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智愚配 >

第20部分

智愚配-第20部分

小说: 智愚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梅兰花曾撂下过话:“穷富丑俊傻俏都不怕。只要人品好就行”。有这句话在先。选这么个人也不为过;三、如果亲事成了。日后我富他穷。梅兰花必定收起志高气昂地脾性而仰我鼻息!心里这么一琢磨。立刻把鞋匠“请”到家里让梅友仁过目。
    这天。梅友仁地一个道士朋友正好来家访问。梅友仁知他道行深。对他说明情况后。就让道士出题考试。
    道士与鞋匠对面坐定。只见道士伸出一根手指头。鞋匠立即伸出两指;道士又伸出三指。鞋匠则伸出五指;道士又用手摸着眉毛。鞋匠则摸后脑;道士摸了摸肚子。鞋匠就甩甩袖子。到此。考试结束。
    待鞋匠被领到别地屋里以后。道士大加赞赏说:“你们真是好眼力。招了个好女婿啊!”
    梅友仁不解,问道:“你和他这么比比划划的,说的都是什么呀?”
    道士说:“我伸一指,是说‘诺佛一尊’;他伸二指,对了个‘二仙盘道’;我伸三指,是说“三皇之世”;他伸五指,对了个‘五帝为君’;我摸眉毛,是说‘长眉李大仙’;他摸后脑,对了个‘倒坐观音’;我摸肚皮,是说‘大肚弥勒佛’;他甩甩袖子,对了个‘袖断乾坤’。你看他多有才!”
    梅友仁听了很高兴。心想:别看他穿的不怎么样,敢情肚里全是文化水儿。真是人不可貌相。这回看三妮子还有什么话说?就冲竹帘内的梅兰花说:“听见你这位道长师伯的话了吧,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刚才梅兰花透过竹帘把应试之人打量了一番,此人衣衫破旧,尤其是两个膝盖上和两个胳膊肘上,磨的铮明瓦亮,猜想他不是修鞋匠就是缚笤帚的。因为这两个职业都是坐着劳作,胳膊肘和膝盖整日里摩擦,日子久了就会磨明。在看应试者的脚上,半新不旧的一双鞋干干净净的有模有样。心里便有了底。对梅友仁说:“你把他叫过来,我给他验证一件事。”
    梅友仁一听不耐烦地说:“你是不是又要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不,”梅兰花说,“这回我不问,而是回答他的问题,总行了吧!”
    梅友仁也只好同意,冲回英福挥挥手,示意他叫过应试者来。
    梅兰花在竹帘内对外面的应试者说:“大概你也知道今天是来干什么的了。有句‘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诗句,今天,我就当着大家的面,把你和道士师伯的手语与你心里的想法说一说,无论对错,都希望你照实回答。”
    鞋匠点点头。算是认可。
    梅兰花不紧不慢,有声有色地说道:“他伸一个手指头,你猜这是有一双破鞋。你伸两个手指,是在说得钉两块掌子;他伸三个手指,是要给你三文钱。你伸五个指头,是告诉他没有五文钱不给他钉;他摸摸眉毛,是要你眼下就钉。你摸摸后脑,是在告诉他现时没空,过几天再说;他拍拍肚子,是要用肚子上的皮。你甩甩袖子,是告诉他就用马爪子皮,奈钉不钉。”
    鞋匠听完高兴得说道:“一点不错,我就是这么想的。”
    “这么说,你是鞋匠了。”梅兰花不温不火。
    “那还用问,我家祖祖辈辈都是修鞋的。”
    “外面的篆体字帖,你真的一个字也不认识?”梅兰花进一步问。
    “那还有假?俺从来没读过书。就是认识几个字,也得好好地写。像这样屈溜拐弯没一笔正笔划的,它认得俺俺可不认得它。”鞋匠不无风趣地说。
    堂屋里的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说话。
    道士一脸尴尬,拿起自己的东西,怒冲冲夺门而去。
    梓维高满脸通红气急败坏地对小鞋匠撒气:“不识字你凑的什么热闹?滚!”
第十三章 姑嫂解疑
    梅友仁和梅贾氏见选女婿没有成功,觉得在亲戚邻里间没面子,心里闷闷的,脸色也不大好看。
    梅兰花倒不觉得怎样。茫茫人海,哪里一次就能成功。起码声势造出去了,传到王仕峰耳朵里是迟早的事。心里反倒觉得痛快了许多,依然有说有笑。
    吃过晚饭,拾掇完碗筷后小柳见天还早,来到梅兰花屋里缠着问道:“三姑娘,你让赵公子作诗回答的天上、水中、树上的‘三分白’、‘一点红’、‘点倒挂’、‘金龙袍’都是什么呀?我猜了一天也想不起来。”
    这时,大嫂赵金爱也抱着娇娇领着龙龙进来了。随后,二嫂阴焕珍也急忙忙赶了过来。两天来梅兰花留下了太多的疑问,都想在这个消食儿的时间里来问一下答案。见小柳问出来,也催促兰花快说。
    “其实,都是说的大自然中的一些现象和事务。不过,用打油诗还好嵌进去,律诗就难了。”梅兰花心里高兴,话也多了起来,“关于这个问题,还有一个故事呢。”
    一听说有故事,龙龙立时精神起来。忙催促快讲。
    “从前……”梅兰花娓娓道来:
    从前,东山和西山脚下各住着一大户人家。东山家里有个姑娘叫巧娘,西山家里有个小子叫诚意。因两家都比较富裕,而且都是独生子,门当户对,媒人便从中作合结为娃娃亲。
    几年后,西山家因某种原因吃了官司,诚意父亲去世,家道一下衰败下来。曾经苦读诗书的诚意少爷,如今连肚皮都填不饱了。为了考取功名,只好去求助东山的岳父家。但东山巧娘的父亲看到西山诚意已经衰败,便坚决不承认有这门亲事。把诚意赶出了家门。
    为了生存诚意只好一边打猎一边刻苦学习。
    随着时间延长,东山的巧娘已长的如花似玉到了出嫁年龄。各家豪门大户来说媒的人像赶街似的。巧娘人很娴淑正直,对爹爹的嫌贫爱富赖婚行为很是不满;对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更是厌恶,所以坚决不同意。父母逼的急了她便以死来对抗,父母没有办法,只好妥协降低条件,对巧娘说:“你自己做主吧!不管采取什么办法,必须尽快把婚事定下来。”
    这时。巧娘对诚意刻苦读书地事已有所耳闻。于是。就提出进行对诗招亲。谁作地诗水平高。合她地心意。她就嫁给谁。而她地本意却是在告诉诚意:我已经长大**就要谈婚论嫁了。如果你还念当年地娃娃亲。就凭着本事来应试。否则。也只能说咱俩有缘无份了。
    父母只有这一个女儿。虽然不乐意。但也没别地办法。只好按照巧娘地要求安排起来。
    招亲消息一传出。一些富家地公子少爷来了很多。望着巧娘地美貌垂涎欲滴。恨不能一下子把婚事定下来。一个个摩拳擦掌。大声嚷嚷着叫快出诗题。
    巧娘看着这些轻浮地公子少爷们。笑了笑。随口吟出一首诗:“一要天上三分百。二要天上一点红。三要天上颠倒挂。四要天上锦龙袍。”要来人以诗对答。
    刚才还不可一世可着嗓子嚷嚷地人群一下没有了声息。很快。这些公子少爷们便脚底板抹油——摇着头出溜了。
    之后。虽然天天有人来应试。但却越来越少。巧娘地父母急地焦头烂额。只好又降低条件。告诉女儿说。无论穷富。只要你自己愿意父母就同意。
    一天,诚意追逐一只小鹿路过东山脚下。知道了巧娘招亲的事,就抱着捉到的小鹿前去看望。因为他们之前没见过面,谁也不知对方长得什么样?当巧娘出来吟咏诗题时,他就被她的美貌惊呆了。心想,她家大人嫌贫爱富不承认娃娃亲,不知巧娘心性如何?如果她也和她的父母一样,早定个富户出嫁了,就不可能有这对诗招亲之事。如果她是心高气傲之人,凭着我的才气,也好打打她的威风;如果她心地善良还念旧情,我岂不辜负了人家的一片好心!无论哪种可能,先试试再说。心里这么一想,见没人应对,便大胆应合道:
    “月亮出来三分白,太阳出来一点红,北斗七星颠倒挂,彩云遮日锦龙袍。”
    巧娘见小伙子英俊淳朴,且诗对的很好,心中已暗自喜欢了一半。为了看他是不是碰对的,又随口说出一首:
    “一要海中三分白,二要海中一点红,三要海中颠倒挂,四要海中锦龙袍。”
    诚意眉毛一闪,接口便道:“海浪开花三分白,荷花开花一点红,棱角结果颠倒挂,金丝网鱼锦龙袍。”
    巧娘心里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小伙子,但心想我就不信难不住他,思索片刻后又说道:
    “一要树上三分白,二要树上一点红,三要树上颠倒挂,四要树上锦龙袍。”
    诚意微微一笑,心中有了数。他高声对道:
    “梅花开放三分白,杏树开花一点红,皂角开花颠倒挂,茶花开放锦龙袍。”
    巧娘见他才思敏捷,便不再吟咏,目光里流露出了爱慕之情。
    诚意见巧娘如此,心中乐开了花。高兴得说道:“我就是西山的诚意。如果你愿意嫁给我,就请接受我的见面礼——小鹿吧。”说完用腰间的丝带拴住小鹿的脖子,把丝带递给了巧娘。
    巧娘又惊又喜,有点害羞地接了过来。
    东山老爷此时也没有了办法,只好摇着头叹着气,嘴里喃喃地说:“缘分啊,缘分啊……”随即便给他们举行了婚礼。
    不久诚意便考取了进士,夫妻俩相敬如宾一家和和睦睦。
    “原来是这样啊,怪不得你挑这个题目呢?”大嫂幽默地说。
    “那么,‘一只鸡,三个头,十二只脚,二十四只翅膀,三百六十根羽毛’。这又是指的什么呢?”二嫂不失时机地问道。屋里有个哺乳的婴儿,她出来闲坐的时间弥足珍贵。
    “一只鸡是指一年的时间。这道题的意思是:一年里有冷、热、雨三种气候;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三百六十天。”
    “那‘一棵树,四个杈,结一红一白两个果,开九亿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朵花‘。又是指的是什么?”还是二嫂急急的口气。
    “一颗树指的是我们生活的这个空间,也就是天地之间。四个杈是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红果指太阳;白果指月亮;九亿九万九千朵花指的是星星。”
    “还九亿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呢,都精确到个位了,你数过?”大嫂笑问道。
    梅兰花也笑了,说:“九在所有的数字中最大,我用了这一串九,是在告诉他,数字已经用到头了,而天上的星星比数字还多得多。”
    “世界上什么变化最快?什么最辣?什么最甜?什么最硬?这道题,孙秀才答对了吗?”大嫂赵金爱问道。
    梅兰花摇摇头。说:“世界上变化最快的东西是人的心;最辣的东西是仇人,最甜的东西是同胞,最硬的东西是贫穷。”
    “你说说这其中的道理。”二嫂追问说。
    “你想啊,一个人一眨眼的工夫,就可以想许多问题。人心岂不是世界上变化最快的东西;两个有深仇大恨的人,都想着要对方的性命。世界上最宝贵的是生命,连生命都想掠夺的人岂不是天下最辣的东西;天底下父母最亲,手足兄弟最甜。俩同胞无论发生怎样的纠葛,只要有外姓人一欺负,立马就会并肩而上,岂不是世界上最甜的东西。说到最硬的东西,无论石头也好,铁也好,都有攻破它们的物件,只有贫穷,当一个人一无所有的时候,你想什么办法也无济于事。这岂不是世界上最硬的东西。”
    “这道题也忒深奥了,一般人想不到那里去。”大嫂赵金爱说。
    “一户农民养了十头牛,为什么只有十九只角?孙秀才回答说有一头牛掉了一只,对吗?”小柳插话问了一句。
    “不对。”梅兰花说。
    “答案是什么呢?”大嫂问道。
    梅兰花心里一惊:大嫂可是个有文化的人呀,怎么连这个也不知道?就说:“我问孙秀才的那几个问题,是个脑筋急转弯的题,不能用等式或者等物来猜。一头牛有两只角,无论掉了还是暂时还没有长出来,但它总归是两只角的动物。我问十头牛为什么只有十九只角,正确的答案是九头牛加一头犀牛。因为犀牛只有一只角。”
    “西牛是什么样子啊,谁又见过?”二嫂不解地问。
    梅兰花忽然意识到这道题确实出格了。犀牛是稀有动物,而且多生活在热带,在这四季分明的乌由大平原,根本见不到。就是在三百年后自己的前世,也都是在动物园里见到的。这个时代交通不发达,人们很少出远门。难怪都想不到那里去。就说:“是书上说的一种动物。咱不说它了。”见龙龙瞪着圆圆的小眼睛一付认真听得样子,就转移话题说:“龙龙听着:树上有四只小鸟,你用弹弓打下一只来,树上还有几只小鸟?”
    龙龙不假思索地说:“还有三只。”见兰花摇头,不服气地说:“四只打下一只来,还不剩三只?”
    兰花说:“这就是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你想,树上有四只小鸟,打下一只来,那三只见状还不全飞走了?其实这时树上一只小鸟也没有了。所以说,不能用四减一等于三这样的等式来计算。”
    望着龙龙似懂非懂的眼神,梅兰花在心里可怜起这个时代的孩子们来:他们一开始接触文化,就是三字经、百家姓,玩的游戏也只是打弹弓、打陀螺、捉迷藏,甚至拿根竹竿当马骑。哪像三百年后的孩子们,三轮车、滑板车、小自行车不知换过几次了。电脑代替了电视电影,像这样的脑筋急转弯,张口就来。看来自己出的这道题超出了人们的智力范围。
    “什么小时候四只脚,中午两只脚,傍晚三只脚?回答人的影子对吧?”小柳又问。看来小柳对这个方面很感兴趣,不问出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
    “肯定不对。”大嫂说。“无论早上晚上,人的影子还不是一样。我想,这可能是指人的不同年龄吧。小时候爬爬,是四只脚,大了用两条腿走路,是两只脚。老了拄上了拐棍,变成了三只脚。兰花,对不对?”
    “太对了。”兰花称赞道。
    “一本书放在地上的什么地方你跨不过去?孙秀才回答说够不着的地方。什么地方够不着呢?”小柳问。
    “其实,这道题他根本就没动脑子,书只要放在地上,就没有够不着的?”梅兰花说。
    “那,放在什么地方跨不过去?”小柳又问。
    “墙角里呀。”兰花回答。
    “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