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东海龙啸 >

第71部分

东海龙啸-第71部分

小说: 东海龙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70毫米92式步兵炮在性能上是那么的平庸甚至可以说是落后,射程、威力等等相较于欧美同等级炮都要差上一筹。
    但事实上,92式步兵炮是日军火炮装备中难得一见的一种非常优秀的武器,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三十四年代一种堪称“理想”的步兵营支援武器,尤其是对于机械化程度极低,同时道路状况又极为差劲的亚洲国家来说更是如此。
    92式步兵炮的全重只有0。212吨,四百多斤的重量使得它在运输上的要求很低,分解之后几个人就抗走了,非常适合在复杂的地形上使用,对于山地战中的步兵营支援,就十分得心应手,几乎可以在任何复杂地形下执行任务。而且它任务范围广,几乎能包干所有步兵营需要的火力支援种类,再加上结构简单,不但方便战时生产,相应的,使用和维护也都很容易,可以说92式步兵炮是一门真正可以无条件伴随步兵营作战的步兵炮。
    如果和同时期其他国家的统计表火炮相比,92式步兵炮除了在尺寸小和重量轻两个指标上占有较大优势以外,其余方面全都有一定差距,但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相较于欧美火炮,92步兵炮的优秀的全面性、良好的通行性和隐蔽性则让它成为亚洲战场最适合的武器,无论是日军还是缴获过它的中国军队都对其赞不绝口。
    虽然人手缺乏暂时不能为自家部队配齐各种火炮,但是有这两种炮暂时也还算是足够了,至于大口径重炮,尽管就目前而言还真不太用得到,不过本着有总比没有好的原则,罗杰还是准备从德国进口一批重炮过来凑合先用着。
    相对于陆军火炮研制工作的扭扭捏捏,坦克的研制也并不是什么可以心想事成的事情,而更为麻烦的是,对于坦克,此时的德国人也没什么经验,看看德国一战时期的A7V吧,整个一个能移动的钢铁工事而不是什么作战车辆。
    对于罗杰即将展开的坦克研究工作,德国人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于这种让德国人吃了大苦头的东西,他们是即恨又爱,但碍于凡尔赛合约又不能公开研制,虽然陆军在苏联有一个研究坦克的小组,但毕竟苏联和德国距离太近,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敌对的可能都太大了,相较之下还是这边的罗杰更加安全一些。
    对于中德两国的菜鸟们来说,直接上T-34之类的大杀器显然太过难为他们了,所以罗杰特意从法国进口了几辆世界上第一种装有可360度旋转炮塔、动力舱后置、车体前设驾驶席的雷诺FT-17坦克,而如今我们所看到的绝大部分现代坦克都沿用了雷诺这一设计。
    作为一款经典的坦克,雷诺FT-17的足迹不但遍布全世界,生产装备数量巨大,仅仅德国二战期间在西线缴获的雷诺FT和它的变形车便有1704辆之多!有记载证明的购入国便有阿富汗、比利时、巴西、中国、捷克斯洛伐克、爱沙尼亚、芬兰、荷兰、伊朗、意大利、日本、立陶宛、波兰、罗马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美国、苏联、南斯拉夫等。
    而且其中美国、苏联、意大利、波兰和西班牙都仿制和发展过改型,成为了这些国家坦克研制工作的基石。
    而罗杰则希望雷诺FT-17同样也能为中国的装甲兵建设出一份力,用仿制这种初级坦克为自己的设计团队练练手,打打基础,等到利用雷诺将自己的团队整合好了再拿出真正的好作品来。
第八十七幕 有机器同样要有人才
    既然决定要大力建设军队,那么相应的配套工业便必不可少,将自己的家底详细罗列一番之后,罗杰和手下一帮子专家叽叽嘎嘎的讨论了大半个月,总算是拿出来了一份针对目前琼崖工业拾缺补遗的详细建设规划来,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条:
    第一便是建设完成早已进行了许久的钢铁厂一期工程,让海南岛一岛之地的钢铁年产量可以突破千万吨大关,一举成为世界第二。对于这项工作,罗杰一点也不担心,没有办法,现代转炉炼钢技术的科技优势实在太过明显,仅仅搜罗一些现代淘汰转炉便足够完成预定目标了;
    第二则是炼油厂和石油贮存设施的建设,既然海南地头上没有石油,那么石油储备就必须尽快搞起来了,当然,煤转石油的技术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相信同样缺油缺到心慌的德国人会为这项技术出个不错的价钱。
    工业上的问题算起来还是比较好解决的,谁让罗杰有钱呢,正所谓有钱好办事,一看哪里的工业体系缺了一环,直接拍钱过去就补上了,要是嫌二十年代的技术不好用,那么没关系,现代还有更好的选择等着呢。
    真正让罗杰揪心的不是军队、不是工业,而是教育,无论是战争还是生产,都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是所有社会活动的主体,而一支现代化的军队,一套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就必须配有现代化的人才才能发挥出它们的作用来,不然就只能一如清末的官办兵工厂,空有世界先进的机械设备却拿去生产太平天国时就在用的抬枪。
    虽然早在邓本殷时期罗杰就已经开始关注琼崖教育事业了,但那仅仅是将原本就应该如此的教育事业修正到它该有的轨道上而已。
    目前海南岛上的中学和小学已经完全覆盖完毕,教师也在持续的引进中配备充足,相对丰厚的薪金让教师们可以安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而不用像以前那样就连教书的时候还要考虑放学之后到底该去哪里拉车会比较赚钱,有了安心于本职工作的教师,教育质量自然要比以前好去太多。
    而为了让全岛的孩子无论男女都能够得到中小学的义务教育,不会因为父母的歧视或家庭困难而早早出来种田做工操持家务,让这些国家的未来们能够拥有足够的文化知识,罗杰可谓是费尽了心机。
    首先为每一个就读的孩子早餐提供免费的豆浆鸡蛋,午餐提供伙食补贴,书本费学杂费全免,家庭只需要交付少量的稻米作为孩子在学校就餐的主食即可。如此一来便大幅减少了供孩子上学的家庭负担。
    其次罗杰还规定,对于今后海南岛将会施行的各项福利政策,譬如医疗救助、失业救助等等只对完成了扫盲班培训的成年人以及中学顺利毕业的少年提供。对于顺利毕业的中学生,政府将会奖励该生家庭20银洋,但如果中途辍学,则会受到每月5块银洋的罚款,如果无法交齐便会强制学生入学,同时处罚家长。
    所谓义务教育可是还有一种名称叫做强制教育的!
    但这些仅仅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而已,虽然这是未来发展的基础,但是对于目前文化工人极度缺乏的海南来说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对这种状况只能借助于职业教育了。
    于是,各种职业技术学校便雨后春笋般在琼崖冒了出来,对于这些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罗杰不但提供各种补助,还设立的奖学金,对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来说,上技校不但不需要交学费,反而还会有一笔不亚于做工的收入。
    而为了保障这些学校培训出工人的质量,罗杰可是从现代弄来了不少的优秀教材,其中教材里很多内容都是二十年代列强顶尖企业的不传之秘,许多经验也是经过现代千锤百炼出来的经典,比起此时列强来还要强上一头。这些放到欧美都是绝对机密的东西如今却成了罗杰这里的大街货
    上学时享受各种补贴奖学金,毕业考试合格便可以包分配工作,在加上半年文化课,一年半技术和实践课的两年学校生涯也不算长,于是大量的青年出于改变自己命运的目的涌入职业技工学校,而他们的加入也大大缓解了海南的用工荒,让很多颇有技术含量的项目得以顺利开展。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之中,罗杰还准备要建设一所综合性大学,为自己的科研人员造血;一所综合性军校,为自己的军队输血。
    大学方面的教师倒还不至于太过担心,民国时期的中国教育家灿若星海,知名的大学教授更是举不胜举,靠着罗杰中国第一科学家、中国第一医学家的名头再加上丰厚的薪金优越的研究条件,拉来一票优秀人才并非不可能。
    而针对国内科学界的优秀教授相对匮乏的境况,初期罗杰准备考德国人的支援先顶一顶,此时德国国内那些学者们的日子也不好过,估计会有不少人愿意过来淘一下金,当29年经济危机之后,可以肯定的是,那个时候罗杰烦恼的肯定不会是能够从欧美拉来什么优秀科学家,而是到底该如何安置数量巨大的技术移民。
    相对于大学,作为一支初生的队伍,罗杰这边可没有哪个人敢去军校当教官——他们就没一个敢拍着胸脯保证自己有这个资格的。所以,到头来这个军校还是要靠着德国人帮忙,但全面照搬德国人的教导显然是非常愚蠢的,且不是人家会不会把压箱底的东西都交给你,就是人家真的跟你推心置腹交了老底,可有些东西罗杰他还看不上呢。
    对于注定要成为新战术新思想和新武器试验场的军校,罗杰干脆让他们一切从实际出发,让实践成为检验一切真理的唯一标准,给学员们配备武器装备甚至是专门的试验部队,让学员们在学校里去将他们从德国人那里学到的一战经验和从罗杰那里听到新式思想进行一番比较,在实践中探索学习属于自己的作战思想。
第一幕 乌云遮天,暴雨将至
    时间进入1927年,随着时间一天天的流逝,琼崖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项目一个个有条不紊的开展着,这个中国南端偏僻岛屿的面貌日新月异,而与此同时,国民革命军的北伐行动也让所有国人眼前一亮,心里想着这乱世是不是终于要结束了,天下是不是要真正的大一统了。
    可事实上,中华民族深重的苦难还远没有结束,随着国民革命军陆续占领南京,武汉等地,眼看着统一全国掌握政权在望,国民政=府内各种势力便纷纷跳了出来,各种丑态毕露,妄图在未来的权力分配之中占据大头。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原本还算团结的国民政=府内部矛盾终于愈演愈烈,到了爆发的边缘。
    李宗仁到达上海时,他所目睹的是:“全市群众运动悉为星党所操纵。工会拥有武装纠察队千余人,终日游行示威,全市骚然,稍不如意,便聚众要挟,动辄数万人,情势汹汹,不可终日。”这种场景,令李宗仁大感震骇,而当时蒋=介=石也认为“上海情形已无法收拾”,终日深情沮丧。
    而在湖北,自从国民革命军占领武汉后,整个湖北便沸腾起来,大家都起来革命了。1926年7月底,湖北的农民协会会员,只有7。2万人,到1927年6月,国星最后分裂之前,湖北正式成立的“县农协”有22处,正在筹备的32处;“区农协”308个,乡农协3852个;会员总人数达284万余人;“农民自卫队”所拥有的快枪多达两千余支。有些地方的农民已开始暴动,捣毁了税务局和禁烟局,声势极为浩大。
    武汉成了罢=工工人的天下,游行示威,集=会演讲,成为人们每天必做的功课。星党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常常派人混在集=会的人群中,故意向演讲者提问:“什么是星党?”“什么是革命?”然后演讲者就加以详细宣讲,于是星党的主张迅速深入人心。
    一位苏联顾问记述:“最底层的群众不经上级主管部门的同意,就自行组织工=会,而且各厂工=会都是按行业组织的。无论你怎样打听工=会的数目和工=会会员的数目,都是毫无结果的,只能凭印象粗略估计参加工=会的大厂工人约为十六七万。”据这位苏联人的统计,至1926年12月下旬,武汉的罢=工达一百六十起,“就是说,几乎每月罢=工五十起,每天都有近两起。参加罢=工的总人数达二十万。大部分罢=工发生在半手工业式的小企业里。”另据陈=独=秀在星五大上提供的数字,至1927年4月,湖北有组织的工人为四十万。甚至连要求房东减租的房客,也组织起自己的“工=会”。
    看着星党如此爆炸式的发展,底层人民爆发出来的强大力量,国民党内部的当权人物们慌了神,他们怕打下来的江山最终便宜了星党,将自己排挤出权力的中央,再加上双方阶级立场的对立,最终蒋=介=石首先下定了决心要进行“清=党”!
    然而,此时的国民党内部由于和星党的长期合作已经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可以说没有任何人是单纯的一=党身份,他们都或多或少的接触过另外一方。如此错综复杂的关系再加上星党人在北伐中作战英勇,在军中也早已拥有相当的实力,一旦施行“清=党”很难保证到底最终会有多少人支持他们,这就使得蒋=介=石等国民党高层当权派异常苦恼。
    可就在蒋=介=石等人苦恼之时,由于工=农=运动发展过快,星党的实力、人员又远远不足,这就使得原本的革命=运动之中不可避免的混进了大量别有用心的投机分子,让工=农=运动变得越来越激烈,越来越难以控制。
    当时湖南农民=运动中流行着“有土皆豪,无绅不劣”的口号,有点田产的都是“土豪”,穿长袍马褂者即为“劣绅”,都在斗、打、掠之列。既然“一切权力归农会”,那从杀猪、出谷、游乡发展到杀头,就是很自然的事。很快捕杀“土豪劣绅”的事就频频发生,还要把“土豪劣绅”的祖坟挖掉,目的是破坏风水、斩草除根,《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也证实了这点。
    这些行为直接妨害着正在进行的北伐,连李=维=汉都承认,“土豪劣绅”是农村重要的纳税人。农民的杀猪出谷、分田分地、逮捕残杀,就使得他们失去了纳税的能力,也失去了纳税的“权利”。这样,各级政=府都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
    影响北伐军军心的不仅是后援问题。李宗仁北伐时任第七军军长,他后来在回忆录中说,工农=运动中的“过激的作风,早已引起军中官兵的疑虑。到民国十六年夏季,两湖军队愤懑的心情,已到无可压抑的境地。因当时中、下级军官多为中、小地主出身。其父母或亲戚在故乡都横遭工会、农会的凌辱,积愤已久,而各级党部竟视若无睹。纵使是革命军第三十五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