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 >

第150部分

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第150部分

小说: 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装糊涂啊!阎应元心里憋着气出去见陈万清。
        这陈万清自从几年前跟弘光帝搭上线以后,买卖是越做越大,涉足的行业也越来越多,俨然成了淮河一带有名的大商人,人也比以前胖多了,可谓脑满肠肥。
        陈万清一看阎应元出来了,微微一笑,“阎大人昨日小登科,应该不用给陈某这样的脸色看吧!”陈万清一看阎应元虎着脸,就知道阎应元误会了。
        阎应元哼哈答应一声,“陈掌柜,你可真是害人不浅啊!说吧!这么算计我,想让我帮你干点啥呢?”阎应元是典吏出身,本身没念过几天书,说白了跟农民没啥两样,他能升迁到刑部正堂以及封疆大吏,跟他自身的聪明分不开,当然也是他遇到了弘光帝,否则说不定还在小县城当公安局长呢!
        陈万清哈哈一笑,“阎大人,你真是把我看扁了呀!我昨天不过是成*人之美罢了,不是陈某唬您,那乔雪蓉确实是陈某的表妹,这话一说还得回到五年前,大人在应天府当府尹的时候,是否断过一个案子,就是著名的秦淮河外乔老大的冤狱,这个乔雪蓉就是我那两姨叔叔乔老大的女儿,阎大人不愧青天之名,那么冤的案子都能得到昭雪,真是不容易啊!可惜我那兄弟一家也因为那件案子弄的家破人亡,只留下了这个女儿,这孩子也甚是刚强,当年在父母的坟前发过誓,谁要是能给她家的案子平反,她为奴为婢在所不惜,阎大人是否还记得您断了乔老大的冤狱后,一个小姑娘曾去过你的府上自愿为奴,结果被你婉言谢绝了,那个小姑娘就是今日的乔雪蓉啊!”
        经陈万清这么一提,阎应元还真有印象,当年为了乔老大的冤案,他可是一连一个月都没睡好觉,记得皇上还因为那个案子给了他很多奖赏,对了,是有一个小姑娘找过他,也就十一二岁吧!脸上还淌着鼻涕呢!难道就是刚才的枕边人?如果是的话可真没处看去,女大十八变啊!
        陈万清叹了口气,“这孩子就是认死理的主,被您赶走后就投奔我来了,长成之后越发的水灵,可每当我跟她提起婚事她就百般推诿,谁知昨天晚上竟然遇到了大人您,她就把事情和盘托出,我一想这个媒人我得当啊!正好大人酒醉,也就成了一桩好事,大人误会我不浅啊!”
        阎应元真没想到其中还有这样的隐情,“我先给你陪个理,可是你事先也跟我商量一下啊!这事弄的多不好,虽然我的家眷不在这里,可我老娘还在呢!当年就是老娘反对她那样报恩,这可好,转了一大圈又转回来了。”阎应元要不是这么长时间没碰女人,哪会跟乔雪蓉相好啊!
        阎应元跟陈万清正说话呢!小李子领着两个军兵慌忙来到正厅,“老爷,前方李大帅的紧急公文。”小李子说着把两个军兵领到近前。
        阎应元一听是李定国送来的军报,赶紧打开观看,看完了眉毛也拧一块了,手里拿着信来回在客厅里走动。一旁的陈万清见阎应元有公务,就想告辞,可见阎应元这个样子,也只好先坐着。
        阎应元看完信就觉得脑袋胀大了一倍,李定国信上说的明白,鞑子已经过了邳州,那就是说眼看就要过宿迁地界了,如果鞑子的目的是逼近南京,那么肯定会从淮阴而过,这可怎么好啊!两万骑兵,只过而不攻,想要阻拦下来谈何容易。
        冷静下来的阎应元见陈万清还坐着呢!“陈掌柜,我这里有点事,招待不周,您先回了吧!”说着起身离开了客厅。
        陈万清之所以想要跟阎应元结交,就是喜欢阎应元的性格,一点官架子都没有,随和的很,从来不轻视别人,连掏大粪那样的人阎应元都能跟着唠扯两句,这样的官挺少见的,陈万清一想两人已经成了姻亲,以后也不是没机会深交,看着阎应元的背影他知道阎应元遇到麻烦事了。
        摆在阎应元面前的难题确实麻烦,最为有效的办法阻击第一个被阎应元否定,他能调动的人马不足五千,而且都是步兵,根本无法和鞑子的铁骑相抗衡,再说鞑子如果有意避开阻击,恐怕都找不到鞑子的影子。
        乔雪蓉早在五年前就跟阎老夫人见过一面,当时她执意要在阎府为奴,结果被阎老夫人拒绝了,今日一见,发现老夫人没见老,还是那么硬朗,内心欣喜的乔雪蓉大大方方的跟老夫人见礼,并把发生的事情跟老夫人讲了一遍。
        阎老夫人看着乔雪蓉,眼前的大美人就是当年的小姑娘,真是无从比起,儿子能有这么个媳妇那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啊!再说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了,又是老相识,真是般般如意的很,不一会阎老夫人就被这个新儿媳妇哄的眉开眼笑。
        乔雪蓉多年的心愿达成,比任何人都高兴,原本她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等过几年就找个尼姑庵一出家,日日颂经给阎应元祈福,没料到昨天竟然在表哥家中遇到了阎应元,一切就只能以缘分来解释了。
        阎老夫人被新媳妇搀扶着来见阎应元,老太太觉得不能委屈了乔雪蓉,人家多年未嫁就是为了儿子,不大大操办一下也得像模像样啊!婆媳俩一进来就见阎应元愁眉苦脸的发呆呢!
        “咳……咳……娘……您怎么又点着了啊!”阎应元被一阵烟草的味道呛的咳嗽起来,乖巧的乔雪蓉赶紧过来给阎应元捶背。阎应元对老娘非常孝顺,但老娘有一样让他不高兴,就是抽烟,不抽旱烟就抽水烟,弄的阎应元说也不敢说。
        婆媳俩正想说什么,就见阎应元蹦高笑了起来,大有手舞足蹈的嫌疑,老太太有些纳闷的看着儿子,心说难道娶了一个年青漂亮的媳妇就把他乐成这样?一旁的乔雪蓉倒是一脸担心神色,生怕阎应元落足不稳崴了脚。
        “娘诶!您真是我的宝贝老娘。”阎应元过来给阎老夫人磕了一个头,然后就跑出去了,留下了不明所以的婆媳俩。
        阎应元刚才被老娘的烟一呛,突发灵感,想到了怎么对付鳌拜的南下铁骑,这能不让他高兴嘛!出来后马上叫人把巡抚以下的官员全部叫来开会,商量阻挡鞑子事宜。
        阎应元翘着二郎腿手一个劲的敲着桌案,估计全大明朝这个升堂姿势的也就这么独一份了,阎应元见人来的都差不多了,咳嗽一声,“马上传本府的命令,从淮北到宿迁,一直到沐阳灌南以南,除了淮阴方圆二十里之外,所有的老百姓家家户户都给我焚烧秸秆,一定要冒出浓烟来,另外再加点辣椒生姜什么的,不行就洒点水,让老百姓家里头别干别的,巡抚衙门每天给一户支一块银元,如果有不焚烧秸秆者,罚一块银元,到时候本府派人抽查,摊派不利的官员一概免职。”
        阎应元一交代完,下面几乎炸锅了,都知道阎应元绰号阎损贼,这又是演的哪一出啊?按照阎应元所说,拌辣椒还洒点水,那不是要把淮河流域的人畜都呛死嘛!
        阎应元见下面的人交头接耳,他拿起惊堂木狠狠一拍,“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去安排,今天晚上我要是看不见冒烟,你们都罚奉半年。”
        下面的大大小小的官被阎应元这么一吓唬,赶紧各自开动起来,天知道阎损贼会不会罚他们的俸禄,但他们一致认为,阎应元脑袋估计是烧坏了,否则怎么会下达如此荒唐的命令呢!
第二二五章 大规模杀伤武器
        夜幕时分,宿迁城外三十里的龙王庙,鳌拜的两万精骑正在休息。阿哈旦来到鳌拜的身边,“将军,今天晚上是就地休息一晚呢还是继续南下?”
        鳌拜嗯了一声,“休息一晚吧!人没什么马可受不了,咱们这么快就到了宿迁地界,已经够快的了,相信李定国这会肯定坐不住了,我们再用三天的时间逼近南京,李定国以及南明的阵脚非乱了不可。”
        阿哈旦哈哈一笑,“将军说的是,但是我接下来从哪里走呢?原本应该奔宿迁淮阴,可是明军在宿迁淮阴肯定会设兵阻拦,恐怕会耽误时间啊!”
        “你说的有道理,可是我们不能舍近求远,那样即使没有阻拦也一样耗费时间啊!我们深入南明腹地,万一被纠缠住,其祸不小,还是应该直接南下,相信明军阻挡不住我们的冲锋,至于补给,可以沿途劫掠一些,咱们几天来消灭的几个村子都很富庶,粮草问题倒是不必担心。”鳌拜也不是没想过被南明给阻拦住,但是他对自己的精骑非常有信心,能够阻挡住他的铁骑,南明怕是得付出几倍的代价,那样他也够本了。
        几天来清军行军强度非常大,此时听到主将命令就地休息,本来还有精神的人马都疲惫非常,有的人甚至和马一起倒地上睡着了。
        鳌拜坐在简易的帐篷里挑灯看着地图,奔宿迁,淮阴,然后沿着大运河南下,直抵江都县,也不必真的到南京,先拿下江都县威逼扬州,那样南明一准混乱,然后折道西行,转战一大圈到荆襄去,如此一来南明这碗水不浑都难啊!鳌拜觉得自己的计划非常好,唯一值得担心的是行军速度,绝对不能被南明给拖住,一旦被拖住了可是不小的麻烦。
        鳌拜想着想着靠着帐篷睡着了,第一次醒来的时候发现帐篷外面暗的很,他还以为天没亮呢!等他第二次醒来发现外面还是非常暗,他赶紧出来一看,可好吗!外面竟然下起了大雾,可他提鼻子一闻又感觉到不是雾,好像是烟,呛的他的鼻子很不舒服,“来人,马上集结。”
        早上的雾气混合着不知从什么地方飘来的浓烟,使清军人马没少遭罪。阿哈旦伸手一挖鼻孔,手指上全是黑色的东西,“将军,好像是什么地方起火了,飘来了这么多的烟,我们还是快些前进,离开这个对方才好。”
        鳌拜点头称是,在烟雾里面的滋味可不好受,可命令全军提速后鳌拜越来越觉得不妙,因为越往前走烟雾越浓,他的眼睛都快睁不开了,火辣辣的滋味让他直淌眼泪,“阿哈旦,给我就近找一个村子,问问怎么回事。”
        阿哈旦派出探马四下打探,终于在五里之外发现一个自然村,也就三五十户人家,让清军感到恼怒的是,这些人都在烧稻草呢!有人嚷嚷着放些辣椒洒些水,清军回去一报,这些老百姓都被抓到了鳌拜面前。
        老百姓不抗吓唬,钢刀一晃把知道的都说了,鳌拜一听脑袋嗡嗡直响,心里直骂娘,不知道这是谁想出来的主意,真他妈的够损的,整个一损人不利己,但是鳌拜也很佩服想出这个主意的人,如果真像老百姓所说,淮河流域都这么做了,那他这两万人马还真不好前进,“把这些老百姓都给我杀了,按照他们的办法,在马和人的脑袋上罩一个布帘,应该能减轻不少祸害,然后全速前进。”
        阎应元的命令下去后,早上他一出来就被呛的没命的咳嗽,“乖乖不得了,淮阴二十里之内没烧那些东西还这样呢!烧秸秆的地方更难以忍受啊!希望老百姓别出大事。”阎应元转念一想,只要能把鞑子给阻拦住,就是出点什么事也可以承受,大局为重啊!
        阎应元发现小李子眼睛通红,“一看你就是起来的早了,早上有地气接引,最是要命的时候啊!陈万清来了吗?”
        小李子直道老爷说的对,他就是早起被烟呛的,“陈掌柜已经到了,正在客厅候着呢!不过陈掌柜跟小的差不多,眼睛也跟兔子似的。”
        阎应元出来见陈万清正在品茶,“陈掌柜,早啊!早起可就遭罪啦!”阎应元一看,正如小李子所说,陈万清的眼睛都肿了。
        陈万清昨天晚上去了城外办事,赶早回城结果是在烟雾里走了十多里,呛的他都快死了,一到家就听见家人说阎应元有请,这又赶到巡抚衙门,“我说阎大人,您别一个掌柜一个掌柜的,好歹我也是郎舅的身份吧!”
        阎应元脸色微红,“好啦!等办了酒席再改口不迟,我今天找你有要事商量,你马上给我收购巴豆,有多少收多少,务必在中午之前送到衙门来,至于价钱,给你三成的利润,怎么样?”
        陈万清一听,眼睛都冒光了,三成的利润,那可是钱啊!不错!这个妹夫真不错,刚结亲戚就知道帮亲戚了,看来表妹有眼光啊!“大人放心,我在方圆百里还能说得上话,中午之前肯定能送到,那我现在就去办理此事。”无利不起早,陈万清一听能赚钱,当即和阎应元告辞了。
        阎应元到不是徇私,他也可以用官府的力量收购巴豆,但是效率肯定不如买卖人那么痛快,为了赢得时间,只好把这一块外包给陈万清,“小李子,你去把布政使吴大人找来。”
        布政使吴若全被指派全权负责焚烧秸秆事宜,他昨天用了六百里加急把命令发布出去,正寻思歇息一会,还没等躺下就被阎应元给揪来了。
        阎应元看着吴若全面色憔悴,知道他费了不少心,“吴大人,辛苦辛苦!您再辛苦一下,把淮阴城以及附近所有的豆腐房都给我包下来,钱就从府库里出,最少也得有二十家豆腐房,事成之后一定给你请功。”
        鳌拜率兵南下的消息阎应元并没有告诉属下的官员,但军事部门的人都已经知道了,这样做的目的一来是怕引起恐慌,二来鞑子避而不战,真要是全民皆兵只会造成无辜的伤亡,效用不大,他觉得还是按照他的计划行事比较好,因此只给南京写了一个奏折报告此事及早防范外,他对谁都没透露,否则下面的官员也不会摸不着头脑。
        吴若全口打唉声,“我说阎大人,您焚烧完秸秆又要开豆腐房不成?您这么折腾,要是被御使台督察院知道了,可不大好啊!虽然大人圣眷正隆,可那帮御使就是鸡蛋里挑骨头的人,不可不防啊!”
        阎应元哈哈一笑,“吴大人有心了,不必管这些,晚饭前务必安排好这些事,出了事有我一人担待,去吧!”弘光帝的行政改革给总督和巡抚很大的权力,阎应元更是把弘光帝的授权发挥到极至,完全成了一言堂的堂主。当然吴若全所说的监察机构对总督和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