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短篇小说(第二十六辑) >

第82部分

短篇小说(第二十六辑)-第82部分

小说: 短篇小说(第二十六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摸过他没有?你动过他没有?啊?你让他摸过你的奶没有?摸了没有?……她们叫喊
着。她们一点儿不害羞,兴奋万分。那是多么壮观的集体的手淫。女人咬紧牙关沉默不
语。女人在这一片叫喊中渐渐没有了知觉和表情。最初她曾仰望过天空,天是那种稀薄
的明澈的灰蓝,很远。在这样高尚的天空下面他们曾经有过多么愉快的旅行。但是他们
刹那间就脏了。一个孤独的大人和孩子之间的友谊、温情,刹那间就脏了。污秽了。沉
入了深渊般的黑暗。她的沉默激怒了人群,她的不合作激怒了人群。她们无法从她嘴中
证实这个邪恶和下流的故事,她们无法知道更多更有趣的细节。这让她们多么不满足不
过瘾。最后她们忍无可忍终于采取行动了,她们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她们说你以为你
不说我们就无法证实了吗?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看看她的奶,看看她还是不是一个
姑娘的奶?早让人揉搓熟了!早变成狗奶了!她们一哄而上冲上去撕扯着她的上衣。她
们七手八脚,扒下她的棉衣,扯下她的毛衣,撕开她的内衣。然后,一片耀眼的光明出
现了。两只最美好最善意最羞涩最尊贵的乳房,鸽子一样扑棱棱腾空出世。鲜花一样丰
肥地绽放。十二月严寒中,女人裸露出了她洁白高尚的秘密。人群忽然静默下来了,她
们感到了太阳般炫目。于是,寂静中,那非凡的耀眼的明亮天河一样划开了尘世与天国
的界线。
    而我们的孩子正在朝这边赶来。孩子冲破了他母亲的阻挠。那个星期天的早晨不知
为什么母亲死活不许他出门,但他还是趁人不备设法跑出来了。他朝这里赶来。他就要
来了。他已经走下13路公共汽车,他已经开始穿过冬天的田野。没有了庄稼的土地空旷
荒凉。麻雀在那里跳蹦觅食。有一种和平生活的静谧和安详。孩子不知道那是他此生最
后的一个静谧和安详的时刻了。现在他走进了大门,看见了人群。他忽然不安起来。他
愣了一愣,朝人群走去。最外面的人看到了他,一下子安静了,他们闪身给他让开了一
条路。看到他的人都给他让路。他在这条漫长的路上走着,走着,渐渐地,他闻到了血
腥气。他发现自己走进了凶猛的食肉动物的包围之中。然后,一下子,他就看见了赤裸
着上身的女人。看见了这个人间最黑暗最丑陋最卑贱同时又是最光明最美丽最高贵的一
个画面。
    当天夜里,女人服安眠药自杀。女人是内科医生,她知道哪种药效力最强大。她用
葡萄酒灌下了那些白色的精灵样的小东西。它们在她体内旋转和飞翔,慢慢把她带向另
一个世界。行前,女人洗了热水澡。女人在那只宽阔的枣木盆里浸泡了很久很久。那水
是煮了干茉莉花、干菊花、干连翘花还有橘皮的水,温暖芳香。女人芳香地上路。洁白
地上路。女人想,我可不能把人间的污秽带到我要去的地方。
    人们清理她的遗物时发现了那封信。信是写给刘钢的。老刘把信交给了病中的儿子。
儿子阅读那信时,老刘不敢看儿子的脸。信是这样写的:

小朋友:

    这次,我一个人去旅行了。这次我去的地方是一个人能够到达的最远的地方。
    你最终要一个人去东京城,要一个人去面对——爷爷的坟墓。这就是我们迟迟、迟
迟没有去那里的原因。我们都明白这一点,对不对?亲爱的小朋友,你爱一个人,他就
不会死。这也是我最后要说的话。
    我们有过最快乐的日子,最快乐的旅行。现在,我的旅行结束了,我用最后的气力
挽留了一件我认为很珍贵的东西——尊严的美丽。所以,我这样到达了我的终点。而你
的行程还很远,这需要勇气和光明的心情。这两样都是你所拥有的。你一直拥有着它们。
孩子,记住我的话,你要好好地、好好地走下去,你身体和精神将要到达的每一个地方
都会使一个老朋友无限欣喜……

                                 九、和T城永别

    刘钢又一次失踪了。这一次是在他病愈之后。细心的读者也许已经发现我更改了一
个传说的结尾,尽管我喜欢那个并排悬挂的结局可事实不是这样。事实是,那天早晨,
李淑一起床就发现外屋刘钢的床是空的。那是早晨六点半,天才蒙蒙亮。外面下着雪。
雪花漫天飞舞。李淑一下子慌了神。漫天大雪中,她的儿子不知去向。
    从此,刘钢再也没有回家。T城从此再没有过这孩子的痕迹。这孩子来过,又走了。
T城本来有过一个机会,可以使自己变得柔软、洁白、浪漫和有心肝一些。但这机会最终
失去了。T城不知道珍惜,它失去了最后一个机会。在后来的岁月中,它飞速旋转,发出
钢铁般冰冷和刺耳的尖叫。它尖叫着奔向高速公路,奔向下一个世纪。
    关于失踪的孩子,下落始终不明。有人说他在中苏边境偷越国境时被打死了,也有
人说,他最终变成了一个诗人。

                                                1998年12月15日于太原
                                                1999年元月12日修改

    蒋韵,作家,现居太原。主要著作有《栎树的囚徒》、《失传的游戏》等。
    摘自天涯杂志

                                  无歌

                              作者: 蔚然


                                   序

                                  白马

    这是文学新人关于男欢女爱,关于婚姻、家庭、人生思辩的小说。爱情婚姻,
痴男怨女, 似乎是文学作品永恒的话题, 但要写出其中的真情来,却并非易事。
《无歌》中有作者真切的感受,有真情流露,不失为是上乘之作,这是相对于那些
无病呻吟的矫揉造作而言。

    一部《中国女性文学史》,常能勾起人们对中国几千年来的妇女命运的思考。
据史家言,从《国风》到乐府,人们已经听惯了妇女怨屈的悲苦之声,弃妇的、嫠
妇的、怨妇的,大都是失恋的和孤守的不幸女性。不惟漫长的封建时代,即或近代、
现代、当代的中国妇女,在政权、神权、族权与夫权的严重压迫之下,基本上处于
被压迫、被歧视、被嬖玩、被戕害的生存状态。所谓“男女平等”、“博爱”,不
过是“漂亮的谎言”或“美丽的镜中花”。

    《无歌》以作者对于爱情的感受和深刻的哲理思辩,揭示了当代女性在婚恋过
程中所遭受的种种际遇,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群都市青年男女在性爱、爱情上的
不同追求及其道德取舍。在曲折的爱情故事中,作者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展现
了当代男女青年婚姻恋爱观的时代特征。于此同时,作者对于“平等”的追求,对
于“谎言”的戳穿,都是极具力度的,由此体现着作者的文学素养和艺术功力。

    文学作品不管是再现还是表现人物,不管运用何种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始
终目的都是为了揭示某种价值意义,社会教化的、理性启示的或审美情趣的。所谓
原生态或非理性的文学作品,其实并不存在。在《无歌》里,女主人公——我——
秦雨烟先是为了维护婚姻(家庭)的安定,与爱之不可、弃之不能的婚外男友林汉
强,经历了长达三年之久的身心折磨,终于无可奈何地悄然离散。但她的爱情之火
并没有熄灭,当她再次走入一个爱的空间并发现了一次奇缺的真情时,她扑向了摄
像师柏裴铭。由此,她付出了几将被丈夫李维平撕碎的沉重代价。女人在追逐人世
间少得可怜的真情真爱时,有时需要付出鲜血和生命,这正是中国传统女性的高尚
和伟大之所在。出人意料的是,作者并没有就此给人一个完美的结局,当柏裴铭最
终斩断了那缕金子般的情丝时,雨烟对所谓的爱情是彻底的绝望了。这一情节,产
生出了震撼心灵的强大撞击力,男人和女人在爱情上的心理落差之大,令人惊诧莫
名。但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婚恋悲剧,正证明着人类那不真诚、那虚情假意的可
怕的一面。这就使得爱情——花前月下、海誓山盟、志同道合的爱情以及各式各样
的爱情故事,成了理想主义与理想主义话语的象喻,成了被否定的对象,而只有不
尽人意的婚姻才是人们别无选择的现实。作者在这里,一再渲染和发泄的情绪显示,
爱情是一种话语的虚构、谎言的罗网,人类的智慧在于窥破这美丽的谎言,获得一
种对并不完美的婚姻——现实的认可与坦荡。

    小说中的另一女性云妮,苦恋张新元不成,最终与那名叫康健的“好人”携手
相伴,就是让既成的婚姻来平衡现实及秩序,直把“爱情”推进到虚无的彼岸。常
有人以“不朽的爱情战胜死亡”来虚构那种近似于神话般的明媚,事实是,爱情绝
难战胜现实世界,在现实面前,爱情只能屡战屡败,于是女人们从“爱情的傻瓜”
转向明智的逃离,逃离那爱情的诱惑和罗网,云妮就是逃离的成功者。


    故事延续到女主人公雨烟不期然碰到了电器工程师慕荣成,她在百般狐疑中审
视着又一位爱她的男人,此时她恐怕不再梦想“爱情”之类,她已疲惫不堪,似乎
准备向婚姻投降了。究竟雨烟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这是小说最后,作者留给读者
的猜想,你可以猜想出无数个结局。按照一般的生活逻辑推测,雨烟到了这步田地,
面对慕荣成,应当闭着眼睛接受一个婚姻事实。如果她不想“殉情”,“冷也好热
也好活着就好”,那么她的选择应该是与慕荣成建立一个不管喜欢与否的家。在这
一点上,作者道出了一番颇耐寻味的话:“人是既可笑又可怜的动物,痛苦时失魂
落魄,悲痛欲绝,又有几个人真正以头抢地,辞别尘世?那灯红酒绿,那花好月圆,
终究魅力无穷……凡是不利于活下去的东西是一概不会加以理睬的,如果实在无法
逃避,尚且可以漠然视之,抑或忽略不计,人都擅长这一招。”在这里,“我”将
来的选择已经定下了基调。其实,婚姻是个人的港湾,又是多重的社会契约,甚至
可以说,婚姻便是现实、生活的代名词。婚姻并非伊甸之门,也决非地狱入口,既
非圣洁,亦非劫难。社会既是由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所构成,

    婚姻则是秩序和归宿,何必去追逐那虚无飘渺的“爱情”呢?雨烟还在犹豫中,
云妮则及时地“回头是岸”了,那位生性强悍的曲颖,也未尝不后悔自己的“杀手”
行为,而当杜云鹏学会了妥协,认可了现实,寻找到自己的社会身份与角色时,曲
颖也许早在心中原谅了他。雨烟看来只有悔恨交加了,不由发出“再好的感情都会
有惨淡直面的时分,我不知道这该怪谁”的哀叹。假如这时雨烟也走了云妮的路,
作品的悲剧色彩就会突然明朗,但作者并没有这么做,而是留了一个“世上究竟有
没有爱情”这样一个空白,这也许是作者手法上的高妙处。

    《无歌》把三个当代都市知识女性的婚恋故事交织在一起,营造了一个二十世
纪的男女关系图。在这幅纷乱的图景中,人物以各自特有的行为方式,表现着不同
性格的人各自的价值取向,透过人物各自的价值判断,作者描绘出了特定的大文化
情境中的人生百态。正是由于作者对人生百态的细腻描绘,才使读者在获得深沉的
理性启示的同时,也获得了较高的审美享受。

    小说的一个较为明显的特色是,作者在精刻细雕着各种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
举止,在编织着他们那些悲欢离合,引人入胜的故事的同时,篇章中时时“插播”
着一些闪射着理性光芒的哲理化人生警语、价值判断和感叹,像一条条金色的经纬
织带,把整部作品固化为一个充满理性的艺术祭坛。作者在自我营造的这个祭坛上,
发出种种咒语般的言论,把男女婚恋故事中隐蔽的激情无遮无拦地展示出来,使读
者在情感的共鸣中产生阅读快感,体现着作者活跃的思维和睿智。“没有约会的女
人,才会有危机感,就像柜台上无人问津的滞销货。”“人不能活得太明白,睁一
眼,闭一眼才能保住婚姻,过来人都如此说,非要明察秋毫,那就只有自咽苦果。”
“爱情是太奢侈的东西,没有足够的能力,惟恐消费不起。”“人类的感情是没有
理由、绝无道理的。这实在是太高明的掩饰词,是以遮盖所有学术上的无知和贫乏。”
“欢笑着生活,欢笑着挣扎,欢笑着离别,欢笑着尔虞我诈,欢笑着逢场作戏……
似乎只有欢笑才被公认为坚强和优秀。”诸如此类的情绪挥洒,情感直露,恰与所
谓新写实主义的“零度感情”形成一种反悖。情就是情,偏要直白道出,何必遮掩
着,让人费猜?一泄无余,才叫痛快淋漓,这也许是作者的个性在作品中的映照。

    从形式的角度看,苏格拉底式的叙述似乎不应出现在小说作品中。但文学作品
不可能有一个固定模式,应该怎样写,作家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根据题材和内容,
如选择自己的婚恋方式一样。在鲁迅的小说中,我们也能见到一些精彩的议论,起
到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大量的长篇议论和理念随处
可见,但读来并不令人感到枯燥乏味,相反,由于作者运用充满张力的语言,常使
大段精彩的议论具有摇撼心旌的动人魅力。《无歌》中的警语和理念,同样具备着
这样的魅力,虽然难以与世界级文学大师相提并论,终究不失为是一种独特的风格。

    没有答案?“好思量,不思量,怎不思量?”是为序。



    1997年8月

    办公室里永远是这副乱糟糟的状态,四十平米的大屋子里,横七竖八地堆放了
近二十张办公桌,每一张桌子上又横七竖八地堆满了各式录像带、书刊、稿纸、文
件,夹杂着被百页窗打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