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赝品 >

第205部分

赝品-第205部分

小说: 赝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位大臣都面面相觑,谁都没有想到一向是温文尔雅非常注重风的真宗,居然也会变的如此模样。
    等待总是枯燥简单乏味的,而情况的变化却总是能够出人意料!
    契丹人在等宋皇低头认输,割地赔款,而宋皇也在等契丹人的粮草耗尽自行退却,两方面的阵地上虽然偶尔也有零星战斗,却都是骚扰性质的居多,在这个非常敏感的时期,大家都不愿意妄动,以免导致不可收拾的后果,这样便造成了一个史上最大规模的非暴力对峙!四五十万职业军人挤在一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愣是没有与之相符合的大规模暴力冲突出现,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就在双方都等的不耐烦的时候,一件改变战局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楚王的大军,居然一举拿下了大宋西京洛阳,西京留守石守信不肯离开,与城中守军同生共死,终于为流矢所伤,不幸遇难,西京洛阳终于落入了楚王叛军的手中。眼下朝廷的军队节节败退,退守汜水关,楚王的叛军士气高涨,日夜不停地攻打汜水关,一旦此关失守,则京师以西黄河以南再无阻碍!
    吕端等人虽然擅长文治,武功确实欠缺,再加上能征善战的大将们基本上都跟这到河北了,此时在京师的都是些老得跑不动的家伙,因此形势很不乐观,虽然有禁军二十万拱卫京师,却没有战胜楚王叛军的把握,真宗等人闻讯后异常忧虑。
    “不能再这么等下去了!”王钦若又在真宗面前唠叨起来,“契丹人没有一点儿要撤退的意思,若是依了他们的法子,还没有等到契丹人自己饿死,这京师可就难保了,国库里面的那些东西可就两说了——”
    真宗的心里面简直是烦透了,此时听得王钦若又在这里唠叨,不觉头疼,可是想到一旦叛军拿下了京师。自己可就真地欲哭无泪了,大宋建国以来几十年间积累下来的财富可都在京师啊!楚王自然是知根知底的,若是叫他得了这些东西。自己可就真地没有翻身的资本了。想到这里后,小说整理发布于ωωω.ㄧбk.cn真宗急忙命人传招众大臣来大帐众议事,讨论对策。
    众人受真宗召见。立刻来到了大帐之中。
    听到洛阳已经沦陷后。都有些彷徨,先前的主张此时就有些靠不住了,甚至已经有些人在考虑,如果真宗真地在皇位之争中败下阵来地话,自己应该怎么办?是不是也应该未雨绸缪,跟楚王殿下先通个气儿?关键地时候也好有个照应不是?
    “楚王不念及手足之情。公然反叛,朕又受制于契丹,抽不得身,以至于洛阳陷落。汜水关危急,时不我待呀!”真宗对众人说道,“朕决定同契丹人休战议和,抽调大军回京平叛!”
    这一次真宗的主意是打定了,一想到国库中的真金白银,他就有些坐不住了,至于三千后宫佳丽,更是令他难以割舍,因此他想道,这次谁的话都不听了,就是两个字,回京!或者四个字,立刻回京!
    众人的意见依然无法统一,不过真宗已然决定,派王钦若代表大宋朝廷,前去萧绰大营中商谈媾和之事。
    于是王钦若便带了几个人,持着天子节杖来到了萧绰大营中。
    萧绰闻听宋营派来了使者,提了许久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同韩德让合计了一下,便在大帐之中接待宋营使者。
    王钦若是第一次做使者,见到常服打扮地萧绰和躺在病榻上的韩德让后,行了大礼,便对两人说道,“外臣大宋使臣王钦若,见过承天皇太后和楚王千岁!”
    “王大人不必多礼,来人,赐座。”萧绰摆了摆手,立刻有人奉上一只马扎。
    王钦若看了看马扎,觉得有些别扭,不过有得坐总比没得坐要好,便堪堪地坐了上去。
    “宋使来我营中,有何事?”萧绰说话,不肯多讲半个字。
    “太后——”王钦若拱了拱手道,“宋辽相争,已然数次,每次战端一起,便有生灵涂炭,沃野荒芜,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今次太后南下,亦无所得,我军北上,更添无数伤痛——”
    萧绰用手指在桌子上面敲了敲,有些不耐烦地说道,“好了!有什么直说!”
    王钦若一愣,心道还真没有见过这么直爽的女人,虽然有些意外,但却觉得比较省心,免得自己要说那些文绉绉的话,于是便直言道,“和谈!我们要和谈!”
    “你说和谈就和谈,那我们岂不是很没有面子?”萧绰咯咯地笑了起来。
    王钦若又是一愣,心道契丹人就是没教养,这女人还贵为一国太后呢,居然如此没有风度,真是难登大雅之堂啊!不过自己是为了和谈来地,还得硬着头皮谈下去,于是便问道,“那太后以为,怎样做才有面子?”
    “不如叫你们的小皇帝亲自来我营中商谈如何?”萧绰笑吟吟地说道。
    王钦若大怒,再怎么说自己也是代表皇帝来的,这个女人居然如此嚣张,这和谈还如何进行的下去,自己的面子也算是折了个干净,于是便拂袖而起道,“既然如此,外臣告辞!”
    “王大人何去?”萧绰问道。
    “扩军!备战!”王钦若毫不客气地回答道。
    “呵呵呵呵——”在一旁的韩德让突然笑了起来,“王大人倒是个直人!燕燕,你就不必为难他了!来来来,咱们一起来商量一下,如何能让两国比较体面地从河北撤出大军!这个事情,可是比较伤脑筋哦!”
    王钦若此时才注意到,这个躺在病榻上的中年男子,便是大辽最有权势的韩德让。
    曹彬等人得知王钦若代表皇帝去辽营中媾和的消息后,都很生气,不过既然皇帝都已经决定这样了,做臣子的却也没有什么办法,索性每天都到辽营外面叫阵,可惜对方似乎已经得了萧太后的命令,不管宋军如何叫骂,契丹人就是不出来。
    很快我也听说了真宗与萧太后媾和的消息,四郎和五郎都很气愤,觉得给他卖命实在有些不值得,我自然也起了班师的心思,这一次虽然大费周章,从西北到河北转了一大圈儿,收获却是不少,仅仅从耶律玄机的手里抢下来的那些金银财宝,就够我在西北武装一大批人马了。
    总而言之,这一次的勤王,就是一次大练兵,既锻炼了队伍的耐力,又增强了军队在各种地形和天候下作战的经验,另外也捞了不少外快,可谓是名利双收,我在牛栏山上将全军检阅了一次后,带着缴获来的金银财宝,满载而归。
    真宗听说西北军撤离的事情后,派人来追了一次,希望我留下来给他打楚王的叛军,我则回复说,西北的局势也不安稳,听说楚王的队伍已经计划进入关中,形势危急,关中一失掉,大宋的根基就更加不稳了,我只有先行一步了!
    从晋州路过的时候,又有消息传来,楚王在汜水关外大破宋军。
    第十七卷 大破天门 第十二章 檀渊之盟
     更新时间:2009…7…3 17:39:44 本章字数:5286
    “你不是跟楚王勾勾搭搭么?怎么又说他会进取关中了?”杨排风很奇怪地问道。
    “这当然是用来骗他的。”我撇了撇嘴回答道。
    “连皇帝也骗,还有谁没有被你骗过?”小丫头非常怀疑地问道。
    我歪着脑袋想了半天后,非常慎重地回答道,“这个么,严格地来讲,除你之外的所有人,都被我给骗了。”
    杨排风听了以后有些不解,低着头苦思冥想了半天后,终于明白我话中的意思,看着我的眼神也变得比较古怪。
    四郎跟五郎骑在马上,有一搭没一搭地闲扯着,听到了我的回答,也觉得非常奇怪,却以为是我故作玄虚地来骗小姑娘的,却不知道我的话中确有所指。
    所有的人当中,知道我不是真正的杨延昭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小丫头杨排风。
    但是这个事情的真相已经没有人去关心了,甚至把真相说出去都会有人嘲笑,一个已经凭着自己的文治武功混到了雄霸一方,进位王爵的年轻人,居然会去冒充别人的身份?这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虽然欺骗真宗有些不太仗义,可是对于楚王,我确实也不是很放心,整天想着如何夺位当皇帝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对你讲什么仁义,那都是用来骗人的,翻遍中国历史,每一个阶段都写着两个大字——骗人!倒过来看地话。就是三个大字被人骗!
    当初鸿门宴上,刘邦骗了楚霸王,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大汉王朝。而项羽在鸿门宴上被汉高祖欺骗,所以才有了霸王别姬十面埋伏。
    骗人和被人骗,永远都是一对孪生兄弟。
    楚王这家伙虽然受过我的恩惠。但是我也从他地身上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可以说两个人是利益的结合。各取所需,求仁得仁,谁也没有义务再为对方付出什么,谁也没有权力再向对方索取什么,大家用一句通俗易懂地话来说就是两讫了!
    因此当我听说楚王地大军已经攻占了洛阳,心里面就有些犹豫了。这家伙连亲兄弟都敢黑,更何况我一个没见过几面地前盟友?
    自洛阳北上,一渡过黄河就可以进入山西境内,攫取解州之盐利。坐拥三关之雄险,东进河北,则中原可定,到时候我西北三面受敌,情况岂不是非常之糟糕?所以这种情况是我绝对不能容许出现的,现在我的第一想法,就是要经山西收入我的囊中,到时候秦晋在手,岂不是天下我有?山西境内的煤铁盐我早就垂涎已久了,如今楚王造反,倒给了我这个师出有名的机会了!
    才到了晋州地时候,就发现这里的居民们已经在准备躲避战乱了,住在城中的居民们将日常所用的各种东西,慢慢地向附近地山区转移,一旦战争打响,他们就要在山中居住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
    杨排风看了这些为生存在四处忙碌着的朴实乡民们,心中有些感慨,忍不住说了一句,“不知道到了什么时候,天下才会太平啊!”
    很平常很普通的一句话,却在我的心里面掀起了涟漪。
    是啊,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太平的日子?我的心里面也没有个谱儿。
    宋朝建国之初,也自是雄心勃勃,横扫东南,平定北汉,却终于因为契丹人没有能够一统天下,西南也在大理的手中,西方的吐蕃人虽然不是什么太大的势力,却也经常入寇蜀中。再加上各地的农民起义,天下没有几天是太平的。
    自从我来到这个时代以后,就一直在战火之中徘徊着,虽然我的运气比较好,一步一步地登上了这个世界的高点,却始终没有跳出这个时代的牢笼,战争的阴云依然时刻在威胁着我的生活,即使是同家人一起去江南游玩的念头,现在看起来也是非常奢侈而遥远的。
    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一统江山!
    想到这里,我不由得苦笑了起来,人家打江山总是有什么堂而皇之的口号的!比如什么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或者什么反清复明,恢复汉家江山,再或者是什么中兴汉室,替天行道等等!一个个听起来令人精神焕发,大义凛然!可我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是为了自己能够同老婆一起去苏杭二州游玩的时候不用经过敌占区?呵呵!
    三万大军在晋州休整了一下后,留下两万人交代给四郎和五郎驻守,我带了一万人马不停蹄的赶到了山西南边的风陵渡,大军驻扎在此,封锁了黄河渡口,以拒叛军。
    楚王的军队正在汜水关下与朝廷的大军混战,在击败了原守军之后,吕端紧急在京师之中征集新兵,又向各地发出了勤王令,很多没有投靠楚王的勋贵子弟,为了家族的利益,都加入了对抗楚王的队伍,其中我的那两位把兄弟,许久都没有消息的郑途与石胖子,也从江南带着人马赶到了汜水关前,与楚王相持。辍哭是否真心地对抗楚王我不知道,但是石胖子却是一心想要教哗嚏王为祖父报仇的,石守信在洛阳之战中与城共亡,已经被朝廷追认为忠烈王,此时的石胖子经过在江南的一番历练以后,早已经不是当年之吴下阿蒙,与郑途一起带着官军,硬是将楚王的大军阻挡在汜水关前,再难东进一步!
    楚王的大军向东受阻之后,就有一支人马北渡黄河,企图进入山西境内,结果被我的人马给堵了回去,中间起了些冲突,那带兵的将领对我不敬,被我的手下给拿了下来,直接枭首示众,然后又盛在木匣当中原封送了回去。说是以儆效尤。
    楚王地部将见状大怒,纷纷自请带兵入晋,结果却被军士阴明雨给拦了下来。
    不到两日后。楚王的使节就来到了风陵渡口,求见于我。
    “阴先生,怎么又是你啊?”我很意外地发现来者居然是楚王的头号军师阴明雨。不觉有些意外。
    在我看来。他似乎应该留在楚王身边,起到地用处要更大一些,突然来到这里作使节确实有些浪费了。
    阴明雨苦笑了一下后说道,“王爷在这里大发神威,在下岂敢不来?”
    “此话就有些见外了,我们之间何须如此客套——”我笑着将阴明雨迎进了内室。
    阴明雨尚未坐定。就抢着说道,“今次王爷的手下,杀了我军的大将,楚王手下众将群情激奋。我家主公唯恐按捺不住他们地情绪,影响了两家地交情,特意命我前来朝拜王爷,顺便说些事情。”
    我摇了摇头,毫不掩饰地说道,“你们想干什么我很清楚,但是有一点我必须告诉你们,黄河以南随便你家王爷怎么搞,可是这山西地地盘儿,我是早就预定下来了!”
    “王爷还真霸道!”阴明雨苦笑着说道,“这些事情楚王都不计较,只是楚王有个问题,想要王爷亲口回答,不知可否?”
    “说来听听倒也无妨!”我不置可否地回答道。
    阴明雨认真地说道,“如今我家楚王已经得到了大理与吐蕃的支持,以蜀中为基地,占据湖广,兼并江浙,中原以南,尽入我手!一旦攻下汜水关,则京师就是囊中之物!到时候三皇子的大军势必会不顾一切地南下,一场大战在所难免!我家王爷想要问一下,平西王您是愿意支持我家王爷入住京师,还是希望三皇子继续糟蹋先帝的基业?”
    “呵呵——”我笑着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