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上南下 >

第22部分

北上南下-第22部分

小说: 北上南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股鬼子一副玩命的样子,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踩着尸体上。
    就是这个秋山,大家记住了,在鲁南地区围剿八路军最为嚣张,最为卖力。
    一战成名,不久就被华北方面军提任为旅团长,授少将军衔。
    可惜好运不长。
    独立支队所有的血性汉子也因此记住了他,不久他将为此付出代价。
    而那一代价,也成就了了山东抗日战争期间的的一项记录。
    此事后文再说。
    这一天,在杨司令和马政委的的亲自指挥下,独立支队同仇敌忾,顽强反击,多次同日伪进行英勇悲壮的肉搏战,苦战了一整天,打退了敌人以一次又一次进攻,最后突出了第一道包围圈,毙伤日伪军1000余人,但自己也付出了1200余人伤亡的代价。
    然而敌军立刻变阵,紧追不舍。
    同时山下四处调集部队,在前方设阻,企图彻底消灭这支令他们寝食难安的
    八路军部队。
    恶战不可避免!
    独立支队处于万分危急之中!
    记得是那天傍晚,杨司令员和马政委把乔向文、支队副参谋长左玉、政治部副主任张文隽召集到了一起,开了个紧急会议。
    就一个主题,分散突围。
    “独立支队已经陷入重围,整体突围的可能性极小,只能分散突围,经报告纵队和山东局,已经同意我们分路突围,冲出包围圈,杨司令,你把我们商量的方案直接和他们布置一下吧,时间紧急,不征求意见了。”
    政委先说了话,虽然是政工干部,但他在关键时候,同样扛枪上阵,毫无惧色。
    连续几天的战斗,巨大的压力,让平时很注意军人仪容的杨司令此刻也一脸憔悴,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今晚九点,天完全黑了,趁敌人放松警惕的点上,一团,二团,分别向西北、东北两个方向同时突围,支队司政后机关、侦察连、警卫连,文工团,组成一支机关纵队,在两个主力团吸引敌人主要火力的时候,我们建议向南突围,那里有沂蒙山的掩护,但具体突围方向由你们自己决定,只有一个要求,无论如何,把队伍带出去。”
    杨司令非常沉重但很到位的表述,让气氛一下子肃穆起来。
    谁不知道,在敌人的重围之中,要想成功突围,谈何容易。
    尤其这次日军下了血本,叫嚣着要从八路军史上清除掉独立支队。
    光是参与这次行动的各类炮火,就是支队从没遇到过的。
    密集开炮的时候,看着战士们一个个、一排排倒在血泊中,稍有军事常识
    都知道,这是一场双方力量严重不对称的战役。
    但是,你武器再好,人再多,我也要活生生撕开一个口子,地形,你没有我熟悉。
    成长在这片土地上的独立支队,对每座山、每条路、每一条河流,都很了然。
    “我和司令部的参谋们跟一团,马政委带着政治部的骨干跟二团,这样可以随时把握战斗情况,战斗一旦开始,通讯设备都要关闭,保持静默了,我和政委商量好,你们三个组成临时党支部,由乔向文担任书记,你们支部三人对机关纵队负全责。”
    不等大家表态,杨司令扶了一下眼镜,看着乔向文继续道:
    “向文,你长期从事对敌工作,对这一带的山区村舍非常熟悉,一定要充分
    利用这个有利条件,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任务!左副参谋长,你和向文是老战友,也是他的老领导,战斗经验丰富,你们一定要好好商量,把队伍拉出去。”
    说完紧紧握着乔向文的手,然后和把左玉、张文隽的手也拉过来,马政委也伸出了手。
    五双大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何其悲壮,何其沉重!
    之后大家迅速分开,队伍集结。
    任务非常明确,工作刻不容缓。
    乔向文一行三人心急火燎地一路急奔。
    见到这支临时机关纵队时,尽管有心理准备,但乔向文等仍然有点意外。
    平时嘻嘻哈哈的机关干部、后勤干部,甚至文工队的10名女兵,都已经背上了枪支,没有枪的拿着棍子,食堂里的师傅们一人一把菜刀在手。
    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眼前的处境,每个人都做了最坏的打算。
    清点了一下,总共九百一十五人。
    战斗力主要集中在警卫连和侦察连,两百多人。
    除了三挺轻机枪,其余的都只有手枪和步枪。
    时不我待,此时已到黄昏。
    一抹残阳,把山谷照得血红。
    乔向文和左玉、张文隽简单商量了一下,他们俩都知道乔向文的情况,尤其
    左玉,当年的独立游击大队长、战斗英雄,从乔向文进入游击大队第一天起,对他就非常熟悉。
    左玉是个直爽的军人,因为自己文化不够,所以对有文化的战友向来十分尊重,当初也正是他的慧眼识英雄,把乔向文在大队里面连升两级。
    看着乔向文现在已经与自己一个级别,左玉不但没有任何想法,反而特别为他高兴,也更加觉得自己当初看对了人。
    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更加坚决地支持乔向文的工作。
    “向文,你是组长,熟悉地形,对敌人那边的情况也比我们熟悉,你直接下命令吧!”
    乔向文心里很是感动,一拍左玉的肩膀,立即让通信员把各部门的各单位负责人找来。
    “长话短说,大家都知道情况危急,可以说是面临生死关头,大家都要抱定不怕牺牲的精神,才有可能杀出重围,胆小怕死的,可以放下武器,让他们化装成乡亲百姓,自己设法跑出去。”
    语速很快,他扫视着大家,有的人非常熟悉,有的人只是在机关里碰见过。
    说到这里,稍微顿了顿:
    “晚上九点,那边开火后,我们见机行动,侦察连在前,警卫连在后,侦察
    连在掩护大部队突围后,快速回到原先位置,警卫连必须立刻接替,在后面负责干掉尾巴,其余同志在中间,动作要迅速,发现敌人尽可能少惊动,,不得已开火时要集中火力,打完就走,千万不要恋战,引来更多的敌人,大家记住,保存实力,把队伍带出去,才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杀鬼子,将来有的是时间!”
    “乔部长,我们文工队的女兵要求参加战斗,不愿意做接济对象。”文工队的队长许一梅抢着说。
    个子高高的,五官挺拔,特别爱笑,走路喜欢哼着小曲。
    一身合身的八路军军装,让文工队长显得英姿飒爽。
    乔向文一听,乐了:
    “谁来接济你们?好,斗志可嘉,许队长,给你们一个光荣的任务,在咱们这次突围中,文工队临时改成战地医疗队,咱们支队的卫生队跟着主力去了,那里更需要他们,你们完得成任务吗?”
    许一梅一听有任务,来了劲,刷地一个敬礼:
    “文工队保证完成任务!”
    “好,你们马上组织简单的包扎知识学习,其余各位现在回去,迅速做好战
    前动员,步调一致,千万不能有掉队。”
    乔向文简洁地布置了任务后,立即去警卫连和侦察连实地探看,和两位连长面授机宜。
    九点整。
    照明弹一颗接着一颗,瞬间把天空染得惨白。
    熄灭之后,突然间,枪弹声、炮弹声、手榴弹声猛地从黑暗中一起钻出来,象要把大地给震碎一样。
    按照既定计划,那边两个团一开火,就使出了全部的看家武器,果然吸引了敌人的大部分兵力,由于西北、东北面的敌人承受较重的压力,,黑暗中又看不清八路军的兵力分布,一时间有些忙乱,急令没有枪声的南面部队抽出部分兵力,火速赶往北方。
    借着月色,望远镜里,乔向文能依稀看到敌人阵营调动的情形。
    司令员,政委,谢谢你们了,把敌人往那边引开!
    事不宜迟!
    乔向文看准时间,一声令下,憋足了劲的侦察连连突然开火,正面的敌人有的在观望北面战事,有的在聊天小曲,谁也没想到眼前这个方向突然也杀出一支队伍。
    猝不及防,阵地很快被撕出了一个大口子。
    侦察连出击成功后,立即按照预先部署,分成两个战斗组,形成扇形防御,
    从两翼护卫着大队人员快速通过。
    战斗惨烈,敌人很快发现了我方的意图,迅速从两侧包抄过来。
    *长期从事秘密工作的乔向文,带着这支临时组建的机关纵队,能否闯出敌人的包围圈呢,一路上又会发生怎么样的曲折遭遇,敬请各位留下票票和意见,收藏一下,江湖作揖多谢了*
    《北上南下》军事连载原创发表于(起点网。)搜索北上南下即可分享,如果您阅读后有更好的建议,请记得及时告诉我,我不胜感激;如果您觉得可读,请不要忘记投上你宝贵的一票,因为你的支持与鼓励是我后续创作更大的动力,QQ394915357或Q交流群171584042,更多精彩故事邀您快乐共享,因为有你——我的朋友!()
第三十一章突围
第三十一章突围
    面对快速围攻上来的日本鬼子,侦察连拼死还击。
    战士们都知道,此刻坚持越长,通道里面的战友们就会牺牲越少。
    很快,敌人从两侧逼近,警卫连一看,立即接替了防线,冲了上去,对着敌人一阵猛射,把他们的火力压了下去。
    眼看大部队已经全部通过,在黑暗中立即离开阵地。
    随后执行断后任务,边打边撤。
    一阵疾跑,暂时甩掉了敌人。
    清点了一下,侦察连、警卫连损失不小,一名排长,两名班长,十五名战士
    牺牲,二十多人受伤。
    乔向文立即安排文工队的女兵们为伤员进行简单救治包扎。
    其余人员就地休息。
    敌人肯定不会放过,估计马上就会追来。
    去哪里比较安全呢,乔向文一边看望着伤员,一边动着脑筋。
    目光慢慢转向南面,那里是绵延起伏的蒙山山脉。
    蒙山为鲁南的中心,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附近奇峰林立、物产丰富,是厉兵秣马、保家护国的好场所。山中群峰嵯峨、关谷错落,素有七十二崮之说,很多地方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里的蒙山游击大队有时隐于群山林海中伺机出击,有时则如下山猛虎痛击来犯之敌。日本鬼子竟是奈何不得。
    一旦进入蒙山,既可以摆脱敌人的追击,还能与当地的游击队联系取得支持。
    只是眼前的这里距离蒙山还有五十多里,看目前的情况,天亮前难以到达。一旦天亮,整个队伍就暴露在敌人的眼皮下面了,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当下,乔向文立即召集侦察连、警卫连的连长和社会部干部开会,要求侦察连立即搜索前进,开辟安全通道,警卫连除少数伤号外,立即把战士发动起来,帮助各机关人员背运行李和设备,社会部人员负责照顾机关的三十多名女同志和文工队,能走的自己走,不能走的背着也要连夜冲出去。
    随之,长长的纵队在夜色中继续出发。
    中途短暂休息了两次,有些女同志已经走得脚脖子都肿了,但还是坚持走,轻伤的病员坚持不要让人背,抓着拐杖走,只有几个重伤的战士被担架抬着。
    八月的夏夜,十分炎热。
    满天星斗,远看像一粒粒珍珠、一把把碎金,撒落在碧玉盘上。
    只有路边的蛙鸣、树叶的沙沙响声,让大家感到一丝清凉,暂时忘记了刚才的一场恶战。
    三点多钟,天色微微发亮。
    侦察连派人飞马来报,前方有情况。
    乔向文和左玉立即赶到了前面。
    侦察连长孙一飚汇报:
    前方两里不到,发现有一个中队的鬼子,人数约两百人,另有约三百人的伪军保安团,看样子他们已经在这里埋伏多久。
    “左右两边什么情况?”
    乔向文心里一惊,追问道。
    “鬼子在正前方占据了有利的地形,构建了几道工事,看样子火力强悍,我们
    这里一露头,就进入了他们的火力圈。我们的左边是一个村庄,右边是一条河。”
    孙一飚简要回答。
    村庄?
    鬼子此番大扫荡,进的就是村庄。
    乔向文眉头一紧,问道,“派人去村里侦察了没有?”
    “还没来得及。”
    “快点派两名侦察员,悄悄地进村,摸一下情况,务必注意安全。”
    乔向文立刻向孙连长下达了任务。
    正面突围显然十分困难!
    左面是村子,看起来很好走,右边是一条河,天然的大坝,敌人显然考虑到了
    这一点,形成天然屏障。
    “向文,我建议派出部分兵力佯攻正面的敌人,大部队从村子经过,绕道进入山区。”
    左玉拿出了自己的意见,这也是目前看来最好的办法。。
    “左参谋长,我开始也是这样想的,但转念一想,似乎不妥,你发现破绽了吗?”
    乔向文看着后面的队伍,一夜行军后已经十分疲惫。
    “向文,请直说。”左玉一时没能反应过来。
    “这次敌人准备充分,精心设置几道包围圈,就是要把独立支队全部干掉,可
    参谋长你想想,大家都知道从左面村子走,比较好走,敌人难道就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吗?”乔向文缓缓地说出顾虑。
    敌人在村子那一侧放出了缺口,是祸是福?
    是战略疏忽,还是故意设套?
    左玉有点省悟,拍了拍自己的脑门。
    是啊,如果敌人有意引导你走村子里,于那里设下埋伏,那么可能真的会全军覆没。
    派出去的侦察员回来了:
    “报告。”
    “讲!”乔向文、左玉,孙一飚焦急地看着他们俩。
    “我们两个从树林摸过去,到村口五十米远的地方,没看到敌人。”一名侦
    察员飞快地报告情况。
    “不过,我感觉到有一点不对劲。”另一名矮一点的侦察员犹豫着,欲言又止。
    “怎么个不对劲?不要怕,快说。”
    乔向文还没来得及细问,孙连长已经催着。
    “就是这村里太安静,太干净了,不太正常。”
    这名侦察员有点紧张,但还是努力地说出了自己的感觉。
    “继续说。”乔向文点点头,鼓励他大胆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