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 >

第149部分

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第149部分

小说: 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领,指挥正白旗自然容易。
        英俄尔岱根据南明的军事部署,判断出朱由榔可能会从两个方向对原阳发动进攻,所以他才要舍弃原阳,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其中的一路南明军,本来他的计划堪称完美,可惜意外的是李成栋临了叛逃,致使计划有了一个很大的漏洞。
        英俄尔岱除了卓布泰原有的两万人马和正白旗的一万多人之外,还从各地抽调了近三万人马,总的兵力比南明在河南的兵力还略微多一些,他这些人马早就屯驻在了原武镇,而且非常小心不让消息泄露出去,保密工作做的连塔瞻多尼等人都不知道,可见这个老家伙多么厉害了。
        高狄和高元照率领三万人马静悄悄的来到桃花峪渡口,看着黑乎乎的黄河,高狄马上命人架起了浮桥,这些知识还都是从军学院学到的呢!就在三万人马过了黄河走出五里多地的时候,高狄的眼皮就一个劲的跳个不停,看看周围的地形他有种不好的预感,这要是有人马埋伏在周围,己军岂不是进入了包围圈嘛!
第二二三章 绵延封火战中洲
        高狄不祥的预感刚冒出来,就听见一连串的火炮声响,前队顿时人仰马翻,惨叫震天,高狄暗道不好,马上命令前队变后队,后队变前队马上撤退,可惜为时已晚,周围不但响起炮声,铺天盖地的飞箭密集的从四面八方飞来,因为高狄这支人马主要目的是轻装夜袭,因此防护方面轻视了一些,少防护的情况下给南明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多年的苦训并没有白费,明军遭受突袭乱了一阵后在高狄高元照的指挥下马上奋起反击,寻找掩蔽的掩体和清军厮杀在一起。
        英俄尔岱的人马有六万多人,虽然精锐只有一半,剩下的都是从河北各地抽调来的汉军八旗兵,但人数上占了绝对优势,加上有心算无心,,从一开始清军就占据上风,一点点的蚕食着明军的力量。
        英俄尔岱居高临下手抚须髯看着战场,他感到意外的是明军的战斗力非常顽强,如果不是他手中的兵力大大多过明军,这还真是一场苦战,看来传闻不假,明军比崇祯时候的战斗力强了不是一点半点。
        英俄尔岱觉得两个时辰之内即使不能全歼这股明军也可以把他击溃,到时候趁胜追击杀到南岸,不但能解救原阳之围,还可以让明军顾此失彼,到头来只能退回河南受制于他。
        当英俄尔岱看见卓布泰的时候,愣了一下,“怎么?这么快就丢了原阳?”英俄尔岱对卓布泰鳌拜两兄弟很是欣赏,在清军之中这两个人绝对是顶尖将领,英俄尔岱预计卓布泰能拖住明军一段时间,没想到卓布泰这么快就来找他了。
        卓布泰看到被己军包围的明军在苦苦抵抗,他长叹一声,“老将军,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啊!原本老将军的计划天衣无缝,这次肯定能一举击溃明军在河南的主力,可惜临了出了差错,信郡王被李成栋杀了,李成栋率领本部人马叛逃到封丘,千算万算,就漏了李成栋会反复啊!”
        英俄尔岱闻听卓布泰之言眉头紧皱,“明军主帅不是傻子,如此说来不用半个时辰,明军的先头骑兵就会赶到这里,到时候我们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传本帅的将令,半个时辰后兵退七里营,咱们再杀一个回马枪。”
        当李成栋和金声桓率兵赶到原武镇的时候,英俄尔岱先他们一步退兵了,看到凄惨无比的战场,金声桓不禁和李成栋对望一眼,还是来晚啦!
        高狄的三万人马剩下一万多一点,他本人也受了伤,胳膊和肩膀各中一箭,但心里的窝囊劲更让他受不了,而高元照则毫发无伤,因为他的马被炮声惊了把他掀下马去摔晕了,随即就被亲兵保护了起来。
        高狄看见鞑子退走,就猜到可能是己军的援兵到了,过了好一会才看见金声桓的人马过来,高狄眼珠一转马上料到不妙,这次鞑子的领兵之人委实精明的厉害,“金将军,马上回师原阳,鞑子可能要杀回马枪夺取原阳和封丘,他们肯定不会任我们留在河北的。”
        李成栋久在清营,对清军的战术有一定了解,他觉得高狄的判断肯定错不了,清军绝对不会让明军突入河北,如果不是他临阵叛变,明军这回肯定损失惨重。
        金声桓摇摇头,“回师虽然能截住鞑子的主力,但最后的局面肯定是被迫退归河南,那样我们的付出就都白费了,我看不如这样,高将军和李将军分兵回师原阳,由我带兵一万北上新乡,鞑子集中了兵力,各地防守肯定不牢固,夺下新乡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是那样,我们在河北就有了活棋,即使被鞑子夺回原阳封丘,我们也有了回旋的余地,二位以为如何。”
        没等高狄和李成栋说话,比高狄还窝囊的高元照说话了,“我和金将军一道去!”高元照本来想趁此机会好好打一仗,哪曾想还没伸手呢就晕过去了,实在憋气的可以,醒来闻听金声桓之言,他一百个赞成。
        高狄略微思考了一下,“这样也好,鞑子势大,王爷现在手中兵力薄弱肯定坚持不住,我们回去后和王爷合兵一处北上新乡,还望你们能顺利夺取新乡,否则这次可真的亏大发了。”
        李成栋抽了一口气,“不妥啊!我们既然这么想,鞑子肯定也会想到这一计,说白了也就是围魏救赵而已,我看还得分兵回河南一下,一旦桂王北上,鞑子肯定会想到南下,以此来互相掣肘,你们觉得呢!”
        金声桓和高狄都点头,高狄一皱眉,“这样吧!我带领三千人回去,天亮的时候党守素的人马肯定能到,把大炮往河边一架,鞑子绝对过不了河,就这么办吧!”众人商议妥当后,由高狄引兵回师河南,李成栋和高元照分兵回救朱由榔,而金声桓则北上夺取新乡。
        就在河南陷入激战的时候,李定国的东路军也没闲着,大军轻取郯城后马上逼近山东腹地,连克枣庄临沂,军威日盛。当然,李定国之所以能进兵如此迅速还是借了海军的光,施琅和沈廷扬的海军一路骚扰京津,一路复袭登州,造成了山东兵力严重不足,想阻挡都不知道该如何阻挡,大有捉襟见肘之势。
        这也是弘光帝在制订战略的时候充分考虑到的,全面进攻之下,满清方面的兵力肯定不足,再加上明军在海上占据绝对优势,北伐的胜算是很大的。
        满清在山东的主帅是鳌拜,手中的兵力不足六万,面对李定国的咄咄逼人之势他也头痛的很,登州方面已经送来了急报,但鳌拜却不敢派兵前去支援,生怕李定国趁势突入济宁,那样一来山东危矣。
        阿哈旦进来的时候正看见鳌拜长吁短叹,“大将军,为何不派兵增援登州?万一明军在登州登陆,那我们岂不是要两线作战吗!”这阿哈旦是满清开国名将扬古利的儿子,而那个被明军狙击手干掉的塔瞻则是他的弟弟。
        鳌拜摇摇头,“明军就是希望我们增兵登州,所以才会派水师骚扰那里,一旦我们分兵,李定国肯定会突入济宁,那时就更展不开手脚了。李定国现在正在观望之中,肯定是看我们的动作再行确定主攻方向。”
        阿哈旦把嘴一撇,“大将军什么时候这么小心了?我们难道就等着李定国杀过来吗?难道就不能主动出击,末将认为我们完全可以突入明朝境内,扰乱李定国的后方,这样一来不但能化解眼下的危势,还能振奋军心。”
        鳌拜不是没想过这个办法,李定国大军五万多人连克山东数城,他的手早就痒痒的想打了,可为了大局他不敢动,顺治皇帝刚刚亲政,现在最需要的是稳定,只要稳住了就什么都好办了,此时不应该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
        鳌拜正和阿哈旦谈论这个事的时候,就听见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俩人抬头一看都欣喜非常,来的人是苏克萨哈和图赖,这两个人来了就说明京城方面已经稳固,顺治已经把权力都收归了手中。
        图赖把北京的事情交代完后,看看鳌拜,“我们这次带来了两万人马,皇上说了,事情都已经结束,现在该是看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登州那边已经由吴三桂去支援,我们商量一下怎么对付李定国吧!”
        鳌拜听了图赖的话才知道顺治皇帝竟然想过退回山海关内,最后还是孝庄太后极力反对才让顺治皇帝打消了退出关外的想法,说的也是,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怎么能说撤就撤呢!现在大清国的疆域可比宋金对峙时的大金还辽阔呢!应该保持下去,拓展下去才对。
        “这样就好了,我正和阿哈旦谈论这个事情,既然京城诸事已定,登州又有援兵解围,那我们还等什么,阿哈旦,就依你刚才所说,我们即刻南下,也不必一路攻府夺县,就这么杀下去,先给明军制造一下紧张情绪吧!”鳌拜此时没有了心事,情绪顿时高涨,“我们南下后,李定国肯定坐不住,一定能寻找到机会消灭他。”
        阿哈旦点头称是,“这样最好,就像当年打朝鲜似的,干嘛非得一个城池一个城池的打啊!直接进攻敌人的心脏地带才是上策,我们这次最好能打到南京,那样才过瘾呢!”
        苏克萨哈虽然是正白旗的都统,但他其实是皇太极生前最为倚重的心腹,对顺治也是忠心耿耿,这次能清算多尔衮的势力,他功不可没。
        苏克萨哈吧哒吧哒嘴,“这个一定要好好计划一下,万一陷入敌人的后方被敌人缠住,那就不妙啦!”
        鳌拜哈哈一笑,“放心,只要我们不想夺取府县,保证能想一条泥鳅一样,让明军抓不到我们的影子,而我们则可以把明军的后方搅成一锅粥,让李定国骑虎难下。”
        在鳌拜和阿哈旦避过李定国的大军突入南明辖地两天后,李定国就收到了消息,清军过沛县、徐州、邳州而不攻,看样子是要直插入南明腹地。
        李过,刘文秀,高一功等人看着李定国,究竟回不回师还得主帅李定国拿主意,但李过等人还是倾向于回师,毕竟让鳌拜窜到南明腹地不是好事,万一出点意外,谁也担不起责任。
        李过等人正想着呢!却听见李定国哈哈笑了起来,眼泪都快笑出来了,这下把李过等人都笑懵了,心说难道大帅吓着了不成。
        李定国笑了好一会才收住笑声,他擦擦眼泪,“鳌拜这是往枪口上撞啊!好,我看他有命回来没有,我们不管他,大军马上开拔进逼济宁。”
        刘文秀慌忙站起,“大帅,鳌拜率领骑兵两万,实力不容小觑,万一真的被他穿插到南京,那可这么好啊!”刘文秀知道李过高一功不好出面说这些话,因此只有他来劝李定国了,刘文秀知道李定国有能耐,但也不能这么托大啊!战场之上可没有不败的将军啊!关公最后还走了麦城呢!
        李定国看了看诸将,“你们肯定知道鳌拜此举是为了调动我军疲惫我军,他们好找机会消灭我们,既然明白了鳌拜的意图,我们又怎么可以让他得逞的,至于鳌拜的两万骑兵,南下逼近南京造成恐慌是肯定的,但我猜他够戗能走到地方,你们知道现在谁坐镇淮河一路吧!你们可能没跟阎损贼共事过,不知道那家伙的底细,我敢断定鳌拜过不了淮阴城,我现在就给阎损贼写封信,我们就放心的夺取济宁吧!即使鳌拜打到了南京,相信他也回不来了,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难道以为大明永远都那么孱弱嘛!”
        此时的淮阴城内,巡抚阎应元伸着懒腰,打了一个大大的呵欠,“小李子,什么时候啦?怎么睡了这么长啊!”
        阎应元的跟班小李子赶紧应声,“老爷,已经过了辰时了,您还真睡的不短,再躺一会就快中午了。”
        阎应元抽了抽鼻子,“那个陈万清可真不是东西,说好昨天请我喝酒,哪知道半路弄出来几个大妞来,还不准我碰,那家伙真是比我还损呢!”
        小李子笑出声来,“老爷,您还不知道呢?您昨天晚上前脚刚回来,陈掌柜就送来一顶轿子,小的负责接收的,里面可是一个娇滴滴的大美人呢!”
        阎应元啊了一声,“他妈的哩!陈万清不老实,肯定是有啥麻烦事要求到老爷我头上,无功不受禄,你去把人给我送回去,我得唬唬他。”
        小李子终于笑的不行了,“老爷,还是您送吧!人现在还在您床上呢!”小李子心说老爷可真是的,昨晚难道真醉了?可那还“折腾”到半夜呢!
第二二四章 先得美人后得计
        阎应元啊了一声往床上一看,可不是嘛!自己身边躺着一个女人,他刚才怎么没发现呢?阎应元让小李子退下后仔细的端详熟睡中的女人,这个女人不是昨天晚上他见到的那个,但却比那个更年青漂亮,弯弯的眉毛,长长的睫毛,小巧的鼻子菱形的小嘴,真的是一个非常精致美丽的少女。
        阎应元见少女眼皮微动,知道她已经醒了,“你叫什么名字?是陈万清让你来的?”阎应元心中有些不悦,别看阎应元嘴巴没有把门的,那是他性格使然,但真正牵扯到这些方面他可是安分的很啊!
        少女听阎应元如此说,只得把眼睛睁开,“妾身……是他的妹妹!”少女的眼睛一睁开,好比画龙点睛,更添了三分美丽。
        “妹妹?”阎应元愣了,随即想到这个少女才十六七岁,绝对不会是陈万清的妹妹,看来是陈万清跟自己拉关系的工具,妹妹之名不过是说着好听罢了,不过这个少女却酷似他一直思念的一个女人,难道是陈万清看人下的菜蝶不成?
        阎应元正想着呢!小李子在外面通传说陈万清来访,阎应元心中一笑,真是商人啊!这么快就来要效益了,他看看少女,“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这样吧!你要是可以起来的话,  就去内宅看看老夫人吧!”阎应元知道陈万清不敢送一个烂女人给自己,既然自己已经坏了人家的清白,也不能装糊涂啊!阎应元心里憋着气出去见陈万清。
        这陈万清自从几年前跟弘光帝搭上线以后,买卖是越做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