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上南下 >

第23部分

北上南下-第23部分

小说: 北上南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名侦察员有点紧张,但还是努力地说出了自己的感觉。
    “继续说。”乔向文点点头,鼓励他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一般村口,这会儿天色已经发亮,一般老年纪的人估摸着有的已经起来,屋
    前屋后忙乎,这是农村人的习惯啊,可是,这个村子里,村口干干净净,一个人影也没看见,还有,我们待了还几分钟,一直没听见鸡叫,这会儿正是打鸣时间。”
    侦察员终于把自己的怀疑全部说了出来,如释重负。
    细节决定成败!
    看到细节的人,永远比粗枝大叶者领先一小步。
    有些时候,这一小步,可能就是决定战斗成败的关键。
    “你的观察力非常敏锐,这个推断应该是正确的,鬼子很可能已经在村里设了埋伏,乡亲要么被杀害,要么被他们强行赶走了。不然的确这时候该有人出来,鸡鸣狗叫的都该有。”
    乔向文用力拍拍小侦察员的肩膀,记住了他的长相。
    这样的侦察员,过得硬!
    “孙连长,再派两名战士去河边看看,看看对岸有没有埋伏,要细细观察,还
    有,辛苦他们一下,亲自到河里看看河水有多深。”
    乔向文语气急促地再次下达命令。
    孙连长火速派人去了。
    趁这机会,乔向文到长长的队伍看了一下。
    虽然疲惫,但是大家的精神状态都还不错。刘胜、白兵也和大家一起,照料着稍微年长些的机关女同志。
    “小百灵”吴琴更是和许一梅她们一起,看护伤员。
    患难见真情。
    乔向文心里很感动,**的队伍就冲这一点,也是国民党军队永远赶不上的。
    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没有彼此照应,没有舍己为人。
    那样的队伍,别看人多,其实就是一盘散沙。
    他告诉大家,马上就要进入山区,但是鬼子不让大家顺利过去,一定要留下
    些买路钱,大家都要做好最坏的准备。
    孙一飚匆匆赶来:
    “乔部长,查清楚了,河对面是一片芦苇荡,细细看了里面没有埋伏,河水很深,最深的地方有一米五左右。”
    乔向文想了想,突然叫道,“许一梅,吴琴。”
    “到!”两人立刻站起来,立正。
    乔向文走到他们面前,打量了一下他们,又和他们并肩比划了一下。
    搞得两个女孩子摸不着头脑,稀里糊涂的。
    “乔部长,啥任务?”许一梅急忙问,脸上带着激动的神情,
    “没事,你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乔向文一摆手,准备离开。
    “乔部长,你倒说清楚啊,没明白你的意思。”文工队长不甘罢休,眼睛瞪得
    大大的,嘟着嘴,有些不开心了。
    “我看了你们的身高,都在一米六左右,这就够了,谢谢你们,准备出发吧。”
    乔向文让通讯员把左玉、张文隽叫了过来,飞快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情况危急,只有一条路,过河,看这架势,咱们细细分析啊,敌人一定以为我们会往村里钻,我们偏不去,敌人以为我们不敢过河,我们偏要过,现在请所有人员马上自报身高,各单位、各部门尽可能按照高矮高矮的队形,互相搀扶着过河,所有女同志、伤员都要在腰里绑着绳子,互相拉住,防止意外。”
    “向文,我带人断后吧。”左玉主动要求。
    “不行,我带着警卫连断后,你和张副主任负责渡河。”乔向文不容分说。
    “乔向文,我不同意你的安排,你是主要负责人,你必须跟大部队在一起,杨司令给你的任务就是把队伍亲手带出去。”
    左玉大声地叫了起来,直呼其名。
    大家都明白,负责断后的人员将会遭遇敌人的疯狂追击,危险极大。
    这时候他们想的,都是把危险留给自己。
    两人争执不下。
    时间不等人,转眼马上就大天亮了,那时候渡河将更加危险。
    一直沉默的张文隽发了言:
    “临时支部。三个人,你们各投自己一票,对吧,我也要投一票。”
    *血与火的考验,战火纷飞里的情谊,究竟是谁留下来掩护,面对虎视眈眈的强敌,大家不妨猜猜。*
    《北上南下》军事连载原创发表于(起点网。)搜索北上南下即可分享,如果您阅读后有更好的建议,请记得及时告诉我,我不胜感激;如果您觉得可读,请不要忘记投上你宝贵的一票,因为你的支持与鼓励是我后续创作更大的动力,QQ394915357或Q交流群171584042,更多精彩故事邀您快乐共享,因为有你——我的朋友!()
第三十二章噩耗
第三十二章噩耗
    他轮流看了看两个一起走过鬼门关、又可能要生离死别的战友。然后,用力地拥抱左玉:“左副参谋长,我们在河对面等你,乔部长,你是第一责任人,还要指挥大部队,过河以后不知道还有啥情况,你必须留在大部队里。”
    平时文弱的张文隽,此刻说起话来,却柔中带刚,掷地有声。至此,再做辩论就是拖延时间。
    乔向文无法再说,有力地握着左玉的手:
    “老领导,老伙计,一定要回来,警卫连王连长,你一定要确保左参谋长的安全!”
    “是。”
    王连长立正,敬礼,然后与左玉迅速带着警卫连,赶往河边,寻找有利地形,就地掩护大部队渡河。
    看着左玉拿着手枪,指挥队伍开展布防,一向坚强的乔向文,再也忍不住心中的那种感情。
    眼眶不知觉地湿润了。
    河面有五六十面宽,水流湍急。
    要知道这是一支后勤纵队啊,不但有一些机要设备、轻重武器,还有那么多女同志。要命的是,河中间最深的地方,有一米多深,大高个都要到下巴,不要说那些身材不高的女同志了。好在预先在找了很多柳条、枯草,结了很多绳子,每个女同志的腰里绑着,然后和高个子手拉手慢慢地过河。行进的速度很慢。三分之二人员过河的时候,天已大亮,敌人发现了。立刻包抄过来。警卫连在距离小河两百米的地方,设下了工事,等到敌人进入射击范围之内时,轻重火力一齐开火。敌人攻势异常凶猛,警卫连的阻击十分艰难。
    日军、伪军从两个方向,向滩头阵地发起猛烈的攻击。
    面对对手强大的火力,警卫连的战士十分勇敢。
    左玉指挥大家节约子弹,总是等到敌人快要接近临时壕沟时,突然开始射击。
    三挺机枪集中对准了正面的进攻之敌。
    敌人仗着人数和火力优势,很快突破了左侧防御阵地,这里是副连长郭旺负责。此时他身边只有一个排的战士。拥上来的敌人却有五十多个。
    一旦突破成功,渡河部队将全部暴露在敌人的猛烈火力之下。
    郭旺急得眼中冒火,一边开枪还击,一边要大家做好最坏的准备。
    他下令:
    手榴弹准备。
    就在敌人快要逼近的时候,二十多个手榴弹接连着飞了出去,在密集的敌人队伍中开了花。
    光这样防守不行,冲锋!
    只有这样,才能把敌人逼退,远离河边,让战友们安全地渡河。
    只见他手一挥,大叫一声:
    他奶奶的,上刺刀,你小日本仗着火力猛,敢跟老子拼刺刀吗!
    二十多把刺刀,在晨曦的阳光里闪着光芒。
    郭旺第一个冲出了战壕,大家纷纷跟上:杀啊!
    乔向文只能在河对面,用望远镜遥遥看着这一切,命令渡河的部队加快速度。这时候,还是发生了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
    政治部的一名战士“小山西”,由于个子小,身体弱,急行军中身体已经非常糟糕,此刻在湍流中行走着,突然一个踉跄,倒在了水中,系在他腰上的绳子一下子也断了。
    人一下子被激流冲出去几米远。
    两名战士立刻上去打捞,但是水流太急,一旦离开了队伍的互相扶持,在水中站立都十分困难。
    带着深度近似眼镜、家乡口音很重的小山西,就这样,被激流冲走了。
    望远镜里,乔向文看到警卫连阵型基本完整,郭旺杀退敌人一次进攻后,立刻回到了工事里。
    他拿起手枪,对着空中开了一枪。
    左玉等人一见,撤。
    除留下少数人阻击,警卫连大部分开始渡河。乔向文松了口气,命令:
    侦察连做好战斗准备,一旦敌人渡河追击,坚决阻击;
    其余人员队伍跑步前进;
    尽管大家衣服湿透了,疲惫不堪。但早一点进山,早一点摆脱敌人,无疑是最安全的办法。
    好在,敌人没有渡河追击。
    蒙山高,沂水长,沂蒙山区好地方。
    群山起伏,层层叠叠。
    有的清秀处子般蜿蜒,如纤细的腰肢,,有的如刀削斧劈般陡立,笔直瘦削,显示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沿着清澈透明的溪水进山,走里把路,就到了著名的猴王岩。
    这块巨岩三面陡直,高100多米,突兀挺立,直刺云天,在朝阳的映照下,云蒸霞蔚,壮观奇美。
    大家就在附近,找了一块比较平整的山洼,暂时安营扎寨。
    男同志拧干衣服,爱美的女孩子们悄悄换下了湿透的衣服。乔向文立即安排清点人头。
    数字出来了。
    警卫连再为了掩护大家安全渡河,牺牲了12人,负伤了八名同志。也就是说,在这次反包围行动中,警卫连先后牺牲了近三十名战士,接近整
    个连队的三分之一,加上负伤的,达到一半左右的战斗性减员,这是警卫连成立以来从没有过的一场恶战。这些年轻的小战士,个个都是支队的战斗精英啊,政治觉悟高,体能素质好,枪法准,平时保护支队领导,战时冲锋陷阵,舍己为人,真是个顶个好样的!。副参谋长左玉在最后一批渡河中,为了掩护一个战友,在扑倒他的同时,被敌人的一个子弹打在了右肩上,距离心脏不远。
    好险,肩上流出的血将他的军装都染红了。
    进了大山,算是暂时取得了安全。
    但一团、二团究竟怎么样了,附近的抗日根据地有没有遭到破坏,此刻音讯全无。
    乔向文焚心似火。他当即喊来侦察连孙连长、刘胜、白兵,要求他们亲自带领精干人员,最快速度和蒙山游击队取得联系,同时打听支队主力的消息。第一天,没有消息。第二天,没有消息。第三天傍晚,派出去的人才回来,还带回了游击队的鲁队长。这鲁队长,浓眉大眼,身材魁梧,一见到乔向文他们,就像见到了自己的亲人一样。据他介绍,日军前几天也对这里进行了大扫荡,但由于并非他们的围剿重点,所以并未久留,只是烧了些百姓的房屋,抢走了没来得及转移的粮食稻谷。
    游击队没有受到损失。目前全部隐藏在附近不远的山林里。“知道一团、二团的主力现在在哪里吗?”乔向文急于知道,几天的焦急等待
    已经让他快要坐不住了。说话豪爽的鲁队长此刻却哑了,看了看刘胜,不说话。很是异常。
    乔向文转头一看,这才发现刘胜的眼里流着泪,正拼命克制着。“怎么啦,你们这?”乔向文陡感不祥。
    “一团二团大部分都冲出去了,现在正在芳庄汇集,可。。。杨司令,杨司令他。。。”
    刘胜低下头,眼泪不停。
    “杨司令怎么啦?快说!”
    “杨司令,他,他,牺牲了。”
    刘胜咬咬牙。
    什么?
    乔向阳简直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有点不相信似地盯住鲁队长。鲁队长也点了点头,刚才说话的劲头全没了。
    晴天霹雳!
    提起杨司令,山东抗日战场无人不知。
    老百姓爱戴他。
    日本鬼子僧恨他。
    国民党军队排斥中伤他。
    杨瑞元司令,是抗战期间山东地区最富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之一,也是抗战期间山东地区我党我军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干部之一。
    他原是周山中学的校长,北洋大学的高才生,1937年底,日军飞机第一次轰炸了周山城,到处一片混乱。杨瑞元组织学校和附近商家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把师生拉到周山农村地区进行抗日,并打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游击大队的番号。他把学生编了队,成立时,全队只有五支枪,他当即变卖家产筹来800元大洋,继而他以自己在地方上的影响力,请求当地乡乡绅大力支援,慷慨解囊,此后游击队开始操练,每天都有人自发地送给养或粮食。
    游击队的旗号打出之后,就像一块巨大磁石,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有志之士。
    游击大队发展很快聚集,编设了五个中队,队伍近500人,有枪230余支。
    日军占领周山城后。为鼓舞军民斗志,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在他的亲自带领下,50多名游击队员队员,化装进城,一举偷袭成功。守城的两个排伪军被一网打尽。
    后来他们还多次成功伏击日军小股部队,鼓舞了游击队的士气和乡亲们的抗日热情,同时也让鲁南日寇恨之入骨。1938年,根据**中央决定,山东各地起义部队进行整编,开始正规化作战,统一使用八路军山东纵队的番号。
    杨司令从此成为了山东纵队直属独立支队的司令员。长期的战斗中,杨司令与士兵同甘共苦,在他的带领下,独立支队不断壮大,
    从开始时候的五百多人,两年不到就发展到了三千多人。
    在乔向文从游击大队调入独立支队以后,很多工作直接受杨司令指挥,杨司令对乔向文的机智果敢、冷静沉着向来夸不绝口。部队大部分安全脱身,具有极高威望的一名高级指挥员,却怎么会遇害的呢?
    通过收集情报,以及与突围出来的一团战士们谈话,乔向文很快调查清楚了杨司令壮烈牺牲的经过:
    那天晚上,杨司令随一团突围后,连夜转移到东都县曹张庄,那里地形较好,有利于甩掉鬼子,他准备在此宿营,让大家稍事休整,第二天继续转移。。
    不料刚刚住下,就有村里的汉奸偷偷向附近的保安大队告密。
    日得知独立支队的最高首长在这里,喜出望外,立即调来重兵,形成合围。
    一团经过几个小时的战斗,终于朝北方向杀开了一条血路,冲出铁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