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官居一品 >

第986部分

官居一品-第986部分

小说: 官居一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他看沈默的眼神都变了、那是一种热切磉同志般的目光啊:,“如果真能将此事,在任上办成,一了百了,那真是死而无憾了!”
    “可是这件事实在是难于上青天啊!”沈默叹息一声道:,“如果加以完全改草,必须要重新厘定会计制度,在中上级机构中,实施财务管制的体例。这样必定会重新改造朝廷和处所的权利架构,注定要招起轩然o呐”沈默叹息一声道:,“还有,如果要让一条鞭法不流于形式就必须要全国规模的清丈田亩,跟这两项比起来,推动个条编法的难度实在是何足道哉。”
    “……”张居正何其人也,一下就听懂了沈默的话这分明是让自己来顶雷。明白了这一点,他心中反倒踏实了……怪不得沈默会大出意外的放过自己,原来是想让自己挑这副担子!
    不是他自傲,天下人才虽多,但只有区区二人能替沈默告竣目标,一个是他张居正,另一个是高拱然而高拱已经无法再回来了,所以沈默只能求助自己。
    沈默确实是这个意思。现在已经明盘了,张居正到底接还是不接,他真没底如果不是知道历史上的张居正,在分明可以当一辈子太平宰相,舒舒服服的掌权享福,然后退休,继续享福的情况下,却要死命折腾着变法,把天下人都获咎光了也在所不吝。当初大政变时,
    他肯定会把这个危险的家伙干失落,不留后患!
    可是,他太需要强有力的辅佐了,哪怕这个辅佐的能力比自己还强,未来有可能会反噬,沈默也愿意赌一把,先把事情干成了,如果你还想跟我斗一斗,我随时奉陪!
    望着一脸期盼的沈默,张居正笑了,笑得无比酣畅,将半年多来的阴霾一驱而散。
    笑完了,他的面色渐渐沉寂下来,望着白雪皑皑的窗外,目光又深又远道:,“还记得隆庆元年,刚入阁那会儿,我请你在后海喝酒么?”
    ,默点颔首,有些感慨道:“一转眼,已经六年多了,却好像就在昨天。”
    “那我说过的话,你还记得么?”
    “嗯……”沈默点颔首。
    “男儿在世,自当一言既出如白染皂。”张居正淡淡道:,“就不消我说第二遍了吧。”
    六年前的那个初秋,在后海的那间酒庄里,张居正就着烈酒,说了掷地有声的几句话:,”
    “我不是那种不甘人下之人,我只是希望能实实在在的做些事!如果志同道合,我就算给他当马前卒又如何?”那时说这番话时,张居正料想不到会有今天,但他的态度依然如故一我张居正就是想做事,具体是在谁手下做,还是自己当老大:是隐居幕后不留名,还是冲锋陷阵当炮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有人掣肘能让我罢休做事不负此大好人生!
    “太岳兄”沈默的喉头有些发涩,他也有些激动道:“定不会让你腹背受敌的!”
    “你的话,我信!”张居正点颔首,有些萧索道:“其实你我很清楚,有时候坐头把交椅的其实不适合大刀阔斧的做事,那样会给人以专权嚣张的印象。如果下面人惹了众怒,他可以和谐挽救,可他要是惹了众怒,却只能死挺,要么**到底要么挺不住下台。当初高拱不懂这个事理,非要把身边人都撵走,自己大权独揽,现在沈公您明白这个事理,我便把后背交给你,希望你在改注意之前通知我一声,别让我死的太难看。”
    “又怎会让你独自承担呢?”沈默动情道:“我会力挺你到底的,要完蛋,咱们一起完蛋!让那帮败家子自己玩去!”
    “哈哈好”张居正笑道:“元辅能有这份决心我还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沈默点颔首道。
    “要求固然有。”既然要替他顶雷,张居正自然不会客气,道:“第一,财务改草的事情,我全权负责,任何人不得指手划脚。”
    “也包含我么?”沈默笑问道。
    “固然不包含元辅但我希望有什么事情,你能和我开诚布公的谈,咱们商量后,再做决定。”
    “可以。”沈默点颔首道。
    “第二,既然元辅给户部加人那就大方点,编制至少向兵部看齐。”张居正接着道:“我要两个尚书、四个侍郎,之下除郎中只增加四个外,员外郎和主事的人数也要翻倍。另外,这批结业的监生,我要先挑。还有一个名单上面的人物,得都给我放置到位。”
    胃口着实不小,但比起要担的责任来却又微不足道了,沈默颔首道:“可以。”
    “还有最后一个。”张居正道:“我这边放炮你也得打锣,不得四下一片恬静,就我这边热闹,那天底下口水,还不直接把我淹死?”
    “这个你不消担忧,我已经有一系列的放置了。”沈默微笑道。
    “”张居正非要弄踏实了,才肯把这一百几十斤交出去。
    “第一,万历改元,普天同庆,按例可以加一次恩科,转过年来,又是会试之年。”沈默举起食指道:“这样连续两年都是大比之年,你说天下的念书人,还有功夫议论时政么?”
    “真是大手笔”张居正颔首道:“不过这不可是为了给我打掩护吧?”
    “固然不是”沈默也不虚伪,点颔首道:“你刚刚说,不建议增加机构,这个我同意,但不增加人员,我不合意。”顿一下,解释道:“一提起增加官吏来,就好像马上要增加冗官冗员,给老苍生增加负担了。但凡是得有个度,现在大明朝才两万名官员,其中还有十分之一的京官。剩下一万八千人,要管理两京十三省,一千一百多个县,实在是太少了。事实上,也是根本管不过来的,还有大量不在编的吏员填充其间,才能勉强维持运转,这个数字是三十万。”
    “哪怕是京城之中,也有大量的吏员存在。”沈默喝口茶,接着道:“每个衙门的正式官员太少,又多调动频繁,以至于缺乏经验,不得不把大半权力交给终身都待在一个衙门,一个岗位的小吏规画。如果官员不敷精明强干,往往就会被胥吏们牵着鼻子走,权力也旁落到这些人手上。在处所上更是如此,县令、县丞、主簿、典史各一,这就是管理十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的官员编制,这些人要管处所上的文教税收,治安防盗、河工团练、工商建筑更是不得不把绝大部分权力交出来,让那些胥吏来办。所以才会有人说,真正管理这大明朝的,不是官而是吏!”
    “而这些胥吏呢?一没有正式编制、二没有国家傣禄,三没有上升空间,在一个位子上,一干就是一辈子。官员在做事的时候,还得想想自己的升迁、封荫、诰赠、养老,但胥吏们统统没有这些,他们只能追求钱财!或是寻租,或是索贿,手段百出,无所不消其极。更是毫无原则廉耻,为了自己的利益,罔顾国家朝廷,官员和苍生都苦不堪言。”
    “是啊”听了沈默的话,张居正大点其头道:“这些小吏位卑权重,又浑不在乎,胆大包天,什么都干得出来。我在户部和吏部都待过,对此深有体会。”
    “他们不过是些抄写文字,传送书信,措置流程务的小卒,哪里有什么权力?”沈默指出原因道:“只不过因为正式的官员太少,不得不把大量的权力交给他们,所以才会呈现这种状况。”
    “可也不得把他们都裁撤了,一水换上官员吧?”张居正道。
    “固然不消,只要在各衙门增加官员。”沈默答道:“将权力分工细化明确,每个人各管一摊。再用太岳兄的考成法监督,还怕官员们不瞪大眼睛,盯紧了手中的权力么?”
    居正点颔首,又摇头道:“但这样一来,全国的官场都要产生天翻地覆的转变,官员们自然欢迎,念书人也欢迎,可将来一旦要改回来,立马天下大乱!”
    “”沈默看他一眼,暗赞道:“不愧是张太岳,果然一眼看到头!”他摇头道:“不是什么事,都能回去的,覆水难收,木已成舟。
    所以我们不做是不做,做就让他永远回不去!”他一字一句道:“我要在这一任上,让督抚都酿成常设官!给处所上重新划分权力,倒要看看谁能改得回去!”@
第八八五章 大婚(上)
    三天后,由户部提出的请颁行条编疏,通过了廷议,即日起颁行天下自此掀开了全国规模的清丈田亩、赋税改制的大幕。
    为了包管新政顺利实施,张居正上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同样获得了通过。自此,凡上峰交代的差事,本堂执掌的公务,都必须专人专项负责,限期完成。所做每一件事,其完成情况都要记录在册,一式三份,一本自留,一本送六科稽核,一本送内阁监督,以备检验核实这是京城的衙门。对处所官府也是如此,每个省都要立账册,同样是一式三份,所不合的是,稽核的任务交给了都察院。日后无论是中央还是处所,所有官员的升迁,奖励或免除,都凭这册档录作为依据。月有考岁有稽,全凭白纸黑字话,谁人也打不得马虎眼。
    这项改草极为简单,效果却立竿见影。自推行以后,京城各大衙门一扫过去那种疲疲沓沓、魔蘑菇菇的处事作风。每接手一件事,当事官员再不敢敷衍塞责,一拖再拖,而是立即执行,毫不延误,唯恐在“考功簿,上记下秽行劣迹,断了晋升之路。
    这样内阁通过六科控制住六部,通过都察院控制住各省,终于管住了散漫懈怠的天下官员,至此令行禁止、如臂使指,一举解决了困扰历朝历代两千多年的政欠亨、事难举的痼疾,为接下来一系列政令的推行,铺平了道路。
    万历元年三月,户部、都察院扩编完成,然后由主座带队,分赴各省督办一条鞭法,这次的步队中,有一半是国子监结业的监生,对监生的栽培”沈默可谓是竭尽全力。
    毋庸置疑”从九品中正到科举取士,从唯身世论到唯才是举,是极大的进步。尤其走到了宋明以后,随着科举取士完全成为正途,阶级的流动性大增,大官的儿子没法再是大官,平民苍生也有了鱼跃龙门的机会。
    这样给了天下人才一个公平竞争、出人头地的机会,天下人才也争相报效朝廷,大大加强了王朝统治的稳固和持久,自然是极好极好的。
    然而什么事都是物极必反,久则生弊。
    国初用人的制度,分为三途:第一是科甲,第二是监生,第三是吏员。这是所谓“三途并用,。朝中的高级官晏大都出自前两种,后来因为监生的质量下降,进士成为正途,尤其是高级官员都走进士身世,所以科甲官员才是自己人,举人、监生身世的”备受歧视,吏员身世就更惨了。
    于是吏员上进无门,自甘暴弃,举人监生也决不轻易就职。他们惟一的目标,即是考进土,考中了获得甲科身世,日后才有前途可言。
    考不中,就准备三年以后重考。如此一科又一科,耗尽一生的精神才力,就为了能够金榜题名。许多人考了一辈子,头发全白、牙齿失落光,还在锲而不舍。(更新本书最新章节)
    如果科举能够真正选拔出人才也行,然而四书五经八股文的教条考试,注定除极少数智商绝伦的天才之外,选拔出的绝大大都是书白痴。这些人自己毫无政务能力,又大都在层层考试中耗尽了精力和锐气。年纪且大,无心学习,只想着如何抵偿过往受尽的苦累。
    浪费精力”埋没人材,选拔出的又大都年长事故,幕气沉沉”只想着升官发家的官吏,科举制遂成为吏治的大害。不知道有几多天官首辅”想要扭转这一局面,使宴场的升迁非论身世,只看政绩,然而无一例外,全都失败。
    沈默的前任,隆庆年间的首相高拱就曾提议,国初举人为名臣者甚众,以后偏重进士,轻视举人,积弊日甚,请求自今以后,惟论政绩,非论身世。这是一个有见地的提议,可是以高拱的手段都没有推行下去。现在轮到沈默来做这件事,他没有颁发刺ji科甲官的言论,却默默的做了很多。
    他知道,高拱和之前的官员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作为既得利益者的科甲官群体,对任何故障他们独吞官位,虎口夺食的举动,城市极为警惕,坚决抵挡。一个人想和一个集团斗,哪怕是皇帝也不成能成功,唯一的体例,就是将这个集团从瓦解,让争论乃至争斗产生于集团内部。只有这样,才可艉找到同盟军,取得斗争的胜利。
    沈默正是这样做的,南京监生之乱后,他改萃国子监教育,第一步是优化生源,首先停止接收捐监生这是监生质量下降的根源。
    只接受各省学政推荐上来的生员,以及恩荫大臣的子弟。本朝的制度,对大臣的儿子,有文荫或武荫。在大臣建功或是几年任满以后,照例可以荫子。文荫从荫一子入国子监书起,结业后直接授官。好比严世蕃和徐阶之子徐播,都是走的这条路。
    然而对仕途而言,这种坐享其成的荫生身份,不但不是大路,反而是种阻碍。是以严世蕃权势滔天,尚不得入内阁、掌枢机,徐盾刚当上工部shi郎,就被人盯上弹劾,不得不去官回乡。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监生身世的官员,普遍地位低下,能靠父兄攀上高位的数目极少,所以缺乏天然的同盟军,很难在科甲官的土地生存。
    现在沈默致力于提高监生的教育质量,改善生源之后,他更是恢复了原先严谨的积分加实习的学制,并且广聘名师坐堂。北京国子监由徐渭领衔,有陈绍儒、陈蓥、阅熙、华察、王世贞、徐中行、李贽等:南京国子监由耿定向领衔,颜山农、林云同、柯维蜞、张献翼、林庭机、何心隐、余允文、冯越等那时知名大儒分而教之,昼则会撰共堂,夜则灯火彻旦,如家塾之教其门生。
    对首辅大人的这项善政,官员们为了自己的子弟,自然不会否决。而大儒们也因为被重视被尊敬,而为他大唱赞歌。固然那些尚未及第的平民士子会感到焦躁,尤其是屡考不中者,更是将其视为自己失败的原因。几乎每年都要为此闹事,
    但这一次”朝廷宣布连开两年科举,所有的噪音马上就销声匿迹了。
    所以沈默能有一个比较愉枝的心情,为北京国子监的结业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