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 >

第22部分

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第22部分

小说: 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令下去,将一千人分成了不等的两队,一队六百人,一队四百人。
        六百人在高狄的指挥下呈扇面展开,那四百人被分成两队各二百人,随后高狄把那六百人的指挥权交给一个他熟悉的百户,他亲自带领四百人和那六百人对峙,不过又马上把其中的一队遣走,他身边只剩下了两百人。
        我有些迷糊的看着高狄的指挥,不清楚他想干什么;旁边的高魁聪一样糊涂,非常紧张的看着校场,皇上话说的明白,高狄的脑袋没准就得掉下来,他焉能不担心。
        高狄喊了一声杀,双方人马迅即交锋混战在一起,高狄明显是吃亏的,二百人对六百人,断无取胜的希望,可高狄带着这二百人奋力冲杀着,即使被反复包围也毫不气馁,看他的架势除非战死,否则绝不退缩。
        高狄被包围了半个小时左右,另一队二百人突然出现在六百人的外围,生力军的加入使高狄的压力减轻,反观那六百人因为悉数参战,多少有些疲累,时间不长从优势转为劣势,最后被高狄突围,高狄突围后带领四百人不反把六百人包围,整个演练也到此结束。
        看的一头雾水的我把高狄叫到身前,“高狄,朕看不出你有何出众之处,这一千人说来都是你的部下,朕对你的表现很不满意。”我的话一出口,发现身边的高魁聪打了个冷颤。
        高狄脸上丝毫没有惧意,“启禀皇上,末将还有话说。”见弘光皇帝点头,“末将明知兵力不敌对方,但为了取得胜利,末将不得不牺牲一部分的兵力为诱饵,末将带领的二百人按照计划要全部牺牲,但对方要付出将近四百人才能使其全部牺牲,而另外的二百人其实对方并不知道这部分兵力的存在,所以末将事先告知那名百户,那二百人不会参战,就是让他们有措手不及之感,在他们眼看胜利,锐气稍歇的时候突然出击,以少胜多。”
        我听的似是而非,高狄的想法是好的,但这个作战计划对士兵的战斗力和战斗素质要求非常高,如果是后世战争时期的解放军,我想做到这点不难,但眼下这个高狄所带领的一千人真能有二百人明知是死也服从命令吗?他们可不懂什么是马列主义,为人民服务啊!这是信念的问题,我突然有了疑问,这个时代让士兵服从命令的信念是什么呢?一日三餐?每月的饷银?还是升迁?
        我看着让我产生疑问的高狄,“高狄,有时间多读读孙子兵法,为将者凭什么让士兵服从命令?如果你那二百人临阵脱逃,你怎么办?就是砍了你的脑袋也无法扭转战局,好好想想吧!”我把这个问题也留给了高狄,在这个动荡不安,军阀横行的时代,如何才能避免树倒猢狲散的定律呢?用什么才能把士兵的心凝结在一起呢?诸如为人民服务等等显然不合适!
        高狄被说的一愣,他显然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但皇上说的没错,自己凭什么让手下人无条件服从自己的命令,就凭自己是将军?即使将军让他们去送死他们也不会去,他们可以临阵投降保得性命,高狄想过一旦刚才是真正的战事,他会欺骗那二百人奋力死战,但要是像皇上所说,让那二百人明知道会死的话……!高狄也有些混乱了。
        我让高魁聪继续训练士兵,怀着刚才的问题回到皇宫,想了一路一点解决的办法都没有,说来也是,后世我所知道的历史都没能解决好士兵凭什么无条件执行命令,历史上那么多著名的将军元帅都只知道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可究其根本却找不到答案。因此历史上因为这个困惑发生了一些违背主帅意图的战事,在古代的战例中更是占了大多数。
第五十章 两手都要抓
        黄昏时分,火烧云映照着半边天际,我独自站在窗前看着近些天来少有的好气象,看着看着我的思绪穿过了时空的阻碍飞到父母那里,我很想念他们,望着天空恍惚看见他们的音容笑貌,我对这个时代很陌生,我在这里没有亲人,心灵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港湾,每日还要为我的命运劳心费力,如果让我选择,我情愿做一个没有选择机会的平民,任历史的洪流将我卷走,因为我真的没有能力做一个决策者,一个决定很多人命运的人,而且上天也没有给我机会去学习,我将来能走到哪一步?答案是无解!
        窗外有一个水池,池中养了几十尾鲜红的鲤鱼,岸边是一排龙须柳,垂下的柳条落在水里,随着微风的轻拂荡起圈圈涟漪,远处三五个宫女在向池中撒着鱼食,来回有太监走动不知在忙着什么。
        我突然觉得自己仿佛置身在这个时代之外,成了一个旁观者,看到的是一幅还不错的风景画,直到身后的一声召唤才让我回过神来,让我知晓刚才那一瞬不过是幻觉。我回头一看,来的居然是接回太子朱慈烺的太监李继周。
        李继周这几日可谓意气风发,身上的骨头都轻了几斤,他接回太子后被弘光皇帝升为照顾后宫宾妃的总管太监,出入都有跟班伺候着,舒服的不得了,正所谓在其政谋其职,当他听说皇上已经很长时间没宠幸后宫娘娘们时,急的火烧火燎,他现在的职位和那些娘娘关系非常密切,不时还收着娘娘们的礼物,如果皇上和娘娘疏远了,那他这个总管干不干还有什么意思啊!
        “皇上,奴才斗胆!皇上已经月余没有踏足后宫,为国事操劳固然是万民之福,可国脉的延续也是天大之事啊!古语有云,家有长子则祖业得继,皇上早立太子则可避免其他几位藩王觊觎皇位,望皇上三思!”李继周拍马屁的功夫比王保还要厉害几分,让人听不出他是在拍马屁。
        我看着李继周,记起让他负责后宫的事务,没想到他这么快就上手了,今天居然来劝我去宠幸后妃,那些妃子都是朱由崧的女人,我就是真有生理上的需要也不会去接手朱由崧的女人!我已经给她们选择的机会了,她们既然选择留下那我就会供养她们到老,保证她们衣食无缺,但想要我去和她们做那夫妻之事,难度颇大!我并不是歧视她们,如果后世我遇到一个自己真心喜欢并且与之相爱的女人,哪怕她结过婚,哪怕她身边带个孩子我还是会选择和她在一起,说到底这是感情的事,而我想在这个时代谈场后世那样的恋爱,恐怕是非常奢侈的事情。
        “替朕宣宋太傅进宫,下去吧!”我抛开纷乱的思绪,眼前最重要的不是和女人上chuang,而是尽可能的扭转对我不利的局面,我突然想起战国时候田单摆的火牛阵,我现在就像是被点着了尾巴的黄牛,火烧屁股的灼热让我没有时间去想旁的,只想一心往前冲!我不知道如果没有外在的压力会是什么样,如果我不知道历史的发展,恐怕我真的会变成第二个朱由崧,此时还搂着美女恣意淫乐呢!毕竟咱也是一个小老爷们,一个男人啊!
        宋应星被晋升为太傅主理工部后,弘光皇帝为他在皇宫外面寻了间宅子,为的是方便随时和他商议事情,并且他进皇宫从来不用通报,恩宠一时无二,宋应星日夜工作回报着皇上的宠待,就冲知心君臣这一点,他就是累死也觉得甘心。
        “太傅,快坐!朕有些事想问问太傅,江南十台织机以上的织户能有多少?织工还充裕吗?”我方才想到阴士勋把洋人带来后贸易的事就要提上日程,而我对明朝两大出口产业纺织和陶瓷一点都不熟悉,只好把宋应星叫来询问。
        宋应星略一盘算,“回皇上,十台织机以上的织户大概能有将近一百家吧!基本都分布在苏州地区,别的地方就少很多,不成规模的手里有一两台织机的织户占的比例比较大。”
        我一愣,现在是十七世纪,英国都开始资产阶级革命了,怎么中国的资本主义才开始萌芽啊!这和我想象中相差太多了,我原先想怎么也会有几个比较大的像工厂一样拥有千台织机的大资本家,弄了半天才这么一点,更多是自给自足的小手工作坊。
        宋应星接着说:“至于织工,却是严重过剩,臣在苏州住过一年,记得通常都是三四个织工才有一个人有机会得到工作,织工的生活很坚苦,他们并没有土地可以耕种,所以一旦几天找不到活,就会沦为乞丐,有的甚至连乞丐都不如。”
        我万没想到明朝这个时候的工人失业率还这么厉害,不过对于我扩大生产规模却是有帮助,熟练的工人就是一笔财富啊!“太傅,朕明日给你拨付一笔银两,主要用于购买或者制造新式的提花织布机,太傅不要怕花钱,织布机一定要最好的,另外太傅是否认识大织户,可否替朕介绍一下。”我现在和宋应星说这些完全是打好提前量,一等我腾出手来马上就可以投入生产。
        宋应星一愣,看着皇上书案上摆的书,“皇上看过冯梦龙的《醒世恒言》,难道不知施复的事迹吗!施复夫妇的事在江南可是广为流传,经冯梦龙之手几乎天下皆知啊!”
        我看着龙书案上的几本书,神色不由一暗,那些是李香君给我的歪书,我近段时间都没看,书本依旧佳人却再不得相见,留下的除了思念还有几许的怅然。
第五十一章 阳痿不举?金枪不倒!
        我拿起书案上的《醒世恒言》,“太傅,冯梦龙还在世吗?”在我的印象里,冯梦龙和施耐庵好像是一个时期的人,相对于《醒世恒言》,《水浒》可是有名气的多。
        宋应星略微点头,“他和微臣有颇多相似之处,科举上一直不得意,先帝在位的时候补过一任福建寿宁知县,臣记得那一年他已经年过花甲。冯梦龙和其兄冯梦桂,其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皆有才气。”
        我看着手中的书,这本书能流传后世就说明其作者所著之书有过人之处,让我意外的是这个冯梦龙居然还在世,如果把他们哥三个弄到金陵旬刊编辑部,应该能得展所长,候方域等人虽然博学多才,但冯梦龙写的文章则更贴近老百姓,这对金陵旬刊的推广很有帮助,毕竟广告做出来买商品的还是百姓居多,如果金陵旬刊上有了他们喜欢听的故事,再把故事弄成连载的方式,必定大受欢迎。
        “来人!传朕的旨意,召冯梦龙三兄弟即刻进京入礼部办事,授予职方郎中之职。”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个官职好像是正四品,相当于州府的行政长官。
        宋应星连道皇上圣明,江南士子皆知吴下三冯才冠江东,却郁郁不得志,皇上破格录用冯氏三兄弟,在江南士子心中绝对能引发轰动。
        我倒没想到要收买人心,只是觉得冯梦龙这样的人才弃而不用,实在可惜,宋应星走后,我仔细的读了读《醒世恒言》,让我更意外的是我耳熟能详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居然出于冯梦龙之手,当我读到杜十娘说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时,不由心中畅快,想到杜十娘愤怒的都快跳江自杀还能说出如此表现她柔美贤惠的话语,不禁让我联想到李香君,她在那个时候怕也会这样吧!
        我想看的是施复夫妇的故事,写作来源于生活,这话永远都是真理,如果没有施复夫妇的事迹,冯梦龙就算妙笔生花也无素材可写啊!
        故事发生在苏州,施复夫妇只有夫妻二人,他们有一台织机,养几筐蚕,剿丝织绸,生活还过得去。他们织的绸缎光彩润泽,在市场上人们争相加价购买,让施复赚了很多银子。几年之后施复增买了四台织机,不到十年,他已经拥有了四十多台织机,富有千金。
        我合上书本,想着施复夫妇从一个小手工业者发展成这个时代的资本家,过程一定很艰辛,同样他也积累了很多管理经验和经营之道,如果能把他招揽到手下给我做职业经理人,那我的丝绸贸易就可以开张了,我心中打定主意,就算施复不愿意给我打工我也得逼迫他答应,人才,在哪个时代都是最重要的资本,必须要牢牢抓在手中。
        李继周回到后宫闷闷不乐,他身为后宫的总管如果不能让皇上宠幸嫔妃,那他的工作绝对没做好,可皇上最近为什么一次也不来后宫呢?还把那么多抢来的美女都遣散了,这和以前相比天地之别啊!
        弘光皇帝登基以来的所作所为李继周知道的一清二楚,有些美女甚至是他奉王保之命抢到宫中的,弘光皇帝前后的差异不但让东林党人起了疑心,连李继周都觉得不对劲,“哎呀!难道……!”李继周想到前些时日被皇上砍了脑袋的太医郑三山,难道是皇上的身体出了问题,不然一直得宠的郑三山怎么会丢脑袋,肯定是郑三山弄的那些乱七八糟的蛤蟆药把皇上药着了,皇上的龙根被药毒坏自然不能宠幸嫔妃,他怎么这么倒霉呢!刚升迁就碰到这种事,真是晦气,那个郑三山被砍头太便宜他了,应该凌迟处死才对。
        李继周心中咒骂着郑三山,转念又想自己是不是搞错了,皇上是不喜欢宫中这些女人了,他摇头晃脑往自己的住所走去,猛地停住脚步,“我是不是应该试试,看看皇上身体究竟是好是坏,御医卢涣章这个人比较正直,去问问他吧!不然别说壮阳药,连泻药我也弄不着啊!”李继周想到这,转身直奔太医院。
        今天刚好是卢涣章当值,看着新任的总管太监,卢涣章表面上自然客气一些,做御医的除了跟皇上搞好关系外就属这些太监最难缠,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比喻这个关系再合适不过。
        李继周算是找到了诉苦的人,“卢大人,您可得帮帮我……!”李继周把弘光皇帝最近的夜生活跟卢涣章做了汇报,最后更是拿出国脉延续的大招牌来。
        卢涣章听罢心生疑窦,如果李继周所言是真,皇上在禁欲的话,那么极有可能是郑三山用**太猛烈坏了皇上的身体,自己前段时间开的补药皇上是按时吃的,身体应该恢复十之**,如何还会禁欲!
        李继周见卢涣章陷入沉思,赶紧用言语蛊惑,“卢大人,咱家跟您打个商量,能否用药试试啊?”
        卢涣章眉毛一挑,在皇上不知情的情况下给皇上用药,那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