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 >

第21部分

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第21部分

小说: 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点头应允,“这件事王爱卿要亲自来办,但朕担心如有藩王托病不入京,这该如何是好?”郑芝龙玩的把戏把我难住了,我这个皇帝的圣旨现在不太灵光,要是有人效仿郑芝龙抱病不出,那我也没办法。
        王铎微笑,“皇上多虑,为先帝建衣冠冢乃至关紧要的大事,臣想没有那位王爷敢不来南京,除非他不想保留藩王的称号。”王铎觉得皇上的担心一点道理都没有,祭祀先帝乃是天道,藩王焉有不来之理。
第四十七章 等同于歌德巴赫猜想
        当日早朝后,一干东林党人齐聚在大学士高弘图家中,讨论着眼下的局势。张慎言对皇上加封吴三桂为王甚是不满,那吴三桂算什么东西,顶多一武夫居然位至王爵,“高大人,诸位,自从皇上软禁马士英等人以来,我辈看似风光,实则明升暗降,不过顶着一个阁部的虚衔而已,反不如那宋应星,他算什么?居然平步青云当上了太傅。”
        张慎言之言说到了众人的心中,他们向来以俊贤自居,前些时日被马士英迫害翻不了身,现在马士英倒台了又被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夺去实权,实在心有不甘。
        姜日广乃是宋应星的同窗好友,见张慎言贬低好友不免为宋应星辩驳,“张大人此言差矣,长庚为人诸位都了解,他岂是贪图富贵之人!宋长庚有大才,皇上拜他为太傅我看物尽其用矣!倒是候朝宗等人委实让人看不下去,复社四公子当年何等的高风亮节,看看现在,除了冒僻疆,那三人完全脱离东林,去办什么金陵旬刊,借此宣扬自己的文章造诣,实属小人行径。”
        姜日广这样一说,众人把矛头都转移到候方域和钱谦益之上,尤其是钱谦益,现在成了东林党人的眼中钉,恨不得他走路摔死,当然这些文人是不会明着这样说。
        高弘图见大家乱成一片,咳嗽一声,“诸位,高某亦知皇上欲架空我辈,其实事情的结果前时就已经初现端倪,当日我等力挺潞王,给皇上登基制造了障碍,皇上软禁马士英我等并没有预料到皇上的下一步举动,当高某得知皇上派人击杀刘泽清后才知道大事不妙,现今皇上兵权在握,就更没有我等的立足之地,依高某之见,此次太子一案,恐怕皇上会朝我等问罪。”
        吕大器闻听当即站立,“高大人,太子真伪未辩,我辈岂能旁观,王铎老儿分明想置太子于死地,他曾为太子讲学,真假岂不让他一人说了算吗!”
        “吕大人且莫激动,事情恐怕不这么简单,王铎虽然曾为太子讲学,但那时太子年纪尚幼,太子历经战乱,今年已有十六岁,想那王铎也辨认不明,只要我等另寻人证,未必能让王铎得逞。”说话的是黄宗羲,其父乃是东林大儒,他此时官职虽低但能加入这个会议,和其父的地位不无关系。
        黄宗羲好友林时对听罢点头称是,“太冲所言甚是,林某曾听到传闻,前时进宫的童妃确系当今皇上的正妃,而当今皇上却非福王,是以那童妃去投赵之龙而不敢入宫,即使入宫后亦未见到皇上就是佐证,诸位,皇上为什么要软禁马士英等人,这其中大有文章啊!”
        林时对一句话把众人的思绪打开,黄宗羲的声音有些发颤,“难道当今皇上并非福王,而是马士英随便找来顶替的人吗?”
        闻听黄宗羲之言,包括高弘图等人皆是一震,这个猜测虽然大胆,但却不是没有道理,福王能得到拥立马士英出力极大,皇上为什么还要软禁他呢!如果说这个福王是假的就能说得通;还又那童妃,听说是刘良佐和马士英的亲信越其杰从河南送来,身份应该没有问题,难道是用来威胁当今皇上的?一时间,众人的脸色白了又红红了又白,面面相觑无人敢再说话。
        “啪!”一声,吕大器拍桌子面红耳赤的看着众人,“吕某早就觉得这个事情不对劲,尔等见过福王吗?我等从未怀疑过福王的身份,单听马士英一家之言就认定其宗室身份,岂不太草率吗?太冲所言并非空穴来风,嗨!放着颇有贤明的潞王不立,却让一个身份不明之人位登九五,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我辈为之汗颜啊!”
        吕大器一番话更让人觉得当今皇上并非福王朱由崧,而是马士英随便捧出来的一个人,让众人有这样的想法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一是内因,当时东林党人就不希望朱由崧登基,因为东林党人曾经成功的阻止了朱由崧的父亲被立为太子,他们害怕一旦朱由崧登基,东林党人势必遭到迫害,所以骨子里不希望朱由崧继承大统,而力挺潞王朱常淓;二是外因,先是马士英一党被软禁,接着就冒出童妃,这让人感觉有些匪夷所思,先说马士英,以他为首的一党对于朱由崧的登基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可得到的待遇却不相应,这些人居然都被皇上软禁起来,等着问斩,这就不能不让人产生疑问,最好的答案是福王为假冒,当了皇帝想过河拆桥,所以才把马士英一党悉数软禁,其后就是童妃,因为是越其杰送到南京来,身份肯定得到过确认,正是因为童妃是真,福王是假,所以皇上才极力否认童妃的身份,为的就是应对马士英可能的威胁。
        高弘图脸上的汗滴答滴答往下淌,如果真如众人所猜测,当今皇上是马士英捧出来的假皇帝,这个事情就复杂了。
        张慎言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诸位,现今当务之急是确认太子真伪,保住先帝的血脉,张某曾闻太监卢九德见过太子,从北京来的太监也应该有见过太子的人,我们一定要保住太子的性命,只有这样才能徐徐图之啊!”
        “张大人所言甚是!”高弘图赞成张慎言的话,“福王朱由崧的昏庸早就传扬在外,前时还夜夜*幼女,笙歌不断,现在却像变了个人似的,这……!”高弘图又找出一个当今皇上是假冒的线索,皇上的前后所为差距真的非常大。
        黄宗羲摇头,“我们就算保住太子又能怎么样?皇上已经掌控南京的局势,手中握甲近三万,除非有外援,否则……!”弘光皇帝招募新兵一事黄宗羲等人都知晓,现在才知道招兵另有深意。
第四十八章 还有行政复议这一说?
        黄宗羲外援二字说的众人有如拨云见日般清明,马士英为什么能成功拥立朱由崧,就是因为有四镇将的支持,有了武力做后盾才迫使东林党人和江南士子妥协,迫使史可法外调,如果东林党人也有像四镇将那样的外援,朱由崧根本就不可能登基。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东林复社之人马上想到马士英的成功先例。
        说到外援,高弘图首先想到的就是驻守武昌的宁南侯左良玉,左良玉兵多将广,四镇兵力之和也不及他,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对于太子一事必定能使东林党人占据主动,给予皇上压力;其次是闽浙的郑芝龙,号称横扫八闽,实力雄厚,兼其海上优势,不可不拉拢,至于四镇,刘泽清已被部将所杀,高杰远在河南,黄得功天生忠义但和左良玉有嫌隙,都不是好助力,但太子一事还是应该让他们知道,刘良佐这个人倒是值得结交,因为左良玉和郑芝龙加上他,正好对南京形成包围,相信皇上不得不顾忌此三支人马的反应,在太子一事上做出让步,只要能让皇上留下太子性命,以后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当即高弘图把这个想法一说,众人附和连连,有人说和湖广总督何腾蛟有交情,可以代为联络,有的说和左良玉之幕僚柳敬亭熟识云云,倒是郑芝龙和刘良佐东林党人接触不多,最后确定徐孚远联络郑芝龙,因为徐曾是郑芝龙之子郑森的老师,高弘图亲自给刘良佐写信,分量应该够,确定下这些事,高弘图等人秘定不可宣扬,随即盟天立誓。
        第二天早朝,由高弘图牵头,姜日广、张慎言、吕大器等人为辅,向弘光皇帝提出异议,并由刑科给事中黄宗羲提出驳回弘光皇帝关于审理太子真伪一案的意见,因为给事中确实有这个权力,封还皇上的圣旨,所以弄的弘光皇帝很是被动。
        我对古代的官职非常糊涂,现在才知道这个时代也有后世的行政复议,给事中居然可以封还皇上的圣旨,真是开民主之先河啊!我看着王铎,希望他能拿出好办法。
        王铎没料到高弘图会这样做,看来他们是铁了心要保那假太子,说实话,王铎见过那所谓的太子,根本就分不出真假,他曾经给太子朱慈烺讲过学,但过去几年了,小孩子的变化非常大,看着有些似是而非,正因为这样王铎才更发狠要置太子于死地,此时听黄宗羲要封还圣旨,哪里能答应,“高大人,难道说皇上此前的旨意有什么不妥之处吗?还有黄大人,圣旨岂能说封还就封还,如此随便皇上的威严何在?我看你们是包藏祸心,唯恐天下不乱,其心可诛!”
        高弘图微微一笑,“王大人此言差矣,本官并没有对皇上的裁决不满意,相信黄大人也没有藐视圣上之意,只是觉得昨日廷议过于草率,敢问王大人,你可有人证?”
        王铎轻蔑的看着高弘图,“本官曾为太子讲学,岂有不认识太子之理,本官这个人证难道还不够吗?”
        “王大人,人难免有看走眼的时候,太子历经战乱又长高许多,就是亲近之人亦未必一眼就能认出,此事关乎国之福趾,不可不慎重,本官以为黄大人所言甚是。”高弘图话音一落,吕大器等人接着补充,总而言之,在辩驳之上,王铎落于下风。
        我听着高弘图等人的言论,如果我是局外人的话,会非常赞同他们究其根本的做法,但这件事关乎我的前途命运,我不能退让,看着王铎不经意间冲我点头,意思是答应高弘图等人的意见,我心下疑惑,但还是应允了高弘图等人的建议,因为我知道王铎此举必有深意。
        退朝后,王铎来到御书房见驾,刚才的情势很明显,除了答应高弘图等人之外别无他法,因为高弘图等人提出的意见非常合理,他拿不出有力的反驳理由,但整件事还在他的掌握之中,他做出让步又何妨。
        我看着进来要参礼的王铎,“免礼,王爱卿,朕问你,为什么要答应高弘图等人的要求,如果有人指认太子是真,哪怕就一个人也是祸患无穷,难道你不知道?”
        “皇上莫要担忧,微臣自有应对之策,就算有人指认太子是真又能如何,太子不还是在皇上的掌握之中吗!臣必定让高弘图等人最后自食其果,三生难逃。”王铎虽然和皇上商议过如何安排东林党人,但却没对他们动过杀机,今天这件事让王铎下狠心要收拾掉这些借机捞好处的蛀虫,前些时日没斗过马士英想找回场子,他们的如意算盘打的太好了,王铎焉能让他们如愿。
        我对高弘图等人的行径忍无可忍,我的时间本来就不多,他们还耗着内讧不放,给我制造麻烦,他们等同于自掘坟墓啊!“王铎,朕已经将此事交与你处理,朕就不会再管了,希望你如前所言,给朕一个满意的结果,至于高弘图等人要求卢九德等人前去作证,朕马上让他们去刑部,退下吧!”
        王铎走后,我和嵇宪来到校场观看高魁聪训练新兵,联想到走了多日的郑森和赵霆,真希望他们成功快些回来。把南京周边地区控制后我就可以安心对内展开行动,像今天高弘图等人如此嚣张的局面以后绝对不能出现,我的既定政策不能因为他们被人为的设置障碍。
        高魁聪看到皇上到来,马上过来参拜,“皇上,末将已经按照皇上的训示,将新兵裁为百人一组,百户皆是士兵自己推选出来,千户也是由百户推选出来的,名册在此请皇上过目。”
        我看着军官的名册,本来我想按照后世的军师旅团营连排班的架构改组新军,可那样一来繁琐,二来他们听着不习惯,不知道那些官职的含义,还不如按照现有的编制能让他们熟悉,我想只要在细节上做好了,成效会一样。当我看到一个人的名字时,不由深深的看着高魁聪,心想难道是他徇私不成!
第四十九章 投降?投降!
        高魁聪见皇上脸色有异,知道皇上看到了谁的名字,在前些天,皇上把亲兵也编排到新兵当中训练,其中自然包括他的儿子高狄,让高魁聪没想到的是高狄和那些新兵相处的非常融洽,加之高狄武艺出众,俨然成了新兵当中的佼佼者,在推选军官的时候居然被推选为千户,本来高魁聪不想让儿子担任如此高的官职,可皇上事前有旨,军官的推选除了皇帝谁也无权更改,高魁聪只得作罢,等着皇上的询问。
        我看看高魁聪,“去把高狄叫来!”我的第一念头是高魁聪徇私,随即就推翻了这个想法,我想高魁聪巴不得让儿子敛尽锋芒,怎么会让高狄显得如此显眼呢!再一个就是高狄确实非常出众,我期待是后者,高狄才十六七岁,可塑性很强,如果高狄真有军事天分,那对我来说是一个意外的礼物。
        高狄被推选为千户后心情异常兴奋,父亲几次递给他的眼神他都没看见,来到皇上面前一跪,“末将高狄参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高狄毕竟还是一个孩子,心事此时都摆在了脸上。
        我看着喜形于色的高狄,真正的我比他大不了两岁,要是我突然成了一名军官,恐怕会比他现在还兴奋,但我来到这个时代后时刻提醒自己是一个皇帝,所以看起来非常庄重,这也许是心理暗示的一方面吧!
        “高狄!朕先前说过不拘一格纳人才,但你还是让朕很意外,朕想看看你有没有这个才能,如若虚假,朕要的会是你项上的人头,你去吧!高魁聪,你听明白了吗?”我特意瞪视着高魁聪,发现高魁聪的脸色灰暗起来,看来他对高狄的斤两也掂量不出来。
        高狄的反应出乎弘光皇帝和高魁聪的预料,他兴奋的从地上起来,快步的跑到自己那队方阵之前。高狄那天陪皇上看了父亲的演练,他想今天要是还舞弄父亲那一套会让人觉得他投机取巧,想到这,高狄传令下去,将一千人分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