尊,只是生活逼使他不得不跪着求生。 
  小棋子好感激华阳公主,他知道华阳喜欢宫墙外那棵好高好高树上的花朵,可她不让小棋子去摘,她说那好高好害怕。 
  小棋子见华阳公主时时望着那些洁白、漂亮的花朵出神,他着急了,悄悄溜出宫墙外。只要华阳喜欢,小棋子不害怕,一点也不。他爬上树,摘了满满一篮子花朵,下来时不慎摔了跤,跌得鼻青脸肿,脚被树枝划破,鲜血直流。小棋子忍着痛,扯下一角衣襟将伤口包扎好,又将裤脚放下。他不愿华阳公主看见他受伤的脚,善良的华阳公主怕血,他知道。有次她被小刀划破了手,鲜红的血把她自己吓晕了过去。 
  有时,小华阳兴致来了,坐在花园里的树下击着筑,唱着奶奶教的歌。悠悠歌声随风飘来飘去,美极了,小棋子总站在一旁呆听。他觉得,华阳公主是落入凡尘的仙女,那么高贵,那么善良,那么美丽…… 
  小棋子是随华阳公主一起回宫的,但他不再留在公主身边,而是被安排伺候大王去了。 
  小棋子牢牢记住华阳公主的那桩心事,尽管宫中制度严密,个个守口如瓶,但小棋子还是弄清楚了公主的身世之谜。他要找个机会告诉她,虽然那太残忍,但比她被蒙在鼓里好。 
  他终于有了这个机会,秦王命他给华阳公主送些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